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康德文化哲学(第2版)

康德文化哲学(第2版)

康德文化哲学(第2版)

定 价:¥138.00

作 者: 范建荣 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0188418 出版时间: 2021-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82 字数:  

内容简介

  康德对于西方文化的意义,正如老子、孔子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不了解老子、孔予,就不了解今天的中国文化。不了解康德,也就不了解今天的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在康德哲学中,文化作为人类开发自然(外部和内在)的一种对象化的合目的性活动,作为人诸种精神能力的发挥和创造,其基本目的是文明进步和人的幸福,其高目的在于人格的培养、人的意志自由和至善的追求。康德文化哲学的特点,一方面在文化的实在性中追溯其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可能性中直逼文化的实在性,通过分析和演绎的双重方法,汪明文化是经验与理性、知识与对象、人与自然之间富有张力的统一。康德文化哲学的目标,主要是以真善美为文化的理想,对追求这些理想的人类知识能力、道德能力、信仰能力、审美能力及其条件、范围和关系进行了批判考察。它既拒斥了形而上学的“异族统治”,又杜绝了经验主义的“无法无天”,从人的精神本性的先验统一性上,证明了一种以真善美为核心的人类文化究竟是如何可能的。两百多年来,学术界对康德哲学的研究解读,都是围绕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这三大批判,以研究知情意三大能力和真善美三大目标为主。而《康德文化哲学(第2版)》在此基础上别开生面,以康德探究人生根本问题的方式分析解读康德哲学,即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人是什么、以真善美为目标的人类文化是如何可能的。

作者简介

  范建荣(笔名范进),1960年1月生于安徽合肥。1978-1982年,安徽劳动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本科。1982-1985年,安徽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史硕士研究生(导师钱广华)。1985-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德国古典哲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贺麟)。1989-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兼贺麟先生助手;1991~1996年,副研究员。1996-1998年,《光明日报》理论部主任编辑。1998-2008年,黑龙江省委政研室副主任兼机关党委书记;2008-2014年,省委财经领导小组副秘书长(2006年和2009年挂职中联办综合组副组长、国家信访局督察专员)。2014年公务员提前退休至今,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和通识教育中心主任。

图书目录

前言 视角的转换——对康德哲学的重新理解
导论 一种文化哲学是如何可能的?
一 文化概念的词源和演变
二 文化概念的哲学透视
三 哲学与文化
四 康德与文化哲学
五 作为一门文化哲学的康德学说
第一章 我能够认识什么?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人——自然的立法者(知识主体分析)
第三节 感性-知性-理性(知识条件分析)
第四节 现象与物自体(知识对象分析)
第二章 我应该做什么?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人——自由的立法者(道德主体分析)
第三节 道德规律(道德条件分析)
第四节 善恶与福祸(道德对象分析)
第三章 我可以希望什么?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人——理想的追求者(宗教主体分析)
第三节 道德的宗教与宗教的道德(宗教条件分析)
第四节 思辨神学与道德神学(宗教对象的分析)
第四章 真善美的统一和人的文化
第一节 《判断力批判》的诞生及其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主观审美趣味判断的先验性
第三节 客观自然目的论判断的先验性
第四节 真善美与人的文化
第五章 人是什么?
第一节 认识能力的经验表象
第二节 情感能力及欲望能力的经验表象
第三节 人的特性
第四节 公民状态中的人
附 康德文化哲学的历史渊源和思想演进
一 康德文化哲学的历史渊源
二 康德文化哲学的思想演进——前批判时期
三 康德文化哲学的思想演进——批判时期
参考书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