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康熙大帝平定四方(8)

金庸笔下的真实大历史 作者:填下乌贼


为了防备沙俄火枪,林兴珠特意改良了传统的藤牌,垫厚了夹衬棉层,使之更加牢不可破。

眼看沙俄援军迫近,57岁的林兴珠大喝一声,赤裸上身,一手持片刀一手举藤牌,率先跳入江中迎敌。四百藤牌健卒齐声呐喊,紧随主将之后,头顶藤牌手拿片刀跳入水中,飞速向敌筏靠近。俄军开枪施射,藤牌军则躲在水中,用藤牌护住头面,故而“火器无所施、枪矢不能入”。

藤牌军利用水流和藤牌的掩护,对俄军展开了迅如风雷的反击:用片刀猛砍敌人脚胫。一时间江水之中,浮满了死伤的俄军士卒,而藤牌军一无所伤(小说中,藤牌军采用地趟刀战术,歼灭的是俄军的哥萨克骑兵)。

因为藤牌奇军歼灭了沙俄援军,断绝了托尔布津的念想,故而托尔布津在弹尽粮绝后,不得不向清军投降,并向清军统帅彭春立誓永不再犯。清军则按照康熙的“勿杀一人、俾还故土”指令,对俘虏实行了宽大政策,放其回国。

然而,背信弃义的托尔布津在逃到尼布楚后,贼心不死,在打听到清军并未驻防雅克萨后,于两个月后再次侵占雅克萨。对于沙俄的这番举动,康熙十分恼火,翌年(公元1686年)2月,康熙诏命将军萨布素、副都统郎坦等率所部2000人再攻雅克萨,老将军林兴珠也带上了他的藤牌军再次出征,二攻雅克萨,清军不再客气,斩杀俄兵七百多人,幸存者仅66人,托尔布津也在一次突围中被击毙。

至此,沙俄彻底断绝了与清廷开战的想法。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8月22日,中俄双方开始进行两国划界谈判,至9月7日,终于敲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共有6款,两国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为界,以南属于中国,以北属于沙俄,雅克萨城重归祖国怀抱。

由于此时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意图在新疆叛乱,所以康熙做出重大让步,将尼布楚城划归沙俄统辖。沙俄在得到重大收益后心满意足,与清廷签订了和平协定。

有人说,《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外国签订的“平等条约”。对此实在不敢苟同,清廷胜而割地,沙俄输而得城,何来“平等”可言?

但《中俄尼布楚条约》确保了清廷东北边疆170年的平安,直到1858年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北京条约》,和平再次被打破,沙俄窃取了我国东北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近60万平方千米土地,雅克萨城不幸再次为恶邻所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