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各行业经济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研究

定 价:¥60.00

作 者: 梁君健 著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纪录影像文库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5162307 出版时间: 2020-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30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稿作者以1950年至1976年的摄影图片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流畅的文字、精美的图片,描述了《人民画报》的诞生、发展以及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曲折经历,进而以图像建构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在政治宣传和社会整合的特定任务下,《人民画报》的摄影图片是如何建构“现代中国”和“革命中国”这两个核心观念的,向读者展示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

  梁君健,现任职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2015—2016)。主要从事影视传播、影视艺术、影视人类学等方向的研究。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传播与社会学刊》《民族艺术》《当代电影》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权威媒体发表影视与文化评论近20篇。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办刊观念:《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基础
第一节 作为传播机构的《人民画报》
一、机构简史:大众传播和对外宣传的双重属性
二、双重属性下的政治功能与任务
三、内外有别的外宣观念与图像建构特点
第二节 作为摄影媒介的《人民画报》
一、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的特殊保障
二、旅行者和叙事人:媒介生产者的身份特征和工作特点
三、《人民画报》的摄影艺术实践
第三节 《人民画报》的办刊观念及对图像建构的影响
一、办刊观念:平衡艺术性与政治性的努力
二、办刊观念对图像建构的影响
第二章 现代化与革命化:《人民画报》的图像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官方话语中的现代化与革命化
一、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建构:经济建设与社会生活
二、社会主义中国的革命化建构:斗争哲学指导下的继续革命
第二节 分类系统研究:报道内容中的现代化与革命化建梅
一、1961年至1965年:分类系统的标准方案
二、1968年至1970年:内容分类系统新体系的产生
三、1972年至1975年:标准方案的回归和“文化大革命”的影
四、现代化与革命化在分类系统中的建构与融合
第三节 典型文本中的图像建构:认知心理学的方彤
一、图像建构的典型文本
二、自然场景、工业场景与人物肖像:图像建构中的主客体认知
第三章 自然场景:从审美到朝圣的意义谱系
第一节 自然场景的意义谱系
第二节 荒原与处女地:现代性的注视方式
第三节 如画风景:审美行为的现代意义与革命意义
一、无人风景、古代建筑以及人类活动的美学表达
二、自然场景的现代意义:作为现代生活的游赏、体育和休闲/8E
三、革命意义的产生:野营、公园和工人疗养院
第四节 农业活动:自然场景的现代化改造
一、耕织图:从传统到现代
二、农业和农村的美学表达
三、重新安排山河:集体化的大地景形
四、劳作与丰收:自然场景的生产性
第五节 革命圣地:“文化大革命’’中的自然场景
一、苦行:自然场景对革命精神的激发
二、农业场景中的思想改造
三、政治野营:朝圣的方彤
第六节 小结:自然场景意义的多元化
第四章 工业场景:现代化与革命化紧张感的解决
第一节 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语境下的建构性
第二节 工业场景:生产性的图示与工人在场
一、工业场景的图像传统
二、垂直线条:工业外景的形式特点
第三节 小结:工业品和工人阶级的双重生产
第五章 人物肖像:身份边界上的革命者与建设者
第一节 话语分析:毛泽东譬代的身份想象
一、劳动人民:国家的主体
二、工农商学菇现代化社会生产的分工方式
三、阶级:思想领域中的革命身份
第二节 工农兵人物图像:建构中的阶级边界
一、农民:农业劳动的审美化与神圣化
二、工人:力量与性别的展示
三、学生:社会主义中国的知识分子
四、解放军:现代身份与革命身份的结合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中国的性别身份:有限的多元化
一、剧照中的女性:性别审美与性别趋同
二、休闲生活中的女性:性别解放的图景
第四节 少数民族的人物肖像:多民族国家中的温和他者
一、节庆、歌舞中的民族国家表征
二、少数民族肖像对身份边界的建构
第五节 小结:人物肖像中的他者、自我和超我
第六章 结论:《人民画报》摄影中的社会主义中
第一节 《人民画报》摄影的图像建构方
一、建构任务:官方意识形态与国家形象的表达
二、图像建构方式:通过场景与肖像建构革命化与现代似
第二节 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人民画报》的摄影图景
一、图像符号系统的组成:自然场景、工业场景与人物肖像
二、现代中国的图像呈现:读写技能与生产
三、革命中国的图像呈现:身份政治与神圣
四、现代中国与革命中国的融合
第三节 审美意识形态:《人民画报》摄影图像的建构规律
第四节 文化与美学:《人民画报》摄影的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