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 血是气之母,血足气就旺(2)

胖补气 瘦补血(升级版) 作者:胡维勤


气血失衡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气滞血瘀。人体内的气是不断运动的,气升气降、气出气入,袁血液的流动、能量的转化、汗液的流出、大小便的排泄……

这一切都依赖气的运动。然而,一天,气的运动在身体的某个地方突然停滞了下来,接着,血液的流动也随之停滞了下来……这就是气滞血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气滞血瘀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出现疾病。气滞血瘀出现在心脏,人就会心慌、胸闷、心绞痛,最后患上心脏病。气滞血瘀出现在肺上,人就会呼吸困难,患上哮喘、肺炎或肺结核。气滞血瘀出现在胰腺上,人就会血糖升高,患上糖尿病。气滞血瘀出现在肝上,人就会脾气急躁,患上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气滞血瘀出现在胃上,人就会胃酸、胃痛,患上胃炎、胃溃疡或胃癌。气滞血瘀出现在脑部,大脑供血不足,轻则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重则会患上脑溢血、脑血栓、脑梗死、脑萎缩或老年痴呆。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2.气不摄血。气是血的统帅。统帅孔武有力,血就会一切行动听指挥,一旦统帅的力量减弱了,血就会擅自做主,溢出脉外来,这时人便会出现吐血、便血、崩漏、皮下瘀斑等情况。

3.气虚血瘀。人体的气并不虚弱,却被堵塞住了,这样的情况称为气滞。人体的气虚弱,无力推动血液的运行,这样导致的血瘀,叫气虚血瘀。气虚血瘀兼有气虚和血瘀之象,常常会引起胸腹疼痛和突然中风。

4. 气随血脱。气血相互依存,当血液大量流失时,气无所依,便会随之外脱。气脱阳亡,这时人就会脸色苍白、手足冰冷、大汗淋漓,严重者则会当场昏迷。

5. 气血两虚。气虚血也虚,这种情况多由久病不愈耗伤气血引起,此时的人弱不禁风,面色淡白或萎黄,常常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总之,气与血就像一对夫妻,一阳一阴,谁也离不开谁,二者和谐,身体就会平安,它们一闹矛盾,人就会坐立不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