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咸化湖相页岩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为例

咸化湖相页岩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为例

咸化湖相页岩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为例

定 价:¥298.00

作 者: 匡立春 等 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30592972 出版时间: 2020-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55 字数:  

内容简介

  《咸化湖相页岩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为例》在充分调研国内外页岩油研究现状基础上,从烃源岩特征与评价、页岩油形成机理及成藏模式、页岩油沉积特征与储层特征、源储配置与资源评价、页岩油储层测井地震响应特征、核磁测井评价与地震反演及预测、三维模型建立与水平井轨迹优化、页岩油水平井优化钻井工艺及储层压裂改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作者简介

暂缺《咸化湖相页岩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为例》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概述 1
1.1 区域地质条件 1
1.1.1 构造演化 1
1.1.2 芦草沟组展布及分层 4
1.2 芦草沟组页岩油地质特征 6
1.2.1 岩性特征 6
1.2.2 “甜点段”储层特征 7
1.2.3 “甜点”储层沉积特征 7
1.2.4 优质厚层烃源岩特征 8
1.2.5 “甜点段”储层微观特征 9
1.3 页岩油勘探实践 9
1.3.1 芦草沟组页岩油与“甜点”认识的形成 9
1.3.2 “甜点”优选 11
1.3.3 关键井确定 11
1.3.4 钻井提速和体积压裂 12
第2章 国内外页岩油研究现状 13
2.1 概述 14
2.1.1 页岩油概念 14
2.1.2 页岩油一般特征 14
2.1.3 几点重要认识 16
2.2 国外页岩油研究现状 18
2.2.1 世界页岩油资源分布 18
2.2.2 主要页岩油地区和国家勘探开发现状 18
2.2.3 页岩油开发的工程技术 23
2.3 中国陆相页岩油特征及勘探现状 25
2.3.1 我国页岩油分布情况 25
2.3.2 中国陆相页岩油特征 25
2.3.3 页岩油评价进展 28
2.3.4 中国页岩油勘探开发现状 29
2.3.5 我国开发页岩油技术与装备现状 31
2.3.6 中国页岩油开发面临的挑战 32
2.3.7 中国页岩油开发前景 33
第3章 页岩油烃源岩条件分析与油源对比 34
3.1 页岩油烃源岩特征与评价 34
3.1.1 烃源岩特征 34
3.1.2 烃源岩评价 34
3.2 页岩原油类型与油源对比 48
3.2.1 页岩原油类型 48
3.2.2 油源对比与稠油成因分析 57
第4章 页岩油形成机理 68
4.1 页岩油运移机制 68
4.1.1 页岩油运移特征 68
4.1.2 页岩油运移动力 75
4.1.3 页岩油运移通道 82
4.2 页岩油成藏模式 84
4.2.1 自生自储成藏模式 84
4.2.2 近源成藏模式 84
第5章 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储层岩石学与沉积相特征 86
5.1 页岩油储层岩石学特征 86
5.1.1 页岩油储层岩石类型 86
5.1.2 页岩油储层岩性特征 88
5.2 沉积相特征 95
5.2.1 沉积相标志 95
5.2.2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99
5.2.3 “甜点段”储层沉积相分析 102
第6章 页岩油储层白云岩成因与储集特征 109
6.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芦草沟组白云岩成因 109
6.1.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109
6.1.2 芦草沟组白云岩成因 113
6.2 储层孔渗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其特征 118
6.2.1 储层孔渗特征 118
6.2.2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119
6.3 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储层特征 126
6.3.1 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126
6.3.2 目的层储层特征 128
第7章 页岩储层含油性与源储配置关系 130
7.1 含油性与岩性的关系 130
7.2 关键井含油性与岩性 132
7.2.1 吉174井含油性与岩性 132
7.2.2 吉251井含油性与岩性 134
7.3 含油性与孔渗性关系 134
7.3.1 含油性与物性的关系 134
7.3.2 含油性与孔喉结构的关系 135
7.3.3 含油性与岩石刚性矿物成分的关系 138
7.3.4 含油性与黏土矿物的关系 138
7.4 含油性与润湿性特征分析 141
7.4.1 润湿性的测定 142
7.4.2 实验结果分析 143
7.4.3 润湿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145
7.4.4 润湿性与岩石矿物成分的关系 146
7.5 源储配置关系分析 146
7.5.1 芦草沟组二段源储组合特征分析 146
7.5.2 芦草沟组一段源储组合特征分析 147
7.5.3 源储组合类型 147
第8章 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 150
8.1 芦草沟组地质要素分布 150
8.1.1 芦草沟组顶面构造 150
8.1.2 地层厚度分布 151
8.1.3 “甜点段”及“甜点”厚度分布 153
8.1.4 烃源岩厚度分布 155
8.1.5 有机质丰度及犚o的平面分布 158
8.1.6 生烃强度平面分布 159
8.2 单井控制的资源丰度 160
8.2.1 体积法估算页岩油资源丰度 160
8.2.2 评价参数的选取和确定 161
8.2.3 蒙特卡罗法估算单井资源丰度 163
8.3 资源评价方法 165
8.3.1 体积概率法 165
8.3.2 排聚系数法 166
8.3.3 资源丰度模型法 166
第9章 页岩储层的地球物理识别方法 170
9.1 页岩储层测井特征分析 170
9.2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数值模拟 173
9.2.1 数值模拟方法原理 173
9.2.2 储层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174
9.2.3 数值模拟方法 176
9.2.4 地震资料数值模拟实例 178
9.3 储层及裂缝发育带的岩石物理特征 179
9.3.1 岩石物理测量结果 179
9.3.2 岩石物理测量结果分析 181
9.4 裂缝发育带的地震检测方法 185
9.4.1 基于方向加权的相干检测 185
9.4.2 曲率分析的方法原理 189
9.4.3 复数域各向异性扩散滤波 194
9.4.4 小波奇异性指数 198
第10章 页岩油储层核磁共振测井评价技术 202
10.1 页岩油储层测井评价的困难 202
10.1.1 岩石学特征复杂、岩性识别困难 202
10.1.2 岩石骨架矿物多变、物性表征困难 203
10.1.3 饱和度计算困难 205
10.2 核磁共振测井仪的选择 207
10.2.1 井径对核磁共振测井仪的影响分析 207
10.2.2 回波间隔犜E对核磁共振测井的影响分析 207
10.2.3 吉木萨尔凹陷核磁共振测井仪的选择 213
10.3 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在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214
10.3.1 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储层岩性特征 214
10.3.2 页岩油储层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214
10.4 核磁共振测井物性表征方法研究 217
10.4.1 孔隙度表征方法研究 217
10.4.2 渗透率表征方法研究 219
10.4.3 孔隙结构表征方法研究 221
10.5 核磁共振测井含油性评价方法研究 223
10.5.1 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 223
10.5.2 饱和度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225
10.6 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应用效果 226
10.6.1 首次在芦草沟组发现页岩油储层 226
10.6.2 有效地指导了勘探部署 227
10.6.3 有效地指导了压裂选层和工艺技术的选择 227
10.6.4 较好地解决了资源评价技术 229
10.6.5 形成页岩油“七性”关系研究技术 231
第11章 页岩油“甜点段”预测 232
11.1 芦草沟组“甜点段”对比划分与成因分析 232
11.1.1 “甜点段”对比及划分 232
11.1.2 “甜点段”成因分析与分布预测 233
11.2 “甜点段”地震响应与分布预测 235
11.2.1 “甜点段”正演模型 236
11.2.2 “甜点段”阻抗特征 236
11.2.3 单井阻抗差异分析 237
11.2.4 合成记录特征 238
11.2.5 储层地震反射强弱与子波频率关系 238
11.2.6 “甜点段”振幅井间对比特征 240
11.2.7 敏感属性与“甜点”分布 240
11.3 地震波阻抗反演与裂缝预测 243
11.3.1 波阻抗反演与“甜点”分布 243
11.3.2 裂缝特征 243
11.4 裂缝发育带及储层“甜点”综合预测 247
11.4.1 综合预测的必要性、任务与基本思路 247
11.4.2 芦草沟组缝洞发育带的地震检测 249
11.4.3 芦草沟组储层“甜点”综合预测 259
11.5 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特征分析 268
11.5.1 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分布特征 268
11.5.2 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岩性特征 268
11.5.3 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段”物性特征 269
11.5.4 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272
11.5.5 芦草沟组页岩油“甜点”的成岩演化特征 272
第12章 三维地质模型与井位部署 274
12.1 三维地质建模 274
12.1.1 三维地质建模流程 274
12.1.2 三维地质模型 275
12.2 水平井设计 281
12.3 勘探部署研究 283
12.3.1 老井恢复试油 283
12.3.2 探井部署 283
12.3.3 三维地震部署 287
12.3.4 勘探效果 288
第13章 页岩油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研究 290
13.1 概述 290
13.2 页岩油水平井优钻工艺技术 291
13.2.1 水平井方案中引入“最优化储层改造” 291
13.2.2 优化井身剖面设计 293
13.2.3 钻具与井眼相容性研究,优化钻具结构 295
13.2.4 优化水平井轨迹控制,确保油层钻遇率 300
13.2.5 定向工具常规化,实现水平井技术国产化 304
13.3 页岩油水平井快钻工艺技术 304
13.3.1 芦草沟组优选PDC钻头,机械钻速获突破 304
13.3.2 水平井安全快速的钻井液工艺技术 306
13.4 效果评价及技术成果 307
13.4.1 效果评价 307
13.4.2 技术成果 308
第14章 页岩油储层压裂改造技术研究 310
14.1 吉木萨尔凹陷前期储层改造技术简介 310
14.2 压裂工艺及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314
14.2.1 页岩油储层改造的技术对策 314
14.2.2 优选压裂液,造复杂裂缝 315
14.2.3 优化直井分层压裂工艺 320
14.2.4 页岩油储层改造工具及配套技术优选 321
14.2.5 水平井压裂工艺研究——以吉172-H井为例 327
14.2.6 页岩油储层改造技术的应用 333
14.3 压裂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334
14.3.1 压裂实时监控技术研究 334
14.3.2 微地震监测压裂裂缝技术 343
14.3.3 电法监测压裂裂缝技术 345
14.3.4 多种监测方法的综合应用 345
14.4 研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