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在线阅读历史传记中国史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作 者: 白寿彝总主编;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卷主编
出版社:
丛编项:
版权说明: 经版权方授权连载试读部分章节,全本请购买正版图书

内容简介

  这部历时二十年而最终完成的巨著,以其用马克思主义作理论指导的鲜明性,以其内容极为宏富、探讨几千年中国历史各方面问题所达到的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以其编撰体裁的重大创新和科学性、时代性,获得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积一代之智慧”的巨著白先生主编的这部《中国通史》,上起远古时代,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中政治、经济、民族、军事、学术文化各个方面,全书共12卷22册,约1400万字,堪称是本世纪最大的史学工程之一。白先生从70年代后期起就酝酿编写《中国通史》,他曾多次出国访问而很有感触,深感编纂一部内容宏富,与我们悠久的文明和大国的地位相称,具有高度科学性的《中国通史》的必要,并且冀望这部通史要表达出深刻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1979年正式提出设想并开始启动。白先生倡议和主持的这一大型项目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和全国许多兄弟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支持。一大批卓有成就、造诣高深的知名学者共襄盛举,他们之中有:王振铎、苏秉琦、徐喜辰、斯维至、杨钊、高敏、安作璋、何兹全、周一良、史念海、陈光崇、邓广铭、陈振、陈得芝、王毓铨、周远廉、章开沅、林增平、龚书铎、王桧林、邱汉生、刘家和、何绍庚等。由白先生和这些知名学者组成全书编委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担任了分卷主编,参加全书撰稿的学者共有500余人。由白先生总揽全局,提出全书的总体设想和要求,并采取卓有成效的推动和组织措施,各分卷主编精心实施,有关的众多专家通力合作,终于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被学术界称誉为“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压轴之作”。多卷本《中国通史》对于推动中国史学发展的重大意义,首先就在于它是集中了一代人智慧而成的巨著。王毓铨先生为《中国通史》的完成写有两句贺诗:“积一代之智慧,备百世之长编”。前一句,中肯地讲出这部巨著的时代意义,它汇聚了史学界一代人的智慧,是集体的认识水平和研究成果的结晶。后一句,中肯地讲出其深远影响,由于这部巨著凝聚了一代人的心血,多少年之后人们若要深入地研究或重新编著中国通史,这部书都是必备的参考和重要的依据。荟萃了众多名家、数百位学者的智慧和心血的《中国通史》,的确因它集中了大量最新研究成果而为世人所瞩目。

作者简介

  白寿彝是河南省开封市人,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1925年至1927年,就读于上海文治大学和中州大学(今河南大学);1929年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学习中国哲学史;1932年毕业后,陆续创办和主持了《晨星》、《伊斯兰》、《大河杂志》、《新儿童》、《云南清真铎报》、《益世报》、《边疆》等刊物,还协助顾颉刚先生主持文通书局编译所的编务工作;1938年至1949年,先后执教于广西桂林成达师范学校、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7月,他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并与同年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任历史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与侯外庐先生等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并兼任研究员,同时创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与刘大年先生等发起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1971年起,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怀下,开始主持《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改革开放后,他先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顾问、历史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史学史研究》主编等职,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和古籍研究所,并担任了两所的首任所长。白寿彝同志还担任过多种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的重要职务,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全国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国回民文化促进会副主任、中国回族学会名誉会长等。白寿彝同志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法制委员会委员和国家民委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列席代表、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
目录
第一卷 导论
题记第一章 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 第一节 关于中国民族史撰述的回顾
第二节 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分布现状第三节 统一的多民族历史的编撰
第二章 历史发展的地理条件 第一节 地理条件与历史发展第二节 中国地理条件的特点及其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 人的因素第二节 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
第四章 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 第一节 生产关系第二节 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阶级和等级
第五章 国家和法 国家性质和政权形式第二节 国家的职能 社会职能
第三节 法 礼与刑第六章 社会意识形态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的学说
第二节 中国哲学、社会政治学说的历史发展第三节 中国哲学、社会政治学说的特色
第七章 历史理论和历史文献 第一节 历史理论的探索第二节 历史文献和历史文献学
第八章 史书体裁和历史文学 第一节 史书体裁的综合运用第二节 多体裁配合、多层次地反映历史
第三节 历史文学 史学和文学第九章 中国与世界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史和世界史附录一
附录二重印后记

第二卷 远古时代
题记序言
第一章 我们的远古祖先(约180万年前至1万多年前) 第一节 远古时代的地理环境第二节 最早的人类及其文化
第三节 从蓝田人到北京人第四节 早期智人的出现
第五节 原始蒙古人种的形成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至前3500年) 第一节 从灵井到磁山 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第二节 仰韶时代前期第三节 仰韶前期的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
第三章 铜石并用时代(约公元前3500年至前2000年)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概观第二节 铜石并用时代早期 仰韶、王湾和大河村
第三节 铜石并用时代晚期第四章 周边地区的远古文化 第一节 东北地区
第二节 甘青地区 (公元前三千年至二千年前后)第三节 东南与华南 自然环境与历史背景
第四节 西南地区 云南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后记

第三卷 上古时代(上册)
题记甲编 序说 第一章 文献资料
第一节 五经第二节 史地书
第三节 诸子书第四节 辞 赋
第二章 考古资料 第一节 主要都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第三节 考古资料反映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第三章 甲骨文和金文 第一节 甲骨文
第二节金文第四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五四”以后一些学者的研究成绩
第二节 郭沫若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播第三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显著成就
第四节 新中国建立后第五章 本卷的编写旨趣
乙编 综述 神话、传说、历史年代 第一节 关于氏族、部落的神话和传说第二节 关于夏代的传说 和夏史的探索
第三节 历史年代 问题的提出第二章 商殷时期 第一节 商的建立、发展和衰亡 商的先世
第二节 商殷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统治制度 社会经济第三节 商殷时期的文化 甲骨文字
第三章 西周时期 第一节 西周王国的建立和巩固 周族的兴起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周王国和国内各族的关系 西周初期第四节 西周的衰微与平王东迁
第四章 春秋时期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各国争霸第二节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三节 各国的大夫兼并与南方的混战 向戌弭兵第五章 战国时期 第一节 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封建制生产关系的逐渐生长
第二节 战国“七雄”与各国的变法图强第三节 走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及其重要制度
第五节 社会大变革中学术文化的发展第六章 商周时期的中国在上古世界的地位 第一节 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和商周时期的中国
第二节 西周文明和同时期的世界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和当时的世界
丙编 典志 第一章 农业第一节 农业环境
第二节 农具的发展第三节 我国最早的物候历和二十四节气的出现
第四节 农田耕作和作物栽培技术第五节 粮食作物的主要品种及其产地
第六节 园艺、林、牧、蚕桑业的生产技术第七节 狩猎、采集、捕鱼和植树的活动
第八节 农业生物学知识第九节《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
第二章 手工业、商业和货币第一节 商殷时期的官工商业和货币 青铜器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官工商业和货币 “百工”和官手工业第三节 春秋时期官私工商业的发展与金属货币的出现
第四节“素封”的出现第五节 先秦时代的手工业技术
第三章 交通、道路、都会 第一节 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分布推测交通的起源和当时道路的雏形第二节 夏、商、周三代的都邑及其间的交通道路
第三节 春秋时期横贯南北和纵通东西的交通道路第四节 战国时期以各国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交通道路
第五节 经济都会的兴起及其有关的交通道路 经济都会的兴起与交通道路的发展第六节《禹贡》建立水上交通道路网的思想
第四章 国野、乡里与郡县第一节周初的武装殖民与“国”“野”之分 周初东征与武装殖民
第二节“国人”和“野人”的社会地位之不同 “国人”对政治的干预第三节“国”“野”与“国人”“野人”区别之泯除 “盟国人于毫社”
第四节乡、里的产生与郡县之出现 乡、里的产主第五章 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第一节 井田制度 以公社形式按地域划分居民的奴隶制第二节 夏商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有田—成”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西周“国”、“野”的“公田”与“私田”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不籍千亩”
第五节 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废井田、开阡陌”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第六章 等级和阶级 第一节 等级的产生和划分
第二节 等级与阶级的关系第三节 春秋战国之际新的阶级出现
第四节 商鞅变法的阶级政策

第三卷 上古时代(下册)
丁编传记(上) 第一章周 第一节周第二节东周
第二章鲁、卫第二节卫
第三节蔡、曹第四节泗上附庸小国
第三章燕、齐第二节齐
第三节田齐第四章陈、杞、宋
第二节宋第一节晋
第二节郑第三节三晋:韩赵魏
第四节中山第六章徐、楚
第二节楚第一节吴
第二节越第一节巴蜀
第二节西南夷第九章秦 第一节秦的早期历史
第二节秦在变法以后第一节 管仲
第二节子产第三节晏婴、叔向
第二章司马穰苴、孙武、伍子胥、范蠡第二节孙武
第三节伍子胥(附申包胥、专诸)第四节范蠡(附文种)
第三章孔子、墨子 第一节孔子的生平第二节孔子的思想
第三节墨子、墨家和《墨子》书第四节墨子的思想
第五节孔墨后学第四章李悝、吴起、商鞅
第二节吴起第三节商鞅
第一节 孙膑第二节乐毅
第三节田单第六章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
第二节平原君第三节信陵君
第七章老子、庄子第二节庄子
第八章惠施、公孙龙、墨家辩者第二节公孙龙
第三节墨家辩者第九章苏秦、张仪、公孙衍
第二节张仪第三节公孙衍
第十章子思、孟子、邹衍第二节孟子
第三节邹衍第一节 屈原
第二节淳于髠第三节鲁仲连
第十二章蔺相如、廉颇、李牧第二节廉颇(附赵奢)
第三节李牧第一节 范睢
第二节白起第三节王翦(附蒙骜)
第十四章荀子、韩非、吕不韦第二节韩非
第三节吕不韦第十五章数学、天文学、气象学、地学 第一节数学
第二节天文学第三节气象学
第四节地学第十六章物理学
第二节热学知识第三节声学知识
第四节光学知识第五节磁学知识
第六节对运动及时空的认识第七节物质结构假说
第十七章医学第二节中国传统医学与巫术之关系
第三节早期的药物知识和用药剂型第四节医学分科及医疗经验积累
第五节预防医学与养生第六节卫生与医事管理
第七节医学家第十八章妇女
第二节太任第三节许穆夫人赋《载弛》
第四节齐姜劝导晋公子重耳第五节晋弓工妻谏平公
第六节赵威后问齐使第七节孟母教子
第十九章杂传第二节柳下惠不辞小官
第三节西门豹为河伯娶妇第四节荆轲刺秦王(附高渐离)
附录一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分期问题附录二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第一章宗族
第二章家长奴隶制第三章公社
第四章封建第五章等级
第六章贵族专政及政权下移第七章土地王有、贵族占有与赋税的改革
第八章四民阶级的出现及奴隶制问题第九章秦的郡县君主专制国家

第四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册)
题记甲编 序说 文献资料 第一节 基本史籍
第二节 史籍佚文的辑本第三节 经纬及有关传注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小学书的史料价值第五节 诸子书的史料价值
第六节 文集及古小说的史料价值第二章 考古资料 第一节 秦都咸阳和碣石行宫 秦都咸阳
第二节 秦始皇陵园 秦始皇陵园第三节 西汉长安城和东汉洛阳城
第四节 秦汉长城及沿线城鄣烽塞 秦汉长城第五节 汉代帝陵 西汉十一陵
第六节 汉代诸侯王列侯墓第七节 秦汉简牍和石刻
第八节 汉代少数族地区的考古资料第三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近代史学关于秦汉史的研究
第二节 建国以来关于秦汉 时期民族史的研究第三节 建国以来关于秦汉经济史的研究
第四节 建国以来秦汉政治史的研究 政治制度第五节 建国以来秦汉学术思想史的研究
第六节 社会性质问题的研究第四章 本卷编撰意图
乙编 综述 第一章 秦汉时期的民族第一节 汉 族 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第二节 匈 奴第三节 东北各族
第四节 西域各族第五节 氐和羌 氐族
第六节 西南夷 西南夷的地区分布第七节 蛮与越 蛮的主要分支
第二章 秦封建皇朝的建立第一节 秦皇朝的建立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第三节 秦朝强化统治的措施
第三章 秦的暴政与秦末农民战争 第一节 秦的暴政与社会矛盾的激化第二节 陈胜、吴广起义 大泽乡起义
第三节 刘邦、项羽起义第四章 西汉皇朝的建立和巩固
第一节 对楚战争的胜利第二节 汉皇朝规模的树立
第三节 汉家皇权的强化第四节 “文景之治” 簿税劝农
第五章 西汉盛世第一节 西汉盛世和武帝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强干弱枝的重要措施第三节 民族关系和统一局面的发展
第四节 武帝末年的社会动荡及其转机第五节 宣帝“中兴” 霍光秉政。宣帝即位的初年
第六章 西汉的衰落 第一节 西汉的衰落第二节 王莽篡汉
第三节 绿林、赤眉大起义第七章 东汉皇朝的建立 第一节 东汉皇朝对全国的统一
第二节 东汉的政治体制第三节 南北匈奴和西域各国
第四节 中外交往的发展第八章 外戚、宦官、党锢。黄巾大起义 第一节 外戚、宦官与东汉政治
第二节 累世公卿局面的形成。门阀的出现第三节 反宦官斗争和“党锢”事件 反宦官斗争
第四节 黄巾大起义第九章 秦汉时期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中国和同时的世界第二节 秦汉时期东西方联系的形成
丙编 典志 第一章 农牧业 第一节 农业经济在分布地区上的发展第二节 铁农具的发展和牛耕的普及
第三节 具有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第四节 农作制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提高
第五节 作物栽培技术的进步第六节 蚕桑技术和畜牧兽医技术的发展
第七节 农学著作第二章 土地制度和阶级结构
第一节 地主阶级的等级结构和土地等级制度第二节 官田和民田
第三节 农民及其他劳动者第三章 官私手工业
第一节 官府手工业第二节 民间手工业
第四章 手工业技术第一节 建筑
第二节 水利第三节 纺织秦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采矿第五节 冶金
第六节 机 械第七节 交通运输
第八节 造纸术第九节 陶瓷 陶塑技术
第十节 玻 璃第十一 节漆 器
第十二 节酿造第十三 节制盐
第十四 节石油天然气第五章 商业和货币 第一节 官营商业
第二节 民营商业第三节 边区及域外商业活动
第四节 货 币第六章 都会与里(坊)市制度
第一节 六大都会 长安第二节 地区性都会
第三节 里(坊)市制度第七章 国内外交通
第一节 秦的水陆交通和直道、弛道的修建第二节 汉代水陆交通的发达
第三节 秦汉时期对外的交通路线第八章 户籍制度
第一节 秦的户口版籍之制第二节 汉代的户籍制度及其演变
第九章 上计制度 第一节 秦汉上计制度记载的缺乏和对其进行研究的必要第二节 战国和秦皇朝的上计制度
第三节 汉代的上计制度 西汉对上计制度的重视第四节 上计制度的作用
第十章 赋税制度第一节 秦的赋税制度
第二节 汉代赋税的类别及其演变第三节 秦汉时期有关赋税制度的特殊规定
第十一章 徭役制度第一节 “更役”制及其特征
第二节 徭役的类别与期限第三节 徭役的役龄与役期
第四节 徭役的服役范围第五节 徭役的豁免
第六节 秦汉徭役剥削的残酷性第十二章 朝廷、郡县和封国
第一节 朝廷第二节 郡县
第三节 封国第十三章 官吏的选用、考核及其他制度
第一节 选官制度第二节 任用制度
第三节 考核制度第四节 赐爵制度 秦的赐爵制度
第五节 秩俸、休假和致仕 秩俸第十四章 兵制
第一节 禁军、宫城近卫军和京畿驻军第二节 郡国兵
第三节 边防兵第四节 征兵制
第五节 募兵及正式兵役以外的各种兵源第六节 军队的指挥和组织系统
第七节 军队的训练和考核第八节 有关兵制的其他问题
第十五章 刑 法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立法活动和法律形式 秦代的立法活动
第二节 秦汉法律的立法精神和阶级本质第三节 秦汉的刑罚制度
第四节 秦汉的司法制度 司法组织图版目次

第四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下册)
丁编 传记 秦始皇帝 第一节 灭六国第二节 巡行
第三节 李斯的功绩第四节 赵高与秦的灭亡
第二章 陈胜 第一节 反秦起义陈胜首倡 大泽乡起义第二节 项梁和会稽起义 项梁和会稽起义
第三节 项羽的霸业 巨鹿决战第四节 项羽的衰亡 楚汉战争与鸿沟划界
第三章 汉高祖 第一节 沛 公 破 秦 沛县起义第二节 汉王灭楚
第三节 汉高祖创帝业第四节 吕后
第四章 萧何曹参 第一节 萧何第二节 曹参
第五章 张良 陈平 第一节 张良的家世第二节 张良为汉划策
第三节 陈平的计谋第六章 韩信彭越英布 第一节 韩信
第二节 彭越第三节英布
第七章 娄敬陆贾叔孙通 第一节 娄敬第二节 陆贾 出使南越
第三节叔孙通第八章 冒顿单于
第二节 冒顿单于与匈奴的强盛第三节 冒顿死后的匈奴
第九章 赵佗 第一节 开辟岭南 两征岭南第二节 携土归汉 接受封号
第十章 汉文帝第一节 汉文帝
第二节 汉景帝第十一章 贾谊 晁错 刘安
第一节 贾谊第二节 晁错
第三节 刘安第一节 周勃
第二节 周亚夫”第十三章 朱家 剧孟 郭解
第一节 朱家第二节 剧孟
第三节 郭解第十四章 汉武帝
第一节 强干弱枝第二节 汉和边疆各地区民族
第三节 武帝晚年的社会变乱第十五章 董仲舒公孙弘
第一节 董仲舒及其学说第二节 公孙弘
第十六章 卫青霍去病李广第一节 卫青
第二节 霍去病第三节 李广
第十七章 张骞 苏武第一节 张骞通西域
第二节 苏武第十八章 桑弘羊 孔仅 东郭咸阳
第一节 桑弘羊的时代背景及其第二节桑弘羊的理财活动
第三节 盐铁会议与桑弘羊之死 盐铁会议第四节 孔仅 东郭咸阳
第十九章 张汤 杜周第一节 张汤
第二节 杜周第二十章 司马相如 司马迁
第一节 司马相如及其文学成就第二节 司马迁的早年 家世、青少年时期
第三节 司马迁的史学成就第四节 司马迁在传记文学上的成就
第五节 司马迁在天文学上的贡献第二十一章 霍光金日赵充国
第二节 金日第三节 赵充国附辛武贤”
第二十二章 汉宣帝第二节 亲理政事 肯定霍光功绩
第二十三章 萧望之 贡禹 师丹第二节 贡禹
第三节 师丹第二十四章 郑吉段会宗
第二节 段会宗第三节 傅介子
第四节 冯嫽第二十五章 呼韩邪单于
第二节 积极与汉和好第二十六章 刘向 刘歆 扬雄
第一节 刘向、刘歆的政治生活第三节 扬雄 辞赋和讽谏
第二十七章 王莽第二节 改制及其失败
第三节 在农民起义中垮台 农民起义第二十八章 汉光武帝
第一节 刘秀与两汉之际的农民战争第三节 汉明帝
第四节 汉 章 帝第二十九章 邓禹 寇恂 冯异
第二节 寇恂第三节 冯异
第三十章 岑彭 贾复 吴汉 岑彭第二节 贾复
第三节 吴汉第三十一章 耿弇祭遵 铫期王常 第一节 耿弇
第二节 祭遵第三节 铫期
第四节 王常第三十二章 桓谭 班彪 张衡
第一节 桓谭第三节 张衡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第四节 张衡在科学上的贡献 《灵宪》。浑天说第三十三章 班超马援
第二节 马援第三十四章 窦融窦宪
第一节 窦融第三十五章 梁统梁冀 第一节 梁统 由河西归洛阳
第二节 梁冀 诛杀忠良第三十六章 班固王充蔡邕
第二节 王充第三节 蔡邕
第一节 仲长统第二节 王符
第三节 崔寔第一节 鲜卑势力的发展
第二节 鲜卑“大人”第三节 称雄于北方
第三十九章 党锢第一节 窦武
第二节 陈蕃第三节 李膺
第四节 范滂、张俭、贾彪 范滂严整疾恶第五节 郭泰
第六节“党人”评论第四十章 宦者
第一节 郑众专谋除窦宪第二节 蔡伦改进造纸术
第三节 孙程、曹腾谋立皇帝第四节 “五侯”逞凶除梁冀
第五节 侯览、曹节、吕强、张让第四十一章 经学
第一节 汉代经学的历史意义第二节 秦及汉初经学的流传
第三节 五经博士和经今古文之争第四节 经学对其他学术
第四十二章 方士 第一节 先秦的方士第二节 秦时的方士
第三节 西汉前期的方士第四节 西汉后期的方士
第五节 东汉的方士第六节 方士评论
第四十三章 数学第一节“九数”
第二节 秦汉简牍和《算数书》第三节 《周髀算经》
第四节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的成书第五节 数学与天文学
第六节 数学家第一节 历法
第二节 浑仪和浑象 浑仪第三节 圭表和漏刻 时间的计量
第四节 宇宙论第五节 天象记录、天文学家 和天文典籍 天象记录
第六节 气象 气象与生产第四十五章 地理学 第一节 秦代图籍
第二节《史记·货殖列传》 和《大宛列传》第三节《汉书·地理志》和《西域传》 《汉书·地理志》
第四节 班超父子和《后汉书· 西域传》第五节《异物志》
第六节 马王堆地图第四十六章 生物学
第一节 生物分类第二节 形态方面的知识
第三节 生态方面的知识第四节 遗传与变异
第五节 朴素的生物进化观第四十七章 物理学
第一节 力学知识第二节 热学知识
第三节 声学知识第四节 光学知识
第五节 电和磁的知识第四十八章 化学
第一节 炼丹术 炼丹术与求仙活动第二节 医药化学 五毒方
第三节 冶金化学第四十九章 医学
第一节《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第二节记录病历的创始者淳于意 淳于意和女儿缇萦
第三节《治百病方》第四节医圣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攻读医学的历史背景
第五节华佗对外科、麻醉之贡献 和导引术 华佗对外科、麻醉之贡献第六节针灸学的发展 针灸学的发展
第七S节医事制度和公共卫生第五十章技 艺 第一节歌舞
第二节斗鸡 、蹴鞠等游戏第三节杂技
第五十一章妇女传第一节母后干政
第二节公主和亲99900046_0721_1②第三节吕母起义99900046_0723_1②
第四节班昭著书99900046_0724_0①第五十二章杂 传
第一节田横和五百壮士99900046_0727_0①第二节季布“一诺百金”99900046_0729_0①
第三节东方朔的滑稽99900046_0730_1②第四节朱云折槛99900046_0733_0①
附录 秦汉礼俗第一节衣和食 冕、冠、巾
第二节住和行 宫殿、楼房和城堡第三节嫁娶和丧葬 嫁娶

第五卷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册)
题记图版目次
甲编 序 说 文献资料 第一节 正史第二节 正史以外的史料
第二章 考古资料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都城遗址第二节 魏晋十六国墓葬
第三节 北朝墓葬第四节 六朝墓葬
第五节 高句丽城址和墓葬第六节 瓷窑和瓷器
第七节 早期石窟第三章 研究概况
第四章 本卷编撰旨趣乙 编 综 述
第一章 三国的鼎立 第一节 曹操稳占中原第二节 三国局面的形成
第三节 取益州和争荆州第四节 曹魏政局的发展
第五节 诸葛亮治蜀及其后的政局第六节 孙吴对江南的开发。孙吴的灭亡
第二章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东晋十六国的混乱 第一节 太康时期的小康局面第二节 多种矛盾的交织和西晋的灭亡
第三节 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政权和晋在东南的偏安第四节 前燕前秦的对立及前秦的统一北方
第五节 东晋的北伐和前秦的南征。淝水之战第六节 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
第七节 东晋的衰亡第三章 南北朝的对峙 第一节 北魏建国的历程
第二节 北魏和宋的兴盛时期第三节 宋齐梁初政治权力的攘夺
第四节 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间的关系和农民起义第五节 北方的民族关系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第四章 从北魏的分裂到隋的统一 第一节 北方各族人民的起义和北魏的东西分裂第二节 东、西魏的战争
第三节 梁朝的衰亡第四节 北齐北周间国力的升降和突厥的兴起
第五节 隋代周第五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门阀世族的形成
第二节 寺院经济的兴盛第三节 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
第四节 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第六章 文化发展的总形势 第一节 玄学和儒学
第二节 佛教、道教和无神论思想第三节 史学
第四节 文学第五节 艺术
第六节 中外文化的交流丙编 典志 第一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形势
第二节 农具的改进和北方旱作地区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第三节 农作制的发展
第四节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的发展第五节 园艺、畜牧兽医和蚕桑技术
第六节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第二章 手工业
第二节 水利第三节 纺织
第四节 采矿第五节 冶金
第六节 机械第七节 交通运输工具
第八节 兵器第九节 造纸
第十节 陶瓷第十一节 石油天然气
第三章 门阀制度第二节 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门阀制度的确立与鼎盛第四节 门阀制度的衰落
第五节 门阀制度出现和持续存在的原因第四章 户籍制度 第一节 户口数的历史记载
第二节 普通民户的户籍:黄籍第三节 特殊民户的户籍:白籍
第四节 资簿第五节 西凉建初十二年户籍残卷
第六节 计帐户籍制度第七节 特殊民户多种
第八节 争夺劳动力的斗争第五章 赋役制度 第一节 三国赋役制度
第二节 西晋赋役制度第三节 十六国赋役制度
第四节 东晋赋役制度第五节 南朝赋役制度
第六节 北朝赋役制度第六章 法制 第一节 法 典
第二节 刑法第三节 诉讼法
第四节 法律思想与律学的发展第五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制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第七章 兵 制 第一节 东汉末的集兵方式第二节 世兵制度的形成
第三节 魏、吴世兵制的异同第四节 蜀汉未实行世兵制
第五节 集兵制度的演变第六节 世兵制度的衰落
第七节 江左的征兵和募兵第八节 三国两晋南朝的少数族兵
第九节 北方少数族政权的集兵制度第十节 府兵制度的形成
第十一节 骑兵战术第十二节 克制骑兵的战术发展
第十三节 水战战术的发展第十四节 兵器

第五卷 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下册)
丁编 传记 第一章 袁绍、曹操 第一节 袁绍第二节 曹操
第二章 刘备、诸葛亮 第一节 刘备的早年第二节 诸葛亮出山
第三节 刘备称帝后的蜀汉第三章 孙权、周瑜、鲁肃、陆逊 第一节 孙权
第二节 周瑜第三节 鲁肃
第四节 陆逊第四章 司马懿、邓艾、钟会 第一节 司马懿
第二节 邓艾、钟会第五章 晋武帝、张华、羊祜、杜预 第一节 晋武帝
第二节 张 华第三节 羊祜
第四节 杜预第六章 曹植、阮籍、陆机、陆云 第一节 曹植 “不自雕励、任性而行”的性格
第二节 阮籍 生平与著作第三节 陆机、陆云
第七章 刘渊、石勒、祖逖、刘琨 第一节 刘渊第二节 石勒
第三节 祖逖刘琨第八章 晋元帝、王导、谢安 第一节 晋元帝
第二节 王导第三节 谢安
第九章 刁协、刘隗、郗鉴、温峤 第一节 刁协、刘隗第二节 郗鉴、温峤
第十章 庾亮、陶侃、桓温 第一节 庾亮第二节 陶侃
第三节 桓温第十一章 桓玄、孙恩、卢循 第一节 桓玄
第二节 孙恩、卢循第十二章 谯周、陈寿、裴秀 第一节 谯周
第二节 陈寿第三节 裴秀
第十三章 王羲之、顾恺之、陶潜 第一节 王羲之第二节 顾恺之
第三节 陶潜第十四章 葛洪、陶弘景 第一节 葛洪
第二节 陶弘景第十五章 祖冲之、范缜、郦道元 第一节 祖冲之
第二节 范缜第三节 郦道元
第十六章 慕容廆、苻坚、王猛、姚兴 第一节 慕容廆第二节 苻坚、王猛
第三节 姚兴第十七章 拓跋圭、拓跋焘、北魏孝文帝、文明太后冯氏 第一节 拓跋圭
第二节 拓跋焘第三节 北魏孝文帝
第四节 文明太后冯氏第十八章 宋武帝、梁武帝、侯景 第一节 宋武帝
第二节 梁武帝第三节 侯景
第十九章 高欢、宇文泰、北周武帝 第一节 高欢第二节 宇文泰
第三节 北周武帝第二十章 范晔、裴松之、沈约、刘勰、钟嵘 第一节 范晔
第二节 裴 松 之第三节 沈约
第四节 刘勰、钟嵘第二十一章 崔浩、魏收 第一节 崔浩
第二节 魏收第二十二章 道安、慧远、法显 第一节 道安 行履
第二节 慧远第三节 法显
第二十三章 数学第一节 勾股定理和重差术
第二节 割圆术和圆周率第三节 球体积公式
第四节 同余式和不定方程第五节 解线性方程组和解二次、三次方程
第六节 实用算术和其他成就第七节 刘徽的极限思想
第二十四章 天文学第一节 星官体系与全天星图
第二节 天文仪器的研制和革新第三节 岁差的发现
第四节 太阳和五星视运动不均匀性的发现第五节 历法的进步
第六节 宇宙论第二十五章 物理学
第一节 力学知识第二节 声学知识
第三节 光学知识第四节 电磁学知识
第二十六章 地理学第一节 地志和地记
第二节 常璩与《华阳国志》第三节 地质、矿物学方面的成就
第二十七章 生物学第一节 分类学的发展
第二节 生态知识的发展第三节 微生物知识
第四节 戴凯之与《竹谱》第二十八章 医学
第一节 医学旧籍的研究整理第二节 医学经验总结和医学的发展
第二十九章 妇女第一节 女诗人蔡琰
第二节 刘兰芝抗婚第三节 谢道韫的才辩
第四节 苏蕙巧织回文图诗

第六卷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上册)
题记甲编 序说 第一章 基本史料
第一节《新唐书·艺文志》乙部第二节《新唐书·艺文志》甲丙两部
第三节《新唐书·艺文志》丁部第四节隋唐以后有关隋唐
第二章 考古资料 第一节 隋唐城址第二节 唐代的重要遗址
第三节 隋唐帝陵第四节 隋唐墓葬
第五节 隋唐时期的墓葬壁画第六节 隋唐时期的瓷窑与瓷器
第七节 隋唐金银器、铜镜、织物第三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隋唐史研究领域、方法和观点的发展变化第二节 隋唐史研究的主要成果清末民初的隋唐史研究
第三节 隋唐史研究中一些重要问题的争论第四节 敦煌吐鲁番文书的整理及研究
第四章 本卷编写旨趣乙编 综述 第一章 年代与历法 第一节 历史年代
第二节 历法第二章 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变迁
第一节 长安附近的水道及灌溉网的形成第二节 黄河下游富庶地区的变化
第三节 长江下游太湖区域农田水利的发达第四节 半农半牧地区的利用及部分段落疆界的变化
第五节 长江口外的海岸及扬州的繁荣第三章 疆域和行政区划及其变迁 第一节 疆域的轮廓
第二节 疆域的盈缩变迁第三节 行政区划及其有关制度
第四节 唐代的羁縻州制度及渤海、南诏的疆域区划第四章 隋唐各民族的分布及迁徙 第一节 突厥
第二节 铁勒第三节 吐蕃的昌盛和吐谷浑、党项等民族的内徙
第四节 东北诸族契丹的分布和崛起第五节 蛮僚诸族 岭南俚族洗、冯家族
第六节 隋的统一隋文帝的改革第六章 隋末农民大起义和唐朝的建立
第一节 隋炀帝的暴政穷奢极欲第二节 隋末农民大起义
第三节 唐朝的建立第七章 强大的封建专制国家 (武德、贞观到开元)
第一节 武德贞观年间的稳定发展第二节 高宗武则天时期的继续发展
第三节 开元时期的繁荣盛况第八章 唐中叶的变乱 (天宝到元和)
第一节 天宝年间的社会危机第二节 安史之乱
第三节 藩镇林立与朝廷集权的削弱第四节 宦官专政局面的形成
第五节 “永贞革新”与“元和中兴”第九章 唐皇朝的没落(元和末年以后)
第一节 唐皇朝的没落第二节 农民大起义
第十章 封建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阶级关系的变化第二节 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
第三节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第十一章 学术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 经学的一统和发展第二节 史学的发展
第十二章 隋唐时期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第二节 高水平的文化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
第三节 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图版目次
丙编 典志第一章 农牧地区的演变及其影响
第一节 农牧地区分界线的初步规定及其演变第二节 隋时及唐代前期关中的富庶和漕粮的主要供给地
第三节 隋唐时期半农半牧地区的养马事业第四节 江淮以南农业的发展及关中漕粮主要供给地的南移
第五节 漕粮运输途中的艰辛及养马地区的丧失对唐朝的影响第二章 农学和农业技术
第一节 农田水利的兴修第二节 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栽培技术
第三节 园艺和茶的栽培技术第四节 畜牧兽医
第五节 农 书第三章 官私手工业
第一节 官府手工业第四章 工程、手工业技术
第一节 建 筑第二节 水 利
第三节 纺 织第四节 采 矿
第五节 冶 金第六节 机 械
第七节 造船和航海第八节 造 纸
第九节 印 刷第十节 陶 瓷
第十一节 制 糖第十二节 石油天然气
第五章 户籍·田制·赋税第一节 户 籍
第二节 田 制第三节 赋 税
第六章 商业与货币第一节 商品种类的增多与生产中心的南移
第二节 市场结构的变迁第三节 商业城市的变迁
第四节 商业交通路线的变化第五节 货币的铸造与流通
第七章 交通与都会第一节 交通体制及其治理
第二节 隋唐两代都城长安及其辐射出来的道路第三节 隋唐两代的陪都与其有关的道路
第四节 以“扬一益二”见称的经济都会的交通道路第五节 开元年间十五道采访使的治所
第六节 十万户郡或州的治所第七节 边州赴域外的道路及沿边沿海的都会
第八章 长安和洛阳第一节 隋唐两代以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缘由
第二节 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规模第三节 强大的政治中心和繁荣的经济都会
第四节 东西并峙交相辉映的文化中枢第五节 唐未迁都后的长安和洛阳
第九章 隋唐科举制第一节 科举制的性质
第二节 科举制的萌芽第三节 科举制的创立
第四节 科举制的发展形成第五节 进士科与社会风习
第十章 隋唐官制第一节 隋代朝廷官制的结构
第二节 隋代地方行政机构的简并第三节 隋代官吏入仕制度的变革
第四节 隋代官吏等级与俸禄第五节 唐代官吏机构的设置与运转
第六节 唐代科举制度以外的入仕途径第七节 唐代官吏的考核与升迁
第八节 唐代官吏的职责与待遇第九节 唐代诏令文书的运行机制
第十一章 隋唐兵制第一节 府兵制的充分发展
第二节 府兵制的破坏和彍骑的兴废第三节 藩镇兵的兴盛
第四节 禁军的盛衰第十二章 隋唐律令
第一节 隋唐统治者的立法思想第二节 隋唐律令的制定概况
第三节 隋唐律令的基本形式第五节 隋唐律令的历史影响
第十三章 隋唐音乐第一节 隋朝的官廷燕乐
第二节 唐朝的官廷燕乐和音乐机构第三节 唐代的民间音乐活动
第四节 唐代的乐曲和曲子词第五节 隋唐时代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第十四章 隋唐礼俗第一节 服 饰
第二节 婚姻礼俗第三节 丧葬礼俗
第四节 祭祀礼乐

第六卷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下册)
丁编传记 第一章 隋文帝 第一节 谋取北周政权第二节 改革政治制度
第三节 处置民族关系第四节 平定南方
第五节 发展经济第六节 隋文帝与独孤后
第二章 隋炀帝 第一节 称帝以前“声名籍甚第二节 兴东都
第三节 政治措施第四节 穷兵黩武
第五节 隋的灭亡第三章 高颎宇文恺 第一节 高颎
第二节 宇文恺第四章 李密 窦建德 杜伏威 第一节 李 密
第二节 窦建德第三节 杜伏威
第五章 李勣 魏 徵 第一节 李 勣第二节 魏徵
第六章 唐高祖 第一节 晋阳起兵第二节 进取关中
第三节 削平群雄第四节 玄武门之变
第七章 唐太宗 第一节 从起兵到即位第二节 “贞观之治”
第三节 求贤和纳谏第四节 统一边疆
第五节 太宗晚年第八章 长孙无忌房玄龄 第一节 长孙无忌
第二节 房玄龄第九章 李靖 第一节 才识与胆气
第二节 平定江南第三节 北灭突厥
第四节 西击吐谷浑第五节 杰出的军事家
第一节 吐蕃的兴起第二节 弃宗弄赞的少年时代
第三节 嗣位和平叛第四节 迁都逻些
第五节 文成公主与唐蕃联姻第六节 立法建制
第七节 吐蕃和唐朝的友好关系第十一章 陆德明颜师古孔颖达 第一节 陆德明
第二节 颜师古第十二章 姚思廉李百药令狐德■李延寿 第一节 姚思廉
第二节 李百药第三节 令狐德棻
第四节 李延寿第十三章 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第一节 欧阳询
第二节 虞世南第三节 褚遂良
第十四章 玄奘义净鉴真 第一节 玄奘第二节 义净
第三节 鉴真第十五章 李淳风孙思邈 第一节 李淳风
第二节 孙思邈第十六章 吕才傅 奕 第一节 吕才
第二节 傅 奕第十七章 武则天 第一节 家世
第二节 从才人到皇后第三节 由干预政事到垂帘听政
第四节 承前启后的武周政权第十八章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第二节 杨炯第三节 卢照邻
第四节 骆宾王第十九章 陈子昂
第二十章 唐玄宗附杨贵妃 第一节 少年时代第二节 从平王到初登大宝
第三节 除旧布新第四节 骄侈怠政
第五节 天宝之乱第六节 忧郁孤凄度残年
第七节 杨贵妃第二十一章 姚崇张说 第一节 姚崇
第二节 张说第二十二章 一行 第一节 身世
第二节 在仪器制造及天文观测方面的成就第三节 《大衍历》的九服晷影算法及其正切函数表
第四节 《大衍历》的插值算法第二十三章 刘知幾吴兢 第一节 刘知幾
第二节 吴兢第二十四章 王维吴道子周昉 第一节 王维
第二节 吴道子第三节 周昉
第二十五章 李白杜甫 第一节 李白第二节 杜甫
第二十六章 安禄山田承嗣 第一节 安禄山第二节 田承嗣
第二十七章 唐代宗 第一节 率军平叛第二节 平定安史之乱
第三节 藩镇割据的祸端第四节 崇信佛教
第五节 理财和用人第二十八章 郭子仪 第一节 力战叛军
第二节 宦官谗毁第三节 御敌边关
第四节 威镇天下第二十九章 李光弼高仙芝 第一节 李光弼
第二节 高仙芝第三十章 唐德宗
第二节 泾原兵变第三节 李怀光之叛
第四节 收复长安第五节 起用李泌
第六节 贞元年间的其他弊政第三十一章 陆贽 第一节 政治经历
第二节 政治思想第三节 经济思想
第四节 军事思想第五节 “可为后世法”
第三十二章 颜真卿柳公权怀素 第一节 颜真卿第二节 柳公权
第三节 怀素第三十三章 刘晏杨炎 第一节 刘晏
第二节 杨炎第三十四章 李晟 第一节 勇猛善战
第二节 入神策军第三节 平定朱泚之乱
第四节 治理泾州第五节 失兵权而忠心不贰
第三十五章 异牟寻 第一节 南诏同唐的关系第二节 异牟寻归唐
第三节 联合唐军第三十六章 唐宪宗 第一节 重用人才
第二节 财政上的困难和缓解第三节 削平藩镇 讨刘辟
第四节 晚好神仙第三十七章 杜佑 第一节 一生为官
第二节 《通典》的编纂第三节 “始终言行
第三十八章 韩愈 柳宗元 第一节 韩愈第二节 柳宗元
第三十九章 白居易 第一节 以诗得罪权豪第二节 思想气质与其诗作
第三节 文名为诗名所掩第四十章 裴度 第一节 早年的政治生涯
第二节 “横身讨贼第三节 避祸东都
第四十一章 贾耽 李吉甫 第一节 贾耽第二节 李吉甫
第四十二章 李训郑注 第一节 李训第二节 郑注
第四十三章 高力士 鱼朝恩 仇士良 第一节 高力士第二节 鱼朝恩
第三节 仇士良第四十四章 李德裕 牛僧孺 第一节 李德裕
第二节 牛僧孺第四十五章 张议潮 第一节 驱逐吐蕃
第二节 加强守备第三节 张氏后裔经理河西
第四十六章 黄巢第一节 投身义师
第二节 纵横中原第三节 转战南北
第四节 建立大齐政权第五节 败死狼虎谷
第四十七章 数学第一节 数学教育
第二节 算经十书第三节 《缉古算经》与三次方程
第四节 二次插值法第五节 实用算术的发展与敦煌算书
第六节 中外数学交流第四十八章 天文学
第一节 隋代的历法第二节 中国星官体系的完善
第三节 天文仪器的复杂化和功能综合化第四节 一行的大地测量创举
第五节 唐代的历法第六节 古代天文文献的收集和整理
第七节 中外天文学交流第八节 气象知识的进步
第四十九章 地理学 第一节 地志第二节 地图
第三节 旅行家和游记第四节 水文著作
第五节 地质矿物著作第六节 沿革地理著作
第七节 堪舆著作第五十章 生物学
第一节 本草学与生物学第二节 地区性和园林动植物著作
第三节 植物形态和生态知识第四节 动物形态和生态知识
第五节 生物学的其他成就第五十一章 物理学 第一节 力学知识
第二节 热学知识第三节 声学知识
第四节 光学知识第五节 静电知识
第五十二章 化学 第一节 炼丹术的兴盛第二节 火药的发明
第五十三章 医学第一节 基础医学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第三节 孙思邈和《千金方》
第四节 王焘与《外台秘要》第五节 蔺道人与正骨医术
第六节 太医署和医学教育第七节 国内外医药学术交流
第八节 隋唐时医学家的批判精神第五十四章 妇女 第一节 洗夫人
第二节 平阳公主第三节 妇女书和宋氏姊妹

第七卷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册)
题记甲编序说 第一章文献资料 第一节五代十国史料
第二节辽代史料第三节宋代史料
第四节西夏史料第五节金代史料
第二章考古资料 第一节城址与界壕第二节手工业遗迹和遗物
第三节陵墓第四节宗教遗迹和遗物
第五节中外交流遗迹和遗物第三章研究概况 第一节五代史研究概况
第二节辽史研究概况第三节宋史研究概况
第四节西夏史研究概况第五节金史研究概况
第四章本卷编撰旨趣乙编综述 第一章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崛起 第一节五代兴亡
第二节十国割据第三节契丹的崛起
第二章辽的发展与灭亡 第一节景宗中兴与初期的辽宋战争第二节圣宗盛世
第三节走向衰亡的辽朝第三章宋朝的建立及与辽的对峙 第一节宋的建立
第二节消灭割据第三节争夺燕云的宋辽之战
第四章北宋初期的阶级关系与王小波、李顺起义 第一节宋初的阶级关系第二节王小波、李顺起义与王均兵变
第五章北宋中期的改革活动 第一节“澶渊之盟”以后的政治形势第二节庆历新政
第三节王安石变法第六章北宋中期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
第二节宋代的文化第二节宋学中的三个学派——新学、蜀学、理学
第三节文学、绘画、书法的革新第七章北宋后期的政治形势 第一节“更化”与“绍述”
第二节宋徽宗的腐朽统治宋江、方腊起义第八章金的兴起与宋的南迁 第一节女真族的兴起与金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金灭辽第三节宋的南迁
第九章南宋与金的对峙 第一节南宋初年的政治形势钟相、杨么起义第二节绍兴和议
第三节隆兴和议第十章南宋中后期的政局 第一节孝宗中兴
第二节开禧北伐与嘉定议和第三节南宋后期的政局
第十一章南宋的灭亡 第一节蒙古侵宋第二节南宋的灭亡
第三节张世杰、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第十二章金的发展与灭亡金末红袄军起义
第二节金在北方的统治第三节金末红袄军起义
第四节金朝的灭亡第十三章西夏 第一节党项的兴起及与宋、辽的关系
第二节夏国的建立及其政治形势第三节西夏的盛世
第四节西夏的衰落第五节西夏的灭亡
第十四章周边的民族及其政权 第一节奚族第二节鞑靼
第三节回鹘(附喀喇汗王朝)第四节吐蕃
第五节唃厮啰(青唐羌)第六节大理
第七节壮族丙编典志 第一章农业和农学技术 第一节五代十国的农业
第二节宋代的农业和农学技术第三节五代、宋的监牧
第四节以租佃制为主导的生产关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户籍制度第五节辽的牧业与农业
第六节西夏的农业和牧业第七节金的农业和牧业
第二章官私手工业 第一节五代、宋的手工业状况第二节辽的手工业
第三节西夏的手工业第四节金的手工业
第三章手工业、工程技术 第一节建筑第二节水利
第三节纺织第四节采矿
第五节冶金第六节机械
第七节交通运输第八节造纸
第九节印刷第十节制瓷
第十一节兵器第十二节煤炭
第十三节石油天然气第四章商业与货币 第一节五代十国的商业与货币
第二节宋代的商业第三节宋代的货币
第四节辽代的商业与货币第五节西夏的商业与货币
第六节金代的商业与货币第五章城市和镇市
第二节五代、宋的城市制度第三节五代、宋的镇、市
第四节辽代的城、镇第五节西夏都城兴庆府
第六节金代的城市与镇市第六章交通与邮传 第一节五代、宋的水上交通与漕运
第二节五代、宋的陆上交通与“驿站”第三节五代、宋的邮传(递铺)
第四节辽代的交通第五节西夏的交通
第六节金代的交通第七章赋税和役法 第一节五代、宋的田赋(两税)
第二节五代、宋的商税第三节五代、宋的役法
第四节辽代的赋税和役法第五节西夏的赋税与徭役
第六节金代的赋税和役法第八章政治制度 第一节五代政制
第二节北宋前期的朝廷政制第三节北宋中期的元丰官制改革
第四节北宋后期与南宋的朝廷政制第五节宋代的地方政制
第六节辽代的北面官和南面官第七节西夏官制
第八节金代官制第九章军制 第一节五代十国军制
第二节宋代军事制度第三节宋代禁军、厢军、乡兵(民兵)
第四节南宋“大军”第五节辽朝的军制
第六节西夏的兵制第七节金代猛安谋克制度
第十章法律 第一节五代的法律第二节北宋前期的法律
第三节宋神宗以后及南宋时期的法律第四节辽代的法律
第五节西夏的法律第六节金代的法律
第十一章科举与教育 第一节五代十国时期第二节宋代的科举制度
第三节宋代教育第四节辽代的科举与学校
第五节西夏的科举与学校第六节金代的科举与学校
第十二章社会风俗和宗教 第一节五代、宋的社会风俗第二节五代、宋的宗教
第三节辽代的社会风俗和宗教第四节西夏的社会风俗和宗教
第五节金代的社会风俗和宗教第十三章学术、文化 第一节五代十国的文化
第三节“宋学”学派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辽代文化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五节西夏的文化艺术第六节金代的文化艺术
图版目次

第七卷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下册)
丁编传记 第一章后梁太祖第二章敬翔张全义王彦章
第三章李克用 后唐庄宗 明宗第四章郭崇韬周德威
第五章后晋高祖后汉高祖第六章后周太祖世宗
第七章冯道王朴第八章杨行密李昪(徐知诰)
第九章钱镠王审知第十章刘刘旻
第十一章马殷高季兴第十二章王建孟知祥
第十三章李璟李煜韦庄欧阳迥顾闳中董源第十四章辽太祖述律后
第十五章辽太宗第十六章耶律曷鲁 耶律屋质
第十七章韩氏家族第十八章承天太后辽圣宗
第十九章耶律斜轸耶律休哥萧挞凛第二十章萧韩家奴耶律仁先王鼎
第二十一章耶律重元耶律乙辛第二十二章辽天祚帝
第二十三章 宋太祖第二十四章范质王溥魏仁浦
第二十五章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李继勋刘廷让第二十六章高怀德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罗彦瓌王彦昇
第二十七章赵普沈义伦吕馀庆刘熙古第二十八章杨业杨延昭杨文广
第二十九章寇準第三十章范仲淹
第三十一章韩琦富弼文彦博第三十二章包拯
第三十三章狄青郭逵第三十四章欧阳修
第三十五章曾巩第三十六章宋神宗
第三十七章王安石 章惇第三十八章司马光吕公著
第三十九章沈括第四十章苏洵苏轼苏辙
第四十一章周敦颐程颢程颐第四十二章邵雍张载
第四十三章苏颂第四十四章毕昇李诫王惟一
第四十五章柳永周邦彦第四十六章蔡京童贯
第四十七章宋高宗秦桧第四十八章李纲宗泽
第四十九章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刘锜第五十章岳飞
第五十一章吴玠吴璘第五十二章宋孝宗虞允文
第五十三章朱熹陆九渊吕祖谦第五十四章陈亮叶適
第五十五章李清照朱淑真第五十六章陆游辛弃疾
第五十七章姜夔吴文英第五十八章郑樵马端临
第五十九章李焘李心传徐梦莘第六十章晁公武赵希弁陈振孙
第六十一章秦九韶第六十二章张浚韩侂胄
第六十三章史弥远贾似道第六十四章真德秀魏了翁刘克庄
第六十五章毕再遇李好义杨巨源孟珙 余玠王坚李庭芝张珏第六十六章文天祥张世杰
第六十七章李继迁张浦第六十八章李德明
第六十九章夏景宗第七十章夏毅宗没藏讹庞
第七十一章夏惠宗惠宗梁太后第七十二章夏崇宗崇宗梁太后
第七十三章夏仁宗任得敬第七十四章夏桓宗夏襄宗
第七十五章夏神宗夏献宗夏末帝第七十六章金太祖
第七十七章完颜宗翰完颜宗望完颜昌第七十八章金太宗
第七十九章金熙宗第八十章完颜宗弼完颜希尹韩企先
第八十一章海陵王第八十二章金世宗
第八十三章金章宗金宣宗金哀宗第八十四章完颜陈和尚郭蝦■
第八十五章李全武仙崔立第八十六章蒲鲜万奴
第八十七章元好问第八十八章数学
第八十九章天文学第九十章物理学
第九十一章化学第九十二章地理学
第九十三章生物学第九十四章医药学

第八卷 中古时代·元时期(上册)
题记甲编序说 第一章汉文资料 第一节基本史料
第二节行记第三节其他史料
第四节笔记小说第五节政书
第六节地方志第七节诗文集
第二章蒙、藏、回鹘文资料 第一节蒙古文资料第二节藏文资料
第三节回鹘(畏兀)文资料第三章国外资料 第一节波斯文资料
第二节阿拉伯文史料第三节欧洲文字资料
第四节亚美尼亚文资料第五节叙利亚文史料
第六节俄、日文资料第四章明清两代的元史著述 第一节明代的元史著述
第二节清中叶以前的元史著述第三节鸦片战争后的西北
第四节清末民国初的三部元史著作第五章二十年代以后元史研究的进步 第一节王国维、陈垣、陈寅恪等在
第二节姚从吾、韩儒林、翁独健、邵循正等在元史研究上的贡献第三节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
第六章建国以来的蒙元史研究 第一节蒙元史研究的新时期第二节史料整理与研究
第三节通论性著作和工具书的编撰第四节政治史研究
第五节经济史研究第六节思想文化史研究
第七节民族和边区史研究第八节中外关系史研究
第七章国外的蒙元史研究 第一节十九世纪末以前的蒙元史研究第二节二十世纪的蒙元史研究
第八章本卷编写旨趣乙编综述 第一章国号、年代和分期 第一节国号和年代
第二节分期第二章疆域与政区 第一节疆域
第二节都城、两都制度第三节中书省和诸行省
第三章民族 第一节蒙古族第二节回回
第三节藏族第四节畏兀儿族
第五节云南各族第六节东北各族
第四章蒙古的兴起 第一节蒙古部落的起源及其社会的发展第二节蒙古高原诸部的争战与成吉思汗的统一
第三节大蒙古国的建立第五章蒙古国的强盛 第一节成吉思汗时期
第二节窝阔台时期第三节贵由时期
第四节蒙哥时期第六章元代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和忽必烈时期的元代社会 第一节忽必烈建国及其与阿里不哥的争位战争
第二节李璮之乱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制度的完善第三节南宋的灭亡与江南的统一
第四节西北边地的争夺与北方、东北边疆的巩固西北边地的争夺第五节元朝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与统治秩序的稳定社会经济的恢复
第六节“义利”之争与厉行“汉法”派的受挫第七章成宗“守成”与武宗时朝政的衰弛 第一节成宗之立及其“持盈守成”的国策
第二节元贞大德间的朝政和社会“惟和”政治第三节大德末年的汗位危机和至大“惟新”皇位之争
第八章从变通祖述到粉饰文治 第一节皇庆延祐间汉法的再推行及其波折“崇文右儒”第二节至治新政和南坡之变
第三节晋邸继统与两都之战第四节明文之争和至顺年间的“文治”
第九章元朝统治的衰败与元末农民大起义 第一节元朝统治的衰败第二节元末农民大起义
第三节朱元璋削平群雄第四节元朝的灭亡
第十章西北宗藩第一节察合台汗国
第二节钦察汗国第三节窝阔台汗国
第四节伊利汗国第十一章文化的发展
第一节哲学思想第二节文学艺术
第三节史学第十二章宗教的兴盛 第一节佛教
第二节道教第三节伊斯兰教
第四节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第五节萨满教
第十三章中外关系 第一节高丽第二节日本
第三节安南、占城第四节缅、暹、罗斛、真腊
第五节爪哇及南海诸国第六节印度、僧伽剌
第七节非洲、阿拉伯半岛第八节欧洲
丙编典志 第一章农业、畜牧业 第一节元代的重农政策第二节元代的农业生产技术
第三节元代农业的恢复、发展与衰敝第四节畜牧业
第二章土地制度与地租 第一节土地制度第二节地租
第三章户籍、赋役 第一节户籍第二节赋役
第四章手工业、工程第一节工匠的来源及其地位
第二节元代的官私手工业第三节手工业工程的技术成就
第五章商业与市镇 第一节商业第二节市镇
第三节商人第六章运河与海运
第一节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与整治第二节海运
第七章钞法 第一节初期钞法与地方货币第二节钞法的整备与中统元宝交钞的颁行
第三节钞法改革与至元宝钞第四节至大变钞及其失败
第五节至正变钞与钞法的崩溃第八章职官制度 第一节元代官制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铨选制度第三节俸禄
第九章军事制度第一节军队
第二节军事指挥第三节兵役制度
第四节军官第五节武器管理与后勤保障
第六节站赤与急递铺第七节军法
第十章元代投下分封制度第一节草原兀鲁思的分封
第二节汉地五户丝食邑的建立第三节忽必烈时期的投下制度
第四节投下的官署第五节投下领主的特权
第六节投下户第七节王爵承袭制度
第十一章元代的法律第一节元代法律的编纂
第二节《大元通制》的体系第三节《大元通制》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元代的司法结构第十二章元代的礼俗
第一节祭祀第二节仪制
第三节婚姻第四节丧葬
第五节岁时节序图版目次

第八卷 中古时代·元时期(下册)
丁编 传记 第一章 拖雷阿里不哥真金 第一节 拖雷(附唆鲁禾帖尼) 随父征战第二节 阿里不哥 争夺皇位
第三节 真金 习儒学第二章 拙赤合撒儿按赤台铁木格斡赤斤别里古台 第一节 拙赤合撒儿
第二节 按赤台(附哈丹)第三节 铁木格斡赤斤(附塔察儿)
第三章 昔里吉乃颜海都 第一节 昔里吉 合谋反叛第二节 乃颜(附脱脱)
第三节 海都第四章 木华黎速不台哲别 第一节 木华黎(附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
第二节 速不台(附兀良合台)第三节 哲别
第五章 失吉忽秃忽忙哥撒儿耶律楚材镇海牙老瓦赤 第一节 失吉忽秃忽第二节 忙哥撒儿
第三节 耶律楚材第四节 镇海
第五节 牙老瓦赤第六章 严实董俊张柔 第一节 严实(附严忠济、严忠范)
第二节 董俊(附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第三节 张柔
第四节 史天泽第五节 李璮
第六节 汪世显(附汪德臣、汪良臣、汪惟正)第七章 刘秉忠 赵璧 王文统张文谦郝经姚枢许衡 第一节 刘秉忠
第二节 赵璧第三节 王文统
第四节 张文谦第五节 郝 经
第六节 姚枢第七节 许衡
第八章 廉希宪赛典赤·赡思丁安童不忽木 第一节 廉希宪第二节 赛典赤·赡思丁
第三节 安童第四节 不忽木
第九章 阿合马桑哥卢世荣 第一节 阿合马第二节 桑哥
第三节 卢世荣第十章 伯颜阿术阿里海牙张弘范李恒史弼高兴 第一节 伯颜
第二节 阿术第三节 阿里海牙
第四节 张弘范第五节 李恒
第六节 史弼第七节 高兴
第十一章 玉昔帖木儿月赤察儿土土哈床兀儿 第一节 玉昔帖木儿第二节 月赤察儿
第三节 土土哈、床兀儿第十二章 哈剌哈孙李孟铁木迭儿拜住燕铁木儿 第一节 哈剌哈孙
第二节 李孟第三节 铁木迭儿
第四节 拜住第五节 燕铁木儿
第十三章 伯颜脱脱察罕帖木儿扩廓帖木儿 第一节 伯 颜第二节 脱脱
第三节 察罕帖木儿第四节 扩廓帖木儿
第十四章 韩林儿刘福通徐寿辉陈友谅明玉珍张士诚 第一节 韩林儿第二节 刘福通
第三节 徐寿辉第四节 陈友谅
第五节 明玉珍第六节 张士诚
第七节 方国珍第八节 陈友定
第十五章 邱处机八思巴爱薛 第一节 邱处机第二节 八思巴
第三节 爱薛第十六章 札马鲁丁郭守敬 第一节 札马鲁丁
第二节 郭守敬第十七章 王祯黄道婆忽思慧 第一节 王祯
第二节 黄道婆第三节 忽思慧
第十八章 阿尼哥朱思本贾鲁 第一节 阿尼哥第二节 朱思本
第三节 贾鲁第十九章 关汉卿王实甫 第一节 关汉卿
第二节 王实甫第二十章 刘因吴澄赵孟頫高克恭 第一节 刘因
第二节 吴澄第三节 赵孟頫
第四节 高克恭第二十一章 赡思马祖常萨都剌迺贤虞集苏天爵 第一节 赡 思
第二节 马祖常第三节 萨都剌迺贤
第四节 虞集第五节 苏天爵
第二十二章 数学第二节 垛积术
第三节 招差术第四节 弧矢割圆术和球面三角法
第五节 中国数码和零的符号第六节 筹算歌诀的完备和珠算的发明
第七节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数学交流第二十三章 天文学 第一节 天文学发展盛况空前
第二节 元代天文学发展的社会条件第三节 两所国家级天文台
第四节 授时历第五节 气候知识的应用
第二十四章 物理学第二节 光学实验
第三节 电和磁第二十五章 化学
第二十六章 地理学 第一节 东西方地理知识的交流第二节 地 志
第三节 官方首次派人实地考察河源第四节 地 图
第二十七章 生物学第一节 植物生态知识
第二节 植物生理知识第三节 养蚕
第四节 养蜂第二十八章 医药学
第二节 医学基础研究与营养学成就第三节 医学争鸣与临床医学的发展
第四节 各族医学家第五节 中外医学交流

第九卷 中古时代·明时期(上册)
题记甲编 序说 第一章 文献资料 第一节 基本史料
第二节 私家 著作第三节 地方志
第四节 明代徽州文书档案第五节 其他明代档案史料
第二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近百年来中国学者研究明史的情况第二节 关于几个专题的研究情况
第三章 本卷编写旨趣乙编 综述 第一章 明朝的建立与北元的覆灭
第二节 群雄并起 地主武装第三节 朱元璋的崛起
第四节 扫平群雄第五节 北元的覆灭
第二章 明朝的兴盛第一节 明初政治
第二节 “靖难之役”与永乐年间的政治第三节“仁、宣致治”
第三章 明朝的中衰第一节 正统至天顺年间的政治 “土木之败”英宗被俘
第二节 成化至正德年间的政治 宪宗怠政第三节 嘉靖年间及万历初年的政治
第四章 明朝的灭亡第二节 万历年间的矿使税监和民变
第三节 争“国本”和“三案” 争国本第四节 东林党争
第五节 魏忠贤专权第六节 严重的财政危机
第五章 明代的农民起义 第一节 明初的农民起义第二节 明中期的农民起义
第三节 明末农民大起义第六章 南明政权及各地的抗清斗争 第一节 清兵入关及大顺政权的抗清斗争
第二节 弘光政权的建立和江南人民的抗清斗争第三节 大西军的抗清斗争
第四节 南明其他政权的抗清斗争第五节 郑成功坚持抗清斗争及收复台湾
第七章 明代军政体制的变化第一节 明朝的行政体制
第二节 军事制度第三节 司法制度
第四节 监察制度第八章 明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
第二节 手工业的进步第三节 商业的繁荣
第四节 资本主义萌芽①第五节 人身依附关系的松解
第九章 明朝的民族关系第一节 明与东北民族
第二节 明与蒙古的关系第三节 明代的西域和西藏
第四节 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 土司制度第十章 明朝的对外关系与中西文化交流
第一节 与朝鲜的关系第二节 与安南的关系
第三节 与日本的关系第四节 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
第五节 与帖木儿帝国的关系第六节 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的入侵
第七节 传教士来华与中西文化交流第十一章 明代的学术思想
第一节 明初对理学的提倡和统治思想的确立第二节 王阳明心学的广泛传播及其流派
第三节 泰州学派的兴起与李贽的异端思想第四节 罗钦顺、王廷相等对理学和心学的批评
第五节 顾宪成、高攀龙与东林学派第六节 明末两大师——刘宗周和黄道周
第七节 实学思潮的兴起第十二章 文学艺术 第一节 文学
第二节 小说与话本第三节 戏曲
第四节 音乐、舞蹈 宫廷乐舞第五节 美术 绘画与书法
丙编 典志 第一章 农学和农业技术第一节 农具和农田水利
第二节 对耕作技术的认识和提高第三节 施肥和改良土壤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新作物的引种和良种选育第五节 棉花栽培技术的进步
第六节 大田作物的无性繁殖技术第七节 园艺、植桑养蚕和畜牧兽医技术
第八节 农书第二章 土地制度 第一节 明代土地制度的形式
第二节 编造田籍 核田定赋第三节 推行屯田
第四节 限制庄田第三章 户口制度
第一节 建立户帖户籍第二节 抚辑各色人户
第三节 调整人口布局第四节 户口统计混乱
第四章 赋役制度 第一节 明初赋役制度的重建第二节 金花银与江南均田均粮活动
第三节 明中叶赋役制度的改革第四节 万历清丈与一条鞭法改革
第五节 三饷加派与明代赋役制度的终结第五章 官私手工业 第一节 官府手工业
第二节 地方官府手工业第三节 官府对工匠的管理制度
第四节 民间手工业 民间手工业概况第六章 手工业、工程技术 第一节 建筑
第二节 水利第三节 纺织
第四节 采矿第五节 冶金
第六节 机械第七节 交通运输
第八节 兵器第九节 造纸
第十节 印刷第十一节 制瓷
第十二节 漆器第十三节 煤炭
第十四节 石油天然气第七章 阶级结构 第一节 明代社会阶级的构成及其特点
第二节 宗室与勋戚第三节 界限分明的官与民
第四节 农村的阶级对立第五节 成分复杂的城镇阶级构成
第六节 独立的经济群体——商人与商帮第八章 商业 第]一节明代商业的特点
第二节 市场管理制度第三节 商税的征收和管理制度
第四节 对商人的管理与控制制度第九章 教育、科举与铨选、考核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
第二节 考试制度第三节 科举制度
第四节 任官制度第五节 任官回避制度
第六节 官吏的考核制度第十章 明代的宗教
第一节 佛教第二节 道教
第三节 民间宗教第四节 伊斯兰教
第五节 天主教

第九卷 中古时代·明时期(下册)
丁编 传记 第一章 明太祖第一节 从行僧到帝王
第二节 皇权的树立第三节 经济政策
第四节 保境安民第五节“忧危积心
第二章 刘基李善长宋濂胡惟庸第一节 刘基
第二节 李善长第三节 宋濂
第四节 胡惟庸 官至左丞相第三章 徐达 常遇春 沐英 蓝玉
第一节 徐达第二节 常遇春
第三节 沐英蓝玉 沐英第四章 明成祖 第一节“靖难”取胜
第二节 文治武功第三节 长驾远驭
第四节 宫闱第五节 余论
第五章 方孝孺解缙 第一节 方孝孺第二节 解缙 青年才子
第六章 姚广孝夏原吉 第一节 姚广孝第二节 夏原吉
第七章 郑和 第一节 哈只世家第二节 七下西洋
第三节 历史影响第八章 宗喀巴 第一节 幼年出家
第二节 入藏求学第三节 云游和立宗
第四节 宗教改革第五节 创立格鲁派
第九章 唐赛儿 第一节 救民于困厄的“佛母”第二节 山东饥荒与唐赛儿起义
第三节 唐赛儿失踪之谜第十章 明仁宗 第一节 仁厚之君
第二节 夺嫡之争第三节 九个月的仁宗之治
第十一 章明宣宗第一节 宣德初政
第二节宽松与务实第三节任人唯贤
第四节守成之君第十二章周忱 第一节 周忱
第二节 况钟第十三章 杨士奇 杨荣 杨溥
第一节 杨士奇第二节 杨荣
第三节 杨溥第十四章 明英宗
第一节“委政阁臣”第二节 朝政渐乱
第三节“土木之变”第四节 南宫复辟
第十五章 于谦第一节 巡抚二省
第二节 挺身于危难之中第三节 改革军制
第四节“一腔热血第十六章 明孝宗
第一节 弘治初政第二节 从宫廷到朝廷
第三节 弘治中兴第四节 兴革与法祖
第十七章 丘浚 李东阳 第一节 丘浚 名重于公卿之间第二节 李东阳
第十八章 王恕马文升刘大夏第一节 王恕
第二节 马文升第三节 刘大夏
第十九章 明武宗 汪直 刘瑾 第一节 明武宗第二节 汪直
第三节 刘瑾第二十章 王守仁
第一节 心忧天下第二节 龙场彻悟
第三节镇压农民起义第四节平宁王之乱
第五节建书院第六节身居闲职
第二十一章王艮 第一节 从灶丁到学者第二节 师生之间
第三节 创立泰州学派第四节 王艮的叛逆精神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十二章 明世宗第一节 议礼皇帝
第二节“嘉靖新政”第三节 道长皇帝
第四节 君臣之间第二十三章 张璁桂萼杨慎 第一节 张璁 议礼之争
第二节 桂萼 均平赋役第三节 杨 慎
第二十四章 严嵩徐阶高拱 第一节 严嵩第二节 徐阶 谪官与“早达”
第三节 高拱第二十五章 海瑞
第一节 聪敏好学第二节 以礼为教
第三节 丈田均赋第四节 冒死上疏
第五节 巡抚江南第六节 退居林下
第七节 任劳任怨第二十六章 明神宗 第一节 冲年即位
第二节 励精图治第三节 自毁改革成果
第四节 三十年晏处深宫第二十 章 张居正 第一节 厚望所寄
第二节 从翰林到内阁第三节 从普通阁臣到操纵内阁
第四节 选用人材——考成法第五节 边事安排
第六节 捐上而益下第七节 度田、条编
第八节 从“夺情”到抄家第二十八章 戚继光 第一节 世袭登州指挥
第二节 抗倭于东南沿海 《练兵议》第三节 北戍蓟辽
第四节 功大赏薄第二十九章 俺答三娘子 第一节 俺答
第二节 三娘子第三十章 李贽
第一节 商人世家子第二节 官场受磨难
第三节 著书立“异端”第四节 无辜系狱
第三十一章 魏忠贤第一节 独揽朝政
第二节 迫害“东林”党人第三节 阉党与生祠
第四节 厂卫刑狱第五节 从九千岁到败亡
第三十二章 顾宪成李三才杨涟 第一节 顾宪成第二节 李三才
第三节 杨涟第三十三章 赵南星高攀龙 第一节 赵南星
第二节 高攀龙第三十四章 张溥张采 第一节 张溥
第二节 张采第三十五章 刘宗周黄道周 第一节 刘宗周
第二节 黄道周第三十六章 李梦阳 第一节 官场险恶
第二节“今真诗乃在民间”第三十七章 王世贞 第一节 身世和宦历
第二节 文学理论第三节 史学理论
第三十八章 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 第一节 罗贯中和《三国志通俗演义》第二节 施耐庵和《水浒传》
第三节 吴承恩和《西游记》第三十九章 佚名冯梦龙 第一节 佚名
第二节 冯梦龙第四十章汤显祖徐渭 汤显祖
第二节徐渭第四十一章 归有光 袁宏道 钟惺 第一节 归有光
第二节“公安三袁”第三节钟惺附谭元春
第四十二章董其昌陈洪绶 第一节 董其昌第二节 陈洪绶
第四十三章 唐寅 文徵明 祝允明 沈周 仇英 第一节 唐寅第二节 文徵 明
第三节 祝允明第四节 沈周 仇英 沈 周
第四十四章 回回诗人第一节丁鹤年及赛景初等
第二节金大车等江南诗人第三节马继龙等云南诗人
第四十五章李时珍 第一节 出身世医第二节《本草纲目》的科学成就
第三节 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第四节 深远的影响
第四十六章 徐光启利玛窦第一节 徐光启 信奉天主教的宰相
第二节 利玛窦 青少年时代第四十七章 徐霞客 宋应星 第一节 徐霞客 “万里遐征”
第二节宋 应 星 才大学博第四十八章 朱 载 ■ 第一节 家世和主要著作
第二节 创建十二平均律第三节 其他方面的科学成就
第四节 淡泊名利第四十九章 崇祯帝
第一节“中兴”之梦第二节 重宦官、轻文臣
第三节 急躁与褊狭的性格第四节 孤独的勤政者
第五节 煤山自缢第五十章 周延儒 温体仁 第一节 周延儒
第二节 温体仁第五十一章 袁崇焕 孙承宗 熊廷弼 第一节 袁崇焕
第二节 孙承宗第三节 熊廷弼
第五十二章 陈子龙 张煌言第一节陈 子 龙
第二节张煌言第五十三章杨嗣昌 史可法 第一节 杨 嗣 昌
第二节 史 可 法第五十四章 李自成 张献忠 马守应
第一节 李自成第二节 张献忠
第三节 马 守 应第五十五章 数学
第一节 传统数学研究的衰落第二
第三节 珠算术的发展第四节 西方数学的引进
第五十六章 天文学第一节 厉禁和抗禁
第二节 历法第三节 天文台
第四节 回回天文学第五节 航海天文学
第六节 西方天文学的传入第七节《崇祯历书》
第五十七章 物 理 学第一节 力学材料力学知识
第二节 声 学 对声的认识及应用第三节 光 学 传统的光学研究及记载
第四节 电 和 磁 指南针和罗盘广泛应用于航海第五十八章 化学 第一节《道藏》中的炼丹术著作
第二节 本草学中的化学知识第三节 西方化学知识的传入
第五十九章 地理学第一节 郑和航海与域外地理学著作
第二节 地方志第三节 地图学
第四节 边疆地理和军事地理著第五节 旅行家及其著作
第六十章 生物学第一节 动植物形态和分类知识
第二节 动植物习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第三节 遗传与变异
第四节 微生物知识第五节 解剖学知识
第六节 《救荒本草》和《闽中海错疏》第六十一章 医药学
第一节 医学基础学科的进步第二节 临床医学进一步丰富发展
第三节 医学革新与求实思想的兴起与成就第四节 卫生保健管理制度与中外交流

第十卷 中古时代·清时期(上册)
题记甲编序说 第一章基本史料 第一节编年体、纪传体史料
第二节政书第三节档案
第四节地方史志第五节清人边疆史地书籍
第六节文集第七节笔记
第八节记事本末体史料第九节契据文书
第十节类书和丛书第十一节文物
第二章研究概述 第一节辛亥革命(1911年)以来的清史研究第二节1949年以来的清史研究
第三章本卷编写旨趣乙编综述 第一章后金兴起 第一节金国英明汗
第二节明满关系第二章清的确立 第一节宽温仁圣皇帝
第二节无敌军威第三章入主中原 第一节君临天下
第二节既沿明制又增新章第四章康乾盛世 第一节计擒鳌拜玄烨亲政
第二节强化统治机构加强思想控制第三节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
第四节平定准部统一回疆第五节安定西南辖治蒙区
第六节经济发展“大清全盛”第五章嘉道渐衰 第一节政以贿成昏庸腐朽
第二节罪恶的鸦片贸易和清政府的防范第六章白莲教和川楚陕农民起义 第一节白莲教
第二节川楚陕农民大起义第七章天地会
第一节天地会的起源第二节天地会的群众基础、特点和性质
第三节天地会的作用第八章少数民族
第一节蒙古族第二节藏族
第三节彝族第四节回族
第五节维吾尔族第六节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族
第九章台湾的开发第一节土地的开发
第二节经济的发展第十章中俄关系 第一节起源和冲突
第二节早期俄使来华第三节雅克萨之战
第四节中俄第一个条约——《尼布楚条约》第五节俄商来华与《布连斯奇条约》及《恰克图条约》
第六节俄国传教士的在华活动丙编典志 第一章农学和农业技术
第一节农具和农田水利第二节对生产技术原理认识的提高和耕地技术的改进
第三节作物构成和“一岁数收”技术的发展第四节几种特殊的栽培技术
第五节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经验的进一步丰富第六节植树造林和柞蚕放养技术的改进
第七节农书第二章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上) 第一节旗地
第二节农业租佃关系第三节农业雇佣劳动
第四节台湾的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第五节土地买卖
第三章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下) 第一节八旗王公贵族第二节孔府贵族地主
第三节宗族制度第四章手工业技术及有关的工程 第一节建筑
第二节水利第三节纺织
第四节采矿第五节冶金
第六节机械第七节交通运输
第八节兵器第九节造纸
第十节印刷第十一节瓷器
第十二节石油天然气第五章手工业与资本主义萌芽 第一节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节四川井盐业中资本主义的萌芽第六章商人、商业、商镇 第一节商人和商业
第二节天下四大镇第三节粤海关
第四节广东十三行第五节物价
第七章政权机构及其职能 第一节职官制度第二节议政王大臣会议
第三节财政管理第四节漕运
第五节学校与科举第六节“滋生人丁”和“摊丁入亩”
第八章军制和法制 第一节八旗与绿营第二节刑法制度
第九章礼俗 第一节岁时节日风俗第二节木兰秋狝
第十章官修图书 第一节清代官修图书制度与机构第二节清代官修图书的基本概况
第三节清代官修图书的特点及其影响

第十卷 中古时代·清时期(下册)
丁编 传记 第一节 艰苦创业的“英明汗”第二节 萨尔浒之战的无敌统帅 誓师伐明
第三节 威风凛凛的辽东王 力克辽、沈第四节 屡犯错误的年迈之君
第五节 宁远失利含恨而逝第二章 太宗皇太极 第一节 在战争中成长
第二节 天聪汗的成就第三节 大清国宽温仁圣皇帝
第三章 多尔衮第一节 从孤儿弱主到和硕睿亲王
第二节 立幼帝大战山海关第三节 九洲干戈开国定制
第四节 功罪自有评说第四章 顺治帝福临
第一节 六岁即位第二节 乾纲独断锐意更新
第三节 偏袒满人刚愎任性第四节 对传教士、名僧的优遇和敬重
第五节 皇后和贵妃 皇后的立废第五章 康熙帝玄烨
第一节 聪颖勤学第二节 登大位
第三节 擒鳌拜第四节 平“三藩”
第五节 征“罗刹”第六节 抚蒙古
第七节 理财政第八节 重文化
第六章 代善 第一节 尊号“古英巴图鲁”第二节 大贝勒
第三节 和硕兄礼亲王第七章 李定国
第一节 大西军战将第二节 平定黔滇
第三节 联明抗清第四节 两蹶名王
第五节 转 战 两 广第六节 粉 碎 孙 逆
第七节 宁 死 荒 外第八章 范 文 程 第一节 初显身手授游击
第二节 智谋日增升任大学士第三节 疏言天下事定计取中原
第四节 开国定制再建功勋第五节 功成引退“元辅高风”
第九章 郑成功 第一节 楼船世家一少年第二节 隆武赐姓海上起兵
第三节 立足金、厦第四节 和 战 之 间
第五节 北 伐 金 陵第六节 收 复 台 湾
第七节 英 雄 之 死第十章 鳌 拜
第二节 有所作为的辅政大臣第三节 功 过 参 半
第十一章 吴 三 桂第二节 献关降清晋爵平西王
第三节 杀故主晋爵亲王第四节 叛清称帝五月而亡
第十二章 图海第二节 重新起用平定察哈尔
第三节 降服三藩叛将王辅臣第四节 定陕甘
第十三章 明珠 第一节 先世及早年的经历第三节 与理学名臣的往来
第四节 晚 年 戴 罪第十四章 索 额 图 第一节 先世贵族朝廷重臣
第二节 为平定三藩积极谋划第三节 签订《尼布楚条约》
第四节 从征准噶尔第五节 被康熙处死
第十五章 黄宗羲 第一节 为父申冤赴京上疏第二节 声讨阉党余孽阮大铖
第三节 起兵抗清“濒于十死”第四节 讲学十七载创立浙东学派
第五节 著作等身一代大师第六节 晚年顺清寿逾八旬
第十六章 顾 炎 武 第一节 遗民孤忠“无仕异朝”第二节 “经世致用”及民主意识
第三节 顾炎武的历史性成就第十七章 王夫之 第一节 先世和早年的生活
第二节 坚持抗清斗争第三节 不朽的著作光辉的思想
第十八章 汤斌第一节 为民解忧的四品道员
第二节 精通理学的“博学鸿儒”第三节 廉洁奉公的江宁巡抚
第四节 忤权相遭贬郁病去世第十九章 李光地
第一节 贪功卖友青云直上第二节 直隶巡抚政绩卓著
第三节 晋官大学士第二十章 于成龙
第一节 勇于任事第二节 清苦克俭
第二十一章 张伯行第一节 治河崭露头角
第二节 “清白之名闻天下”第三节 “礼乐名臣”
第二十二章 靳辅 第一节 早年的经历第二节 总督河道和“一日八疏”
第三节 治河初见成效与第一次大争论第四节 再获成功与争论迭起
第五节 跌宕的岁月第二十三章 颜元李塨
第一节 颜元的家世和生平第二节 颜元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第三节 继承和发展了颜元学说的李塨第二十四章 王锡阐 第一节 生平与著作
第二节 对中西历法的研究第三节 《晓庵新法》和《圆解》
第四节 《五星行度解》第五节 在天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十五章 梅文鼎 第一节 家世和生平第二节 学术活动和著作
第三节 对中国天文学的研究和贡献第四节 对中国数学的研究和贡献
第五节 对清代学术界的影响第二十六章 蒲松龄 第一节 少年时期
第二节 对民间俚曲和鬼狐故事的兴趣第三节 幕宾生涯
第四节 贫病交加笔耕不辍第五节 坐馆四十年
第六节 《聊斋志异》的创作和流传第二十七章 雍正帝胤禛 第一节 储位斗争中继承皇位
第二节 政治思想、才能和性格第三节 政治斗争与处理政敌
第四节 改革赋役制度及对农民的政策第五节 变更行政制度
第六节 思想文化政策的实施第七节 改土归流及对边疆民族的政策
第八节 家庭生活和死亡之谜第二十八章 乾隆帝弘历
第一节 继位为帝第二节 乾隆初政
第三节 百务俱兴第四节 “十全武功”
第五节 编纂《四库全书》第六节 挥霍浪费和珅专权
第二十九章 鄂尔泰 第一节 生平与家世第二节 施行改土归流政策
第三节 可贵的用人思想第四节 性格与君臣际合
第三十章 傅恒 第一节 受帝宠金川立功第二节 任宰辅佐治国政
第三节 击缅失败羞惭病故第三十一章 兆惠
第一节 平准部之功第二节 定回疆之功
第三十二章 阿桂 第一节 尚书之子初露头角第二节 创办伊犁屯田
第三节 办理缅甸事务第四节 平定金川
第五节 治水督师查办钦案第六节 鄙视和珅力保晚节
第三十三章 和珅第一节 罕见的发迹
第二节 秉权二十余年第三节 可悲的结局
第三十四章 郑板桥第一节 家业衰败刻苦求学
第二节 清廉为官第三节 卖画终老
第四节 板桥风格第三十五章 吴敬梓 第一节 家世和生平
第二节 《儒林外史》的创作和流传第三十六章 曹雪芹 第一节 生平和家世
第二节 《红楼梦》的创作和高鹗的续修第三节 《红楼梦》的反封建意识
第三十七章 戴震 第一节 钦赐殿试第二节 哲学思想
第三节 考据大师第四节 自然科学史上的贡献
第三十八章 钱大昕 第一节 家世和早年生活第二节 仕宦生活与学术研究
第三节 晚年归隐学术成就斐然第三十九章 赵翼 第一节 早年生活
第二节 仕宦与著述第四十章 章学诚 第一节 立志史学
第二节 一代大师第四十一章 嘉庆帝颙琰 第一节 继位和亲政
第二节 所谓的“咸与维新”第三节 镇压川楚陕白莲教起义
第四节 抑制英国入侵 严禁鸦片输入第四十二章 道光帝旻宁
第一节 改革漕运、盐政第二节 矫正奢靡风尚
第三节 整顿吏治第四节 禁止鸦片走私与贸易
第五节 鸦片战争中对英国侵略 者的抵抗和妥协第六节 平定张格尔叛乱
第七节 镇压瑶民起义第四十三章 阮元
第一节 生平、家世与为人第二节 几件政事
第三节 学术成就第四节 对西方的态度
第四十四章 王清任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第二节 在解剖学上的贡献
第三节 “气血学说”的提倡第四节 最可宝贵的精神
第五节 历史条件的限制第四十五章 吴其浚 第一节 生平
第二节 《植物名实图考》第三节 其他著作
第四十六章 王聪儿李文成 第一节 王聪儿与白莲教第二节 李文成与天地教
第四十七章 数学第一节 对数的引进
第二节 梅文鼎的数学工作第三节 康熙帝与《数理精蕴》
第四节 中国传统数学的整 理研究和《畴人传》第五节 方程论
第六节 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第七节 李善兰的数学工作
第八节 其他方面的成就第四十八章 天文学
第一节 《西洋新法历书》与 《时宪历》的颁行第二节 钦天监的天文工作
第三节 钦天监以外的天文工作第四节 近代天文学的萌芽
第五节 气象学的发展 气象观测与气象记录第四十九章 物理学
第一节 力学 比重的测定第二节 热学
第三节 声学第四节 光学 传统的光学研究及记载
第五节 电和磁 指南针和罗盘广泛应用于航海第五十章 地理学
第一节 传统地理学的进展第二节 古代地理学文献的考释
第三节 边疆地理和域外地理第四节 关于水系的专门研究
第五节 方志学第六节 旅行家和游记
第七节 《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舆图》第五十一章 化学
第一节 传统化学工艺的发展第二节 药物化学
第三节 西方化学知识的引进与应用第四节 化学实验
第五十二章 生物学第一节 动植物形态知识
第二节 生物分类学第三节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
第四节 植物生态学第五节 植物生理学
第六节 对动植物生长习性的观察与研究第七节 遗传育种
第八节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十三章 医药学
第一节 本草学的发展特点第二节 王清任对人体解剖学 研究的卓越成就
第三节 温病、传染病治疗技术的提高第四节 外科学的发展与保守倾向
第五节 针灸、外治与气功的发展第六节 医学类书、全书、丛书 等的大量编纂
第七节 最早的医学会与 医学杂志的创办第八节 西医学的传入
第九节 清代医事制度

第十一卷 近代前编(上册)
题记题记
第一节 政府官书第一节 政府官书
第二节 各级官员文书第二节 各级官员文书
第三节 典章制度第三节 典章制度
第四节 私家著作第四节 私家著作
第五节 人物史料第五节 人物史料
第六节 经世文选编第六节 经世文选编
第七节 报刊第七节 报刊
第八节 建国以来近代文献的整理出版第八节 建国以来近代文献的整理出版
第二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建国前的近代史研究第二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建国前的近代史研究
第二节 建国后近代史新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第二节 建国后近代史新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第三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政治史的研究第三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第四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经济史的研究第四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经济史的研究
第五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文化史的研究第五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文化史的研究
第六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社会史的研究第六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社会史的研究
第七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第七节 建国后关于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
第八节 近些年来有关近代史重大理论问题的争论第八节 近些年来有关近代史重大理论问题的争论
第三章 本卷编写旨趣第三章 本卷编写旨趣
乙编综述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节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乙编综述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节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第二节 战争的进程和清廷的失败第二节 战争的进程和清廷的失败
第三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三节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四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学术文化第四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学术文化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兴起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兴起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
第三节 清廷对抗太平军的措施第三节 清廷对抗太平军的措施
第四节 太平军北伐和西征第四节 太平军北伐和西征
第三章 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第三章 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第一节 云南各族人民大起义第一节 云南各族人民大起义
第二节 贵州苗民大起义第二节 贵州苗民大起义
第三节 西北回民大起义第三节 西北回民大起义
第四节 新疆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第四节 新疆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第四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政局的变化 第一节 英、法发动侵华战争和《天津条约》第四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政局的变化 第一节 英、法发动侵华战争和《天津条约》
第二节 英法侵略战争再起和《北京条约》第二节 英法侵略战争再起和《北京条约》
第三节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第三节 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第四节 清廷政局的变化第四节 清廷政局的变化
第五章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第一节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第五章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第一节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第二节 艰苦转战和改革内政的努力第二节 艰苦转战和改革内政的努力
第三节 保卫安庆和经营苏浙第三节 保卫安庆和经营苏浙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失败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失败
第六章 外国的经济侵略和官员的洋务活动 第一节 外国的经济侵略第六章 外国的经济侵略和官员的洋务活动 第一节 外国的经济侵略
第二节 洋务派的出现第二节 洋务派的出现
第三节 军用工业和新式海陆军的建立第三节 军用工业和新式海陆军的建立
第四节 官督商办民用企业的兴办第四节 官督商办民用企业的兴办
第七章 商办企业的出现。新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变化 第一节 商办企业的出现第七章 商办企业的出现。新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变化 第一节 商办企业的出现
第二节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产生第二节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产生
第三节 思想文化的变化第三节 思想文化的变化
第八章 中国边疆地区在侵略势力下的危机。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在侵略势力下的危机第八章 中国边疆地区在侵略势力下的危机。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在侵略势力下的危机
第二节 中法战争第二节 中法战争
第九章 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活动 第一节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第九章 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活动 第一节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第二节 战争进程和清廷的失败第二节 战争进程和清廷的失败
第三节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中国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第三节 《马关条约》的签订和中国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第四节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第四节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十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 第一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十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 第一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二节 维新思潮的兴起和维新运动的高涨第二节 维新思潮的兴起和维新运动的高涨
第三节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第三节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第十一章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十一章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 八国联军的侵华和清廷的宣战第二节 八国联军的侵华和清廷的宣战
第三节 八国联军的暴行第三节 八国联军的暴行
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第四节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第十二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 空前加剧的社会危机第十二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 空前加剧的社会危机
第二节 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第二节 人民的反抗斗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
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第三节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第十三章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清廷的“预备立宪” 第一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第十三章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清廷的“预备立宪” 第一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第二节 清廷的“预备立宪”第二节 清廷的“预备立宪”
第十四章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皇朝的灭亡 第一节 武昌起义及全国的响应第十四章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皇朝的灭亡 第一节 武昌起义及全国的响应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第三节 袁世凯的窃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第三节 袁世凯的窃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文化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文化
第十五章 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第一节 袁世凯专制统治的建立第十五章 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第一节 袁世凯专制统治的建立
第二节 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第二节 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
第三节 军阀的割据统治第三节 军阀的割据统治
第十六章 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第一节 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第十六章 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第一节 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丙编典志 第一章 近代农业和农学技术丙编典志 第一章 近代农业和农学技术
第一节 中国农业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端(1842—1894)第一节 中国农业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开端(1842—1894)
第二节 中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1895—1927)第二节 中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1895—1927)
第三节 中国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的滋长第三节 中国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的滋长
第四节 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第四节 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第五节 鸦片战争后中西农学的交汇①第五节 鸦片战争后中西农学的交汇①
第六节《农学报》的刊行和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的创办第六节《农学报》的刊行和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的创办
第二章 手工业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至太平天国时期的手工业第二章 手工业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至太平天国时期的手工业
第二节 同光年间手工业的衰落第二节 同光年间手工业的衰落
第三节 官手工业的变化第三节 官手工业的变化
第四节 清末手工业的新变化第四节 清末手工业的新变化
第三章 工业第三章 工业
第一节 中国机器工业的产生(1840——1894)第一节 中国机器工业的产生(1840——1894)
第二节 中国机器工业的初步发展(1895—1919)第二节 中国机器工业的初步发展(1895—1919)
第四章 工业工程技术 第一节 土木工程第四章 工业工程技术 第一节 土木工程
第二节 能源第二节 能源
第三节 冶金第三节 冶金
第四节 交通第四节 交通
第五节 其他重工业第五节 其他重工业
第六节 轻工业第六节 轻工业
第五章 土地制度、租佃关系的演变及自然经济的分解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的演变第五章 土地制度、租佃关系的演变及自然经济的分解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 封建租佃关系的演变第二节 封建租佃关系的演变
第三节 自然经济的解体第三节 自然经济的解体
第六章 商业 第一节 外国资本主义商品侵略下的中国商业(1848—1894)第六章 商业 第一节 外国资本主义商品侵略下的中国商业(1848—1894)
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支配下的中国贸易第二节 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支配下的中国贸易
第七章 交通邮电第七章 交通邮电
第一节 航运第一节 航运
第二节 铁路第二节 铁路
第三节 电信第三节 电信
第四节 邮政第四节 邮政
第八章 河工、漕运、盐政的衰败 第一节 清代财政经济的三大痼疾第八章 河工、漕运、盐政的衰败 第一节 清代财政经济的三大痼疾
第二节 为增加封建剥削而进行的改革第二节 为增加封建剥削而进行的改革
第三节 近代河工的衰落 鸦片战争后河工费的减少第三节 近代河工的衰落 鸦片战争后河工费的减少
第四节 中国盐政的殖民地化第四节 中国盐政的殖民地化
第九章 海关、关税和子口税 第一节 近代海关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和确立第九章 海关、关税和子口税 第一节 近代海关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和确立
第二节 近代关税制度 《南京条约》与关税自主权的丧失第二节 近代关税制度 《南京条约》与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第三节 子口税制度第三节 子口税制度
第四节 近代海关与关税制度对晚清政局的影响第四节 近代海关与关税制度对晚清政局的影响
第十章 法制 第一节 晚清法律制度的变化(1840—1911)第十章 法制 第一节 晚清法律制度的变化(1840—1911)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1851—1864)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1851—1864)
第三节 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1912—1919年5月4日)第三节 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1912—1919年5月4日)
第十一章 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第一节 晚清政权机构的变化第十一章 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第一节 晚清政权机构的变化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政权机构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政权机构
第三节 民国初年的政权机构第三节 民国初年的政权机构
第四节 北洋政府的政权机构第四节 北洋政府的政权机构
第十二章 宪政 第一节 清末“预备立宪”第十二章 宪政 第一节 清末“预备立宪”
第二节 民国初年的宪政第二节 民国初年的宪政
第三节 袁世凯时期的宪政第三节 袁世凯时期的宪政
第四节 皖系军阀时期的宪政第四节 皖系军阀时期的宪政
第十三章 兵制 第一节湘军第十三章 兵制 第一节湘军
第二节 淮军第二节 淮军
第三节 新军第三节 新军
第四节 近代海军第四节 近代海军
第十四章 秘密结社第十四章 秘密结社
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时期第一节 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时期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
第十五章 新式学堂的开办与留学运动兴起第十五章 新式学堂的开办与留学运动兴起
第一节 洋务学堂的开办与留学生的派遣第一节 洋务学堂的开办与留学生的派遣
第二节 维新学堂的开办与留学政策的确定第二节 维新学堂的开办与留学政策的确定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政学堂的开办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政学堂的开办
第十六章 学术第十六章 学术
第一节 哲学第一节 哲学
第二节 史地之学和考古学第二节 史地之学和考古学
第十七章 文学、艺术第十七章 文学、艺术
第一节 诗文 龚自珍、魏源第一节 诗文 龚自珍、魏源
第二节 小说 狭邪小说与侠义小说第二节 小说 狭邪小说与侠义小说
第三节 翻译文学的发展 晚清时期翻译文学的初起第三节 翻译文学的发展 晚清时期翻译文学的初起
第四节 白话文运动与文学革命第四节 白话文运动与文学革命
第五节 戏剧第五节 戏剧
第六节 音乐第六节 音乐
第七节 绘画、书法第七节 绘画、书法
第十八章 新闻出版第十八章 新闻出版
第二节 图书出版事业第二节 图书出版事业

第十一卷 近代前编(下册)
丁编传记 第一章林则徐 第一节悉心研求经世之学第二节实现匡时济世之志
第三节在广东禁烟和抗英第四节遣戍伊犁
第二章龚自珍魏源第一节龚自珍
第二节魏源第三节龚、魏的不同性格
第三章洪秀全第二节建立太平天国
第三节社会经济理想和思想文化政策第四节洪、杨内讧
第五节重建领导第六节对外关系
第七节后期的政策和失败第四章李秀成
第一节从战士到将领第二节被封忠王
第三节经营苏福省第四节两次进攻上海
第五节从愚忠到晚节不终第五章洪仁玕
第一节笃诚的拜上帝教徒第二节学习西方文化
第三节发展资本主义的宏伟计划第四节壮烈殉国浩气长存
第六章杜文秀 第一节永昌惨案第二节北上叩阍
第三节丙辰惨案第四节大理政权的建立
第五节四反围剿第六节反招抚
第七节东征昆明第八节大理保卫战
第七章慈禧太后 第一节从兰贵人到太后第二节除“八大臣”
第三节惩儆恭亲王奕第四节再次垂帘听政
第五节六十寿典与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第六节戊戌政变
第七节对义和团的抚与剿第八节施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第八章奕 第一节兄弟积怨第二节留守京师办理“和局”
第三节中外“合作”镇压农民起义第四节发动“辛酉政变”
第五节对外妥协与御侮的双重心态第六节遭慈禧太后的惩儆
第七节与顽固派的论争第八节被罢黜闲置
第九节对日主和第九章光绪帝 第一节冲龄即位
第二节幼帝生涯第三节亲政波折
第四节甲午主战第五节下诏变法
第六节曲折余生第十章曾国藩 第一节获取功名
第二节上折陈言第三节组织湘军
第四节镇压太平天国第五节从主张抵抗到外敦“和好”
第六节举办洋务第七节“剿捻无功”
第八节“曲全邻好”第十一章李鸿章 第一节在镇压农民起义中起家
第二节洋务运动的中心人物第三节办理外交事务
第四节在侵略战争面前节节退让第五节从签订《中俄密约》到出任两广总督
第六节最后的对外屈服妥协第十二章左宗棠 第一节究心经世之学
第二节御“外患”与除“内忧”第三节参与镇压太平天国
第四节创办福州船政局第五节用兵陕甘
第六节收复新疆第七节督办福建军务
第十三章张之洞 第一节清流派的首领第二节整顿山西吏治
第三节筹划抗法第四节同维新派的联系与分歧
第五节镇压唐才常的自立军起义第六节“变通政治”的《江楚三折》
第七节废除科举制度第八节督办铁路
第九节任中枢重臣第十四章郑观应 第一节从买办生涯到投资洋务企业
第二节撰《救时揭要》和《易言》第三节任职轮船招商局、为抗法战争作贡献
第四节扩编《易言》为《盛世危言》第五节再度任职企业与信仙求道
第十五章康有为 第一节勤学与苦闷第二节“参中西之新理”
第三节从崇古文经学到尊今文经学第四节长兴讲学
第五节发动“公车上书”第六节推进戊戌变法维新
第七节流亡海外第八节反对民主革命
第九节成立帝国宪政会第十节鼓吹尊孔
第十六章梁启超 第一节从学海堂到万木草堂第二节宣传维新变法和君主立宪
第三节民初政坛的风云人物第四节多变的政治思想和卓越的学术成就
第十七章严复 第一节弃科举第二节走“变今”维新的道路
第三节翻译西书第四节反对民主革命
第五节保守复旧的落伍者第十八章谭嗣同 第一节为维新改革而献身
第二节激进的社会政治思想第三节复杂多变的哲学思想
第十九章黄遵宪 第一节“伸自主之权”、“保公众之益”的外交思想与实践第二节著《日本国志》与《日本杂事诗》
第三节“欲捐其躯以报国”第四节倡导“我手写我口”的晚清新派诗人
第五节革职回乡第二十章张謇 第一节从状元到资本家
第二节在两个世纪之交第三节辛亥革命前后
第二十一章李善兰第一节雅志说算术
第二节朝廷养兵本卫民第三节步算中西独绝伦
第四节朝译几何第五节辅佐洋务新政
第六节合中西之各术第七节学问量天测地赅
第二十二章徐寿 第一节研读科技典籍第二节一代翻译名家
第三节中国近代最早的化学家第四节乐律研究的成就
第五节创办格致书院第二十三章詹天佑 第一节留学十载
第二节驾舰绘图第三节筑路七载
第四节修筑京张铁路第二十四章孙中山 第一节探索救国的途径
第二节创立兴中会第三节组织中国同盟会
第四节策划反清武装起义第五节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第六节为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第二十五章黄兴 第一节走上革命道路
第二节创立华兴会第三节参与组织中国同盟会
第四节领导武装起义第五节民国初建
第六节南京讨袁第七节流亡日、美
第二十六章邹容陈天华 第一节留学日本第二节《革命军》和“苏报案”
第三节为警醒同胞而蹈海第二十七章章太炎 第一节从埋头“稽古之学”到主张“革政”
第二节鼓吹反清革命和“苏报案”第三节主编《民报》
第四节在袁世凯统治时期第五节参与护法运动
第六节晚年主张抗日第七节著述的编印
第二十八章秋瑾 第一节抱“匡济艰危”之志第二节东渡日本
第三节创《中国女报》第四节组织反清武装起义
第二十九章宋教仁 第一节踏上革命征途第二节宣传爱国民主思想
第三节筹谋民国大业第四节为宪法而牺牲
第三十章袁世凯 第一节在朝鲜的政治活动第二节小站练兵
第三节出卖维新志士剿灭义和团第四节在直隶推行“新政”
第五节回籍“养疴”第六节东山再起攫取民国总统
第七节镇压“二次革命”摧毁共和制度第八节复辟帝制自取败亡
第三十一章蔡锷 第一节东渡日本习军事第二节在湘桂训练新军
第三节在云南响应武昌起义第四节对袁政权的幻想
第五节发动反袁的护国战争第六节亲赴前线指挥作战
第三十二章程长庚谭鑫培 第一节程长庚第二节谭鑫培
第三十三章数学第一节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数学
第二节晚清时期的中国数学教育第三节二十世纪初年普及西方数学
第三十四章天文学第一节近代天文学知识的传入
第二节清末民初各类学校中的天文教育第三节天文机构的变迁
第三十五章气象学第一节西方传来的气象学
第二节列强在中国设立的气象台站第三节中国兴办的气象站网
第三十六章物理学第一节传统物理学的终结
第二节近代物理学的引进第三节物理学教育
第三十七章化学 第一节早期的化学书籍翻译与化学知识传播第二节化学教育的形成
第三十八章地学第一节地理学
第二节地质学第三十九章生物学
第一节西方生物学的东传与西方人在华的生物采集活动第二节国人介绍和引进西方生物学
第三节生物学教育和科研的始萌第四十章医药学
第一节传统医学的缓慢发展第二节西方医学的传入
第三节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第四十一章科技社团与科研机构 第一节科技社团中国最早的科技社团
第二节科研机构

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919-1949)(上册)
题记甲编序说 第一章文献资料 第一节档案
第二节资料丛刊第三节报纸
第四节期刊第五节口述史料
第六节人物研究史料第七节方志和外文史料
第二章研究概况 第一节学科发展概述第二节主要研究成果
第三节学术观点与问题讨论举要第三章本卷编写旨趣
乙编综述第一章近代世界历史进程向中国提出来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新的政治分野的出现第三章改造中国的各种政治主张的纷陈和人民的历史的选择
第四章革命斗争形式的演变和政治斗争规律的显现第五章国民党南京政权独裁统治的确立 第一节政治上的独裁统治
第二节对外政策第三节农工政策
第四节与各派反共势力的妥协第五节国民党—党专政理论的确立和政治体制的初步建立
第六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对中国出路问题的反思与探索 第一节中共对中国出路问题反思的历史背景第二节中共反思和探索的主要问题
第七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间政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第一节第三党对中国出路的反思与探索
第二节改组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第三节人权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
第四节乡村建设派对中国出路的探索第八章中原大战及其结局
第一节中原大战前的争斗与战争第二节中原大战
第三节中原大战的后果第九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革命中心任务的变化及各政派的实际反应 第一节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革命中心任务的变化
第二节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第三节中共对历史发展主流的旁向和对革命中心任务的偏离
第四节中间政派面向中国历史的中心任务第十章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在抗日问题上的汇流
第一节中间集团积极推动团结抗日民主进程第二节中共政策的转变
第三节国民党政策的转变第四节各派政治力量汇流后新形势下的政治斗争
第十一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总格局的形成第一节一个战争
第二节两个战场第三节三种政权
第十二章欧洲战争、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先后爆发与国共两党世界战略的变化第一节中国国民党世界战略的变化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世界战略的变化第十三章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两党代表的政治力量的消长
第一节国民党政治地位的降低第二节共产党政治地位的提高
第十四章世界战局的根本转变和各党派对建国主张的阐发第一节民主党派的建国主张
第二节共产党的建国主张第三节国民党的建国主张
第十五章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第十六章一个短暂的特殊历史时期和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节短暂的特殊历史时期
第二节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第十七章中间路线的破产和“南北朝”的幻灭 第一节中间路线的主张及其破产
第二节“南北朝”议论的出现及幻灭第三节中间派政治地位的变化
第十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一节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第十九章三十年的基本总结:三条路线、两种斗争、一个结局丙编典志 第一章农业和农业科技 第一节近代农业科技的起步
第二节农业分支学科研究的开展和近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形成第三节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农业
第四节抗战胜利后农业逐渐恢复第二章工业工程技术 第一节土木工程
第二节能源第三节冶金
第四节交通第五节其他重工业
第六节轻工业第三章土地制度与土地改革
第一节民国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形态第二节私有土地的继承与转移
第三节农村的租佃关系第四节农村土地的经营问题
第五节改革土地制度的种种主张与斗争第四章外国对华投资
第一节近代中国外国投资的发展概况第二节外国在华投资的国别、地区及投向结构
第三节外国对华投资的性质和作用第五章国家垄断资本
第一节官僚资本的缘起及最初形态第二节官僚资本的形成及发展
第三节从金融垄断发展到国家产业垄断第四节战后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第五节官僚资本的崩溃第六章民族资本
第一节第一次世界大战至1920年民族资本的进一步发展第二节1921年至1936年的民族资本状况
第三节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的厄运第四节抗战胜利后民族资本的困境
第七章新民主主义经济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经济——崭新的经济形式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纲领和政策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和壮大第八章北洋政府的机构和制度
第一节宪法第二节中央机构
第三节地方行政机构第四节官制
第九章南京国民政府的机构和制度第一节立法机构和立法制度
第二节行政机构和行政制度第三节军事机构和军事制度
第四节司法机构和司法制度第五节考试机构和文官制度
第六节监察机构和监察制度第七节地方机构和地方制度
第八节国民大会和总统制度第十章解放区的政权机构和制度 第一节红色政权的机构和制度
第二节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机构和制度第三节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政权机构和制度
第十一章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 第一节沦陷区伪政权的出现第二节汪精卫投敌与日本关于成立
第三节汪精卫国民政府的僭立第四节“国交”调整谈判与日本
第五节日本对伪府的强化第六节向英美宣战与伪府机构的调整
第七节汪精卫毙命日本第八节汪伪政权的灭亡

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919-1949)(下册)
丁编 传记 第一章 毛泽东第二章 周恩来
第三章 刘少奇第四章 朱德
第五章 李大钊第六章 瞿秋白
第七章 李立三第八章 张闻天
第九章 宋庆龄第十章 陈独秀
第十一章 王明第十二章 蒋介石
第十三章 胡汉民第十四章 孔祥熙
第十五章 宋子文第十六章 张群
第十七章 何应钦第十八章 李宗仁白崇禧
第十九章 曹锟吴佩孚第二十章 段祺瑞
第二十一章 张作霖第二十二章 孙传芳
第二十三章 阎锡山第二十四章 邓演达
第二十五章 李济深第二十六章 冯玉祥
第二十七章 张澜第二十八章 黄炎培
第二十九章 沈钧儒第三十章谭 平山
第三十一章 章伯钧第三十二章 罗隆基
第三十三章 张君劢第三十四章 陈嘉庚
第三十五章 汪兆铭(精卫)第三十六章 虞洽卿
第三十七章 荣宗敬荣德生第三十八章 范旭东
第三十九章 蔡元培第四十章 胡适
第四十一章 梁漱溟第四十二章 郭沫若
第四十三章 邹韬奋第四十四章 陶行知
第四十五章 冯友兰第四十六章 张东荪
第四十七章 李四光第四十八章 华罗庚
第四十九章 鲁迅第五十章 沈雁冰(茅盾)
第五十一章 徐悲鸿第五十二章 齐白石
第五十三章 梅兰芳第五十四章 周信芳
第五十五章 数学第一节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数学教育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的中外数学交流第三节 三十年代前后的中国数学研究成就
第四节 中国数学会和中研院数学研究所第五十六章 天文学
第一节 天文研究机构概观第二节 近代天文教育工作的进展
第三节 中国天文学会第四节 日食观测
第五节 天文研究工作概况第五十七章 气象学
第一节 气象观测网建设和技术进步第二节 外国人所设的气象台站
第三节 延安的气象事业第四节 科学研究成就
第五十八章 物理学第一节 物理学教育
第二节 物理学研究第三节 中国物理学会
第五十九章 化学 第一节 化学教育的发展第二节 学术机构与出版物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名词术语的厘订第四节 分支学科的建立
第六十章 地学 第一节 留学生与近代地学思想的传入第二节 地学团体、机构与地学刊物
第三节 近代高等地学教育第四节 中国近代地学的主要成就
第六十一章 生物学 第一节 生物学教育的进步第二节 生物学研究的进展
第三节 学术团体第六十二章 医药学
第一节 西医的发展和壮大第二节 中医兴废之争
第三节 传统中医在限制中的缓慢发展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卫生工作
第六十三章 科技社团与科研机构第一节 科技社团
第二节 科研机构

读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