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4 有操守的“饱和脂肪酸”

我得的感冒比你打的喷嚏都多 作者:佟彤


刘德华当初的隐婚,算是娱乐圈的“重磅炸弹”了,那之后不久,韩国一女星也爆出了惊人的隐婚史,而且更令人目。这位第一次登台就与“韩流天王”裴勇俊合作的女星,叫李智雅,从影前的经历和身世始终是个谜。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个看上去非常清纯灵秀的女孩子,原来早在14年前,就已经与韩国首席摇滚歌手徐太志结婚了,不仅如此,已经因离婚进入到了诉讼状态……新闻一出,韩国娱乐圈一片哗然,过去的神秘迅即被想象填满,李的身价也一落千丈,不仅因为隐婚,还因为人们猜测中的恶意……任何空白都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向善恶两端推演,所以是件喜忧参半的事,因为空白未必就是洁白。

在食用油里,橄榄油是最贵的,也被认定是最好的,橄榄油的特殊就在于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这一成分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与之相对的是,那些吃起来很香的动物油,价格便宜的棕榈油,之所以不招人待见,都是因为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后者有加剧血管硬化的特点。

“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化学结构中有一个或者多个“氢键”还没有饱和,这个不“饱和”就增加了它的可塑性,一旦加热时油温过高,或者反复煎炸,“不饱和”的氢键就会因为加氢而成为“饱和”,由此变成一直被医学家诟病的“反式脂肪酸”,也叫“人造黄油”,之前的优点迅即变成致命的缺陷,“变节”后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伤害,远远超过“饱和脂肪酸”。也就是说,“人造黄油”比天然黄油对人体的不利还要多,而我们热油炒菜的过程中,越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越有生成“反式脂肪酸”的空间,越有被“人造”的可能。

从这个角度上说,那些“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反倒显得比“不饱和脂肪酸”要“坚贞不屈”了,它们已经饱和了的氢键没留给“反式脂肪酸”生成的机会,自然没留下被进一步“污染”的空白,这也是为什么油炸方便面和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煎炸品,会使用棕榈油,而不使用橄榄油的原因。因为棕榈油是植物油中含“饱和脂肪酸”最多的一种,因为“饱和”,所以没有变形的余地,经得起反复煎炸,不像“橄榄油”那样因为“不饱和”而容易“变节”。

和人接触,如果你留意,你能很快感知到他的教育背景。一个没能在十七八岁上大学的人,即便之后自学成才,也总会在气质中表现出知性、理性的欠缺,这和他们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的教育缺失有很大关系。人的十八九岁之前,是一片空白,这个时候能接受系统教育、思维训练,就是在抢占这片空白,最大程度地使他们的思维、观念被优质资源、正确引导充斥到“饱和”状态,不留下变形、被扭曲的机会,这在药理学上称为“竞争性抑制”。

为了消炎吃“磺胺”类药物时,有个“首剂加倍”的规矩,就是第一次服用的磺胺药物的剂量,应该是正常的两倍,为的就是使药物在第一时间,最大程度地和细菌抢占“靶点”,让细菌因为抢不到“靶点”而无法在体内“肇事”。高等教育的价值也在于此,要在与非理性、非科学的竞争中,使年轻人处于理性、科学的“饱和”状态,不给社会残渣、文化糟粕可以染指的余地。

九九归医:“首剂加倍”和“首剂减量”

“首剂加倍”指第一次吃药时的药量要加倍,多是一些消炎药,目的是在病菌繁殖初期,使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迅速达到有效值,起到杀菌、抑菌作用。如果首剂不加倍,不能迅速达到有效浓度,会给病菌的快速繁殖留下时间,从而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延误疾病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能“首剂加倍”的药物,安全范围一定要大,也就是说,不能是加倍之后的剂量,临近危险剂量。

相对的,有些药物是需要“首剂减量”的,主要是治疗高血压药和心力衰竭的药物,比如a-受体阻滞剂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倍他乐克等,钙拮抗剂型抗高血压药如硝苯吡啶等,治疗心力衰竭药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培垛普利、雷米普利等。

这些药物的用量,应该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再逐渐加大到一般治疗剂量,特别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等功能减退,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青年人的2~3倍。因此,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为成年人的3/4,而安眠药、镇静药之类的起始剂量,应当是成年人的1/2或1/3。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