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知识读物翻译理论的中庸方法论研究

翻译理论的中庸方法论研究

翻译理论的中庸方法论研究

定 价:¥128.00

作 者: 蔡新乐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5071324 出版时间: 2019-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698 字数:  

内容简介

  《翻译理论的中庸方法论研究》引入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试图为基础翻译理论的探究铺设新的方法论路径,也期待为儒学翻译学的一般理论的建构做出贡献。中庸之道走向阴阳之道,才是跨文化交流所应做的;“阴阳互动和感通的语言”应为合宜的语言,既可用于儒家、道家的典籍的外传,亦有益于西方某些著作的汉译。其特色是内外交合、循环不已、参赞天地以及自然而然;根本导向为动态过程之中的变易不住及其因对偶而形成的三(参或叁)的格局及其变易。

作者简介

  蔡新乐,河南唐河人,1964年生,中山大学博士,现为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深圳地方级领军人才。曾任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英语语言文学方向一学术带头人,翻译理论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一级学会理事,中国翻译家学会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理事;《广译》(南京大学与台湾政治大学合办)联合主编;国家社会科学项目评审专家等。

图书目录

体例说明
0 绪论
0.1 解题
0.2 目前翻译研究的理论探索的困境:翻译研究领域的反理论和非理论倾向
0.2.1 我们身在何时
0.2.2 后现代的“反理论”
0.2.3 “前现代”的“非理论”
0.2.4 依然迷茫的出路
0.3 中华思想视角下的翻译理论——兼论西方“原型”翻译思想
0.3.1 早已发端的思想
0.3.2 西方翻译理论的原型
0.3.3 中华转向指向的意义
0.3.3.1 有教无类对翻译的场域设置
0.3.3.2 孔子“学习”的要义及其与翻译的关涉
0.3.3.3 《论语》和佛家“如实论”之中的“如”与翻译的境界
0.3.4 从逻辑思维走向恕道
0.4 儒家交流论的基础:“恕道”、“感通”以及“学”和“孝”
0.4.1 《论语》之中的“恕道”
0.4.2 《周易》之中的“感通”
0.4.3 《论语》之中的“学”和《孝经》之中的“孝”
0.5 历史的成绩与研究现状
0.5.1 中国译论史之中的中庸化倾向
0.5.2 钱锺书对严复的误读及其问题
0.5.2.1 钱锺书笔下“信达雅”的出处
0.5.2.2 “信达雅”所隐含的“中庸”理论方法论
0.5.2.3 字词的趋同并不能遮掩思想渊源的分殊
0.5.3 当代传统译论的新进展
0.6 研究空白、研究问题及其导向
0.7 作为翻译理论方法论的中庸之道
0.7.1 中庸之道的一般意义
0.7.2 中庸之道的跨文化作用
0.7.3 中庸之道的导向的要义
0.8 本书的思路和结构安排
1 内外合一,反复其道:以《论语》之中的“文”为中心
第一部分
1.1 “文章”与人的跨文化构成
1.2 《论语》之中的“文”以及相关表达的跨文化意义
1.3 “夫子之文章”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文章”内在化倾向,《论语》之中的内证
1.3.3 作为中庸之道的方法论与阴阳之道
1.3.4 “夫子之文章”的译解:“文章”与“天道”(阴阳之道)的内化,解经者外化的偏颇
1.3.5 英译者外化的问题
1.3.6 中庸之道与德里达和黑格尔的哲学的对比
2 阴阳循环、生生不已:从“生生”、“亲亲”到“茫茫”——一个特色性表达方式及其跨文化译解的中庸的运用
3 以明为德,参赞天地:中庸之道视角下的“明”的汉英译解
4 自然而然,适时而作
5 结论:跨文化之中需要创造出“阴阳互动和感通的语言”
主要参阅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