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宰相的烩菜(3)

谋国者 作者:林东林


李鸿章的肚子,一定比较大,大肚才能容,能容天下难容之事,除了能吃杂烩、喝鸡汤,也能吃西餐、喝洋酒、品咖啡,虽然对这些他一开始也闹了不少笑话:不懂喝洋酒的规矩,一口就把杯中酒全干了;不明白怎么品尝咖啡,就把热咖啡倒在小碟里一口一口地呷。

他是个接地气的人,不会犯非此即彼的急躁病。因为他幼年过过苦日子,从风里雨里泥里走来,血脉里已经养成过能容万物的品性。他不革命,只改良:造轮船,修铁路,开煤矿,办学堂,编课本……他似乎很明白,中国要迈一大步,他自己必须得先迈一小步。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说有个人吃烧饼,吃一块不饱,于是又吃一块,但还是没吃饱,于是又吃,等吃到最后一块时,终于饱了!他于是感叹:早拿到这最后一块,早饱了!

千古王朝,成王败寇,后世修前朝的历史,肯定是按自己的口味和观感,前人绝对没有置喙的机会了,所以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然而历史既然由胜利一方来写,就难免要犯这种吃烧饼的笑话,所以有人会傻傻地问,李鸿章为什么不让中国一下子吃饱。

今天,我们再回首李鸿章、康有为和孙中山,细细思量,会觉得很有趣,和李鸿章相比,康有为是革命者,而和孙中山相比,康有为又是保守派,他们在历史上的座次,其实是五十步和一百步之遥,没有绝对的黑白。蒋勋说,革命者在革命前都是诗人,但在革命成功之后都成了凡人。按中国人的观念,李鸿章并不是一个革命者——器物之变其实也是一种革命,他左右大局的洋务运动,最后也从强兵转向了富民,他是一个烟火人间的中国老者。

所以,李鸿章的一生并不蹈空弄虚,而是结结实实地引进西洋器物,这些对帝国最能派上用场,对老百姓也最有用处,这虽然听起来不如革命那么过瘾,但这才是李鸿章,就像他的烩菜和烧饼,虽然乱炖一锅不好看,吃一个吃不饱,但却是最有滋味和最能救命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