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制度与规范:比较视野下中亚区域一体化研究

制度与规范:比较视野下中亚区域一体化研究

制度与规范:比较视野下中亚区域一体化研究

定 价:¥98.00

作 者: 王志 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177450 出版时间: 2021-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西部项目“比较地区主义视角下中亚一体化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作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7XJAGJW001)的成果。比较地区主义是地区主义理论新进展,体现出对新地区主义研究中“欧洲中心论”和区域研究“狭隘主义”对立的不满。本书通过梳理地区主义理论及发展,构建出地区性和地区一体化三维度的视角,分析中亚一体化及“丝绸之路经济带”促进中亚一体化的路径。中亚一体化较为落后,仍然没有构建出以中亚国家为主体的区域组织,对区域一体化有较大影响的是欧亚经济联盟和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为主导,西方地区主义理论指引的地区组织,因国际规范与地区本地规范间存在矛盾,导致区域一体化深化面临困境。中国在上合组织组织中有较大影响力,中国倡导的地区一体化模式影响了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在于中国与其他成员国间建立的政治信任关系,依托规范,而非规则也能约束成员国行为。与此同时,由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社会信任程度不深,导致其区域经济一体化迟迟没有进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亚区域一体化面临新的契机。一定意义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区域发展倡议,有助于提升中亚区域一体化。理念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推动中国倡导的地区一体化模式,因与中亚区域本地规范更为契合,有利于其发展。实践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促进区域“互联互通”,提升彼此经济关系,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亚区域一体化。中亚是“大博弈”场所,美国对中亚区域一体化进展有较大影响。地缘政治上,由于中亚地缘位置和地缘环境重要性日益提升,使得美国对中亚的重视程度提高。但是,由于美国在中亚影响力不足,中美在中亚并非彻底竞争关系,而是竞争与合作并存。参与中亚“大博弈”,与中国存在竞争的国家还有印度。印度“连接”中亚战略试图引导中亚区域一体化方向。随着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中印合作平台增多,有助于削弱中印在中亚竞争态势。

作者简介

  王志,男,安徽宿松人,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世雄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5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10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起任教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联合国大学比较地区一体化研究所(比利时布鲁日)访问学者。研究兴趣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区域一体化、中亚政治外交等。在《教学与研究》、《俄罗斯研究》、《国际关系研究》、《国际论坛》、Southeast Review of Asian Studie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西安外国语大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开设课程《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高级翻译》、《比较地区一体化研究》等。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比较地区主义:一种分析视角
第一节区域一体化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地区主义的演进
第三节比较地区主义的兴起
第四节比较地区主义分析框架
小结
第二章规范扩散:欧亚经济联盟
第一节国际规范扩散理论
第二节欧亚区域一体化的曲折历程
第三节规范空洞化:欧亚经济联盟经济一体化
第四节辅助性规范:欧亚经济联盟制度一体化
第五节本地化:欧亚经济联盟身份一体化
小结
第三章信任、规范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第一节上海合作组织研究及不足
第二节信任、规范与合作
第三节信任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地区一体化实践
第四节比较地区主义视角下的上海合作组织
小结
第四章“丝绸之路经济带” 与中亚区域一体化
第一节“一带一路”倡议:比较地区主义视角
第二节中亚区域一体化困境
第三节规范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亚区域一体化
第四节“设施互通”:“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亚区域一体化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图表目录
图0-1本书逻辑示意11
图2-1国际规范扩散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建构逻辑示意68
图2-2欧亚经济联盟内外贸易量 80
图2-3欧亚经济联盟直接投资82
图2-4欧亚经济联盟服务贸易量83
图2-5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内外直接投资(2008~2015)91
图3-1信任、规范与制度逻辑示意119
图3-2政治吸引力、经济吸引力140
图4-1区域内贸易比重比较160
图4-2孔子学院注册学生数181
图4-3中欧集装箱运输(2010~2017)191
表1-1地区性层级及特征20
表1-2旧地区主义、新地区主义、比较地区主义39
表1-3比较地区主义下西方地区主义理论58
表2-1欧亚区域一体化制度比较78
表2-2在俄罗斯的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劳务移民汇款(2014~2016)85
表2-3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GDP比重(2005~2018)87
表2-4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关键指标(2018)89
表2-5欧亚经济联盟机构及其决策模式97
表2-6比较地区主义视角下欧亚经济联盟106
表3-1国际关系中的信任118
表3-2关系的时空向度121
表3-3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贸易(2001~2017)129
表3-4国际关系中的信任测量136
表3-5《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文本分析138
表3-6区域一体化组织比较145
表3-7比较地区主义下的上海合作组织145
表4-1西方地区主义理论与“一带一路”地区主义内涵比较151
表4-2中国在哈萨克斯坦投资168
表4-3中国公司在中亚172
表4-4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国劳务移民数量176
表4-5中亚四国来华留学生数量180
表4-6中欧商品贸易价值与重量186
表4-7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贸易价值与重量187
表4-8海运、陆路和空运比较(2017)189
表4-9商品种类及恰当运输方式190
表4-10中欧班列运输商品类型191
表4-11欧亚交通通道比较194
表4-12新欧亚大陆桥贸易便利性指标198
表1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丝绸之路经济带210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