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新闻

青年新声:透过海关所见的近代中国

2022年9月2-5日,第二届中国海关史青年学者论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厦门召开。

2022年9月2-5日,第二届中国海关史青年学者论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厦门召开。本次会议由厦门大学历史系、厦门大学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主办,由厦门大学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中国海关通史》课题组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关博物馆、《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青岛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2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海关史领域的多项议题展开了讨论。

在论坛开幕式上,厦门大学历史系水海刚教授指出中国海关史青年学者论坛旨在为青年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与学界前辈展开直接的对话与交流,鼓励青年学者关注海关史前沿性研究,进而推动中国海关史研究进一步发展。厦门大学中国海关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海关通史》首席专家戴一峰教授回顾了2015年于厦门大学举办的纪念陈诗启老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结合通读本次参会论文的体会,深感今日海关史研究已在前人基础上有所推进,但对于中国古代一段的研究仍有待补充。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主编林枫教授在致辞中肯定了海关史青年学者论坛对于海关史研究学术传承的积极作用,认为举办青年学者论坛有利于增加学界对海关史的关注,鼓励和帮助青年学者的成长,另外,他回顾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与海关史的学术脉络,表示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成立在即,应积极搭建平台推动海关史的研究。

本次论坛经专家和学者评审后共有35篇论文入选,所涉主题涵括经济史、政治史、外交史、文化史以及文学史,根据讨论主题的不同将论坛分为七场,分别为:海关税收研究、海关贸易研究、海关与近代国际政治、海关与近代知识的产生、海关管理与制度研究、海关与近代地方社会,以及海关史料与海关史研究

海关税收是海关史研究经典问题之一,本组论坛的5篇文章时间段横跨晚清到南京国民政府,以宏观与微观的视角聚焦于海关与税收的研究。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任智勇《晚清商税兴起》一文利用第一历史档案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奏折报告与日记等资料,从当时要员的经济思想着眼,讨论了终清之世商业税兴起的过程及其意味的财政转型。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哲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孙健利用海关文献、旧海关出版物与官署系列地图等资料,以长三角市场的丝、茧为微观案例进行量化实证分析研究,阐述厘金制度与子口税的关系以及晚清时期非市场因素对出口贸易市场的形塑与制约。苏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傅亮将海关总税务司档案、台北“国史馆档案”等资料结合,重新梳理了全面抗战时期海关担保的外债、赔款摊存办法的出台过程及结局。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博士生龚向东《中英香港关务协定(1930-1948)》一文运用英国外交部FO档案、海关税务司通令与日记等资料以贸易管制为线索讨论了国民政府在华南地区贸易管制的改革与困境。厦门大学历史系副研究员伍伶飞与硕士生李瑞丰利用瑷珲关内部档案资料,以东北北部河捐的收支为个案,强调东北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中俄的外交因素对于海关税收制度的影响。

海关贸易研究也是本次论坛的亮点,与会学者利用各自专精领域的研究方法深化对经典议题的理解。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方书生和研究生孙璇利用海关数据统计进行量化统计分析,这一实证研究讨论了中美贸易条件,认为从单一商品的贸易条件来看,近代中美贸易更多地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之上;从综合贸易条件来看,近代中美贸易关系曾一度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趋势。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佳宏伟以文献汇编以及报刊等资料为基础,讨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革命时期对外贸易政策的探索与实践问题以及该时段对外贸易政策的阶段性变化和特点,提出要兼具经济和政治背景看待贸易政策。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李嘉楠Exports and Knowledge Diffusion: Evidence from Early 20th Century China一文通过数字化《中国旧海关史料》及民国工业、交通业、农业书籍进行实证相关性的分析,探究近代知识传播的问题,其研究结果显示出口促进了知识传播。厦门大学历史系硕士生杨浩《战争与建设:山东解放区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1945-1949)》一文利用山东解放区革命史料汇编、山东档案馆馆藏资料与报刊文集讨论山东解放区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认为地域分割、资源瓶颈以及政权建设等因素都对贸易有所制约。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硕士生高晨旭则运用英国下议院专责委员会(Select Committee)报告等资料讨论了东印度公司与阿美士德使团在不同事件背景下变换的关系,肯定了公司相较于私商的经营优势。

海关因其成立的特点与发展历程,始终与近代国际政治密不可分。广西师范大学副研究员侯彦伯将《哈佛未刊旧海关史料》、英国外交部FO档案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结合,聚焦口岸条约规定,检视五口通商时期清朝为确保关税收入在珠江三角洲实施的对中西船舶的严格管理政策,但华商灵活利用船舶,反而为中式帆船贸易带来转机,提供有别于过往研究的新视角。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博士后金庆利用海关资料和首尔档案馆资料,以近代史研究中往往被忽视的朝鲜未通商口岸为研究对象,为在近代东亚史叙述过程中已严重偏倚到中日而失去均衡的当下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云南大学硕士生刘琪《缅甸问题中英交涉再探——以英国东南亚构想为中心的考察(1885-1886)》一文运用英国外交部FO档案、报纸与《赫德日记》等资料,从英国对东南亚和中国的构想视角再论中英就缅甸的交涉。上海大学历史系博士后郑彬彬基于英国外交部FO档案、英国议会文书以及中国海关资料,讨论英国驻华使领商贸情报的生产与演变,进而阐释英国驻华领事从以商贸情报为主、兼顾政治情报的情报官员演变为政治情报与商贸信息并重的综合性情报官员,折射出近代英国对华扩张背后存在着英方多“信息秩序”的互动。厦门大学历史系硕士生何霈《梅生军火走私案中的晚清内政、外交与海关》一文运用第一历史档案馆、英国外交部FO档案以及奏折等资料,讨论清廷在处置梅生案时,清廷内政、外交、海关三者之间的斡旋。

作为本次论坛的新议题,“海关与近代知识生产”的各篇论文为点评专家带来耳目一新之感。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博士生高久雅《历史中的剧本与剧本中的历史:桐油贸易、万县事件和〈怒吼吧,中国!〉》一文从苏联剧作家特列季亚列夫取材于1924年万县事件的剧本《怒吼吧,中国!》展开,分析剧本这一文学载体与历史真实之间的内在张力如何推动了剧本的广泛流通,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新疆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武强基于中国旧海关统计部门针对蚕桑丝绸业的调查资料,讨论传统技艺的现代知识生产过程,认为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化产业升级的表现在于蚕桑调查报告向科学化的模式转化和其知识建构基础日益脱离中国传统的产业体系。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换宇运用海关税务司通令与报刊文献汇编资料讨论晚清民国时期梅乐和如何通过赫德形象的构造、参与社会活动来恢复海关的良好形象。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沈高阳从语言翻译学的视角,以描述性的翻译研究方法,从邓罗本人及其所处历史时代出发,比较其三十余年的翻译变化、对《三国》价值评判的嬗变、对译者自身翻译意识层面的三阶段变革进程。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生许文心与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李玉尚《时差:近代上海公共租界的日光节约运动争议初探》一文利用中外报刊资料、中国海关档案与英国外交部FO档案等资料,聚焦于20世纪20年代日光节约运动,得窥各界力量在此期间的互相颉颃是如何促进时间制度在上海推广,理解这一新兴事物是如何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之成为社会的主流共识的过程。

海关管理与制度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李爱丽《晚清海关财务制度的形成(1861-1875)》一文运用海关总税务司通令和清朝官方史料,讨论了海关起始经费的计算依据、总税务司经费和税务司经费之间的关联、税务司罚款和另款的来源情况,评估海关财务制度,进而从财务关系的角度剖析海关与清政府、税务司与海关监督两对关系。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生黄宸以佛罗伦萨银行簿记、威尼斯簿记、东海关账簿等资料,从会计史的视角比对中西复式簿记之异同,提出其“貌合神离”的背后折射出中西迥异的簿记精神。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生江家欣《海关税务司的设立与中外贸易管理秩序的变动》一文利用英国外交部档案、新近整理出版的中国近代海关资料以及报刊等资料来讨论以海关为核心的中外贸易管理制度,分析贸易管理主导权动态转移的过程。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博士生蔡诚与教授张志云利用中国旧海关史料等资料,讨论双计价模式的起源与试验,通过双计价模式所记录的两种贸易数据体系再论晚清中国的国际贸易收支平衡问题,进一步提出利用海关数据时所注意的问题。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生韩竞铖的《晚清中国茶叶掺假与国内外食品质检体系的建立—对海关茶叶贸易报告的解读》一文则论述了晚清茶叶掺假乱象如何引起消费争讼,又是如何加速了英美食品质检体系的建立。

海关业务在深入近代地方社会时,常会伴生出奇异面相,在本组议题里得到显著体现。湖北大学历史系讲师赵海涛利用粤桂两地的海关档案、海关出版物及报刊等资料,以近代广西航政管理为个案,讨论其管理权的演变轨迹,揭示了背后的权力关系走向与蒋桂关系的变迁,借以分析主权、治权与利权的分合与争夺。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马斗成与硕士生董逸豪将青岛市档案馆、中国旧海关出版物、日文文献等资料结合,讨论奉张政权与大连自由港兴衰之关系,分析二者互相成就又伴随冲突的历程。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李辉《沙市关缉私研究(1901-1931)》一文以荆州市档案馆所藏沙市海关的档案为基础,分析沙市海关主要走私商品与走私者,并以鸦片缉私为例分析沙市海关的缉私力度。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何斯薇《清末珠江流域的民船贸易概貌》一文利用旧海关内部出版物重的常关报告为核心史料,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探讨清末珠江流域的洋关兼管常关的经过,对珠江流域的民船贸易空间进行复原,并以潮海常关为个案展开分析,就其区域的贸易情形展现清末珠江流域的民船贸易概貌。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硕士生黎子铭运用第一历史档案馆、旧海关史料与出版文献著作等资料,讨论了清末因循粤海关本身脉络的清政府对粤港澳民船贸易的定位及其管理方法。

海关史料的新发现与利用对海关史研究的推进大有裨益。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志云《中国海关医员的中医药研究与海关医报的编纂(1871-1883)》一文利用《海关医报》、海关总税务司通令等资料,梳理海关医员研究中医药学的脉络和西医的细菌学说进入中国,得以揭示出海关医员对中医药研究和中西医交流的贡献。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余清良与中国计量学院马克思主义副教授徐淑华《近40余年学界关于历代市舶司研究的学术述评》一文对近40年以来中日两国有关市舶司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刻回顾与总结,认为这一议题仍大有可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教授张永帅利用旧海关史料与文献汇编等资料,以亚东关为个案,讨论了1895-1913年间亚东贸易的变动趋势、亚东贸易与腹地之间的关系,认为外部市场与腹地区域的联结状况深刻影响着口岸贸易的发展和贸易特征的形成。厦门大学历史系硕士生姬高歌与楼芷萱《海关教材与殖民经验交流—以〈三州府文件修集〉溯源为中心》一文对《修集》收录的文书进行溯源,探究英国殖民体系下不同殖民地间经验交流的状况。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水海刚充分利用海关华员联合会会刊、中国近代海关档案、近代报刊等资料,从微观史视角,讨论了海关华员联合会的成立、活动、解散及其性质和影响。

最后,在厦门大学历史系任智勇教授主持下,郑成林教授、张志云教授、李海勇教授、李爱丽教授、张永帅教授、余清良教授、陈勇教授、武强教授与水海刚教授等从研究主题、视角就海关史研究的问题、方法与资料展开讨论,并寄语在座青年学者后浪奋进,怀瑾握瑜,推动海关史研究更进一步。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