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制度的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精)

对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制度的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精)

对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制度的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精)

定 价:¥66.00

作 者: 邰峰
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体育博士后文丛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4426118 出版时间: 2017-11-01 包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50 字数:  

内容简介

  《对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制度的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国体育博士后文丛》是以“制度”为逻辑起点,透过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竞技体育的制度存在与运动员培养的制度选择。众所周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产生与确立,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蓬勃发展与制度革新,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经济学理论之一。然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却并非是单纯的经济学方法论,反而是对“制度”的研究,以及对市场经济活动中人类各种交易行为的分析与研究。可以说对“制度”的发现与构建既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精髓,也是该理论确立的重要基础。因此,本研究也是以“制度”为逻辑起点,透过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竞技体育的制度存在与运动员培养的制度选择。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举世瞩目的骄人成绩。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举国体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然而,伴随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与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深化,使得我国竞技体育已经逐步走向了商业化、产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道路,其原有制度与运动员的培养方式发生变迁,并因此导致了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竞技体育非实物性劳动产品属性的混淆、运动员产权的界定不清,以及利益分配不均等制度问题的突显。并且,这些矛盾问题的显现,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因此,在新时期如何科学地制定和完善运动员的培养制度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问题。研究结果显示:①运动员培养制度的构建是我国竞技体育制度发展的核心。因此,在新时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运动员培养制度能够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②原有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竞技体育“三级训练网”式的运动员培养制度,已经很难满足当今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的需求,也不能满足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制度的需要。因此,在转型时期制定出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竞技体育运动员培养制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⑧长期以来,为实现国际角色地位的提升,举全国之力发展竞技体育,这让国家承担了巨大的制度性成本。一方面,巨大的经费投入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另一方面,全额的经济投入与统一化的运动员培养体制,使得国家与运动员个体之间在劳动成果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占有方面产生了矛盾与纷争。因此,进一步推行与实施“双轨制”必将有效化解各类矛盾与纷争,降低国家在竞技体育生产与投入方面的成本,减轻国家的部分经济负担。④通过对产权不同权能的分割,可以实现运动员人力资本的权能划分。再通过权能的划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与产权归属的基本原则,并以此消解各类矛盾与纷争,推动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⑤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更为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的建立。由于我国竞技运动员的培养涉及国家、社会、企业、俱乐部,以及运动员本身等多元交易主体,因此为保障竞技运动员培养制度的有效实施,一方面要加强竞技体育的法律法规建设,全面保障各主体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运动员的法律意识培养,强调运动员责任意识与职业道德方面的建设。

作者简介

  邰峰,男,汉族,1984年11月出生,籍贯:吉林长春。博士研究生,副教授,校三级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后。自2007年至今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工作,担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负责人。曾获辽宁百千万人才“万人层次”,是国家一级网球运动员,国家网球裁判员,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竞技基本理论与实践。从事教学课程:网球专项理论与实践、乒乓球专项理论与实践、竞技体育学等。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参与3项,主持博士后基金课题2项、国家体育总局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7项,在国家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2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网球比赛冠军、辽宁省高校网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冠、亚军等多项荣誉称号。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如:奥运会、全运会、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的裁判执法工作。

图书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2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思路与路线
3 基础理论研究
3.1 什么是新制度经济学
3.2 制度与制度迁移理论
3.3 产权制度理论
3.4 交易与交易费用理论
本章小结
4 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制度的安排与结构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4.1 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模式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4.2 混合性的劳动产品属性导致产权界定不清
4.3 转型时期我国竞技运动员产权争议问题的研究
4.4 利益分配冲突与矛盾问题的突显
4.5 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对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制度建立的影响
本章小结
5 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制度的建立与制度选择
5.1 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制度的基本类型
5.2 不同时期下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的制度选择
5.3 我国竞技体育劳动产品交易属性与运动员培养的制度选择
5.4 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的制度变迁
5.5 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双轨”制度分析
5.6 未来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模式设想
本章小结
6 我国竞技运动员人力资本的产权制度与权能分割
6.1 我国竞技运动员人力资本的产权界定与归属
6.2 我国竞技运动员产权的权能分割
6.3 我国竞技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的保障制度
本章小结
7 案例分析
7.1 案例一
7.2 案例二
7.3 案例三
7.4 案例四
8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