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史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

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

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

定 价:¥108.00

作 者: 牟钟鉴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191065 出版时间: 2018-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从中华文化的整体视野出发,以儒、道、佛三教关系为着力点,梳理和探讨了三教和而不同、聚同化异、互补互渗、共生共荣的历史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两千年中华思想文化在动态中形成的基本结构,即“一、二、三、多”。“一”是儒家主导,“二”是儒道互补,“三”是儒、道、佛合流,“多”是包纳其他宗教和外来文化。作者将这种既有主体性又有开放性的文化交融之路概括为中华文化的“多元通和”模式。《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结构严密、气魄宏大,不仅填补了三教关系整体探讨缺失的学术空白,而且其提炼出来的“多元通和”模式对正确处理当下的文化关系多有裨益,真正体现了“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

  牟钟鉴,山东烟台人,1939年生。196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方向研究生毕业。1966年4月至1987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1987年底至今,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宗教学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等。著有《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中国宗教通史》(合著)、《宗教·文艺·民俗》、《民族宗教学导论》(主编)、《老子新说》、《当代中国特色宗教理论探讨》、《新仁学构想》等十余部。发表《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儒、佛、道三教的结构与互补》、《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等四百余篇论文。获2012年度孔子文化奖。

图书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研究儒、道、佛三教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节 儒、道、佛三教内在结构的多元互补性

第三节 儒、道、佛三教的主要内涵与精神

一、儒家

二、道家

三、佛家

第二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儒道关系史

第一节 中华文明多元通和传统的早期形成

第二节 孔老并生、儒道互补构成中华精神发展的轴线

一、孔于是中华德文化承前启后的道德大师

二、老于是开拓中华文化深层哲学思维的智慧大师

第三节 战国后期儒道两家的互评与对先秦文化的总结

一、儒家荀子的总结

二、道家《吕氏春秋》的总结

第四节 两汉时期中华思想文化的综合发展

一、道家思想的实践与发展

二、儒家思想的实践与发展

三、两汉时期儒道关系史小结

第三章 儒、道、佛三教关系发生阶段(汉末时期)

第一节 东汉人将佛陀视为神仙

第二节 汉末佛教渐具规模

第三节 牟子《理惑论》与三教碰撞的正式发生

第四章 儒、道、佛三教互动并在论争中求同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儒家经学的分化与创新

一、魏晋玄学经学

二、魏晋南北朝经学的理性化、多样化

第二节 新道家玄学的兴盛与道教的壮大

一、玄学引领学术潮流

二、道教的壮大

第三节 佛教的崛起与融会发展

一、佛经翻译与东传规模的扩大

二、佛教信仰扩展到社会上层和多民族地区

三、中华高僧大德相继问世

第四节 儒、道、佛三教之间的论争与融合

一、东晋时期儒佛的论争与佛家走近儒家

二、刘宋时期三教之间的几场大辩论

三、齐梁时期三教争论走向高潮和学理的深入探讨

四、二武灭佛的极端事件

五、三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历史意义

第五章 儒、道、佛三教鼎立具全国规模并成为常制阶段(隋唐时期)

第一节 儒家经学的一体化、制度化和经世致用

一、儒家经学的统一

二、儒家经学的制度化

三、儒家经学的经世致用

第二节 儒学复兴运动中的排斥佛老与融会佛老

一、傅奕、韩愈排斥佛老

二、柳宗元、李翱融佛补儒

第三节 道教的兴盛和理论创新

一、皇室崇道

二、道教清修派著名道士

三、道教理论的重大创新——重玄学的建立

四、外丹道的昌盛、危机与钟吕內丹道的兴起

第四节 隋唐佛教的大繁荣和佛教中国化事业的成功

一、隋唐王朝对佛教的大力扶持

二、隋唐译经的成就

三、隋唐佛教主要宗派及其中国化的程度

四、隋唐佛教对中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第五节 隋唐儒、道、佛三教关系综论

一、三教关系的新格局

二、三教会通理论家宗密和三教关系文献学家道宣

第六章 儒、道、佛三教理论深层融合并出现学说创新高潮阶段(宋、辽、金、西夏、元、明时期)

第一节 儒家经学的重大变迁

一、“四书”成为儒家诸经之核心要典,科举推动“四书”的流布

二、经学发展超越汉学训诂经学而倡导宋学义理之学

三、宋、元、明儒家经学的三大特色

第二节 宋、元、明道学对佛老的深层融合

一、儒家经学的统一

二、儒家经学的制度化

三、儒家经学的经世致用

第二节 儒学复兴运动中的排斥佛老与融会佛老

一、傅奕、韩愈排斥佛老

二、柳宗元、李翱融佛补儒

第三节 道教的兴盛和理论创新

一、皇室崇道

二、道教清修派著名道士

三、道教理论的重大创新——重玄学的建立

四、外丹道的昌盛、危机与钟吕內丹道的兴起

第四节 隋唐佛教的大繁荣和佛教中国化事业的成功

一、隋唐王朝对佛教的大力扶持

二、隋唐译经的成就

三、隋唐佛教主要宗派及其中国化的程度

四、隋唐佛教对中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第五节 隋唐儒、道、佛三教关系综论

一、三教关系的新格局

二、三教会通理论家宗密和三教关系文献学家道宣

第六章 儒、道、佛三教理论深层融合并出现学说创新高潮阶段(宋、辽、金、西夏、元、明时期)

第一节 儒家经学的重大变迁

一、“四书”成为儒家诸经之核心要典,科举推动“四书”的流布

二、经学发展超越汉学训诂经学而倡导宋学义理之学

三、宋、元、明儒家经学的三大特色

第二节 宋、元、明道学对佛老的深层融合

一、道学的开创者周敦颐和邵雍及其理论特色

二、道学的奠基者张载的关学——融孔老和批佛道

三、道学布局者二程的洛学及其对佛老的消化

四、道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闽学和对佛老的深层融会

五、陆九渊的心学与佛老

六、元代理学与朱陆合流

七、王阳明心学的兴起及其特色和成就

八、王门后学与泰州学派

第三节 全真道在三教圆融中壮大及江南净明道的儒道一体化

一、宋、元、明道教发展概况与王朝崇道

二、全真道的兴起、昌盛

三、江南净明忠孝道——儒道合一、佛道相融的新道派

第四节 佛教与儒道的合流及其代表学说

一、佛教在宋、辽、金、西夏、元、明发展的概况

二、宋明时期佛教界推扬三教融合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

论说

第五节 宋、元、明时期儒、道、佛三教融合的特点和高度

第七章 儒、道、佛三教融合思潮的下移与扩展阶段(明清时期)

第一节 明末至清末儒、道、佛三教发展概况

一、儒学的发展

二、道家和道教及佛教的发展

三、儒、道、佛三教合流思潮的下移

四、儒、道、佛三教合流思潮的扩展

第八章 儒、道、佛三教边缘化与奋力复兴阶段(民国时期及其延伸)

第一节 社会历史背景概述

一、中国近代的苦难和社会转型的曲折

二、西学的猛烈冲击和儒、道、佛的衰微

三、三教的转机、复苏和三教关系新特点

第二节 三教复兴中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学说

一、出入三教与西学的通士大师

二、当代新儒家代表性学者及其学说

三、现代道教的复苏与义理创新的代表者

四、现代佛教在艰难中复兴和高僧大德的懿行精进

第三节 民间宗教在民国时期的流衍与三教归一色彩的保持

一、在理教

二、皈一道

三、普度道

四、九宫道

五、同善社

六、一贯道

七、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

八、红枪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