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讯

关于电影的这些新书,让我们更有理由需要电影

因为新冠疫情的突袭而停摆的文娱产业最近终于有所恢复,部分地区的电影院复工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首个举办的重大影视类国际文化活动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官宣将于7月25日举办。产生了巨大裂隙的2020年,我们似乎

因为新冠疫情的突袭而停摆的文娱产业最近终于有所恢复,部分地区的电影院复工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首个举办的重大影视类国际文化活动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官宣将于7月25日举办。产生了巨大裂隙的2020年,我们似乎从没比现在更需要电影。最近,各个出版社也推出了许多电影新书。

《电影通史》

《电影通史》

《电影通史》以时代为序,以一部部电影为讨论的主题,勾连出世界影坛的重要时期、主要流派和经典作品,书中从机位、布光、动画、表演风格及社会文化影响的角度详尽地分析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揭示出明星的闪光点和影片成功的秘诀,以及最具潜力的剧本折戟票房战场的原因。

回到电影最初的起点,电影拍摄技术出现在1895年,最初的作品长度只有几秒钟,内容则是日常生活或魔术戏法。20世纪,成熟的电影叙事技巧出现,走在时代前沿的电影人包括乔治·梅里爱、查尔斯·百代和费迪南·齐卡。费迪南·齐卡的一分钟短片《征服天空》的主角坐着奇怪的飞行器飞跃巴黎美丽都上空。参加了卢米埃尔兄弟1895年的首次公映之后,剧院经理兼舞台魔术师乔治·梅里爱迅速地意识到了电影在制造幻觉和假象方面的潜力。对戏法的迷恋成了梅里爱的电影标签,其中还融合了魔幻和死亡的元素。他在奇幻默片《橡皮头》中饰演一个把脑袋割掉、用风箱吹气的科学家,他命令助手不断地鼓风,直到把脑袋吹爆。同样,《月球旅行记》中火箭扎进月球人的眼睛里的镜头是典型的梅里爱式诡异的切肤之痛。

《月球旅行记》

《月球旅行记》

之后,专注历史题材的法国艺术电影协会拍摄了《吉斯公爵被刺》;印度的电影先驱D.G.巴尔吉从一部关于耶稣的电影中学到了电影的基本技巧,拍摄了《哈里什昌德拉国王》,这部源于印度教神话的古装电影标志着印度电影的起源;意大利的电影先行者热衷于神话故事和壮观的场面,拍摄了《但丁的地狱》;而在美国,埃德温·S.鲍特的《火车大劫案》被认为是美国第一部故事片。鲍特革命性的运镜和剪辑、实景拍摄和西部片风格令当时的观众大呼过瘾。技术的进步让拍摄更长的电影成为可能,于是文学作品进入了电影的视野。尽管拍摄技巧和叙事手段花样翻新,但电影艺术的本质——对现实的重新创造和解读——早在其诞生之初就已确定了。

《伟大的电影2》

《伟大的电影2》

《伟大的电影2》是影评人罗杰·伊伯特“伟大的电影”系列的第二部,是一部影评合集,书中收录了关于经典电影的100篇影评,这100部电影被作者形容为“没得看,就会死”的电影,其中不乏最为大众所熟悉的导演如罗伯特·布列松、希区柯克、伍迪·艾伦、戈达尔、斯皮尔伯格;而另一些导演,人们通常不会将其与“伟大”联系起来,甚至会排斥。

这些影评中包括了一些人们通常不称其为“伟大”的电影——有一些之所以被排斥,仅仅因为它们太过流行(例如《大白鲨》、《夺宝奇兵》),有一些则因为它们标榜娱乐(例如《落难见真情》、《男人的争斗》),有一些是因为过于晦涩难懂(例如《厄舍古厦的倒塌》、《史楚锡流浪记》)。罗杰·伊伯特认为,基于不同的理由去看不同的电影,而电影的伟大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形式之中。

英国影评人德里克·马尔科姆对一部伟大的电影的定义是:“一想到无法再看它一遍,就难以忍受的电影。”而对于罗杰·伊伯特而言,最愉悦的事情莫过于避开电影工业的流水线,深切并充满爱意地观看那些维护艺术之价值的电影。

“在我每年指导的大学,我每次都会对十六部电影进行逐镜分析。科罗拉多的放映活动是世界事务大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坐在麦基礼堂里,为黑暗所笼罩。有时人数上千,我们在超过五天的时间里,花十到十二个小时,使用一个动作停顿分析仪来拉片。在这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之下,你可以看到非同寻常的东西。”因为热爱,那些沉浸在黑暗中的拉片的时光也显得充满趣味。

《黑色电影》

《黑色电影》

《黑色电影》是美国影评人、印第安纳大学教授詹姆斯·纳雷摩尔解读黑色电影的作品。考察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黑色电影,解读了数十部经典影片——《双重赔偿》《马耳他之鹰》《第三个人》《来自过去》《唐人街》《低俗小说》《蓝衣魔鬼》《穆赫兰道》《罪恶之城》《杀戮赌场》……从概念衍变、时代背景、审查规范、商业机制、美学风格、理论分析、演绎流变等七个方面进行解读。

黑色电影无疑是电影中最无定形的门类之一。提起“黑色电影”,最容易想到的是那些风格化、愤世主义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好莱坞黑白电影——关于私家侦探、蛇蝎美女、犯案黑帮、亡命鸳鸯的情节剧。《黑色电影》一书没有回避这些影片,但詹姆斯·纳雷摩尔也指出:“黑色电影”这个术语远比我们所认识的复杂和矛盾,它是一份重要的电影遗产,也是我们投射到过去的一种观念。

多数人来说,“黑色电影”(film noir)这个术语意味着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某些好莱坞电影类型、风格或流行的特征。例如,黑色电影的人物和故事(漂泊男子受到漂亮女人的吸引,私家侦探受雇于蛇蝎美女、犯罪团伙企图实施打劫);黑色电影的情节结构(闪回、主观叙述);黑色电影的场景(城市小餐馆、破败的办公室、浮华的夜总会);黑色电影的美术设计(威尼斯式百叶窗、霓虹灯、现代艺术);黑色电影的装束(檐帽、风衣、垫肩);黑色电影的配件(香烟、鸡尾酒、短管转轮枪);黑色电影风格的表演,通常与那些拥有“电台声音”的演员,例如艾伦·拉德(Alan Ladd)和迪克·鲍威尔(Dick Powell)联系在一起 ……

“《黑色电影》向这些以及与它们类似的电影间接致敬,并广泛而概要地讨论从 1941 年至今的美国黑色电影。鉴于所要探讨的主题是如此之广,而跨越的时段又是如此之长,我不可避免地必须忽略一些重要的名字。例如,我决定把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这样有影响的导演放在这项研究相对较边缘的位置,我在其他地方写过他们——尽管事实上《蝴蝶梦》结尾处那个燃烧着的“R”和《公民凯恩》结尾处那个燃烧着的“Rosebud”(玫瑰花蕾)互相呼应 ;尽管事实上这两部电影对我们思考 20 世纪 40 年代的好莱坞都极为重要。然而,我探讨了那些影响好莱坞的欧洲和英国电影,并大量关注法国知识分子的语境,‘黑色电影’的概念正是在其中被首次清楚地表达的。我也会把一些被忽视的片子提名为黑色电影,或至少质疑它们在之前论述中的缺席,并利用一些篇幅讨论其他媒介中的黑色电影元素。”作者谈道。

《公民凯恩》中的玫瑰花蕾

《公民凯恩》中的玫瑰花蕾


《秋日传奇》

《秋日传奇》

《秋日传奇》是硬汉派作家吉姆·哈里森的传世之作,是奥斯卡获奖电影《燃情岁月》的原著小说。吉姆·哈里森的中篇小说多以三部曲形式结集出版,《秋日传奇》中就包括了《复仇》、《独舞男亨》和《秋日传奇》三个中篇故事。

《秋日传奇》是哈里森根据其妻子的祖爷爷遗留下的日记经过艺术加工而创作的一部“历史传奇”:辽阔的蒙大拿州,拉德洛上校家的三个儿子为了世间正义毅然决心参加“一战”。小弟塞缪尔不幸牺牲,二哥特里斯坦悲痛欲绝,几欲发狂。战后,特里斯坦迎娶了苏珊娜,可婚后几个月便离家闯荡。痛苦不堪的苏珊娜最终嫁给了大哥艾尔弗雷德。几年后,特里斯坦终于回到了蒙大拿,父子三人的爱恨纠葛仍然在继续,一切都带着悲剧的宿命感。

吉姆·哈里森主要作品都以他熟悉的北部半岛、蒙大拿州或亚利桑那州的乡村为背景,与福克纳有许多相似之处。哈里森酷爱垂钓、打猎等户外活动,喜爱饮酒和美食,作品中又常现“硬汉”形象,因此被誉为“当代海明威”。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二十多种语言,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读者更是对他的作品情有独钟,认为它们更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生活和文明冲突。

《香水》

《香水》

十八世纪的巴黎,格雷诺耶降生在城市最肮脏、气味最浓烈的鱼摊上。他天生没有体味,却是一个惊人的嗅觉天才,能够分辨并记住世界上所有的气味。为了追寻最完美的香味,并将之保存下来,少年格雷诺耶受尽磨砺,一步步从香水铺学徒成长为制香大师。在经历了无数次尝试和失望后,他终于发现,唯有某些红发少女身上才散发着他追寻的完美香气。为此,他不惜屡屡犯下罪行,萃取她们的体香制成一种神秘的“香水”,将世人玩弄于股掌之中。然而,众人无尽的追捧和痴迷并不能给他带来满足,最终,他选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消失在了气味的短暂的王国……

《香水》改编自同名小说,书中以天马行空的想象,离奇魔幻的情节,以及对于气味出神入化的捕捉与描摹,都被反复称道和引用。作者借主人公格雷诺耶这个嗅觉天才的悲剧人生,反思了个体在理性驱动的现代社会中陷入虚无与异化的生存困境。

作者帕特里克·聚斯金德是德国当代知名作家。他的处女作《低音提琴》于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演,至今仍常演不衰。1984年,聚斯金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香水》,出版后轰动了德语文坛,后被译成多种语言。他还著有中篇小说《鸽子》、《夏先生的故事》及其他一些非虚构作品,在当代德语文学界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