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人物

专访水木丁:当代人容易重理性轻感受,这很可惜

人气作家水木丁写作《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的背后是一个非常有时代特色的故事。从博客时代一路红到豆瓣和微博的她,通过作品《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只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我们心中的怕与爱》等成

人气作家水木丁写作《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的背后是一个非常有时代特色的故事。

从博客时代一路红到豆瓣和微博的她,通过作品《什么是自由什么是爱》、《只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我们心中的怕与爱》等成为微博上拥有七十万读者的人气作家。

因为这些读者中百分之七十都是女性,“陪伴姑娘”也成了她一直坚持的事。从博客时代起,她陆续会收到读者的来信,诉说生活的困顿——“读者就像是她的亲人”。

2017年,读者口中的“水老师”去学了心理学,考了证,还做了半年的心理咨询实习。当她看到心理学家荣格《未发现的自我》这篇论文时,有醍醐灌顶之感,原来“自我”之下隐藏了太多的奥秘,于是,她迫不及待地要与这些姑娘们分享。

计划中的微信直播,秉承着掰开揉碎了的精神,从预计的五个小时扩展到了十几个小时,最后,荣格这篇短短七十几页的论文被讲成了一节心理科普课,又集结成了这本十二万字的书。

2020年的9月,我们在朝阳区的一家咖啡厅见到了作家水木丁。澎湃新闻与水木丁聊了聊当代人的心理状态,当“丧”的情绪逐渐弥漫在生活的角角落落,“网易云”成为新梗“网抑云”,或许每个人都需要一些心理自助工具,才能够了解自我,与世界共处。

「对话」

业余选手才懂业余选手的痛

澎湃新闻:为什么要把荣格的论文写成一本书?你也不是心理学学者,为什么要去做这样的事?

水木丁:其实这本书是直播讲稿的合集。我当时的想法特别朴实,我看完了荣格的这篇论文以后觉得太有启发了,就想分享给我的读者,因为我和读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这篇论文虽然只有七十多页,但是我讲了非常长的时间。人家都是把一本厚书讲薄,我是把一本薄书讲厚。在我刚开始讲课的时候,我发现这篇论文里面涉及的很多基础知识许多人都不知道,比如说情绪和理性的区分,认知和逻辑的区分。基础如果没铺垫好的话,读者根本不可能看懂这本书,所以我花了很长的时间铺垫基础。

而且大师真正干货的东西,就在于他的思考路径。我们要了解一个大师的结论非常容易,但是如果我只是把结论告诉你,你只会似懂非懂。我当时去学了心理学,又做了半年的心理实习,才真正看懂了这篇论文。我这本书其实是带着大家跟着荣格走一趟,把荣格的思考路径展现出来。

澎湃新闻:那你的这个解读版本相比荣格原著,或者是学者写的荣格解读有什么优势?

水木丁:我不喜欢用优势来评价我的书,因为说“优势”好像在跟谁比赛。我做这个事情本身不是在和谁竞争,我也不是什么权威。但是优点还是有的,我在心理学上是业余的,是半路出家的,但是只有业余选手才懂业余选手的痛。业余的人看心理学的书籍,他们卡在哪个点我都知道。因为我卡住的点,我打通的点,我是怎么打通的我都了解。

澎湃新闻:有评论认为这本书的标题《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有点鸡汤。当然,你在书中是解释了不卑不亢的意思的:认识自我可以让自己宣布做人的尊严,这就是不卑;认识自己可以让自己有一个谦虚的态度,这就是不亢。

水木丁:其实读者读完了以后,都会觉得标题是没有问题的,“不卑不亢”强调的是个体的一个状态,这本书的主旨也是想让个体的生活状态更好一点。

澎湃新闻:你说写作拯救了你,是怎样拯救你的?

水木丁:成为职业作家之前,我当过初中老师,也在老家的国企上过班。职场就像一个战场,要往上走,你必须好斗才有竞争力,因为越往上职位越少。但我的性格是更崇尚和谐的,就算我有能力,很多机会我也不会去争取,因此我在职场里就不是一个能往上爬的人。

这可能跟性别也有一定的关系。女性从小受的教育就告诉我们不能太有野心,去争抢。我的一些男性朋友告诉我他们争取职位的时候,他会直接跟老板谈,我听完后真的很惊讶。

我当时在职场不敢说加薪,也不敢说升职,我会觉得上司应该去发现我的才能,主动来跟我提,而不是我去争抢。我的个性不是那么好斗,我就去寻找了另外的发展方向,比如说写作就很适合我。反正世界很大,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

自我和自我的知识不是一回事

澎湃新闻:你在书中提到受教育水平高的人,他们可能会太重视逻辑和理性,反而会忽略本能的感觉和情绪,你觉得这是件很可惜的事。

水木丁:我是先在我自己身上发现了这个问题。我在学心理学的时候突然发现我的逻辑思维太强了,我的感觉和潜意识都没有释放出来。

而荣格说你要相信你的直觉,你的潜意识是你的天赋。我认识很多作家,我太知道他们的问题在哪里了。作家比起普通人,应该要更敏感,更强调情绪。但写作本身其实是很强调逻辑的,化成文字是需要逻辑理性的,而对于作家来讲,如果文字里理性的东西太多,感性的东西就会少,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减少。

澎湃新闻:你在书里说你是一个泛神论者?这对你认识自我的影响是?

水木丁:我是一个泛神论者,内心还是对“道法自然”的东西比较敬畏的。我们可以说自我很渺小,也可以说自我很大。因为我们是生态链的一部分,是宇宙万物的一部分,这个“我”是跟神灵一体的。作为一个写作的人来讲,创作这件事情本身也是一个通往神明的一个通道,在写作的过程中,你会觉得你是在跟神明对话,他会赐给你一些灵感,所以如果“世俗的我”太大的话,有时候灵感过来你是接不住的。但我并不是把自己放得很谦卑,相反我的自我还是很“大”的,只不过是超越世俗概念的那个“大”。

澎湃新闻:不只是作家,学者也有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写论文的过程是非常程式化的,开头是一个论点,下面是几句论据,然后再重复和升华一下论点。

水木丁:确实是这样。对于逻辑和理论功底比较强的人来说,应该在这样逻辑的基础上,去重视和尊重自己的情绪情感。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太相信自己的感受,觉得感受比较“低级”,需要用逻辑论证,没有论证过的东西就不是真的。

但其实我觉得人的感觉比逻辑思维敏锐几千倍。人的感觉也不是空穴来风的,可能就是来自于某个人在跟你说话时的某一个微表情、某一个瞳孔放大。这就是潜意识的直觉,其实这在科学上也解释得清,因为人在撒谎的时候,瞳孔会放大,如果是感觉敏锐的人,是能够看到对方瞬间的微表情的,当时他可能没有察觉,但是过后那一个瞬间就会在他的脑海中出来,这就是感觉还没有完全被理性吞噬的人。

澎湃新闻:你说我们都是人生的囚徒,这本书是本“越狱”指南,那具体是什么事物困住了我们?

水木丁:人其实最容易被自我困住。有的时候我们去看自己,如果没有参照物的话,你是没有办法判断对与错的。这时候你会特别需要一个旁人把他的感觉告诉你,专业的咨询师就是起到这样一个作用。

我学的是荣格学派的一个分支,叫做意象对话,意象对话和文字没有关系,他主要就是看你脑海里的图像。我当时就想把旧的自己扔掉,去打开新的东西,重视图像的过程让我抛弃了逻辑,意识到了直觉的重要。

当时我做过咨询师的助理,咨询师让我画一张画,让我描述画的意思和看到画的感受,我当时说了一句我感觉如何如何好,但他马上打断我说你这个叫做评价不叫感觉,人类的感觉只有4种,喜怒哀惧,如果我说我想哭,这才叫感觉。

心理咨询实际上也不是在解决逻辑知识上的问题,它其实是在解决情绪情感上的问题,只不过是解决情绪情感问题可以反过来影响一个人的逻辑知识。

澎湃新闻:你在书中专门强调了自我和自我的知识不是一回事。

水木丁:自我和自我的知识不是一回事,其实我们很多人对于自我是非常的无知的,尤其是书念得比较多的人,自以为学到了一堆关于自我的知识,用这些知识讲道理、贴标签。

比如说,一些理工科男生的逻辑思维很强,但他的认知不一定对。有时候女生只是想要他疏解一下情绪,但是他就开始讲道理,还告诉你哪里做错了,这样女生的火只会更大。

其实有情绪的时候要去安抚情绪,而不是讲道理。这对小朋友来说也是一样,小朋友是最原始的,他情绪上来的时候你去给他讲道理,他的情绪就会被憋回去,得不到正确的安抚,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情感上的支持,他以后可能就会有很大的心理问题。这本书做父母的尤其应该读一读,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在哭的时候是在表达情绪。

分清“感觉”和“逻辑”

澎湃新闻:你怎么看待“网抑云”现象?网易云乐评区普遍反映的抑郁与“丧”的心态,以及最近网友对“无病呻吟式乐评”的嘲讽,这两件事你觉得能反映出当下年轻人怎样的心态?

水木丁:我没有去看网易云的评论,但是我大概了解。我觉得个体的情绪情感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但是在平常很少被看到,他需要把这些情感倾诉出来,但是又不好跟家里人和朋友说,那么他就会去寻找一个陌生人的场所倾诉,网易云音乐就是这样一个平台。

实际上类似网易云的平台一直都存在,我们那代人在豆瓣广场上抒发情绪,现在的孩子把阵地转移到了网易云。其实网易云情歌下面的评论就像一个小广场,每个人都在抒发自己的感情,还希望被别人看到,其实被看到了也是一种抚慰。人都是有情绪的,需要用某种方式表达出来,否则的话他很难受。人性就是这样,一直以来没什么太大变化,可能过几年表达的形式还会变。

我们不应该去评判或者去嘲讽这种现象,不管是“矫情”还是“丧”,都没有伤害到别人。一个人不管他是愤怒还是悲伤,他用一个正常的渠道去舒缓这些情绪,其实是一件好事。

澎湃新闻:你怎么看待现在风行的心理学鸡汤、灵修与冥想?

水木丁:其实这些都是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刚需,因为人心里总是需要有一个寄托的。我在书里用了ABCD四个同心圆,A这个点代表我们每个人自己,B代表社会关系, C代表大的社会环境, D代表了人类社会和地球上的万物的那个世界。

任何个体可能都会跟B和C有所冲撞,因为个体实在太渺小了,动不动就会被B和C碾压,然后你就会想找一个更大的力量去支撑自己。比如社会和你身边的人都认为你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组成家庭,都应该生育。

澎湃新闻:书里你也提到要读者去问自己,哪些东西真的是你想要的,哪些是集体或者是社会内化的,或者是绑架了你的,这其实挺难区分的。比如我们说女人要有生育自由,但是有多少人真的是享有生育自由,在生育上的主体性是百分之百,完全不受外界影响呢?一种绝对的自我其实是一种奢侈,并不是看了任何一本书,这个人就能马上找到自我了。

水木丁:这本书其实主要还是厘清一些基本的概念,并不会帮你解决问题,也没有告诉你就应该怎么做,哪怕是心理咨询也不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首先我们就是要先分清楚:这是我的感觉,那是我的逻辑。分清楚这个是社会的要求,那个是我的要求。只有先分清楚,才能够做取舍。

其实当你去做一个选择的时候,可能到最后是选择一个70%的生活。如果这是自由意志下作出的选择,那么虽然它不够完美,也没问题,只有当他不清楚这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时候,才会很痛苦。

也不是必须与外界对抗才叫有自我,很多一直在对抗的人可能是青春期的一个滞后。关键是要主动去选择,而不是要别人来替自己选择。

澎湃新闻:荣格是否过于强调个体,有否定集体的倾向?

水木丁:我认为荣格并没有否定集体,这是对荣格的一个误解。荣格写这本书的背景是二战之后,当时极端的集体主义引发了世界大战,这是对当时纳粹德国的一个反思。荣格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调个体的重要性,他是在纠偏,他希望在整个集体走入癫狂的时候,个体能够保持清醒。

而且荣格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好集体的,在一个好的集体里,每个人都能够保持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能。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前两天的有一个银行的男孩,拒绝行长的劝酒就被打了耳光,这里银行就是一个集体,行长就是权威。谷歌公司也是一种集体,那里的氛围非常自由,工作期间你也可以随意玩,比如你可以冥想或者打乒乓,这里的每个人都有创造力。集体和集体之间是不一样的,荣格不会去否定谷歌的这种集体,但是他会否定上面我说的“银行”的这种集体。荣格是告诉你集体有好有坏,而你作为个人,不要被集体的东西洗脑,丧失了你的判断能力,比如行长打你耳光让你喝酒,你还觉得这是我是集体里的人,我要顾全大局。年轻人其实是有选择的机会和权利的,你甚至也可以退出这个集体,去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