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通人渡我”书画展:从四位同济学者书画中,读懂他们的风骨

同济大学以土木、建筑著称,时至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这也是一所有美术教育传统的院校,有不少知名艺术家曾在这里任教。

同济大学以土木、建筑著称,时至如今,很少有人知道,这也是一所有美术教育传统的院校,有不少知名艺术家曾在这里任教。其中,在传统书画方面,建筑系蒋玄佁、王秋野、陈从周及力学系江理平的成就最为引人注目,可以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同济大学书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时值同济大学114周年校庆,5月19日下午,“通人渡我:蒋玄佁、王秋野、陈从周、江理平书画展”在同济大学博物馆揭幕,集中展示4位书画家的百余幅作品。当天,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通人渡我——蒋玄佁、王秋野、陈从周、江理平与文人书画》新书首发,研讨会同时举行。

展览开幕现场

展览开幕现场


集中展示4位学者百余幅作品

据策展人李兴无介绍,“通人”,乃学识渊博贯通古今之人。同济大学历来重视美术教育及传统书画艺术,曾被誉为上海美术界的“半壁江山”,涌现了以蒋玄佁、王秋野、陈从周、江理平为代表的一批书画家,都是学问渊博、术业有专攻之人,可称“通人”。“渡我”,则通常指的是精神、观念上的一种升华。看先生们的作品,往往能使观者在宁静阅读中思想及艺术达到升华。因此,展览取名“通人渡我”。

蒋玄佁《渔歌》?80cm×55cm?1962年

蒋玄佁《渔歌》 80cm×55cm 1962年


观展过程中,四位先生的生平、书画创作特色和珍贵原作次第展开。蒋玄佁先生(1903—1977)曾任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通晓油画、雕塑、水彩、中国画、书法、篆刻、美术史论及诗文艺术,专注考古学和古陶瓷的研究,有考证文著面世。先生的国画创作,结构丰满,造型别致,色彩丰富,画中糅入油画的光感和质感,水彩画运色的剔透感,书法线条的圆浑感,篆刻艺术的章法美,妙得“计白当黑”“以实写虚”的诀窍。画风明媚酣恣,清新自然,既有画外之韵,又有时代气息。

王秋野《雾岭烂漫》条幅?46cm×34cm?1979年

王秋野《雾岭烂漫》条幅 46cm×34cm 1979年


王秋野先生(1914—1991)曾任同济大学建筑系美术教研室主任,精通中西绘画,学问渊博,对诗、书、画、印及文字训诂、金石碑帖等皆有精深研究。其国画创作以花鸟画为主,兼及山水、人物画。花鸟得青藤、虚谷、吴昌硕等诸家法,尤重一个“写”字,以书法入画,笔墨既有峭厉劲健的笔势,又有浑朴古厚的笔意,线条表现力极强。谙熟西画,其画设色对比强烈而和谐,晚年画风简淡生拙。其书法碑帖交融,喜以甲骨文字入书,运笔恣肆多变,墨色任其变化,章法疏密虚实相间,书风逋峭怪涩,可称一绝。

陈从周《东风第枝》立轴?84cm×40cm?1981年

陈从周《东风第枝》立轴 84cm×40cm 1981年


陈从周先生(1918—2000)曾任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建筑、园林的教学和研究,提出“园有静观、动观之分”的造园见解,曾主持上海豫园东部复原等多处设计指导工作。兼擅中国水墨画,曾师从张大千,晚年以兰竹名世。先生的画讲究笔情墨趣,用笔劲健挺拨而不乏潇洒,用墨温润浑厚而富于变化,画风潇洒高雅,意境深邃,书卷气十足。其书法清朗劲健,令人回味。从他的书画作品中能体味到中国文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精神世界。

江理平《林光静拥云》纸本册页?27cm×27cm?2021年

江理平《林光静拥云》纸本册页 27cm×27cm 2021年


江理平先生,1946年生人,同济大学力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同济大学中国书画协会会长。书画之外,其通琴棋、喜摄影、善演奏琵琶。书法取法极高,楷书宗初唐诸家,方正舒和中谨守法度。行草又师晋唐大家,深得二王书法潇洒之韵,书风清健飘逸。学画曾得陆俨少、朱屺瞻等诸名家指点。其山水画对黄公望、沈周、文征明作品研习尤多,用笔松秀淡雅,墨色多变而层次分明,色调古雅,画风儒雅文静。亦能花鸟、人物画,清趣过人。

欣赏他们的作品,更要读懂他们风骨

展览由同济大学八一级建筑系同学集体出力、参与筹办。这届同学或多或少受到过四位先生影响。当时蒋玄佁虽已过世,但有《蒋玄佁水彩画》出版,不少同学以之为参考资料,研习不辍。王秋野时任美术教研室主任,虽年事已高,仍在主持建筑系美术教育工作。王秋野擅长花鸟画,有同学毕业时离校或留校任教,向其索画,他一概应允,毫无架子,令同学们铭感至今。陈从周当时在海内外名声最大,他在家中为建筑系研究生开设国画课,同学中不少人上过他的课程,受益终生。江理平组建了同济大学书画会,不少同学参与其中,有力推动了同济大学学生书画水平的整体提高。

《通人渡我》书封

《通人渡我》书封


在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同济大学出版社曾出版了四位先生一套四本的书画作品集,以江理平为首的编辑团队数年来一直在策划后续宣传推广。八一级建筑系同学在参与筹办“通人渡我”画展的同时,亦联系同济大学出版社,以四位先生的书画作品集为依托,再出一本四人作品集,即《通人渡我——蒋玄佁、王秋野、陈从周、江理平与文人书画》。

该书分为“写在前面”“书画人生”“师长风范”“再辑艺舟”四个部分,收入10篇文章,介绍四位先生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对其作品与理论作了尽可能深入的研究,收纳了包括此次展出作品在内的200多幅极具感染力的精品力作。

书籍编纂之际,蒋玄佁、王秋野、陈从周3位先生均已去世,作品收集花费了一番功夫。江理平7年前接到同济大学出版社张翠老师的电话,告知他计划编辑出版一套展现同济大学前辈学者书画艺术造诣的画册,希望他担任主编。

接下这一重担,江理平开始作品收集工作。张翠辗转找到蒋玄佁女儿的联系方式,得到其同意,提供了大量作品。陈从周为人豁达,有求必应,因而字画分散,江理平通过杭州宋凡尘找到陈老师的学生石迅,获得了一批此前从未面世的陈从周作品。王秋野担任同济大学建筑系美术教研室主任近30年,却淡泊名利,从未出版个人作品集,江理平得到其子王向明肯允,悉数提供家藏之作,同济另一位老师周钟鸣收藏了大量王秋野作品,亦一并提供。最终完成了四卷本的书画作品集。

“随着编辑整理工作深入,我看到了3位先生赏心悦目的作品之外,令我们更为钦佩的精神与雅操。他们是博学多才的文人雅士,是敬畏传统并捍卫经典的志士,是固守节操清雅脱俗的高士。”江理平感慨,三位先生均非简单的“书画家”可一言蔽之,而是真正的“文人”。他们学问积淀深厚,文学功底扎实,欣赏他们的书画,不仅仅是欣赏画技,亦要了解他们的学问,感悟他们的精神品格。

重拾同济的书画艺术传统

不少与会嘉宾分享了他们与4位先生交往的往事。江理平是4位先生中唯一在世者,他回忆,自己虽未曾见过蒋玄佁,却在上海的美术馆中认真欣赏过他的作品,对自己触动影响很大。

王秋野和陈从周则是江理平时常拜访、讨教的两位先生。他经常去统计建筑系的裱画室拜访陈从周,有时也会遇到王秋野。两位先生会从各个方面教导他如何作画。

“展览名为‘通人渡我’,其实这3位老先生都是渡我的通人。”江理平说,“我在同济觉得非常快乐的时光,就是同他们在交往的时刻。”

“这个展览使我感到一种久违了的‘文气’吹向我。所谓‘渡人’,我想也就是这种最朴素的东西。”著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谢春彦与蒋玄佁、陈从周相熟。他记得蒋玄佁将一件官窑送给朋友,“像一个小孩一样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另外一个小孩。”也记得和陈从周一起吃饭,有朋友准备好纸笔,陈从周先生总是第一个说“我先来”。

“他们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画画还是要从心里面出来。这样的话,因为你所喷洒的是真实的感情,所以你会更长久地激励后人。” 谢春彦感慨,四位先生的作品与时下书画作风不同的一点是他们都十分认真,蒋玄佁豪放、陈从周儒雅、王秋野温柔、江理平优雅,看到这样的展览,让他重温前辈师长的风范,“我想不单对我,对艺术圈也是有好处的。”

艺术评论家石建邦大学时曾听过陈从周的课,老先生讲课的派头令他至今记忆犹新。他分享了陈从周为《园冶》出版奔走的往事。“陈从周是从文人的情怀出发做这些事。我们讲文人画,首先要是文人,才能有文人画。陈从周先生的兰竹是非常好的,独具一格。”

不大为今人所知的是,同济大学的书画艺术传统颇为深厚。早在1952年同济大学建筑系就成立了美术教研室,不少著名书画家在此执教,如李咏森、蒋玄佁、陈盛铎、周方白、王秋野、樊明体、朱鹰等人。在当时,同济大学一度被认为可撑起上海美术界的“半壁江山”。

“如果没有这样的展出,我们可能会遗忘同济还有这么辉煌的过去,有这么多优秀的画作。现在年轻的老师中,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蒋玄佁先生、王秋野先生。学生更加像流水一样,四年一次流淌而去。”多年以来,江理平仍记得一个画面,陈从周先生重病之际还去参观同济大学书画协会的一个画展,他坐着轮椅看完展览,挥挥手离开。陈从周晚年经常对他讲,正因为同济是理工科院校,更要注意不要丢失传统文化,不要成为“文化沙漠”。在他看来,举办这次展览,最大的价值就是让这些曾经文人大师的作品重新出现在同济师生面前。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