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评

“9·11”20年,这些书值得一读

2001年9月11日,两架飞机撞上了纽约世贸双子塔,无数人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这一震惊世界的画面。而今,“911”事件已过去了整整20年。

2001年9月11日,两架飞机撞上了纽约世贸双子塔,无数人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这一震惊世界的画面。而今,“9·11”事件已过去了整整20年。在这20年里,它不可逆转地改变了全球事务的进程,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文化。围绕“9·11”事件及其产生的影响,很多作家、学者也进行了他们的记录和反思。关于“9·11”,这些书值得一读:

非虚构:

《末日巨塔:基地组织与“9·11”之路》,(美)劳伦斯·赖特,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5月

这部非虚构作品全面叙述了导致“9·11”事件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开创性地审视了相关人物和思想、恐怖主义计划和西方情报的失败,是如何导致了这次针对美国的袭击。作者劳伦斯·赖特在埃及、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阿富汗、苏丹、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美国进行了长达5年的研究和数百次采访,最终写就此书。2007年,劳伦斯·赖特凭借此书获得了普利策奖。

《末日巨塔》交叉讲述了四个关键人物的故事,包括基地组织的两位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和艾曼·扎瓦希里,美国联邦调查局反恐局长约翰·奥尼尔,以及沙特签情报局长图尔基·费萨尔亲王。随着他们故事的展开,危险的信号也一个个浮现:现代伊斯兰教的逆流促使扎瓦赫里和本·拉登变得愈加激进;基地组织诞生,并逐渐发展为一个有能力制造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爆炸案和美国科尔号驱逐舰袭击事件的组织;奥尼尔在“9·11”之前追踪基地组织付出的努力,以及他在世贸大厦的悲惨死亡;图尔基亲王从本·拉登的盟友转变为他的敌人;美国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未能共享本可能阻止“9·11”袭击的情报。

普利策奖评委会评价此书:《末日巨塔》的构思和写作都很出色,它讲故事的所有元素都融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叙事中,极大地扩充了我们对于2001年9月11日的理解。它提供的丰富信息和深刻的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明智和有效地应对持续存在的恐怖主义威胁。

此书于2018年改编成了10集迷你剧,在Hulu播出。

《102分钟》,(美)吉姆·德怀厄、凯文·弗林,译林出版社,2006年1月

《102分钟》生动而感人地记述了人们求生的过程。2001年9月11日上午8点46分,纽约市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内,14000人和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阅读电子邮件,交易,或临窗啃着面包。在接下来的102分钟里,他们每个人都将成为这个历史事件的一部分,成为现场的见证人——直至今天。

有关这个悲剧日子的无数记录,大都是从外部角度来看的。《纽约时报》记者吉姆·德怀厄和凯文·弗林从相反的、更能揭示事情真相的角度来记载这个历史事件。每件事都是当时双塔内幸存者的真实经历。

对营救者和幸存者的数千个采访,数千页口述故事,以及无数的电话、电子邮件和紧急无线电呼叫记录,德怀厄和弗林穷其所能,广为收集,这些第一手资料对调查事情真相无疑弥足珍贵。它显示出如此众多的人们——从官员到民众——的英勇无畏精神,它也揭示了大厦安全方面的不足和纽约紧急救援系统中的悲剧性缺陷。

每个人在坠入地狱之前发出的生命绝唱,让我们看到了灾难的残酷无情和人们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德怀厄和弗林记录下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传奇——12000人逃生,2749人罹难——是他们创造了这史无前例的102分钟。

《坠落与重生:9·11的故事》,(美)米切尔·祖科夫,文汇出版社,2021年1月

在“9·11”发生后,时任《波士顿环球报》记者的米切尔·祖科夫对这起袭击的受害者以及他们的家人进行了多年的细致报道,最终写成了这本扣人心弦的书。通过缜密的调查与动人的叙述,米切尔·祖科夫以上百名亲历者经历为主线还原9·11具体经过,以分秒为单位呈现袭击与救援的惊心动魄,并讲述“9·11”后的重建工作与人们的后续生活。

这是一个关于坠落的故事,却处处闪现着重生的力量。《坠落与重生》将为所有自认为了解“9·11”的人们打开了理解这一事件的新途径,让那些经历了现代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的非凡普通人在书中重新活了过来。

《艰难一日:豹六队击毙本·拉登行动亲历》,(美)马克·欧文 凯文·莫勒,中信出版社,2012年12月

在这部史无前例的作品中,一位前美国海军海豹六队队员化名为“马克?欧文”,详述了其全程参与击毙本?拉登的“海王星之矛”行动。

本书让读者置身于欧文以及其他千里挑一的24名队员周围,和他们一起踏上生平最为重要的军事行动的征程。这次突击行动,始于几乎让欧文丧生的“黑鹰”直升机坠落事故,止于一次确认本?拉登死亡的无线电呼叫。叙述无一纰漏,详尽入微,堪称当代历史上无可回避的重大事件。

虚构小说:

《坠落的人》,(美)唐·德里罗,译林出版社,2010年1月

这部小说被多家媒体评为“9·11”小说定义之作,讲述了39岁的律师基思在2001年9月11日于位于世贸中心大厦的办公室里逃出、重新走向已经分居的妻子丽昂和年幼的儿子贾斯廷的世界的故事。在其后的日子里,丽昂摸索着基思的思绪,试图将他与以前那个形象重叠起来。而灾难之后的基思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转而让自己沉溺于扑克。和许多纽约人一样,他们的生活从此满是失落与悲伤,情感世界因巨大的历史力量而面目全非。

在《坠落的人》中,唐·德里罗以其复杂而睿智的语句将宏大的历史事件在个人层面上展现出来,无比精准地刻画了“9·11”之后的岁月中纽约人所深刻感受到的那种情感上的空虚与隐约的绝望。

《泰晤士报》评价说:《坠落的人》是为“9·11”中的纽约和那些坠落者而作的一曲圣歌。这歌用平静而节制的声音唱出来,毫不故作姿态……德里罗将所有的细枝末叶削去,以简短、利落、直接、明快、俭约的方式展现了一个重大的时刻,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述抓住了其可怖的冲击力,非常出色。

《星期六》,(英)伊恩·麦克尤恩,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7月

小说《星期六》讲述了一个人一天里经历的故事。主人公亨利·贝罗安是个成功的神经外科医生,妻子是律师,两个孩子一个搞音乐,另一个出版了自己的诗集,家庭生活幸福安逸。亨利在2003年2月15日这天凌晨醒来,见到窗外远处一架失事的飞机划过天空,巨大的火球之后接着是滚滚浓烟,故事由此开始。

《星期六》故事的时间定格在2003年2月15日,距离“9·11”事件不到两年,就在差不多18个月前,大半个地球的人们都不断地从电视上目睹了那些素不相识的受害者飞向死亡的一幕,从此每当英国的一些大众看到任何一架喷气式飞机都会产生不祥的联想。

“9·11”事件不仅给英国民众带来心理创伤和焦虑,同时,也给西方人和阿拉伯人之间正常交往蒙上阴影。恐怖主义活动引发了西方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相互猜忌。《星期六》通过主人公贝罗安的视角对这种情形做出具体地呈现:他对街上路过的阿拉伯妇女持警觉和怀疑的态度。当贝罗安看到三位阿拉伯妇女经过大道前往医院就诊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三位包裹着头巾的阿拉伯妇女可能是潜在的恐怖分子。在贝罗安看来,“这三位女性使他感到不安,焦虑”。

《纽约时报》评价《星期六》是描写“9·11”事件后生活最好的小说之一。麦克尤恩在“9·11”后评论说:“美国的现实总是超出想象。即使是最聪明的人,最优秀或最黑暗的大规模灾难的梦想家,从托尔斯泰、威尔斯到唐·德里罗,也不可能把我们带入昨天下午电视新闻频道播出的噩梦中。”

《小城》

《小城》

《小城》,(美)劳伦斯·布洛克,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年5月

约翰·布莱尔·克雷顿,一个正在突破边缘的作家;法兰西斯·巴克伦,前警察局长,下届市长候选人的热门人选,一个正在崩溃边缘的中年人;苏珊·波玛伦斯,一个美丽不可方物、品味脱俗的民俗艺术画廊老板,探索她深不可测的情欲世界;莫瑞·温特斯,一个老谋深算的刑案律师,偏好谋杀案,因为证人比较少;杰利·潘科,好不容易才从醉乡挣脱的清洁工,总是黎明即起,打扫这个城市的宿醉……在9·11悲剧的阴影里,芸芸众生被一条看不见的绳索紧紧束缚。一个平凡的人,摇身变成杀人不眨眼的魔王,用最简单的武器,横眉冷对整个城市。在这个扣人心弦、错综复杂的多线故事中,布洛克不仅以精彩的细节再现了纽约这座城市,还证明了他是最具才华、创造力和令人惊讶的犯罪小说作家之一。

《特别响,非常近》,(美)乔纳森·萨福兰·弗尔,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6月

小说《特别响,非常近》主人公奥斯卡的父亲在“9·11”事件中丧生,奥斯卡的祖父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累斯顿大轰炸的幸存者,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们始终未完全走出创伤的阴影。至亲逝去,小奥斯卡徒留自己在世间徘徊,思念与莫名的内疚撕扯着脆弱的心灵。

小奥斯卡偶然从父亲遗物中发现一只上面写着“布莱克”的信封和一枚钥匙。他认为这是父亲留给他的寻宝游戏,他必须找到对应的那把锁。只有不停地寻找,他才能停止对父亲的思念。他开始在纽约寻找四百多位姓布莱克的人。通过寻找,他走进了历史和陌生人多彩的生活,走进了爷爷奶奶荡气回肠的爱情和三代人布满伤痛的情感回忆。

《特别响,非常近》不仅揭示了遭受恐怖袭击后普通美国人的创伤记忆、心理承受和救赎轨迹,而且反思了生命的意义、深度观照历史并使历史与现实交融。

该书改编的同名电影由汤姆?汉克斯主演、斯蒂芬?戴德利执导,获得了2012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两项大奖提名。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