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天文学/地球科学传奇教授侯国本(精)

传奇教授侯国本(精)

传奇教授侯国本(精)

定 价:¥56.00

作 者: 侍茂崇,纪玉洪
出版社: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中华海洋学人系列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7014961 出版时间: 2019-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字数:  

内容简介

  《传奇教授侯国本/中华海洋学人系列丛书》以时间为线索,用生动详实的笔触讲述了侯国本的一生。全书分为十二章,从侯国本的求学之路、科研生涯、主要成就、教书育人等方面入手,尤其详细介绍了侯国本为水利、海岸工程和日照港、东营港、跨海大桥选址进行多项实验和研究的事迹,以第一手资料和珍贵的照片使读者能够对侯国本的人生经历和学术成就有一个完整客观的了解。书稿正文后的附录还收录了与侯国本教授本人相关的书信、回忆录等资料。

作者简介

  1964年,山东海洋学院把侯国本从西安交通大学调回丁青岛。侯国本说,自己本身就是搞水利工程的,来到山东海洋学院后,当时真是铆足了劲搞海港,但是还没有做多少工作,“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1968年,侯国本被下放到日照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那时没有犯什么错误,不是右派,但是旧知识分子都叫我们‘牛’,比‘鬼、蛇、神’还强一些”。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侯国本说。在那大搞阶级斗争的年代,大海被认为是斗争的前线和屏障。在安排劳动时,“不可靠”的人就要远离海边,去干拔麦子刨地瓜之类的农活,所以起初,侯国本被安排在农场拔草,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大海。后来,在一个伏天的下午,当地民兵、群众和知青为纪念畅游长江,都下了海。侯国本是搞水利的,水性很好,很快就游到了队伍的前头,比民兵游得还快。当时,民兵们看到他游泳不错,就问他会不会养海带。侯国本说,懂一些。就这样,侯国本被生产队调过去养海带,还当上了*,负责指挥几十条小船。从那以后,侯国本就经常趁大家睡午觉的时候,自己划个小船出海。凭着专业关系练就的潜水本领,每到海上他就潜到20多米深的水下考察海底地形。两年中,他利用工余时间,在石臼湾内收集了大量于翔实的资料。他兴奋地发现,石臼湾海域广阔,水深不冻不淤,基础为花岗岩,岸线不变,又远离大江大河的人海口,是建设国际名港的绝佳港址。1978年,侯国本以讲师的身份参加了全国科技工作大会。会上,邓小平说,知识分子都是生产力,要给右派平反。侯国本心里被鼓舞得热乎乎的。科学的春天来到了!在专家组进行讨论的时候,邓小平事先没有通知他们,悄悄地来到了他们组,并鼓励大家大胆发言。侯国本说,当时邓小平央叉着手站着,足足5分钟没人发言。这时,我举起了手。当时,全国五届人大通过了一项决议,决定在江苏连云港建造一座十万吨级深水大港。侯国本发言说,连云港不适合建设国际大港,建成了也守不住。因为连云港地处黄河故道,淤积了大量的泥沙,即便是挖沙后把港建成了,一个大浪过来,又堵死了,每年清淤的成本非常高。邓小平听了侯国本的发言后,认为有道理。侯国本马不停蹄,当即用20分钟写了一份书面材料。下午,邓小平就做出批示,连云港项目暂缓,要求组织专家对日照港进行重新论证。同年12月,李先念副主席指示,召集国内有关专家、教授120余人开论证会。会上,候国本的主张引起了江苏很多专家的反对,争论相当激烈。侯国本毫不客气,据理力争。后,80%的专家表决通过了在日照建港,江苏一部分讲究严谨与科学的专家也投了赞成票。1979年春,由交通部牵头组织全国的港口专家、学者,先后到山东日照、江苏连云港进行实地考察,然后集中到北京对港址进行选择论证。在专家论证会上,候国本从理论、数据和国内外工程实例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在山东日照石臼建港的可行性、优越性。各方面的专家对港口选址的地理、地质、交通、水域、水文气象、腹地及地方建筑材料等条件进行了全面对比,反复论证,终采纳了侯国本的建议。1982年2月,日照港主体工程正式开工。1985年,我国的两个10万吨级深水煤炭泊位在石臼嘴建成,是年5月,当时的国务院总理视察日照时亲笔题词:“黄河滩头千年睡,日照东岸巨港出”。1989年,日照港被列入我国十大名港口之一,现吞吐量已超亿吨,成为山东第二个年吞吐量过亿吨的大港,成为镶嵌在黄海之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港促市兴,市辅港荣,目前作为新欧亚大陆桥东端桥头堡的日照市,已经由一个县城发展成为一座新兴的港口城市。中央领导在听取汇报后说,一定要认真考虑候教授的意见——他提出“挖沙降河理论”和在无潮区筑“黄河海港” 黄河水每年要从上游携带16亿吨泥沙滚滚东下,其中10亿吨淤积于河口地区,形成堵塞黄河流路的巨大拦门沙坝,导致黄河入海口每10年左右改道一次。黄河的“摆尾”,严重制约着胜利油田的生产、东营市的建设和黄河三角洲的开发。1982年,中央领导来东营视察工作,要侯国本针对治理黄河摆尾现象谈谈看法。侯国本认为黄河之治必自河口始,提出了“挖沙降河”的理论,即每年在黄河口挖取泥沙,降低河口段河床,按照反馈冲沙原理,中下游河道的积沙就会被河水冲移而下,使整个河床降低。侯国本推算,如果每年在河口段挖取3亿立方泥沙,就可使河道稳定,不再需要改道;若每年挖取5亿立方,山东境内河段就不再需要加高河堤;若每年挖取7亿立方,上至郑州的巾下游河段就不再需要加高河堤。只要每年挖沙不止,30年后黄河中下游河道积存的大约600亿立方的泥沙就会被冲走。这一理论,是对我国3000余年传统治黄思路的突破。1984年4月,某中央领导在东营市听取了侯国本对挖沙江河、使天河变地河可能性的汇报后,向身边当时的省委书记苏毅然说,治河问题一定要“深挖河,高筑田”,认真考虑候教授的意见。同年6月,山东省政府发出关于成立“黄河口挖沙可行性研究小组”的通知,成立起由50多位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1988年6月,费孝通、钱伟长、姜春云等领导同志召集200名专家进行论证,一致通过了“挖沙降河”的方案,由胜利油田指挥部组织施工。挖沙降河在1988年挖了一次,当年8次洪峰安然人海。1996年挖了一次,河口流路缩短60公里,当年洪水安全通过。1998年,黄河三角洲又一次挖河固堤。在侯国本“挖沙降河”理论的指导下,黄河摆尾的现象成为历史。20世纪60年代,胜利油田创业的喧闹唤醒了东营这片黄河泥沙积淀的大陆。但是长期以来,靠海无港、有河无航的现实严重制约着东营市的发展和黄河三角洲的开发。胜利油田的原油需要经过蜿蜒的输油管道,通过加温加压送往300公里外的黄岛油港,才能向外输出,每年都有巨额的费用随敷设的管道消耗殆尽。1982年,在全国人代会上,原国家石油部部长找到侯国本,要求他在黄河三角洲寻找一个港址,解决胜利油田石油的输出问题,同时为开采渤海湾石油做好准备,这对于华北煤炭的外输也是有利的。泥沙大量淤积的黄河三角洲一向被认为是建港的禁区。但候国本不迷信成见,不满足陈规。同年12月,64岁的侯国本应邀从青岛来到东营,乘上小船,带上助手,来到汹涌的大海中勘察。黄河海港由愿望变为现实的重任,就这样落到了他的肩上。经过两年多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候国本发现,渤海湾的两股沿岸海流在黄河三角洲的桩西沿海交汇,使黄河口的神仙沟形成天然无潮区。无潮区的特征是潮差小,流速大,不淤积,地基良好,属侵蚀性海岸,有自然的冲刷能力,航道不顺可以维护——这恰是建设深水大港的良好条件。侯国本感到异常兴奋,随即撰写了《关于黄河三角洲海港建设与水运建设的设想》的论文。时任胜利油田党委书记兼东营市委书记的李晔读了侯国本的论文后,激动不已,挥笔写道:“天下事,难,就难在,吼出了声!”1984年2月,侯国本在胜利油田向当时的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汇报了这一设想,得到鼓舞和支持。4月,某中央领导非常高兴的亲自到无潮区海域视察,详细的询问当地情况,随后向有关领导表示,筑港问题,候教授的意见应予论证。同年9月10日,由当时的省委书记苏毅然等领导同志主持的“黄河口三角洲无潮区建设深水港港址论证会”在东营市举行,全国200多名海洋动力专家应邀参加会议。与会专家通过了建设“黄河海港”的决策,并提出了先筑一个试验港,作为胜利油田在海上采油的“工作船只码头”,港口舶位3000吨,水深3 5米。“工作船只码头”1984年底施工,1989年竣工。经过四年的使用,港池不仅没有淤积,而且航道已冲刷到5米深,完全证实了侯国本的理论。至此,所有研究海港的专家在无潮区筑大港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1992年,黄河海港改称东营港。1995年,海港大堤已修到了水深5.5米,正在向水深10米延伸,一个拥有2万吨、5万吨和10万吨泊位的大油港正呼之欲出。侯国本说:“东营拥有300亿立方米黄河口淡水,可开发出3万多平方公里盐碱地,再加上东营港和储油40多亿立方米的胜利油田,东营的明天肯定会更加美好!”他,就是传奇教授侯国本。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黄海之滨出少年
一、人才辈出古村落
二、古港种下未来梦
第二章 求学之路多艰辛
一、新学引领人生路
二、负笈西北勤学苦
第三章 走出校门初告捷
一、苦干治淮大会战
二、“腰斩黄河”立大功
第四章 情定海大事业兴
一、三下西安挖来的水利专家
二、建起一流“海洋动力实验室
三、“海洋工程专业”奠基人
第五章 破解青岛水困局
一、提出建设“红岛水库”的方案
二、调研形成“引黄济青”的大智慧
第六章 东方大港日照起
一、老乡家绘耕“石臼大港梦
二、向邓小平谏言,希望“石臼建港
三、给李先念写信,请求“比选港址
四、针锋相对的选址大辩论
五、登船查看“骤淤”试验情况
六、日照由一个小点变成“圈
七、挺起“一带一路”东方桥头堡
八、这是一则关于春天的故事
第七章 吼出天下第一声
一、提出无潮点建港的新观点
二、元宵佳节初访“五号桩
三、刻骨铭心的“蚊子遭遇战
四、海上突遇飑线,死里逃生
五、建港思路受到中央领导鼓励
六、论证会上挺港派“舌战群雄
七、实地验证广利港拦门沙
八、东风港也不是理想港址
九、“我听侯老的,听科学家的
十、“东营港”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第八章 治黄路上人不老
一、倾力调研治黄新方法
二、“挖沙降河”稳住了黄河入海流路
三、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人民
第九章 护港情注胶州湾
一、旷日持久的“桥隧之争
二、接连上书,力促“北桥方案
三、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人
第十章 认真履职赤子心
一、向胡耀邦总书记建议作潮流发电调研
二、“要对得起那庄严的一票
第十一章 那些远去的岁月
一、和美家庭
二、用爱书写的教师情怀
三、心底无私天地宽
第十二章 化作基石成永恒
一、“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做
二、夕阳下一道美丽的风景
三、他的精神将不断激励后人
第十三章 永远的怀念
一、各界纪念文章
二、子女怀念文章
附录
附录1 序和书信
附录2 侯国本年谱
附录3 侯国本主要著作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