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海派书画先驱钱慧安与豫园书画善会

今年适逢海派书画界先驱钱慧安创设豫园书画善会一百一十周年华诞,澎湃新闻获悉,上海豫园管理处拟举办钱慧安及其传派书画展暨研讨会。钱慧安(1833年—1911年)为“豫园书画善会”首任会长,海派代表性画家

今年适逢海派书画界先驱钱慧安创设豫园书画善会一百一十周年华诞,澎湃新闻获悉,上海豫园管理处拟举办钱慧安及其传派书画展暨研讨会。钱慧安(1833年—1911年)为“豫园书画善会”首任会长,海派代表性画家之一。工人物、仕女,细笔干墨,笔意遒劲,神态闲雅,其调介于老莲、十洲之间。花卉山水亦善。晚岁用笔益趋劲峭,从学者众。钱慧安绘制人物,常以自画像入画,独具创意。


钱慧安

记得十多年前,听涛阁书画陈列馆落成,荷蒙豫园当轴折柬相邀,笔者躬逢其盛,后得以经常雅集观摩并遵嘱代为策展。旋经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林业强馆长鼎力玉成,2005年春天,终于成功举办“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苏六朋、苏仁山书画展”。开幕式上初次鉴赏首度来沪展览晚清广东画家苏仁山人物画,不免产生这样有趣的观感:当初在羊城城隍庙作画的苏仁山,跟稍后上海城隍庙豫园书画善会元老钱慧安人物画风,还真颇有些许异地同工之妙呢!

十年前的春天,豫园涵碧楼又举办了纪念豫园书画善会百年华诞暨“双管楼遗墨——钱慧安书画展”。目耕谛审之下,笔者对于钱慧安绘画又有了新的感悟。我发现其仕女画风似乎更接近清后期上海本土人物画家松江改琦,尤其钱慧安创作《红楼梦》人物画,简直步改七芗《红楼梦》人物画后尘嘛!

同年晚秋,应邀两度赴日本京都从事近代中国画考察,并在签订国际知名协议《京都议定书》的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中国近代绘画研究者国际交流集会”。席间,经京都国立博物馆学艺部长西上实先生介绍,有幸结识滋贺县东近江市书画收藏、研究与展示机构观峰馆事务长古桥庆三先生。闲谈之间,获悉该馆早年曾从我国搜购诸多明清以来字画藏品,海派书画也不在少数,钱慧安绘画更有一定数量。

钱慧安《小红低唱我吹箫》

会后由西上先生精心安排,我终于来到距日本中部名胜琵琶湖不远的观峰馆,既为该馆别致奇特外观造型创意所折服,更为库房叠床架屋般丰富馆藏而叹为观止。同时,自然鉴赏了包括钱慧安在内海派名家和不为人知小名头画家众多作品;其中很有些是因签款“海上”或“作于春申”云云,方晓其为海派画家的。由此又未免感慨今后若要全方位整体研究百余年海派绘画史,许得去观峰馆寻找资料了。为表达对古桥先生盛情款待的感激心意,我特地贶赠随身携带豫园展期间推出、由当代海派画坛领袖程十髪先生题签的《双管楼遗墨:清谿樵子钱慧安画集》。


程十髪先生题签的《双管楼遗墨:清谿樵子钱慧安画集》

不想,2011年春上,观峰馆闻风而动,雷厉风行企画了“没后百年,钱慧安展”,并出版《观峰馆收藏品撰集3:钱慧安》图录;盛夏,西上先生过沪赠我两册。其时,适值位于浦东高桥镇西街市河畔万寿桥堍钱慧安纪念馆落成,其曾孙女、也是钱慧安邑庙旧居淘沙场弄(邻近我旧寓三牌楼傅家街)所在地原南市区老领导、上海老城厢书画会名誉会长钱德敏老师邀我同去高桥参观。为纪念这位前期海派著名人物画家谢世百年,并对纪念馆落成表示祝贺之忱,我转呈了那册观峰馆藏“钱”集。


庆贺钱慧安纪念馆落成

2011年第,为纪念钱慧安襄助、扶持晚清自皖南来沪发展曹素功墨庄成为当今上海“海派微墨”唯一代表,包括上海知名古墨鉴藏家王毅珍藏钱慧安画曹素功制墨锭在内“钱慧安书画藏品展”,又在福州路上海笔墨博物馆揭幕,而这已是晚近中外第四次纪念这位早期海派书画界翘楚书画文物展了!

关于钱慧安绘画艺术成就,当代画坛长辈,如早年致力于人物画创作的中国美协副主席叶浅予1963年5月写于北京的《钱慧安与清末人物画》,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邵洛羊的《雅洁素淡,清穆平和——评析钱慧安人物画》,和现任豫园书画善会会长戴敦邦的《画坛班头,平民画家——读钱慧安先生作品有感》、《不凡的小中见大——读钱慧安先生绘画小品粉本之感叹》等,均给予高度评价,在此自毋庸饶舌赘言。此间拟稍加解析发微的,是他学改琦人物画相关议题。


钱慧安 《兰桂联芳图轴》

钱慧安人物画曾以改琦画风为摹效对象勿庸置疑,这在观峰馆藏画中就有他作于光绪廿四年(1898)人物画为证,上款作:“仿玉壶老人笔意,清谿樵子钱慧安时年六十有六。”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钱慧安画集》,封面选用《兰桂联芳》图轴也师法改琦,款作:“戊寅(光绪四年,1878)小春之吉,仿玉壶外史笔,清谿樵子钱慧安并记岁月。”而之所以将此图作封面,想编辑用意显而易见,分明是鉴于该画代表了钱慧安人物画风主流吧。


钱慧安《关公读史》

除此而外,盘点图录中光绪五年《散花献瑞》、次年《昨日厨中乏短供》团扇,十九年(1893)《牛郎织女》、同年《昨日厨中乏短供》、廿一年(1895)《采菱美人》、次年《今年意味报春知》、《久矣云霄锻羽翰》扇页,卅二年(1906)《紫薇拱照》图轴;无年款《金母炼婴》图轴,《崆峒法印》条屏,《一去苏台不复返》、《天寒翠袖薄》册页各画,均明确题作模仿改琦。


钱慧安《人物故事》册页

又,宣统三年(1911)春钱慧安去世稍后怀古山房编辑、继任豫园书画善会会长杨葆光题签作序《钱吉生先生人物画谱》,也不乏以改琦画为蓝本的白描人物画。如光绪三年(1877)《枕书蕉箪竹方床》题:“仿玉壶山人笔。”稍早同治二年(1867)《月上柳梢头》题:“师玉壶山人大意。”无年款《秋帆寻贺老》题:“曾见玉壶先辈有此本。”光绪十七年(1891)《天寒翠袖薄》题:“曾见玉壶山人有此本。”同年《王羲之小像》题:“曾见玉壶山人有此,因其用笔秀挺,偶一效颦,恐不逮其万一耳。”又,《双管楼遗墨》的《青草池塘独听蛙》题:“仿改玉壶。”《露凉湿透凤头鞋》题:“仿玉壶外史。”《况是清明好天气》题:“仿云间改玉壶。”皆然。另外,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钱慧安白描精品选》中《瑶池献瑞》,同治十三年(1874)《添香夜读》,光绪七年(1881)《〈红楼梦〉人物画·王熙凤》亦然。类似案例尚多,不及一一。

从上列举不难发现钱慧安创作上追随改琦人物画造型开相,汲取其人物画特长之一斑,尤其女子形象大致相仿;然而面孔、下巴处理更显夸张尖削,眼眉描摹愈加细长,身段则表现得更为单薄瘦削。整体形象多呈高髻樱口脉脉含情而笑不露齿,柳腰柔弱体态温婉娇媚状,此乃钱慧安仕女画显著特点,也是有别于改琦仕女画而愈求强调自我个性面貌的几个鉴别要点所在。

钱慧安之所以对改琦人物画表现技法如此钦慕推崇,既跟他本身擅长人物画艺术取向有关,同时仿佛还跟他个人从艺经历以及上海自乾隆、嘉庆时期滥觞的美术结社活动有关。


钱慧安 人物四屏

回顾清中期以来上海书画雅集渐趋活跃,正始于并盛于钱慧安出生前由乾隆五十七年(1792)起十任苏松太道(即上海道台)的李廷敬创设于邑城西边的平远山房书画会为起点的。据《海上墨林》审定者,也是光绪十年(1884)为钱慧安《双管楼图》题书引首的海派书法家高邕叙述:“闻昔乾嘉时,沧州李味庄观察廷敬,备兵海上,提倡风雅,有诗、书、画一长者,无不延纳平远山房,坛坫之盛,海内所推。”稍后,“乐成义举,崇尚风雅,海内名流咸归之”(《海上墨林》卷三寓贤·清·李廷敬),且工诗能书,于书画士尤多奖进的李廷敬,又联袂沪上友人、藏书兼书法家李筠嘉,经常在李氏位于邑城西南隅吾园别业(今南市尚文路龙门村吾园街一带)召致一时名流宴集其中,觞咏之盛,为海上冠。据李氏《春雪集》载,当年先后到吾园书画会参加雅聚联谊的时贤达百卅三人之夥,留下画幅、诗篇、词章计有251件;而松江改琦正是这一艺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仅一人就为吾园创作并赠画16幅以上。所以,尽管2004年12月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上海美术志》谓李筠嘉和改琦经常光顾道光十九年(1839)居于邑庙南小蓬莱(今南市蓬莱路)的山水画家兼诗人蒋宝龄发起组织的小蓬莱书画会,和光绪、宣统(1875—1911)年间创办于豫园九曲桥荷花池南岸得月楼笺扇店的飞丹阁书画会恐怕有误,因李、改两人分别谢世于两会成立前的1826年和1828年。不过,改琦时来上海下榻李筠嘉吾园书画会却应该是不争事实。


钱慧安《盒里乾坤大》

正是改琦来吾园后约廿年,钱慧安因婚配成家从出生地浦东高桥,搬来距吾园步行不出半个时辰的邑庙方浜南淘沙场双管楼。许是地缘相近因缘际会,抑或钱慧安还曾信步踏访过相去不远吾园书画会旧址也未可知。总之,定居邑庙地区的钱慧安绘画技艺大增,以至同治元年(1862),继吾园和小蓬莱书画会后,由旅沪书画家吴宗麟将咸丰年间创办于老城厢大镜关帝庙一带的“蘋花诗社”活动范围扩大到书画而改名的“蘋花社”名单中,就已然出现了生于1833年的钱慧安身影。据晚清海上画家、鉴赏家杨逸《海上墨林》记载,同治三年(1864)雅集时,由钱慧安等三位社员合作了一幅描绘全体成员肖像的群体画,生动传神地刻画了24名社员不同的相貌、禀赋;上有创始人吴宗麟,并具体记叙了“起短至迄重九凡六集,集二十四人”(《海上墨林》卷三寓贤·清·吴宗麟)的活动盛况。而其中惟妙惟肖,呼之欲出的人物画像,无疑出自钱慧安之手。

年过而立、频繁涉足“蘋花社”的钱慧安,应该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前后对改琦人物画发生的兴趣,这有上述同治二年他仿作改琦画为证。另据《改琦〈红楼梦〉图咏》版画的藏家、光绪五年(1879)淮浦居士载图咏本末原委曰:改琦作《红楼梦》人物画像四册曾留李筠嘉吾园,“当时即拟刻以传世,而光禄(李筠嘉)旋归道山,图册遂传于外。前年(1877)冬,予从豫章(江西南昌)归里,购得此册,急付”雕版(以后的民国十年(1921)又予重印)。而以上传世钱慧安光绪七年《〈红楼梦〉人物画·王熙凤》,恰好印证了他摹仿改琦《〈红楼梦〉人物画》,的确是继“玉壶外史本”《〈红楼梦〉图咏》版画面世之后。


钱慧安《蟹菊图》

此外,据光绪廿年(1894)《封王卸甲》题曰:“甲午三月下浣,仿玉壶外史笔,竹芗道兄大人即希指正,清谿小樵钱颂业作于双管楼。”此疑系钱慧安长子赠画于改琦后裔也未可知,因改琦有孙名篑字再芗,也工人物、仕女与花卉。


钱慧安《南村访友(年画)》

更耐人寻味的是,钱慧安后来为天津杨柳青年画作坊起稿出样大获成功;而他私淑的改琦“弱冠受知最深”(《海上墨林》卷三寓贤·清·改琦)的书画知音,正是嘉庆十一年(1806)终于十届上海道台任上的直隶天津沧州人李廷敬(参看吴锡麒《有正味斋骈体文续集》卷八《李味庄同年诔》)。而限于研究资料缺失,不管自李廷敬之后约半个世纪,钱慧安是否确实单枪匹马孤身溯京杭大运河,亲自到过天津卫从事风俗画、笺谱创作,学术界尚有不同解读;但是他受天津“齐健隆”、“爱竹斋”画室和文美斋、华文书局聘请,利用擅长制作木版年画的杨柳青技艺之长,将个人艺术成果借助制版印刷扩大产业化运作,却是个不争的历史事实。据现代文学史家阿英《中国年画发展史略》统计,已知钱慧安创作年画印稿有数十种之多。那么,钱慧安跟天津杨柳青的这种合作,究竟是出于偶然的巧合呢?还是包含有他跟李廷敬身后延续尚存广泛的人脉资源保持着微妙的因缘关系,以至他心怀反哺报本感恩之情回馈杨柳青,乃至抵今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仍足以陆续推出如《钱慧安人物画谱》等多种画册呢?看来钱慧安北上津门之谜,委实是很值得美术史论界加以深入开掘探讨的可持续研究命题。


钱慧安 作品

没有悬念与争议的是,大抵光绪年间,钱慧安已画名甚著,饮誉京沪,因而光绪二年(1875)的“老上海”葛元煦《沪游杂记》卷四“书画名家”开列沪上书画界涉及工笔人物画家,惟独钱慧安一人而已。此后叙述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沪上画坛名家的张鸣呵《寒松阁谈艺琐录》,更指出当初在上海“卖画(胡)公寿、(任)伯年最为杰出。其次,画人物则湖州钱慧安,……皆名重一时,流传最盛。”而同样清末蔡绳吾的《北京岁时记》“蹿年”条,谓“光绪中,钱慧安至彼(杨柳青),为出新裁,多拟故典及前人诗句,色改淡匀,高古俊逸。”足见当年钱慧安已然名动京沪,甚至成为地位、名气大大超越并领先于改琦等前辈画家的人物画标杆、旗手了。


钱慧安《雀屏中选》

钱慧安人物画,不仅对百年前北方杨柳青年画的开发、拓展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对当初在上海创业并树立“折衷派”旗号的岭南画派,也曾发挥过很大的推手效应,可谓驰名南北,影响广泛。1912年春夏之交,以高剑父、高奇峰为首的岭南画派创建者在上海创办《真相画报》,其时虽然钱慧安刚去世不久,但高氏从画报创刊伊始,就连续四期聘请钱慧安高足曹华、沈心海绘制具有钱慧安风格的历史题材人物画,并把他们的美术作品视为“本报同人美术画”,使之以彩色铜锌版拉页形态出现在画报前列。这一完全还原原创作品而视觉冲击强烈的新颖宣传包装样式,在当年上海书画艺术圈差不多也是首屈一指头一回。

另外,当年高氏邀请由穗来沪协助《真相画报》等出版事业,并曾先于1908年在广州广东首届美术展览会上,推出被视为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界最早以中国画材料——水墨、宣纸摹画西方裸女画作品之一的广东人物画家冯润芝,也曾对钱慧安人物画表现出相当欣赏并欲步其后尘的悉心揣摩姿态,进而在后来自我创作中一脉相袭,融会贯通。为此,高剑父曾在《澳门艺术的溯源及最近的动态》一文中追溯道:“戒闻上人的人物,系得其尊人冯润芝的心法,冯系私淑钱吉生慧安的海派,可见渊源有自了。”同时,他还提及澳门“清末民初之交,有树间法师驻锡普济禅院,又有坚性和尚为竹林寺常住,与罗宝珊二氏,皆遥接钱吉生慧安的前期海派的衣钵。” 至今香港艺术馆藏冯氏1917年作包括题曰“仿玉壶老人”《广寒秋色》在内的一套《山水人物》册页,就一面孔的钱慧安风貌;如若忽略不计款署冯润芝,人们甚至很容易误以为出于钱慧安手笔。


钱慧安诞生一百七十周年纪念展 程十髪题签《海派源流》

钱慧安白描精品选

而说到钱慧安对广东画坛的影响,另有相关记载披露他鲜为人知秉性的另一面。据上世纪初沪上犹太籍地产商哈同花园画师之子李恩绩,在转述其父有关海派画家逸闻的《爱俪园梦影录·画家的故事》中这样口述道:“钱吉生挺拘谨,收了润笔,一封一封的封起来。总得这一件画交了卷,才把那封润笔打开来用。——他倒有点广东生意,广东人写了个信给他,要他画点东西。这封信被房主人搁住了,搁了好几个月,又检出来给他。当然,事过境迁,这票生意是逃走了!把个钱吉生气得要死!从此还搬了场。”由此可见钱慧安虽说是当年沪上知名大画家,但为人相当刻苦勤劳,俭以养廉。这其实从他晚年的照相和自画像表现的面相上,也多多少少能够认识他有恂恂长者之风之一斑,正所谓上海本地话里“是个巴结本分做人家的老前辈!”


钱慧安《观音》

也正因为钱慧安画品好,人品更好,包括曾慷慨帮助来沪发展立足未稳的徽墨曹素功墨庄一臂之力,因而他深孚众望,有口皆碑。兼以又“画名久著,时下风行……值朔望日,辄临会所与会友相敦勉,必以道德为归”而“敦重伦常”(《海上墨林》卷三寓贤·清·钱慧安),从而赢得沪上书画界交口称赞,“钱公门下极盛”(《海上墨林》卷二邑人·清·续录·曹华),被一致公认、公推为不以赢利为目的,反而重视社会责任与担当的慈善公益职能,并明文规定出售书画所得“应纳之润,半储会中,存庄生息,遇有善举,公议酌拨,聊尽善与人同之意云尔”(《海上墨林》卷三寓贤·清·钱慧安〈创设书画善会事略〉)的“邑庙豫园书画善会”的首任会长。也难怪2003年,为纪念钱慧安诞生170周年举办纪念画展时,当代海派画坛大师程十髪欣然命笔题词——“海派源流”,上款尊称钱慧安为“海派艺术宗师”。多年后他题书《双管楼遗墨》签款时又谦称“云间后学程十髪敬书”,并书赠钱慧安曾孙女钱德敏“妙笔双管楼主人”。同样,本届豫园书画善会会长、当代海派民俗人物画大师戴敦邦为钱慧安画集与画展题“童趣写天然,世态留古韵”时,也署明“拜读先辈钱慧安存世白描稿,后学戴敦邦”以示景仰。


钱慧安去世前一年77岁行楷书七言对《竖直背梁立定脚,拓开眼界放平心》

附带推介的是,此前披览清代名家书法,偶然发现台湾兰千山馆藏钱慧安去世前一年77岁行楷书七言对:竖直背梁立定脚,拓开眼界放平心。前已论及,钱慧安为人慈祥厚道,德艺双馨;并晚号退一老人、让三堂主,表达了急流勇退,与世无争,清静无为,深藏功名的豁达大度人生境界与操守。而这一副对联的意境,显然恰好印证了他晚年身处畸形浮华十里洋场和朝代更替前夜的不卑不亢,沉稳平和处世态度。而且我认为这一副对联的主旨,即便对于提示当下人们如何立足更为目迷五色的纷繁社会和激烈竞争时代,似乎也极有警世恒言般指点迷津的指导引领作用。他告诫人们:抱负和志向只有在脚踏实地中践行,而不可能于投机取巧中实现。因而我特地将这幅对联转呈给了对复原高桥古镇文化建设,特别是为擘画钱慧安纪念馆出力良多的高桥镇政府领导周敏法书记。据说不出一周,这副大有集中体现海派精神的佳对,就被制作成楹联悬之于纪念馆正厅梁柱间广而告之了;我想,如果本次纪念豫园书画善会百十周年暨钱慧安书画及其传派活动,能以此钱撰书对联开发为书画家常用艺术镇纸,想必更能发挥海派书画界前辈谆谆教导我辈后学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海派精神座右铭效应。是所至祷!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