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戏剧艺术红毹笔谈

红毹笔谈

红毹笔谈

定 价:¥75.00

作 者: 孔培培 著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丛编项: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9946031 出版时间: 2022-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38 字数:  

内容简介

  红氍毹,也称红毹,是旧时戏曲表演的一方红毯。红毹之上,是悲欢离合的百姓故事与帝王将相的历史传奇。红毹之外,是创作者的才思泉涌与研究者的凝神聚气。台里台外、场上案头,便构成了一条通往梨园生命镜像的艺术路径。文集之上篇,聚焦戏曲音乐的理论研究,关涉三个层面的话题与思考:其一为戏曲音乐的当代话语体系建设。这是在当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研究方向下,以戏曲音乐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探索。其中既包括话语体系建构中有关“现代转向”“结构要素”“方法路径”三个基本命题的理性思考,也涉及戏曲声乐演唱、器乐创作、流派唱腔等有关创作与表演美学和文化价值的分析总结,以及戏曲音乐评论的时代话语建构等问题。其二是戏曲音乐的史学研究,涵盖京剧唱片、早期曲本、音乐文论以及群体成就等多个研究视角。其三是对地方声腔与剧种音乐的个案研究,以苏鲁豫皖地区流行的姑娘腔、拉魂腔、柳琴戏为具体考察对象。作为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工作的研究人员,对前海学派的关注与研究便自然而然成为我的分内事。张庚先生称自己“不懂音乐”,却以理论家的视点与高度为新中国戏曲音乐改革事业指出方向。2021年去世的郭汉城先生,与张庚先生并肩同行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他们带领前海学派建构起中国戏曲理论的现代体系。如今依然健在的百岁老人萧晴,见证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风雨70年,其人生经历与学术贡献值得用虔诚的心境去做点滴记录。近几年,随着我主持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戏曲前海学派学术史整理与研究”的不断推进,我对这个学术群体的认识也逐步走向深入。由人及物,从资料到理论,不断引发我对前海学派学术传统继承与创新问题的思考。上述种种,汇集成中篇之面貌。下篇是围绕戏曲剧种建设和舞台演出实践所撰写的理论与评论文章。其中有对新时期以来现代戏成绩和问题的思考,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节点对新中国戏曲发展的整体回顾,有对戏剧节、艺术节的观察与述评,还有对梆子腔剧种、湖南花鼓戏的学术考察,以及对评剧、京剧等新创剧目的艺术评论。林林总总,反映着这些年我的研究视野和兴趣所在。

作者简介

  孔培培,音乐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常务理事。研究范围涉及戏曲音乐、戏曲评论、中国音乐史等领域。担任国家重点课题《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第三版)戏曲音乐分支学科副主编、《京剧艺术大典·音乐典》副主编、“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副主编。出版论著《腔里拉魂——从拉魂腔到柳琴戏的传承与变迁》《晴川集——孔培培音乐学文论》,主编《老唱片》《二十世纪戏曲学研究论丛·戏曲音乐研究卷》。在《戏曲研究》《戏曲艺术》《戏剧艺术》《中华戏曲》《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等刊物发表理论与评论文章数十篇。

图书目录

前言
上篇 戏曲音乐研究
论中国戏曲声乐艺术的美学话语体系
现代转向、结构要素与方法路径
——戏曲音乐理论话语体系当代建构的三个命题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
——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京剧流派唱腔及其当代文化价值
——以梅派唱腔为研究视点
用戏曲音乐评论丰富戏曲发展生态
建构戏曲音乐批评的时代话语
20世纪戏曲音乐研究文论史述
清末民初京剧名伶与唱片公司的关系研究
一部京剧声音史
——中国艺术研究院馆藏京剧老唱片研究
20世纪初期两部重要的京剧五线谱曲本
——《天水关》与《皮黄曲谱》研究
“申遗”十年,昆曲音乐的新发展
论前海学派在戏曲音乐研究领域的成就
消失的“自由调”
——拉魂腔自由性艺术特征及其在柳琴戏中的固定化转型
曲牌【娃娃】之历史探溯及在山东地方戏曲中的运用
山东“姑娘腔”研究回顾与反思
“姑娘腔”考辨
中篇 聚焦前海学派
张庚先生在戏剧戏曲音乐领域的学术成就
百岁老人郭汉城与前海学派
新中国戏曲音乐研究事业的拓荒者
——记百岁前海学者萧晴
不断攀登戏曲研究的理论高峰
——前海学派学术传统继承与创新的启示
继承传统与理论创新
——写在“前海戏曲研究丛书”(第二辑)出版之际
下篇 剧种与创作研究
革故鼎新烛照梨园
——樊粹庭豫剧改革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梆子腔剧种现代戏近年来的成就、问题及其对策
成就与反思
——从第十五届文华大奖看戏曲现代戏的发展
中国戏曲喜剧精神的民间表达
——湖南花鼓戏的前世今生
“走西口”路上的戏曲明珠
——关于二人台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方寸小舞台演绎家国大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戏曲艺术的新发展
他将架子花表演提升到新高度
——对袁世海先生京剧舞台艺术的几点分析
京剧现代戏的当代创新与女性书写
——从刘子微“汉口女人三部曲”谈起
从《有爱才有家》谈舞台艺术的当代叙事及社会化功能
评剧《藏地彩虹》
——唱响主旋律的创新表达
叙事、表达与类型化创作
——谈评剧《伪装者》的艺术创新
时代质感、类型题材与舞台创新
——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革命历史题材剧目创作谈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