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建筑科学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农地流转的契约性质

农地流转的契约性质

农地流转的契约性质

定 价:¥55.00

作 者: 罗必良 等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丛编项: 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系列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9251786 出版时间: 2019-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字数:  

内容简介

  近年来,我国农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从流转耕地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比来看,中国农地流转市场发展迅速。农业部公布的数据表明,1996年,全国有2.6%的耕地发生流转,2006年农地流转率为4.6%,2016年则上升为35.1%,意味着全国超过1/3的耕地发生了流转。农地流转是农地经营权在转出户和转入者之间的交换,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有赖于对双方关系、流转期限、流转租金、流转契约形式等的决策匹配。这样的时代背景与政策机遇,为发现农地流转中的契约特征及影响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农地流转的契约性质》基于对农地流转市场特殊性的认识,分别从农地流转的缔约对象选择、契约期限的确定、契约租金的决定三个维度对农地流转的契约性质分别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从农地契约不同维度的相互依存性、农地契约的稳定性、农地租约与相关要素市场的相关性,讨论了农地流转契约的关联性逻辑,并由此提出了农地流转从契约选择到交易装置设计的操作策略。

作者简介

  罗必良,博士。现为华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广东经济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组评审专家。先后主持各类科研课题共计100余项,获得各种科研成果奖励70余项。迄今出版专(合)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得的主要荣誉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州十大杰出青年、广东青年五四奖章、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全国先进工作者。

图书目录

1938年12月梅特纳和哈恩在德国首次发现了核裂变现象。1942年12月费米领导的科研团队在美国芝加哥大学Stagg足球场首次实现了链式反应。1945年7月奥本海默领导的曼哈顿工程首次实现核裂变超临界并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54年1月21日和1957年12月2日在里科弗领导下美国先后成功建成鹦鹉螺号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和希平港压水堆核电站,首次实现可控核裂变的工程化,从此人类进入了可控利用原子能时代。
一直以来,压水堆是核动力和核电站的主要堆型。压水堆核岛主设备由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管道、主泵等组成,上述装备构成一回路压力边界,其中核岛压力容器中容纳核反应堆芯,是核电站和核动力工程全寿期内唯一不可更换的装备,目前的核压力容器一般由SA508Gr.3钢大型锻件焊接而成。
我国核压力容器用钢技术源于军而兴于民。我国第一代核动力压力容器采用钢铁研究总院刘嘉禾教授研发的645-3钢制造。645-3钢是在中温锅炉钢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该钢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很好地承担了其历史使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研究和制造核压力容器用SA508Gr.3钢。
我国民用核电站从1985年自主设计和建设30万千瓦压水堆秦山核电站开始起步。1995年通过引进法国百万千瓦压水堆技术开始建设大亚湾核电基地,随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CPR1000二代加压水堆核电技术。2006年以来,以引进一消化一吸收世界领先的第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AP1000和EPR为标志,我国核电事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截至2018年6月,我国大陆共有建成和在建核电站56座,其中52座是压水堆核电站。目前我国在运行和在建设中核电站的核压力容器全部采用SA508Gr.3钢大锻件制造。世界范围内压水堆核电站的核压力容器目前也全部采用SA508Gr.3钢大锻件制造。
在引进消化和吸收AP1000核电技术基础上,我国自主设计了华龙一号和CAP1400核电站。华龙一号和CAP1400核电站均为第三代核电站技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CAP1400核电站设计功率为140万千瓦,采用两个蒸汽发生器方案,致使CAP1400核电站的蒸汽发生器SA508Gr.3钢大锻件厚度过大,可能会超出该材料的工程性能使用极限,即随着压水堆核电站核岛主设备的大型一体化设计,SA508Gr.3钢大锻件可能已难以满足工程要求,研制具有更高综合性能的新一代核压力容器用SA508Gr.4N钢大锻件已具备工程意义。
钢铁研究总院刘正东教授2005年开始率先在国内开展SA508Gr.4N钢大锻件的研制工作。过去十余年间钢铁研究总院与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单位紧密合作,系统开展了新一代核压力容器用SA508Gr.4N钢大锻件材料研究、实验室系统试验、80吨级SA508Gr.4N钢锻件半工业试制和200吨级SA508Gr.4N钢大锻件工程化研制工作,建立了SA508Gr.4N钢大锻件的成分设计、超纯净冶炼、热变形、热处理、组织性能调控全链条工程技术体系。本书就是作者对上述工程化研制过程的阶段性技术总结。本书共分为11章。
第1章 介绍了核压力容器用钢发展简史,
第2章 介绍了SA508Gr.4N钢的标准及工程应用问题,
第3章 介绍了SA508Gr.4N钢的平衡相变热力学计算分析问题,
第4章 介绍了SA508Gr.4N钢的相变问题研究,
第5章 介绍了SA508Gr.4N钢的热加工问题研究,
第6章 介绍了SA508Gr.4N钢的组织遗传性问题研究,
第7章 介绍了SA508Gr.4N钢的超纯净冶炼问题,
第8章 介绍了SA508Gr.4N钢的回火脆化问题研究,
第9章 介绍了SA508Gr.4N钢的高韧性低回火脆性改善技术问题,
第10章 介绍了SA508Gr.4N钢的辐照脆化问题,
第11章 介绍了SA508Gr.4N钢大锻件的工程实践情况。由于作者的知识和技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农地流转缔约对象
二、农地流转期限
三、农地流转租金
四、契约类型及其机理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农地流转:一个特殊的市场
第一节 农地流转交易的非市场性
一、农地流转交易:关系型定价现象
二、理论模型:修正的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三、实证分析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节 农地流转中的“禀赋效应
一、分析的起点
二、分析维度与推论
三、数据来源、变量定义与描述统计
四、模型选择与计量分析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节 农地流转的契约不完全与“空合约
一、不完全合约与农地流转契约
二、基本概念与逻辑推论
三、农地租约“短期化”倾向
四、农地租约中的“空合约”现象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章 农地流转的缔约对象及其“差序格局
第一节 农地租约及其对象选择
一、分析的起点
二、理论与假说
三、实证分析I:契约类型的选择——基于全国样本
四、实证分析Ⅱ:缔约对象的选择——基于广东样本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节 缔约对象及多重“差序格局
一、分析的起点
二、理论与假说
三、实证分析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节 “差序格局”的形成与破除
一、分析的起点
二、理论与假说
三、实证分析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四章 农地流转的契约期限及其逆向选择
第一节 契约期限的确定:资产专用性维度的考察
一、理论线索
二、实证分析
三、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节 契约期限的选择:威廉姆森分析范式
一、理论线索
二、实证分析
三、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节 风险规避与农地租约期限选择
一、理论线索
二、实证分析
三、进一步的讨论
第四节 农地租约期限的“逆向选择”
一、理论线索
二、实证分析
三、进一步的讨论
第五章 农地流转的租金决定与市场失灵
第一节 农地租约的租金决定:经典理论拓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经典地租理论:交易客体的分析
三、“人-地”关系维度:禀赋效应对农地租金的影响
四、“人-人”关系维度:关系强度对农地租金的影响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节 农地流转、价格幻觉与市场“失灵”
一、问题提出
二、农地流转价格机制失效:依赖特征引致价格幻觉
三、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四、计量结果及分析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六章 农地流转契约及其关联性
第一节 租约期限、租金及其相互关联性
一、问题的提出
二、租金与期限的决定:关联决策的一般原则
三、引入农地质量属性:模型扩展及其假说
四、实证分析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节 博弈均衡、要素品质与农地租约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二、风险费用和契约效率:对传统佃农理论的批评
三、模型扩展:要素品质及其博弈均衡解
四、模型综合:要素品质、信息结构与契约选择
五、实证分析
六、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节 理性与关系:农地租约的稳定性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性逻辑:交易成本与租约稳定性
三、关系逻辑:社会网络、渠道行为与租约稳定性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四节 农地租约、要素流动与契约关联性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三、理论框架
四、理论拓展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七章 策略选择:从流转契约到交易装置
第一节 产权强度、禀赋效应与交易抑制
一、产权强度及其生成机理
二、禀赋效应:一个认识维度
三、农地确权、禀赋效应与交易抑制
四、重新认识农地流转的市场性质
第二节 人格化产权交易与交易装置:对科斯定理的反思
一、重新思考科斯定理
二、农地的“确权”及其交易含义
三、人格化产权及其交易问题
四、交易装置问题:拓展科斯定理
第三节 农地产权的交易装置及其匹配:一个案例
一、“崇州试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探索
二、“农业共营制”模式的主要内容
三、“农业共营制”:“崇州试验”的有效性
四、“崇州试验”的创新价值:三大交易装置
第四节 进一步的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农地流转的市场性质
二、缔约对象的差序化特征
三、契约期限及其“逆向选择
四、租金决定及其市场失灵
五、农地流转契约及其关联性
六、从流转契约到交易装置的市场设计
第二节 主要的政策建议
一、理解关系型契约的制度性意义
二、农地流转并非一个独立性事件
三、从关系交易转向契约化交易
四、从流转契约转向交易装置的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后记
术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