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丝路精神与文化传播(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 第15辑)

丝路精神与文化传播(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 第15辑)

丝路精神与文化传播(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 第15辑)

定 价:¥98.00

作 者: 庄钟庆,李一平,郑楚,苏永延 编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9285043 出版时间: 2021-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26 字数:  

内容简介

  本辑刊论文主要集中研讨几个方面,即关于中华文化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关系探讨,“一带一路”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影响,这是从社会发展大背景来看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趋势,学者们都有深入的解读。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泰国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人文交流也十分频繁,这对泰华文学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所以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研究板块。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经过30多年数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已慢慢形成研究规模,对这类新兴学科的建设呼声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学科在不断生发的同时,各学科之间也在不断地相互融合,如语言与文学的整合趋势正日益趋近,本论文集在学科的新兴性与融合性方面也有意识地作了一些探讨。

作者简介

  庄钟庆,厦门大学中文系离休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在鲁迅、茅盾、丁玲研究方面造诣深厚,在学术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东南亚华文文学学科研究开创者,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李一平,历史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暨南洋研究院院长、教授、国际关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秘书长。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东南亚国家华人与当地民族的关系”等。郑楚,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国丁玲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会会长。在鲁迅、茅盾、丁玲研究方面成绩可观。苏永延,厦门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从事新马华文文学研究多年,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

图书目录

·中华文化与东南亚华文文学
中华文化与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关联
中华文化与新华文化的关系
东南亚民间故事的华文戏剧书写与舞台呈现
中国话剧在新加坡(1945-1970)
“海丝文化圈”中的闽南语戏剧
——以歌仔戏在菲律宾的跨界传播为例
新华文学的发展、变化及动向
新马泰闪小说的发展及其创作特色
日常生活与媒介网络
——试探东南亚华人研究的路径
金枝芒:华文文学史上“失踪”的经典作家
——在新纪元大学“缅怀马新文坛前辈金枝芒座谈会”上的演讲
战后初期马华诗歌的地域形态演变
黎紫书小说中苏童作品的影子
从饱受蹂躏到积极抗敌
——谈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马华文小说(1945-1970)
五四运动对早期新马小说的影响
周颖南与丰子恺、刘海粟通信管窥
灾难中的反思
——评李选楼小说《救灾前线》
“风物长宜放眼量”
——读《诗歌行·有你真好》有感
骨子里永远的中国人
——柯清淡《五月花节》小说评赞
永难愈合的心灵创伤
——浅析《后遗的愁容》
浅论菲华作家黄一泓《点到为止》中的“点到为止”
石在,火种不会绝灭
——从柔密欧·郑的书信窥探其文学与生活
华人堡垒的自我营构
——以印华爱情小说为例
印尼苏北诗坛现状
浅谈缅华现代诗歌诗坛的发展
史书美华语语系文学“源流”考辨
且将新火试1日茶
——严歌苓文学作品中的移民文化特色
从汉字简化800年说到简化字返祖
许世旭的汉语散文世界
·“一带一路”与东南亚华文文学
21世纪的中马人文交流: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
“一带一路”与新马华文文学发展的历程
——文学史书写的思考
视野与途径
——“一带一路”与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与世界华文文学的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对新华文学发展的回顾和思考
新华文学的发展历程在“一带一路”中所表现出的特性
“一带一路”对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的时代意义
——传承与弘扬丝路精神
“一带一路”对印华文学的影响
·东南亚华文文学语言研究
“汉语诗心”与“汉语诗性”散论
蓝色反应与另一种汉诗
——有关新诗与外国诗歌译介几点思考之“虚拟论文”的“引文
……
·30年来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述评
·泰华文学研究新视角
·越华文学研究新收获
·附录:东南亚华文文学学科建设
厦门: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基地
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迈大步
厦门以厦门大学为中心形成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基地
编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