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讯

6月译著联合书单-感情研究指南:情感史的框架

《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美]乔舒亚B.弗里曼著,李珂译,索恩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我们生活在一个工厂制造出来的世界:衣食住行所需的物品,甚至我们死后装殓尸体的棺材,无不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三

《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美]乔舒亚·B.弗里曼著,李珂译,索·恩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我们生活在一个工厂制造出来的世界:衣食住行所需的物品,甚至我们死后装殓尸体的棺材,无不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三个世纪以来,工厂一直是象征生产、效率和科技进步的代名词,而伴随而生的劳工剥削、阶级斗争和环境污染,又让它成了艺术家和作家笔下的“黑暗邪恶之地”。美国历史教授弗里曼试图指出,就像《圣经》中的“贝西摩斯”巨兽一样,巨型工厂在改变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同时,也激起了人们的敬畏和恐惧。

《法老的宝藏:莎草纸与西方文明的兴起》

[美]约翰·高德特著,陈阳译,方寸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本书旨在改变人们关于莎草纸既有的刻板印象,讲述莎草纸还是世界上常用的信息传播媒介时所发生的故事。莎草纸并不易碎,而是一种持久耐用的书写载体。在古代和中世纪时期,以莎草纸为载体的书籍和文件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使用寿命,这种耐久性使得类似拿戈玛第抄本这样古老的物品得以保存,平民、学者、国王都视莎草纸为珍宝。书中的故事揭示了莎草纸不仅仅是我们古代历史的遗物,更是理解思想和信息如何从古至今塑造人类的关键。

《卡特制造:安吉拉·卡特传》

[英]埃德蒙·戈登著,晓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本书讲述了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如何构建自我的故事,她从不困于自己的角色和身上的标签,致力于对现有生活方式和社会认知的拆解、修补、重塑。她的人生任性而精彩,她的性格复杂而多变。作者埃德蒙·戈登通过安吉拉·卡特的日记、书信、作品,以及她亲朋好友的回忆和讲述,串起了这位“神秘女巫”生命中一个个事件和点点滴滴的悲欢与渴望,不仅勾勒了她的人生旅程和写作旅程,也回答了她是如何一步一步构建自我,成为独一无二的安吉拉·卡特的。

《血殇》

[美]理查德·普雷斯顿著,姚向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西非肆虐横行,成千上万的人感染并死去,平均病死率达50%。这种病毒是个真正的恶魔,它随着忠诚和爱的链条传播,正是这样的情感将医院的医护人员彼此连接在一起,最终连接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他们是挡在病毒和你我之间的一道薄弱的防线。我们必须问一个问题:假如一种四级新发病毒扩散到北美或任何一个大陆的百万级人群之中,医院是否有能力处理这么多的患者并照护他们?假如感染人数超过百万,流行病学家是否有能力追踪并打破传染链?世卫组织认为,“对于应对严重的流感大流行和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世界并没有做好准备”。这场与病毒的战争势必旷日持久,人类拥有病毒所缺少的某些要素,其中包括自我意识、团队作战的能力和愿意牺牲的精神。既然病毒可以突变,那么我们也能改变。

《剑桥文艺复兴哲学史》

[美]查尔斯·施密特著,[英]昆廷·斯金纳主编,徐卫翔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六点图书

本书由剑桥学派代表人物昆廷·斯金纳和文艺复兴研究巨擘查尔斯·施密特共同主编,是一部全面论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综合性文集。多位撰稿人皆是相关学术领域里的重量级人物。全书按哲学分支而非哲学家或学派来安排组织,共分三个部分23个章节,内容涵盖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逻辑与语言、自然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心理学、形而上学、知识论以及修辞等各个方面。

《什么是民粹主义?》

[德]扬—维尔纳·米勒著,钱静远译,译林出版社

民粹主义者正在全世界攻城略地,所到之处受到“人民大众”的普遍欢迎。这究竟是为什么?扬—维尔纳·米勒通过本书,定义了民粹主义的核心要素:它反对多元主义,垄断对人民的定义,剥夺持反对意见者的人民资格。米勒为读者抽丝剥茧地梳理了民粹主义者的伎俩,他们是如何通过激化矛盾、划分敌我、诉诸非理性,来寻求选民的支持。民粹主义并非民主政治的正当组成部分,而是它挥之不去的永恒阴影。

《臭鼬的时光:罗伯特·洛威尔文集》

[美]罗伯特·洛威尔著,[美]罗伯特·吉鲁克斯编,程佳译,大雅|广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美国桂冠诗人、“他那一代最好的美国诗人”洛威尔去世后整理出版的唯一一部文集。全书共四个部分,收录了洛威尔一生写作的近四十篇文章,在书中,洛威尔或结合自己的创作,凝视古今诗歌,评析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伊利亚特》《变形记》等经典作家作品,阐述英语格律、诗与戏剧等重要诗歌主题,也细读了自己与朋友的一系列作品;他还将追忆和述评相结合,描摹兰塞姆、弗罗斯特、艾略特、奥登等前辈诗人群像,回忆理查兹、毕肖普、贾瑞尔、贝里曼、普拉斯等好友,讲述其生平、轶事、写作以及与他们的友谊;此外,他还毫无遮掩,袒露了自己的家族史,家庭、亲人、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身体和精神上的困境。

《论自由意志——奥古斯丁对话录二篇(修订译本)》

[古罗马]奥古斯丁著,成官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本书收录两篇奥古斯丁对话录。《独语录》是其早期对话录的高峰,《论自由意志》则被认为是理解其学说的最好入门读物。前一篇对话是奥古斯丁与自己理性的对话,反映了他在哲学体系上的最早努力。它开始于讨论灵魂,对灵魂的探讨逻辑地导向考察真理、错误、普遍的怀疑、灵魂的不可朽坏性,以及理智知识的起源问题。后一篇对话则主要回答恶的来源问题。在其中,奥古斯丁认为恶是虚无,是善的缺乏,认为人作恶还是行善都是借意志的自由选择,而人也因此配享幸福或该得不幸。此外,奥古斯丁还针对有人把世间的苦难、痛苦、不幸等种种现象都归结到上帝身上的看法,作出了辩驳。

《别想那只大象》

[美]乔治·莱考夫著,闾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湛庐文化

用对了语言就赢得了一切。乔治·莱考夫用“别想那只大象”的例子说明,在语言大战中战胜对手的方法很简单:千万不要用对方已经不断重复强调的关键词。他告诉我们,“隐喻”和“框架”是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你可以运用这两种武器在30秒之内了解对方言语的核心含义,并迅速做出反应。这本书不仅教我们在话语角力中抢占高地、达成自己的目的,还可以让我们变得不那么容易被引导、操弄和煽动。

《达·芬奇画廊》

[意]马可·纳沃尼著,张利译,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0年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意大利共和国建交50周年,本书由意大利昂布罗修图书馆/美术馆副馆长、汉学家傅马利(Pier Francesco Fumagalli)博士推荐翻译成中文出版。拥有400年历史的昂布罗修图书馆/美术馆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图书馆、美术馆,是世界第一家向公众开放的艺术博物馆,名字以米兰的保护神命名。这里是文艺复兴时期米兰的整个学术文化的中心,400年来收集了大量的珍贵艺术品。昂布罗修美术馆是达·芬奇工作室所在地,收藏了包括《大西洋古抄本》在内的大量珍稀手稿和油画真迹,涵盖了达·芬奇从1478年至去世前的工作与生活经历。本书介绍了昂布罗修的达·芬奇画廊,囊括其重要作品、手稿、复制品及其同时期艺术家的主要作品等。

《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

[日]长谷川町藏、大和田俊之著,耳田译,拜德雅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划时代人气嘻哈入门系列“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第一辑。1970年代诞生至今的嘻哈史,100张唱片指南+8部影片指南+6个专栏。一位从嘻哈黎明期一路听过来的作家,一位在摇滚音乐节上骨折后除了嘻哈之外其他什么音乐都听不了的大学教授,带你翻越嘻哈的高墙,让你彻底走入嘻哈这种文化。

《基本收入》

[英]盖伊·斯坦丁著,陈仪译,上海文艺出版社·艺文志

“基本收入”,是指定期无条件对个人给付一笔适当数额的钱,提供一个人最基本的经济安全感,让他在所属社会中即使碰到极端状态也能够生存。本书是全球基本收入研究推广组织“基本收入地球网络”(BIEN)创办人,从事基本收入研究超过三十年的盖伊·斯坦丁,汇集研究精华写成的,引导我们深思基本收入问题的指南。本书不只解释了基本收入原理,讨论三个被用来证明基本收入有实施必要的主要观点——正义、自由与安全感,也解释了相关的经济理论,并比较与其他社会福利制度的异同,阐述为何基本收入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的。此外,他也针对一般常见的基本收入反对意见进行解释,并进一步探讨落实基本收入制度的实务挑战和政治挑战。

《网上遗产》

[英]伊莱恩·卡斯凯特著,张淼译,未读·思想家∣海峡文艺出版社

你担心自己死后,社交网络账号被家人登录吗?“集体点蜡”真的有意义吗?在我们死后,我们在网上的私人信息并不会凭空消失,而会成为一种前所未有的遗产:“数字遗产”。终有一天会死于数字时代的我们,要如何处置自己的“数字遗产”?数字时代让人们面对死亡时的痛苦和悲伤都变得更加复杂,我们渴望保留回忆,也渴望保留某种程度的隐私。作为心理咨询师,作者历经十余年,记录了人们在处理“数字遗产”时遇到的种种困境,用无数触动人心的真实事例,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思考在数字时代的记忆与爱,死亡与不朽。

《女佣的故事:我只想让我女儿有个家》

[美]斯蒂芬妮·兰德著,孟雨慧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低音

这是一部社会纪实,讲述了一个女人在社会底层挣扎与奋斗的故事,关乎女性独立、家庭暴力,也关乎当代美国的住房、医疗、就业、教育、社会福利制度等,被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选为2019年夏季书单。

为了抚养女儿,作者斯蒂芬妮·兰德成为一名清洁女工,在十多个主顾的家之间奔波:有政府提供给低贫户暂居的收容所,也有各式令人惊叹的豪宅;有温馨的植物之家,也有囤积控的居所。主顾们尽可能地避免与她打交道,她却像一个游魂,通过房子里的细节,思索他们的生活、爱与哀愁。美国有将近三千万人仰赖政府低收入补助,成为民众眼中的“税金包袱”。兰德作为底层人士的典型,通过朴实而有温度的书写,让人们对贫薪阶层有了更客观的认识。这是她的故事,也是所有奋斗不息、坚持追梦的底层人的故事。

《古代中国的宇宙论》

[日]浅野裕一著,吴昊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虽然作者浅野裕一的研究对象“宇宙论”让很多读者觉得离自己很遥远,但谈到中国为何没有产生西方近代科学的问题,则是大部分读书人都想言说一二的事情了。而“宇宙论”则是从文明根源——哲学思想上,对这一问题的深切研究。作者立足于中西哲学“宇宙论”变迁过程,来深入探讨,寻找跨越了长达数千年时空的中国文明没能够创造出近代科学文明的原因。

《永远不要说你老了》

[日]村上龙著,张智渊译,楚尘文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村上龙的中篇小说集《永远不要说你老了》讲述的是,关于中老人如何直面生活危机重新出发的故事。离婚的中米志津子踏入婚姻介绍所,想寻找可以一起终老的结婚对象,然而越相亲越发现追求幸福这件事,不是“结不结婚”的问题;因藤茂雄十分畏惧沦为游民,却在打工的地方遇见成为游民的老同学,一场生死离别之旅,因藤反而救赎了自己;富裕退休后的梦想是,开着露营车,和妻子到日本全国各地旅行,面对现实,这个梦想如何一点点破灭;高卷淑子与丈夫日渐疏远,开始寄情于养狗,在面临宠物离世的孤寂时,她意外发现与丈夫之间的关系;源一曾是大卡车司机,到了中年面临失婚独居,又失去长程跑车的体力和优势,在二手书店邂逅了可以倾谈的女子,却发现惊人秘密……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英国画报看甲午战争(全二册)》

赵省伟编,张维懿、兰莹译,中国画报出版社

本书取材于《伦敦新闻画报》《图片报》,共收录300余幅版画及14万字原刊报道。这批在中国权威收藏机构都难得一见的版画,不仅填补了甲午战争影像在出版领域的空白,而且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这段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历史。

《混沌互渗》

[法]菲利克斯·加塔利著,董树宝译,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加塔利一生“游牧”在精神分析、哲学、政治、美学、文学等诸多领域,他不是一名弗洛伊德和拉康意义上的精神分析学家,思考的不再是移情关系、俄狄浦斯情结等模式化问题,诊断的不再是个体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而是现代社会的“病症”。当结构主义者纷纷将主体性列入“罪恶”名单之时,加塔利则反其道而行之,从生产的角度重新思考了主体性问题,重新反思了启蒙以来的“解放实践”。

何谓主体性生产?什么是战争机器、欲望机器、抽象机器?怎样理解精神分裂分析?作为审美范式发生源的“混沌互渗”如何运作?在本书中,加塔利一一回答了这些问题,以其独特的思考方式批判了以能指的霸权为中心的结构主义,摒弃了以科学范式为指向的精神分析,以机器反对结构,以横贯性理论超越移情理论,引导我们走向基于主体性生产的审美范式,开启以审美范式为指向的精神分裂分析。

《一只猫的生活与哲学观》

[美]马克·吐温等著,钟姗、吴兰等译,广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由巴尔扎克、马克·吐温等16位作家的16个关于猫的故事构成,资深猫奴史航作序,国际画猫大师斯泰因勒插画。巴尔扎克的《一只英国猫的苦难》用一只猫将英国式的体面尽情嘲弄了一番;爱伦·坡的《黑猫》将猫咪塑造成惩罚罪恶的复仇者;丹纳的《一只猫的生活与哲学观》以猫的视角看待世界,讲述它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及其对万事万物的思索……

《21.0:当代简史》

[德]安德烈亚斯·罗德著,朱颜译,商务印书馆

当代史是一部充满了多元、冲突与不确定性的历史,如何在这样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梳理出一条论述的线索,是作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书尝试用历史学方法对其进行粗线条的勾勒和阐释,主要涉及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世界范围内在科技、世界经济、环境能源、思想智识、社会生活、政治秩序、欧洲一体化、国际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同时揭示了数字化和全球化的巨大转变对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影响。他在进行历史回顾的同时,还对人类未来的整体命运进行了审慎的预测。

“愚人二部曲”

《愚人沙利》

[美] 理查德·拉索著,高静译,中信出版·大方

《愚人雷默》

[美] 理查德·拉索著,杨志霞译,中信出版·大方

“愚人二部曲”是美国作家理查德·拉索的系列作品。小说讲述了美国铁锈地带的衰败现象,以及在颓丧中挣扎的底层民众。作家通过对小镇日常的刻画,敏锐地捕捉到了当代人的生活困境、家庭冲突、情感纠葛、对道德义务的履行和逃避。看似简单的家庭之爱在拉索的笔下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感张力。

《感情研究指南:情感史的框架》

[英]威廉·雷迪著,周娜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薄荷实验

一个人内心的情感体验,是某种关系的体现。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阶层的情感表达,都无法忽视社会情感准则的教化训练。本书作为情感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提出了情感表达、情感体制、情感导航、情感自由、情感痛苦等理论,并以“情感主义”为切入点,研究启蒙时代及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情感表达方式的变化及其意义。由此,雷迪清晰勾勒出情感与认知、情感与理性、情感表达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硬邦邦”的“理性”材料之外,强调“情感有自身的历史”,使情感成为历史学的合理研究面向,为情感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人类大瘟疫 : 一个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流行病》

[英]马克·霍尼斯鲍姆著,谷晓阳、李曈译,中信出版社 · 新思文化工作室

大流感、艾滋病、埃博拉、SARS、新冠……全景再现10场袭击全球威胁全人类的流行病,人类与致命病菌共存博弈的百年史诗,现代瘟疫史的经验与教训。

《你耳朵里有鱼吗?——翻译及万物的意义》

[英]大卫·贝洛斯著,韩阳译,商务印书馆文津读书会

翻译是什么?通晓两种语言就可以翻译了吗?难道翻译只涉及语言吗?口译制度源自何处?机器翻译是否会取代人工翻译?翻译猴子、蚂蚁、蜜蜂的语言可能吗?母语人士在翻译方面真的有优势吗?中国真的位于图书翻译的边缘吗?

《烧纸》

[韩]李沧东著,金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鹿书deerbook

本书是韩国电影大师、作家型导演李沧东小说代表作,收录了李沧东的小说处女作《战利品》及其他短篇小说共十一篇。这些作品都以城市边缘人和小人物为关注点,聚焦于朝鲜战争及南北分裂、光州事件等社会现实所造成的伤痛,以及韩国社会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他的小说不以大事件为线索,而往往围绕着生活的细节,他拙朴的笔触下隐藏的是这些细小的事件背后巨大的悲剧感。他的作品有一种逼真的写实感,如同他的电影那样深刻地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找被生活隐藏的真实。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