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排名分析、模拟及政策评估(英文版)

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排名分析、模拟及政策评估(英文版)

中国城市宜居指数:排名分析、模拟及政策评估(英文版)

定 价:¥78.00

作 者: 陈企业 著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52031836 出版时间: 2020-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上升,带来了经济活力,但也带来了负面的外部影响。随着决策者对负面影响(例如交通拥堵、污染和房价上涨)的关注,宜居性已成为比以往更加重要的话题。尽管许多中国城市的宜居性受到了挑战,但只要实行良好的治理并采取及时的政策,中国城市仍然可以蓬勃发展。在亚洲竞争力研究所(ACI)和上海社会科学院(SASS)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城市宜居指数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ACI和SASS的这种改进旨在调整宜居性框架,以更好地反映中国经济背景下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特征。更重要的是,今年的研究包括一个案例研究,该案例研究了公共交通及其对宜居性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

  陈企业,现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担任亚洲竞争力研究所所长、公共政策副教授。新加坡太平洋经济委员会主席。1986年毕业于英国东英格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已撰写了超过二十本书,是美国《太平洋地区金融市场和政策评论》期刊的副主编,也是英国《竞争力研究期刊》的编辑咨询委员。目前的研究领域包括世界105个城市生活成本和购买力指数、全球城市宜居指数、营商便利指数,和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次国家经济体和东盟十国的竞争力分析。新加坡上市公司面包物语、宝德新加坡、腾地有限公司、联明集团有限公司与成都农商银行的独立董事,并担任新加坡大华银行的资深企业顾问。沈开艳,经济学博士,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于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并于2001年毕业于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印度经济等。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十余项,发表经济学学术论文近百篇。代表作有《上海经济发展蓝皮书》《浦东经济发展蓝皮书》《中国期货市场运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印度经济改革20年:理论、实证与比较》《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印度产业政策演进与重点产业发展》等。王红霞,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室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大都市空间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创新智库首席专家,世界城市经济学会(Urban Economics Association)会员、美国人口学会(Population of Association of America)会员、中国人口学会会员、中国区域科学学会理事。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与区域发展、人口经济学、新空间经济学。主持和执行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项目及省部级决策咨询项目多项重大政策和理论研究项目。2008年以来在《中国人口科学》、《社会科学》、《人口研究》、《上海经济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部分论文获得《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或部分转载,研究成果多次获得部省市级优秀成果奖。张续垚,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竞争力研究所的研究员。分别于2012年和2016年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应用数学系荣誉学士学位和经济学系博士学位。读博期间,曾经担任该大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的助教。其研究领域为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和公共经济学,尤其对专利授权,技术转让和反垄断方面有更深的研究。毛可,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亚洲竞争力研究所研究助理。以工商管理荣誉特优学位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并专修于金融以及运营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在亚洲竞争力研究所中担任“大中华圈34个经济体年度竞争力分析”项目的负责人。研究兴趣囊括金融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和发展经济学。

图书目录

Foreword
Preface

Acknowledgements
About the Authors

List of Abbreviations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Urbanisation in China and Its Challenges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Outline of the Book

Reference


Chapter 2 Research Methodology

2.1 Conceptualising the Liveability Framework for Cities

2.2 Constructing the Liveability Framework for Cities

2.3 Selection of Indicators: Ideal versus Practical

2.4 Selection of Cities

2.5 Data Sources, Constraints, and Proxies

2.6 Algorithm for the Computation of Rankings

2.7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hapley Weight Method and the Entropy Weight Method

2.8 Beauty Contest versus What-if Simulations and Its Shortcomings

Reference


Chapter 3 Empirical Findings and What-if Simulation

3.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hapley Weights and Equal Weights

3.2 2019 China Liveable Cities Index Rankings

3.3 What-if Simulation Result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Chapter 4 Further Analysis on Patterns of Liveability in Cities

4.1 Two Simulation Studies on Factors Affecting Liveability

4.2 The Liveability Ranking based on People’s Perceptions
Reference


Chapter 5 Transport as a Liveability Factor in Global Ci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xperiences in New York, London, Tokyo,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5.1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Networks in New York, London, Tokyo,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atuses and Gaps

5.2 Experiences in New York, London, Tokyo,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Facilitating Liveability 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port Network

5.3 Transport as a Liveability Factor in Global Cities: Lessons and Implications

5.4 Concluding Remarks: The Making of a Comprehensively Liveable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dinary Residents
Reference


Discussant Notes 1 Comments on “2019 ACI — SASS China Liveable Cities
Index: Ranking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Discussant Notes 2 Comments on “2019 ACI — SASS China Liveable Cities
Index: Ranking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Discussant Notes 3 Comments on “2019 ACI — SASS China Liveable Cities
Index: Ranking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Appendix A Algorithm for the Computation of Rankings

Appendix B Top and Bottom 20% Indicators for Each of China’s First-Tier

Cities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Shenzhen)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