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节:第三十三章 自知之明

张其成讲读《老子》:大道之门 作者:张其成


第三十三章 自知之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语译】

认识别人是智慧,认识自己是高明。战胜别人是有力,战胜自己是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富有,顽强前进的人有志气。不丧失根基的人长久,身死而精神不死的人才是长寿。

【感悟】

大家都知道两个成语"自知之明""知足常乐",都来源于这一章。这一章是讲人生之道的,包括"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等等。相比较而言,知人易,自知难;胜人易,自胜难。

"知"既包括认知的过程,又包括认知的结果。"知人"的主体是自己,是主体;"知人"的对象是别人,是客体。所以"知人"就是主体认知客体,自我认知他人。俗话说人心隔肚皮,要真正了解别人的内心是不容易的。但比较起来,"自知"更难,自知是自己认知自己、主体认知主体。苏东坡有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认知自己往往带有自我喜好、情绪乃至价值观,所以往往容易片面甚至错误。其实"知人"和"自知"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知人"的基础就是"自知",如果不了解自我,那么去观察认知别人往往也是不准确的。比如《列子》中记载了一个"疑人窃斧"的故事,就是如此。

由于怀疑别人偷了斧子,所以犯了猜疑病,这是自己的心理、自己的思维定式影响到了对别人的认识,说到底就是不了解自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因此老子说自知比知人更高明,也更难能可贵。

小故事

疑人窃斧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走的,于是,他看邻居儿子走路的样子,像偷斧子的;脸上的表情,像偷斧子的;言谈话语,像偷斧子的;所有的动作态度,无一不像是偷斧子的。 不久,这个人在山上掘土,找到了那把丢失的斧子。第二天,他又看见邻居的儿子,这时再看邻居儿子的动作态度,一点儿也不像偷斧子的了。

再看"胜人"和"自胜",战胜别人只能证明有力量,而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人生最难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生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自己。什么叫战胜自己?就是与自己这个敌人作斗争。自己这个敌人是谁?就是自己的私欲,自己的功利心、是非心,自己的思维习惯、思维定式、心态模式,就是一切从自己出发的价值观。人一旦战胜了自己,那么谁也不能将你打倒,人都是被自己打倒的。

我们常说"知足常乐",这句话源于老子的"知足者富"。一个人如果知足了,那不仅是快乐,而且是富有。现代人都不是饿死的,都是不知足撑死的。人一旦不满足,肯定是痛苦的。想一想我们自己,在刚走向工作岗位,刚独立走进社会时,由于遭到百般挫折,只好把自己的薪酬标准定得很低,比如说年薪2万就足矣,可后来达到了这个目标,就想高一些,年薪5万、6万,这样一来,就痛苦了,因为总是倒过来算账,因为只能拿到2万,那就是还欠3万、4万,所以总是在欠债的心态下生活,你说累不累?有的企业老板更是这样,总是想着企业今年的目标是营业额多少、利润多少,如果定为1个亿,可今年只有六千万,那还差四千万,于是就焦躁不安,不仅不觉得自己富有,反而觉得自己还欠几千万呢。因此如果把人生的终极目标定在外在的金钱上,那肯定是不知足的,肯定是不会真正快乐的,也不可能是一个精神上的富有者。

富有的标准是什么?不是金钱和财富。因为金钱和财富的数量是可变的,究竟多少量才算富有?何况金钱、财富和快乐并不是成正比的。那什么才是富有的标准呢?老子说就是知足的心态。

知足的心态来源于参透了人生的价值观,来源于悟道的思维方式。有了这种心态,才能带来精神上、心灵上的大富有。不要把幸福指数建立在过高、过多的钱财的数量上,只求正常生活标准,平平淡淡,简简单单,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过生命的历程。有了这种心态,就会收获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就会有一种意外的喜悦的心情,这是一种知足之乐,也是一种知足的富有。人生如果能知足,是何等美丽,何等幸福!

只有知足,才叫"不失其所",因为没有离开人生本来的清静、知足的本性;这样才能"死而不亡","自知""自胜""自足"的人是真正精神长存的人,他的精神生命和思想生命会超越死亡而永存。"死而不亡"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身总是会死的,但人的精神可以不亡,精神永存才是真正的"寿",真正的永垂不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