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俊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2005-05-01
本文由六个基本部分组成,在一个简短的引言之后,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贝里奥生平及个人风格的形成与发展。第二部分是关于《模进》几个要点如:标题、技巧、乐器等方面的简要介绍。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
徐昌俊(作曲),瞿琮(作词)著安徽文艺出版社 / 2013-10-01
为女高音、混声合唱、以及管弦乐队而作的交响大合唱《我们的祖国》(瞿琮作词),创作于1999年。1999年10月11日首演于北京音乐厅。担任合唱与乐队的分别是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和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
徐昌俊 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2008-12-01
《凤点头:为扬琴与弦乐队而作》是为扬琴而作。扬琴,击弦乐器。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无论用于独奏、伴奏还是合奏, 扬琴的音色特点都可…
徐昌俊,李光华 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2013-04-01
《龙之韵:独奏卷》作品直接引用了曹雪芹《红楼梦》中《葬花吟》一诗作为标题。整首乐曲摘取原诗的八个断句以构成全曲八个段落的小标题,这八个小标题分别为:花谢花飞飞满天;红绡香断;风刀霜剑;漂泊难寻…
徐昌俊(作曲)著安徽文艺出版社 / 2013-12-01
在中华文化里,“龙”是力量的象征,龙凤图腾象征着吉祥,华夏子孙无不以自己为“龙的传人”而自豪,每逢节庆民间更有舞龙的传统。民族管弦乐《龙舞》是作曲家根据1999年农历正月十五在新加坡观看妆艺游行时…
徐昌俊,李光华 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2014-06-01
《长安》:此曲借中国历史上鼎盛的汉、唐都城之名,写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另一方面,借“长安”一词的字面之意,为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祈福,愿国家强盛,人民康乐。《盘古赋》:神州大地,自古就流传着许多…
徐昌俊,李光华 编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2015-08-01
《龙之韵·重奏卷》分为四个乐章,有各自的音域语言和主题动机,结合人物时代的古曲风格及民间音乐风格,并适当融入现代音乐的元素。乐章分别以四种主奏乐器突出表现四位主人公的形象。“施语”轻盈委婉…
徐昌俊作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2003-01-01
封面及版权页题名:寂。本作品将人声作为一种声音材料与民族乐器结合,歌词采用唐代大诗人柳宗元《江雪》中两句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作为基本材料,并且加上一些虚词如:“噫”、“吁”、“唏”等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