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节: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张其成讲读《老子》:大道之门 作者:张其成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语译】

上德的人并不刻意追求德,所以才有德;下德的人不愿失去德,所以反而没有德。上德的人不妄为而且无意作为,下德的人有所作为而且有意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但无意作为,上义的人有所作为而且有意作为,上礼的人有所作为但没有人回应他,于是就伸出手臂来强迫别人。

所以丧失了"道"而后才有"德",丧失了"德"而后才有"仁",丧失了"仁"而后才有"义",丧失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就是忠信的不足,也是祸乱的开端。

有先知先见的人,正是"道"的虚华、愚蠢的开始。所以大丈夫总是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立身诚实而不居于浮华。因此要舍弃后者而采用前者。

【感悟】

这一章太重要了,它是通行本《德经》的第一章,是全书的第三十八章,而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以及最早的注释本--《韩非子·解老》,都是《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因此这一章都是全书的第一章。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郭店竹简本《老子》甲乙丙三种摘抄本没有这一章。

老子一开头就将"德"分为"上德"与"下德"。什么是"德"?"德"就是德性、品德,就是一个人的天性、禀性。"德"这个字甲骨文写作"",就是直行,遵循正道而行。后来写作"",就是直心,正直的本心、本性。"德"与"道"是什么关系?"德"是"道"的具体体现,"道"是"德"的实际内涵。"道"是无形的、不可见的,"德"是有形的、外显的。隐含在内的就是"道",显现出来的就是"德"。"道"为体,"德"为用,体用不二,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当然"道"也有不外显的,所以"道"的层次比"德"要高。"德"又分两个层次:上德、下德--上等的德性与下等的德性,区分的标准就是表现形式,是不是有意地把"德"表现出来。"上德"不是有意地表现出德性,也就是无心地表现出来,是自然而然的;"下德"却是有意地表现出德性,一旦有意就是有目的,也就有勉强的成分、造作的成分,并且容易产生虚伪。两者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上德"之人越是无意识、不刻意地表现德、追求德,反而越有德;"下德"之人越是有意识、刻意地去表现德、追求德,反而越没有德。为什么?因为"德"是"道"的体现,"道"本身就是自然而然的,任何刻意的、有心的、有为的东西都不符合"道"。"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这一句,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都没有,王弼本有,有的本子则写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我们这里依据王弼本。

接着老子又提到"上仁""上义""上礼",它们都是有为的,只是有为的程度有差别。从有为的程度上看,上仁最低,上义次之,上礼最高。前面说过"上德"是无为,"下德"是有为。可见上仁、上义、上礼都属于"下德"。"上德"就相当于"道","下德"就是仁、义、礼等品德。

老子将人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道、德、仁、义、礼。"道"是最高层次,"礼"是最低层次。仁、义是有意的表现,是"下德"的反映,"礼"则是灾祸的开始,这里的"礼"除了道德规范之外,还包括了"法",是指控制、束缚人的本性的外在东西。在老子时代,"礼"已经成为统治者控制人心的工具,因此,老子反对"礼"与"法"而向往自然无为的"道"。在当今社会,同样如此,如果一味强调法律、法规、制度、奖惩,只注重硬性管理,不注重柔性管理,往往会招来怨恨和反抗,久而久之,人本身的自然的本性、纯朴的德性就被泯灭,人们就会去追求浮华、浅薄,那是非常危险的,灾祸就要临头了。

所以老子语重心长地要求领导者"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敦厚与诚实是有德之人的表现,浅薄与浮华是无德之人的表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