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科技政策透镜下的中国

科技政策透镜下的中国

科技政策透镜下的中国

定 价:¥86.00

作 者: 李侠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363990 出版时间: 2020-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60 字数:  

内容简介

  所谓的政策透镜是指:由于政策制定的理论、方法与流程已经很成熟,把政策制定的五阶段模型整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政策检测工具,用来分析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政策,根据所要分析的政策的具体目标展开分析。政策透镜可以大限度地放大政策的问题域及其内在机理,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从而实现政策制定者与受众之间的广泛联系,以及信息的及时反馈,并为防止政策在各个环节出现偏差提供一种预警机制和潜在的纠偏机制,最终为科技政策质量的提升服务。基于这个目的,笔者把该书取名为《科技政策透镜下的中国》,主要目标有两个:其一,用政策透镜审视当下中国各主要科技领域的各项具体政策,揭示其利弊得失,以尽新时代公民之责任;其二,政策透镜越完善,对政策制定流程的合理化以及质量提升的帮助越大。由于政策问题的异常复杂性,普通人已经无法全面理解政策,而政策透镜的放大作用有助于公众理解政策并在运行中减少其运行阻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政策越清晰质量也越好。科技政策自其诞生以来(从1963年正式命名算起),距今也不过57年的历史,这也就意味着作为检视工具的政策透镜,本身仍很不完善,这需要有更多的学者与专家投身到这个领域,构建与完善透镜的架构与精准度,并借助于政策透镜为社会提供更准确与清晰的政策内容的解释与说明工作。基于上述理念,《科技政策透镜下的中国》利用政策透镜检视了中国四个领域内的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政策,既包括议题的设置、工具的选择,也包括政策执行以及评价等。这四个领域主要包括文化、科技评价、人才及产业。每个领域内的政策分析包含了政策的各个阶段或侧面的问题,希望通过多个视角去对一个领域的问题进行细节放大,从而达到清晰理解这个领域的目的,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执行、反馈、评估提供客观独立的意见。

作者简介

  李侠(1967-),辽宁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科技政策、科学社会学与心灵哲学。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与上海市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各类期刊论文230余篇,在《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政策评论类文章270余篇,出版著作7部。

图书目录

导论 只有放大才能看清
第一章 科技政策与文化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科学文化?
第二节 科学文化变迁中的博弈
第三节 支撑科学文化运行需要什么条件?
第四节 科学文化是中国可选择的最佳文化变革路径
第五节 用科学文化打通发展不充分的神经末梢
第六节 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兼论人文社科学者的品相与责任
第七节 科学精神的浓度决定文明的潮起潮落
第八节 话语权终归是对实力与承认的回报
第九节 “一带一路”:热情背后的两点思考
第十节 回到赛先生:认知的共识在哪里消失了
第十一节 被夸大的代沟其实是可以调整的
第十二节 诺奖背后的学科知识地图分布与启示
第十三节 落后地区应加大研发投入
第二章 科技政策与评价
第一节 科技评价2.0:从局部评价到全局评价
第二节 科技要上新台阶,绩效与状态是关键
第三节 扭曲的承认机制会带来什么后果
第四节 项目制下的科研很难产生诺奖级成果
第五节 稀缺与公平:让荣誉走得更远
第六节 奖励原本就包含对逆袭的一种正式承认
第七节 科研经费是怎样变成“夹心饼干”的
第八节 国内期刊的内伤需要标本兼治
第三章 科技政策与人才
第一节 人才政策的两种误区:雷同与结构扭曲
第二节 城市的姿态:人才抢夺与分流效应下的选择
第三节 人才流动背后的喧哗与骚动
第四节 巨人的肩膀在哪里?——研究生如何开启学术生涯
第五节 走出学术舒适区,再创人生新辉煌
第六节 学术界少有弯道超车但有马赫带效应可用
第七节 在学术界生存,你需要认识多少人?
第八节 科技界的急都是被挤压出来的
第九节 高校:学术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与反向激励措施
第四章 科技政策与产业
第一节 硅谷没有秘密——关于硅谷科技生态系统的两点思考
第二节 城市的规模到底应该多大?
第三节 培育思想市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第四节 智慧中国从大学与县级区域的联姻开始
第五节 核电站投产后电卖给谁?
第六节 知识产权:让保护与应用并行
第七节 中国医疗资源的分布结构与改革的突破口
第八节 重大科研仪器研发的现状与困境
第九节 大科学工程建设面临的双重危机
第十节 大数据政策制定中的认知偏差与伦理靶标
第十一节 未来谁来养活智库?
第十二节 科普需要引入企业的市场敏感性
第十三节 科学普及成效的“三度”评价与长尾效应
第十四节 从全国高等教育投入看各省的发展心态与认知位差
第十五节 基于大数据的算法杀熟现象的政策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后记 奔跑中的星光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