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历史

文物里的“民以食为天”:良渚稻米、商代食器与唐代点心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吃饭——不仅是为了果腹与生存,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集中表达,调羹弄膳之间,处处流露着生活智慧和生命尊严。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吃饭——不仅是为了果腹与生存,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集中表达,调羹弄膳之间,处处流露着生活智慧和生命尊严。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共分为“食自八方”“茶韵酒香”“琳琅美器”“鼎中之变”“礼始饮食”五个单元,展出精选文物240余件(套),包括良渚文化时期的炭化稻米、商代青铜食器、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唐代点心等,从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不同角度出发,全面呈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发展变迁与文化内涵,深刻阐释了中华饮食文化特色。

展览现场?摄影:陈拓

展览现场 摄影:陈拓


展览现场?摄影:余冠辰

展览现场 摄影:余冠辰

“吃了吗?”

作为中国人,想必对这句打招呼的话再亲切不过。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悠久的饮食历史,催生了博大精深的文化。随便拿跟“吃”相关的口语举例,就有吃香、吃苦、吃不消、吃得开、吃不了兜着走……等等。饮食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茹毛饮血到炊煮熟食,从大羹玄酒到佳肴美馔,中国古人的餐桌见证了上万年的饮食革命和文化流变。吃饭——不仅是为了果腹与生存,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集中表达,调羹弄膳之间,处处流露着生活智慧和生命尊严。

近日,“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展览系统阐释中国古代饮食的发展变迁与文化内涵,引导广大观众细细品味 “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味道,深刻感知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生趣,共展出文物240余件(套),从食材、器具、技艺、礼仪等不同角度出发,全面呈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真实刻画古代劳动人民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常生活。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是国家博物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贴近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文化展览。

展厅现场 摄影:陈拓

展厅现场 摄影:陈拓

第一单元 食自八方

中国是粟、稻两种主要农作物的发源地,也是最早驯化犬、猪、鸡等家畜家禽的地方,距今4千年前后我国还从西亚等地引进了羊、牛、马、小麦等。由此,中国人多种粮食加肉食的饮食格局,早在史前时代便已形成。相较于西方的肉食型食物结构而言,中国人的杂食性食物结构更为科学合理,它能使人体从各类食物中获取丰富而均衡的营养成分,也充分体现了中华饮食文化多样而统一的特征。

炭化稻米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200年) 良渚古城莫角山西坡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炭化稻米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前2200年) 良渚古城莫角山西坡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良渚文化时,稻作农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主食的稻米,在良渚古城遗址中有多处发现。例如,莫角山高台附近以万斤计的炭化稻米堆积,可能是由于宫殿区内粮仓失火后倾倒而成的;而莫角山高台以南的池中寺遗址,则可能是一个储存有大量稻谷的粮仓。

嘉量?新朝(公元8-23年) 高26.1厘米,口径32.8厘米

嘉量 新朝(公元8-23年) 高26.1厘米,口径32.8厘米

嘉量是新莽时代制定的谷物计量标准衡器,以龠(yuè) 、合、升、斗、斛(hú)五量俱全,故名嘉量。王莽建立新朝,托古改制,改革度量衡是其政治举措之一,其命刘歆根据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的古制设计出此量。

石磨盘、磨棒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约公元前7000-前5000年)

石磨盘、磨棒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约公元前7000-前5000年)

 

供食具 明(1368-1644年)

供食具 明(1368-1644年)

第二单元 茶韵酒香

我国饮酒和饮茶的历史悠久,酒和茶作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两朵璀璨奇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让古人的饮食生活更具艺术化色彩。酒使人沉醉,而茶使人清醒,所谓“酒如豪士,茶如隐逸”,新茶陈酒可以给饮者带来不同的美的享受,也满足了人们不同的精神需要。文人墨客书写的关于酒和茶的诗文词曲,也共同构成了博大宏富的中华酒文化和中华茶文化。

单耳黑陶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1975年山东胶县出土 高8.8厘米,口径5.7厘米,足径4.3厘米

单耳黑陶杯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1975年山东胶县出土 高8.8厘米,口径5.7厘米,足径4.3厘米

中国先民很久以前就掌握了酿酒技术,酒具制作也应运而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酒具,可知当时酿酒已有相当规模。

青铜爵?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1950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 高20厘米,长18.5厘米

青铜爵 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1950年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 高20厘米,长18.5厘米

青铜爵始见于二里头文化,盛行于商代,一直沿用到西周中期。一般认为爵为温酒器。孙机先生根据出土爵底部有烟炱(tái)和某些爵的结构拢火以及内盛祭神的鬯(chàng)酒等判断:爵为祭祀中用于歆、祼(guàn)的礼器。以香气享神曰“歆”。加热后,爵内鬯酒的蒸汽香味浓烈,鬼神乐于享用。在祭礼中,爵内鬯酒通过前端的流浇灌到地上,这种灌地之礼称为“祼”。

青铜斝(jiǎ)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青铜斝(jiǎ)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陶耳杯 晋(265-420年)

陶耳杯 晋(265-420年)

 

鎏金錾鸟兽花叶纹银注子 唐(618-907年)

鎏金錾鸟兽花叶纹银注子 唐(618-907年)

 

青釉格盘 晋(265-420年)

青釉格盘 晋(265-420年)

第三单元 琳琅美器

饮食器具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石器时代出现最初的食器,到历代发明的陶制、金属制、瓷制饮食器具,无一不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历代饮食器具在讲求实用的同时,还始终贯穿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彩陶的古朴之美,瓷器的清雅之美,铜器的庄重之美,漆器的秀逸之美,金银器的辉煌之美,玉器的莹润之美,都给使用者带来美好的享受,“美食配美器”,此之谓也。

彩陶豆?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200-前2000年) 高11.5厘米,口径18.6厘米,足径11.2厘米 1956年甘肃出土

彩陶豆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约公元前3200-前2000年) 高11.5厘米,口径18.6厘米,足径11.2厘米 1956年甘肃出土

此豆口沿处有18个穿孔,内壁由上而下依次绘有深褐色曲折纹、贝壳纹及网格纹。由于新石器时代的饮食方式是人们席地而坐,食具放置在地面上,因此豆内的彩绘可供食者观赏,有增添饮食情趣的功能。

乾符三年光启宫银漏勺?唐(618-907年) 通柄长26.5厘米,勺径7.6厘米 1958年陕西省西安市北郊南余寨出土

乾符三年光启宫银漏勺 唐(618-907年) 通柄长26.5厘米,勺径7.6厘米 1958年陕西省西安市北郊南余寨出土

漏勺柄部镌刻的文字是:“光启宫乾符三年正月改造晟镂,壹枚重贰两叁钱叁字”。光启宫,是长安苑中的一个宫殿,据史籍记载,黄巢兵败后,曾经将长安城放火焚烧,唯独光启宫幸免于难。“乾符”是唐僖宗李儇的年号,“乾符三年”为公元876年。漏勺本是寻常的饮食器具,但作为皇宫用器,无论器型、纹饰,都力求精致华美,此器即为明证。

朱漆皮胎彩绘葫芦式餐具盒 清(1644-1911年)

朱漆皮胎彩绘葫芦式餐具盒 清(1644-1911年)

 

青花花果八格食盘 明(1368-1644年)

青花花果八格食盘 明(1368-1644年)

 

青花缠枝花纹菱花口盘 明(1368-1644年)

青花缠枝花纹菱花口盘 明(1368-1644年)

 

龙泉窑翠青釉缠枝莲碗 明(1368-1644年)

龙泉窑翠青釉缠枝莲碗 明(1368-1644年)

 

斗彩龙凤纹碗 清(1644-1911年)

斗彩龙凤纹碗 清(1644-1911年)

第四单元 鼎中之变

火的使用使远古先民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饮食生活,从生食到熟食的转化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可以说是人类饮食文化的起点。俗话说“水火不容”,但智慧的中国古代先民却在烹饪上实现了“水火相成”:只要让水、火之间有一层薄薄的隔离,它们就能共存相成。

釜(fǔ)、鼎、鬲(lì)、甑(zèng)等首批被发明出来的炊具决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烹饪技法以蒸、煮为主。汉代是中华饮食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其在粮食储藏和加工、主食制作、菜肴烹调、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都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基本饮食格局。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不断与中原饮食文化互相吸收,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华饮食文化。

“清河食官”青铜染器?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通高15.6厘米,直径16.7厘米

“清河食官”青铜染器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通高15.6厘米,直径16.7厘米

据《吕氏春秋》记载,两位偶然相遇的齐国武士因饮酒无肉,于是相约彼此割对方身上的肉“具染”而食,至死而止。这里的“染”指的是豉(chǐ)、酱类的调味品。汉代人习食较烫的调料,所以需用染器不断地给调料加温。由器物铭文可知,这是出自西汉时期清河国(位于今山东、河北一带)的的食具。

青铜烤炉?汉(公元前206—-220年) 长39.5厘米,宽22厘米,高15.2厘米

青铜烤炉 汉(公元前206—-220年) 长39.5厘米,宽22厘米,高15.2厘米

汉代社会流行以烤肉佐酒的饮食习惯。此为时人用来烤肉的器具,使用时,炉内放炭火,炉上放置肉串或大块肉。

点心?唐(618-907年) 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

点心 唐(618-907年) 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

隋唐时期,人们饮食生活中的主食结构发生变化,主食中麦类异军突起,成为北方主粮之首。面食普及到社会各阶层,面食加工与烹饪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一时期,迎来了面食的新时代。发达的交通和开放的政策,使域外的面食品种及制作方法不断涌入,胡饼、饆(bì)饠(luó)等“胡风面点”备受人们的青睐。

三足锡火锅?清(1616-1911年) 通高14.3厘米,口径19.3厘米

三足锡火锅 清(1616-1911年) 通高14.3厘米,口径19.3厘米

此为满族传统的火锅,器中间的圆柱内用来盛放炭火,周边放水。炭火加热后,在开水中将肉片边涮边吃。这种器皿及涮锅子食法至今仍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中国人吃火锅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古资料表明火锅的出现可追溯至西周时期。

扁足陶鼎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前2200年)

扁足陶鼎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年-前2200年)

 

青铜甗(yǎn)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青铜甗(yǎn)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铺首衔环青铜甗 汉(公元前206-—220年)

铺首衔环青铜甗 汉(公元前206-—220年)

 

《齐民要术》 北魏贾思勰著

《齐民要术》 北魏贾思勰著

第五单元 礼始饮食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作为中国古代文明象征的“礼”,首先是建立在饮食的基础上。饮食前必先祭拜祖先和神灵的习俗,自新石器时代产生以来,至商周时期愈演愈烈:从饮食礼器名数组合到使用中表现的礼仪,从肴馔品类到烹饪品位,从进食方式到筵席宴飨,无一不强调着等级之序次。先秦时期的典籍对于饮食礼仪有着详细的叙述,很多礼仪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父己”青铜簋(guǐ)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高16.8厘米,口径25.6厘米,足径16.7厘米

“父己”青铜簋(guǐ)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高16.8厘米,口径25.6厘米,足径16.7厘米

此簋饰三组夔纹,腹壁在斜方格纹、雷纹衬地上饰乳钉纹。圈足饰三组夔龙纹,两两相对。簋类似后世的大碗,盛放煮熟的黍、粟、稻、梁等饭食。

爯簋?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甲簋:高21.5、口径20厘米 乙簋:高21.5、口径20厘米

爯簋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甲簋:高21.5、口径20厘米 乙簋:高21.5、口径20厘米

爯簋与爯鼎的铭文基本相同,记载爯组青铜器是遣伯为爯制作的宗庙彝器。目前发现的爯器包括鼎、簋和盨(xǔ),除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爯鼎和2件爯簋外,著录的还有2件铜簋,表明该组器物至少属于5鼎4簋的青铜礼器组合。

青铜盘 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

青铜盘 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

 

蝉纹窃曲纹青铜匜(yí)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蝉纹窃曲纹青铜匜(yí)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

据国家博物馆介绍,此次展览是紧贴百姓,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展览,是一个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展览。“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中国人对饮食有着特殊的热爱与追求。展览也是继“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展览后,国家博物馆植根人民大众生活,从“衣食住行”延展挖掘的集普及性与学术性于一体的展览实践。展览设置有多项互动项目,展陈形式丰富。通过好看的、好玩的、能体验的、能动手感知的内容与展览形式设计,拉近了博物馆与大众的距离,引导广大观众感受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知中华民族贯通古今的生活趣味。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此外,展览还利用互联网新媒体,通过国博“中央厨房”融媒矩阵与合作媒体、支持单位的多种渠道,在线展示展览中部分精彩内容。广大观众可足不出户线上看展,亦可通过微博微信互动、观看展览直播,共同“寻味人间”,领略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览海报

展览海报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

展期:2021年12月28日起

地点:国家博物馆北11展

(本文综合整理自国家博物馆相关资料。)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