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导师——成功学的中国阐释者(7)

喧哗年代:中国社会精英图谱 作者:李军奇


虚假光环

培训与出版行业,无疑是推销成功学、塑造人生导师的最重要阵地。为了明天的成功与幸福,有人饥不择食;为了追求业绩,“大师”云集,部分市场乱象频出。

有两件事刺疼了孙科炎这个培训业的资深人士。有一次他到深圳一个亲戚家做客,那个亲戚有自己的产业,算是事业有成。席间聊到“培训”。亲戚说,有一个培训机构的销售员每隔几天就给他打电话,几乎都快求他了。“我当然无法接话。补充一句,这个培训机构是业界数一数二的,当初闹腾了一段,说要上市。”这反映了什么?那就是所谓的“培训”常常斯文扫地。该反思的显然是“培训者”。

一个朋友引荐孙科炎去现场观摩一位“大师”的成功学演讲。大师的穿着很有特色,灰色的道士服。讲课很有煽动力,课堂上群起欢呼。起劲处,他说:“下面我分享的这句话,至少值10万元。”在那个场合,“我应该可以是个冷静的旁观者。学员们在当时不会觉得这样的演讲有多不对,不过学员很容易在课后反思,认为自己实际上是被忽悠了一把。对培训的这种观感其实已经是相当一大部分群体的共识了”。“这个事,反映了什么?反映我比较传统。”孙科炎笑着说,有些“大师”太貌似了,不敢仔细追究。

在孙科炎看来,国内摆在台面上的成功学,其根基是很弱的,所以授课老师“被迫”学习了一些“虚假的套路”以迎合市场,“真正能够脚踏实地、根基深厚的人很少”。孙科炎很忧虑培训行业的这种趋势:在沿海地区,出现一种商业模式,一些机构设置一些课程,建立一些看似非常有影响力的名头,然后拉拢老师,让老师也付费,然后老师再把熟识的人拉进来复制下线分成……“我无法给这种商业模式下定义,给学员的提醒是:看你自己的需求。每一个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改善自己的学识与修养,增进自身的能力。学习不纯粹是一场商业游戏。”

学员确实要增强识别能力。孙科炎说,一些老师其实水平不高,但确实敢讲,他们有各种虚假的名头,有拉帮结派的名人推荐之类造势,“学习者不要轻易迷失在这种虚假的光环里”。

在资深出版人陈之川眼里,无论出版还是培训行业,他们贩卖的成功学根本不能称为学问,“跟星座、彩票预测什么的一样”。

宣佳丽是中信出版社的资深图书编辑。她做的第一本成功励志类的书叫《不要只做我告诉你的事,请做需要做的事》,作者鲍勃·尼尔森是美国的一位畅销书作家,同时也是潜能激发方面的权威学者。尽管这本书已经前后3次被国内的其他出版社出版发行过,但至今依然销量不错。

2013年5月刚上市的一批全新修订版的企业家管理日志更是抢手。《马云管理日志》《柳传志管理日志》《任正非管理日志》上市之后马上热销。宣佳丽将此热销的原因归结为“人们对成功的渴望”,不过她补充道:“另外一个原因同样重要,那就是被感动。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当幸福来敲门》那部电影、会因为那部电影落泪的原因吧。”在宣佳丽看来,所有这些令人感动的、真实的成功故事,都暗藏着一种感人的力量,就像《金矿效应》里所说的:“正是这种潜藏在平静外表之下的‘不安分’的精神在不断鞭策我们向前,让我们比旁人更有血有肉……莫斯科小女孩一堂非常普通的网球训练课的超高强度,贝科吉年轻的跑步者每天早上六点跑400米时表现出来的进取心,还有圣保罗贫民区巴西男孩坚定的眼神,这些都是对成功的渴望,都是对提高自己的渴望,并且他们愿意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当然这种感动在培训公司举办的课堂上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参加学习也是为了扩大人际圈,或者是增进自身的‘成功资源’,这种侥幸和投机心理也常常被教育机构和培训师利用。”孙科炎说,“很遗憾,我认为学员的不成熟和从业者的简单迎合与利用,两者造就了目前这样一种困局:学员在活动现场激情澎湃,三天过后像从梦里回到现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