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新媒体舆情论:理论与方法

新媒体舆情论:理论与方法

新媒体舆情论:理论与方法

定 价:¥98.00

作 者: 贾祥敏 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新媒体理论与实践探索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30668912 出版时间: 2021-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51 字数:  

内容简介

  《新媒体舆情论:理论与方法》是一本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的读本。首先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舆情历史、缘起、现状进行回顾,阐述了舆情的基本内涵和外延,不但涉及学理性的分析,还将舆情议题与表达、演化的一般规律、预警与监测、舆情研判、回应与引导、报告撰写、舆情治理等操作性的内容纳入在内。

作者简介

暂缺《新媒体舆情论:理论与方法》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新媒体舆情背景概述 1
第一节 学术脉络中的舆情研究 1
一、舆情的历史渊源 1
二、舆情的本土实践 2
第二节 新媒体舆情发展的三重逻辑 15
一、社会逻辑:中间阶层利益冲突显性化 16
二、技术逻辑:数字媒体技术赋权的力量 19
三、治理逻辑:社会治理框架下的舆情动向 21
第二章 新媒体舆情基本内涵 23
第一节 新媒体舆情分析的基础理论 23
一、博弈论与新媒体舆情 23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新媒体舆情 24
三、信息生命周期理论与新媒体舆情 25
四、信息生态理论与新媒体舆情 26
第二节 新媒体舆情本质 26
一、与舆情相关的几组关系 26
二、新媒体舆情的特点 34
第三节 新媒体舆情构成要素 38
一、主体 39
二、本体 40
三、中介性社会事项 41
四、客体 41
五、传播渠道 41
六、热度 42
第三章 新媒体舆情议题与表达 43
第一节 新媒体舆情议题的分类 43
一、经济金融类舆情议题 43
二、政治军事类舆情议题 44
三、社会民生类舆情议题 44
四、文化类舆情议题 45
五、综合性舆情议题 45
第二节 新媒体舆情表达 45
一、特征:新媒体语境下的新表达 46
二、方式:多模态话语表达 52
三、效果:基于发生结构的不同效果 56
第四章 新媒体舆情演化的一般规律 61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舆情模式嬗变 61
一、大众传播时代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 62
二、新媒体舆情演化的模式 64
第二节 新媒体舆情的形成机制 70
一、利益交织 71
二、商业营销 71
三、热度叠加 72
四、道德焦虑 73
五、情感动员 75
第三节 新媒体舆情演化中的四大效应 76
一、蚂蚁效应 76
二、蝴蝶效应 77
三、扩音效应 79
四、标签行动效应 79
第五章 新媒体舆情的预警与监测 81
第一节 新媒体舆情预警 82
一、新媒体舆情预警的意义 82
二、新媒体舆情预警指标 83
第二节 新媒体舆情监测的方法 85
一、基于网络爬虫技术 86
二、基于大数据技术 87
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88
四、基于复杂网络 90
五、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 91
第三节 新媒体舆情监测系统 91
一、国内几种重要的舆情监测平台 94
二、新媒体舆情指数及“黑箱” 97
第六章 新媒体舆情研判 101
第一节 新媒体舆情研判的基础维度 102
一、内容维度 102
二、时间维度 102
三、空间维度 102
四、渠道维度 103
五、节点维度 103
第二节 新媒体舆情研判的参考外因 104
一、网民心态 104
二、社会情绪 105
三、舆论氛围 106
第三节 影响新媒体舆情研判的“噪音” 106
一、新媒体伪舆情的主要内容 107
二、新媒体伪舆情的识别方法 109
三、舆情算法化带来的风险与调适 111
第七章 新媒体舆情的回应与引导 114
第一节 新媒体舆情回应与引导的指导原则 114
一、恰时性原则 114
二、有效性原则 115
三、适度性原则 116
第二节 新媒体舆情回应与引导的误区 117
一、信息供需错位 117
二、“鸵鸟式”处理 118
三、“象征性”回应 118
四、“过激性”反应 119
五、“噤声式”应对 119
第三节 新媒体舆情回应与引导的机制、策略 120
一、舆情回应与引导机制建设 120
二、舆情回应与引导策略 121
第八章 新媒体舆情报告撰写 125
第一节 舆情报告类别 125
一、按照分析时间划分 125
二、按照舆情服务主体划分 126
第二节 舆情报告评价与基本内容框架 127
一、优秀舆情报告的必备条件 127
二、基本框架 128
第三节 舆情报告中的可视化运用 131
一、可视化运用的注意要点 131
二、两类可视化分析工具 132
第九章 新媒体舆情治理 135
第一节 中国新媒体舆情治理机制探索及完善 136
一、探索结合“大智物云”技术的舆情预控机制 136
二、完善政府与宣传、网信等部门之间的快速反应和
协调联动机制 136
三、加强舆情回应责任机制 137
四、深化融媒体新闻发布的矩阵机制 138
五、建立新媒体舆情表达与治理的平衡机制 138
第二节 新媒体舆情治理创新思路 139
一、网格化治理 139
二、重视数据治理 140
参考文献 142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