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东汉末年的两种渔夫(5)

管理三国志 作者:成君忆


  我问为什么?

  他们说:“三国里面有管理智慧啊!”

  我又问:里面究竟有一些什么管理智慧呢?那些被美化成英雄主义的暴力格斗,那些被美化成战争艺术的阴谋诡计,难道就是你们心目中的管理智慧吗?

  在我的理念中,真正的管理智慧,不是为了赢得战争,而是为了让人们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这种快乐和幸福的管理绩效,历史上称之为“治”。管理学的任务,就是为了达到“治”的管理绩效。

  “文景之治”和“光武之治”,是汉朝历史上令人难忘的辉煌岁月。辉煌灿烂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大汉王朝的东京洛阳。丝绸之路的另一端,是刚刚崛起的罗马帝国,西方文明的历史,那时才刚刚发端。即使到了汉灵帝出生的那一年,大汉王朝也依然是全球最强盛的国家,全国将近5700万人口,可谓是人丁兴旺、市井繁华。然而,经过东汉末年的战乱,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大面积的人口灭绝。曾经那样富丽堂皇的长安和洛阳,竟然沦为一片废墟。

  曹操在他的另一首诗中感叹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什么意思呢?他说啊:“当我骑着马经过原野的时候,到处都能看到皑皑的白骨。即使我走了一千里那样漫长的路,也听不到一声鸡鸣。因为战争造成的死亡和因为饥荒造成的吃人现象,许多人都丧失了他们的性命。大约只有百分之一的幸存者还活着,想到这些就会让我痛苦得肝肠寸断。”请问,在这样悲惨的故事中能够找到什么管理智慧呢?

  清朝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先生有一句名言,曰:“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为什么呢?因为青少年看《水浒传》容易变得任性放荡,老年人看《三国演义》容易变得老奸巨滑。真正有智慧的人是宁静的、快乐的、仁慈的,而决不是任性放荡和老奸巨滑。人们从《三国演义》中看到的那些所谓的智慧,其实大都是权谋。

  应该承认,性格复杂的曹操也常常在他的诗中流露出他的多愁善感。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多愁善感的曹操为什么要崇尚暴力和权谋呢?

  请听下一讲——从奸雄到英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