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珞珈史迹知多少:武大“国保”名单内外的历史建筑

武汉大学老牌坊被搅拌车撞损一事,引发全社会对文物建筑安全的高度关注。武大老牌坊是国务院2001年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五”)“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武汉大学老牌坊被搅拌车撞损一事,引发全社会对文物建筑安全的高度关注。武大老牌坊是国务院2001年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五”)“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被列入“国五”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共包含15处文物建筑,是目前被国家文物部门所认定并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的武大国保单位的范围。那么,这一范围是否包括了珞珈校园内现存所有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民国建筑呢?在名单之外还有哪些“珞珈遗珠”?它们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国五“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15处建筑

2001年列入“国五”的“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共有15处建筑,分别为国立武汉大学牌坊、老图书馆、宋卿体育馆、学生饭厅及礼堂、男生寄宿舍、文学院、法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华中水工试验所、周恩来故居、郭沫若故居、半山庐、六一纪念亭、李达故居。这其中,李达故居建于1952年,其余14处均为民国时期建造。今天除国立武汉大学牌坊外,其余14处均位于武汉大学校园内。

列为“国五”的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今武汉大学行政楼)

事实上,上述15处文物中的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已具有了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1983年武大举办校庆前夕,校方对校园内的一些革命史迹进行了整理修缮,并树碑纪念,其中“六一惨案遗址”和“周恩来同志旧居(一九三八年)”两处,同年被公布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六一惨案遗址”包括两大主要文物建筑,一是惨案发生地(男生寄宿舍),一是六一纪念亭。这三处历史建筑,随后在2001年也一并升格为国保了。

应该说,列入“国五”的15处武大历史建筑,总体上涵盖了珞珈山校园内现存的大部分最重要、最具历史价值的老建筑。近20年来,武汉大学在文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有目共睹。这15处文物建筑中的大部分,近年来都陆续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修缮,并进行了活化再利用。如位于校园核心区的老图书馆,在2013年武大图书馆古籍部搬迁新馆后,被改造为校史馆,并保留了民国时期图书馆阅览大厅的历史原貌。大厅内至今完好保存着从民国时期使用至今的屏风门、桌椅等珍贵历史实物,并仍在使用,堪称难得。

武汉大学老图书馆阅览大厅今貌

文物保护的活化,是武大文物保护值得称赞的亮点。这15处保护建筑中的大部分,并没有因为被列为“国保”而成为“僵尸”。他们中的大部分依然作为教学科研用房使用,许多建筑的功能与初建时仍保持一致。如笔者在校就读本科时,就曾在原法学院、理学院等民国时期的教学楼中上过专业课,在宋卿体育馆上过体育课,在老图书馆查阅过图书资料,在老学生饭厅用过餐。文物建筑在继续使用的过程中,不仅得以保持作为校园建筑该有的生气,同时也得到了妥善的维护,这是颇为值得称道的。

至今仍作为体育馆使用的武汉大学宋卿体育馆

不过,在珞珈校园内,仍有一些未能被一并列入“国五”名单中的“遗珠”。这些同样建于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未能一并被列入“国五”名单,未免令人遗憾。这些被遗落的历史建筑,主要包括女生宿舍、农学院、“十八栋”、珞珈山水塔、庚子烈士纪念馆等。

湖畔“蝶宫”:武大女生宿舍旧址

民国时期,珞珈校园内建有两栋学生宿舍,西侧较大的是男生宿舍,即今天世人所熟知的“樱花城堡”(也称“老斋舍”)。在其东面,还有一座体量较小的女生宿舍。这幢建筑最初平面为V字形,似一只张开双翼的蝴蝶,又似一轮新月,因此被称为“蝶宫”或“月宫”,又因其位于男生宿舍东面,而被称为“东宫”。

民国时期的武大女生宿舍“蝶宫”外景

“蝶宫”的设计者是武大校舍工程中的一位重要的外籍建筑师——德国人石格司(Richard Sachse)。石格司是近代在汉口本地从业的重要建筑师,设计了汉口租界的许多洋房,在今天汉口黎黄陂路上,就有许多著名历史建筑是出自他的手笔。在武大,他被聘为总建筑师开尔斯(Kales)的驻汉全权代表和主要合作建筑师(Associate Architect),深度参与了珞珈山许多主要校舍工程的设计。在一些相对次要的工程中,石格司则独挑大梁,其中最重要的两项工程,就是第一教职员住宅区(“十八栋”)和女生宿舍。

根据图纸档案显示,石格司在设计女生宿舍的过程中,经过了设计方案的大幅调整,将最初设计的一幢纯粹西式风格的建筑,修改为与男生宿舍相呼应的外观风格:在大楼的主入口,也设计了一座图案与男生宿舍圆拱门相似的圆拱,并在整个建筑的檐部装饰了带有中国元素的回纹图案。

女生宿舍主入口上方的圆拱窗

女生宿舍虽然外观看上去较为简朴,没有建宫殿式的琉璃瓦大屋顶,但其建筑在校园东部濒临东湖的小山丘上,当年其四周视野开阔,通风采光良好,且湖光环抱,景色极佳,许多曾寄宿其中的校友,都曾留下美好的回忆。

在生活上,女生宿舍的配套设施比男生宿舍更为完善。这幢三层楼的建筑,在抗战前仅有二三楼为宿舍,一楼是一个综合服务区,其中包括有琴房、会客室、商店、阅览室,以及一件“开小灶”的餐厅。这样一个独立的小王国,曾是学校里男生心目中神秘的存在,每年学校定期举办一次“女生宿舍开放日”,男生们在这天会集体参观女生宿舍,这成为许多男生校园生活中充满趣味的一天。

民国时期的女生宿舍生活场景

1949年后,“蝶宫”被改为教工宿舍,其西侧加建了一段,室内也多有改造,不复旧观。但建筑主体尚存,东侧的主立面风貌依旧。如今,这里已被修葺一新,但校方在主入口上错误地标上了“蝶楼”二字(历史上从无此称谓),不免是一处败笔。

命运多舛的国立武汉大学农学院

在这次被撞击的武大老牌坊的背面,写着“文法理工农医”六个篆字,这是民国时期武大的六大学院。在这其中,农学院的创办和建设过程可谓命途多舛。武大农学院在1934年方才成立筹备处,1936年正式成立。学院位于珞珈校园的北部,北临东湖,南依狮子山,其间的丘陵岗地,分布有一系列农科教学科研用房,包括农学院筹备处办公室、鸡舍、乳牛房、猪舍、农具房、碾米厂、花房等建筑。

农学院是非常重视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院系,院长叶雅各是我国著名森林学家。他对珞珈校园建设厥功甚伟,不仅在校园选址过程中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更亲自指导和参与了珞珈校园的植树造林,将昔日童山濯濯的荒岭,变成了一片葱郁的森林。在农学院的发展建设上,叶雅各也倾注了大量心血。如在他的领导下,学院在1935年建立了乳牛房和羊舍,从上海购回了一批品种优质的荷兰乳牛和瑞士乳羊,在校园内生产牛奶和羊奶,供应师生饮用。这种在当时近乎奢侈的“享受”,是抗战前珞珈湖山世外桃源般校园生活的一个缩影。

1935年《国立武汉大学周刊》上刊登的农学院自产牛奶羊奶的消息

农学院主楼于1937年开工,但不久之后即因抗战爆发而停工,仅建至第二层。抗战后,学校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对这幢停工八年的建筑进行了复工,由于时局动荡,经费拮据,校方不得不对工程设计进行了缩减,取消了武大建筑标志性的绿色琉璃瓦,改为机制灰色平瓦屋顶,建筑细节的装饰也极尽简化。因此,与战前建成的文、法、理、工学院建筑群相比,农学院显得十分朴素,这一与众不同的建筑外观,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烙印。

抗战后完工的武大农学院大楼

1950年代院系调整中,原武大农学院被划出,成为新成立的华中农学院的重要来源。而其在珞珈校园的原址,则成立了武汉水利学院,该校后改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水成立后,在此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校园建设,原来的武大农学院建筑被陆续拆除,只有农学院主楼和其西南侧的园艺实验室得以保留下来。2000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与武汉大学合并,这一片“故土”又重新回到了武大的怀抱。为了缅怀农学院首任院长叶雅各教授,原农学院大楼被武大命名为“雅各楼”。

“雅各楼”今貌

2012年,武汉市面向全社会征集第七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笔者当时曾向有关部门递交材料,建议将农学院旧址列入,这一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采纳。当年9月,“国立武汉大学农学院”列入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名单并挂牌。

武昌最早的自来水建筑:珞珈山水塔

与汉口早在清末即已成立既济水电公司,城区居民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相比,长江南岸的武昌,尽管贵为湖北省会,但近代城市市政建设步伐却滞后许多。直到国民政府成立后的1930年代前期,武昌城区仍未能建成自来水厂,城中居民只能饮用江水或井水。

武昌最早用上自来水的地方,不是城墙内的老城区,而竟然是当时荒郊野外的东湖珞珈山。1930年底,武汉大学新校舍正在如火如荼兴建的过程中,校方也开始了珞珈山自来水工程的计划。当年11月,建筑设备委员会确定了以东湖湖水为源水,经过沉淀处理后通过水塔向校区供水的方案。该系统最初包括湖滨起水机房、半山沉淀池、山顶水塔等部分,由湖边起水机房抽取东湖水源,至珞珈山北坡听松庐东面的沉淀池进行初步沉淀,随后又抽至山顶的珞珈山水塔,分南北两根主水管,向山南山北各建筑供水。

这套自来水供水系统,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湖滨起水机自礼和洋行订购,水管等件则自西门子洋行订购。上世纪30年代时,武昌东湖清澈见底,水质十分优良,正常情况下湖水经过简单沉淀,即可直接饮用。但由于东湖水浅,每当湖面刮大风时,巨浪会将湖底泥沙泛起,导致原水浑浊。因此,校方很快又在水塔的西侧,修建了一座滤水机房,其内安置有滤水机,对经过沉淀的湖水进行进一步过滤净化。在滤水机房的更西侧,还建有一座清洗塔,定期对过滤设备进行清洗维护。至1932年,上述各工程均告完工。

民国时期的珞珈山水塔、滤水机房和清洗塔(由近及远)

在武昌城区,最早的自来水厂是位于清末湖北制麻局旧址的平湖门水厂,该厂于1934年春建成投用。因此,武汉大学的这套系统,是武昌地区最早的自来水生产和供水系统。1949年后,武汉大学将其移交给了城市自来水部门,改为“东湖水厂”。随着东湖水质的恶化,武汉市推行自来水“湖改江”,东湖水厂也逐渐完成了历史使命。当年的老建筑,在历年来的自来水工程改造过程中,也被陆续拆除,至今仅有珞珈山水塔一座建筑保存至今。作为近代武昌自来水事业起步的重要历史见证物,珞珈山水塔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理应尽快得到文物认定的身份。

水塔虽然名叫“塔”,但事实上更像是一座两层楼的攒尖顶六角亭,其中一层安装供水设备,二层是可供登临眺望的一个观景台。水塔由石格司设计,汉协盛营造厂施工,整体建筑风格与珞珈校园主要建筑一致,屋顶也覆盖绿色琉璃瓦。这座水塔,原本是汉协盛营造厂老板沈祝三承诺免费赠送给武大的,但后来因为世界经济大萧条、长江大洪水、一·二八事变等原因,汉协盛出现严重亏损,武大为了表示同情,还是按造价支付了水塔的建筑费用。

民国时期的武汉大学第一教职员住宅区、珞珈山水塔等全貌

除了上述几座建筑外,珞珈校园内还有其他一些未列入“国保”名单的民国校园建筑,如第一教职员住宅区别墅群,仅有1938年周恩来、郭沫若短暂寓居过的两栋列入,这显然是对文物整体性的一种不合理的分割。民国时期武大在珞珈山麓创办的“私立武昌东湖中学”,也有一幢校舍建筑“庚子烈士纪念馆”保留至今,该建筑同样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价值。笔者认为,除了进一步加强包括国立武汉大学牌坊在内的现有15处“国五”名单中文物建筑的保护外,有关部门也应尽快扩大这一国保项目的具体范围,将现存珞珈校园内民国时期重要历史建筑,完整地纳入“武汉大学早期建筑”这一名目之中,以推动武汉大学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