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强国雄关真如铁,从头越(4)

辉煌的丰碑 作者:鹏鸣


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1900年后中国学生纷纷留学日本,“最盛之时,在日留学者达2万人,其十之七八皆持革命主义者”。

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将革命思想四处传播,有力地促发了辛亥革命,为中华民国建国居功至伟。

日本学者实藤惠秀说:“如果没有留日学生,则中国革命,特别是辛亥革命,是很难有进展的。”

这些留日学生都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较早走向世界、学贯中西、兼收并蓄的知识分子精英!回国后,他们多进入政界与军界,有的投身教育界,留日学生多为革命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譬如:鉴湖女侠秋瑾、蔡锷、周恩来、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周作人、郭沫若、张闻天、邓子恢、王国维、郁达夫、陈寅恪、章太炎、田汉、夏衍、李叔同、成仿吾等;国民党领导人及高级军事将领廖仲恺、蒋介石、汪精卫、蒋百里、阎锡山、孙传芳、何应钦等。

20世纪初的10年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留学运动就是中国人赴日留学,他们当中产生了民国时期影响中国历史命运的第一代领袖。

留学日本的高潮从1908年开始逐渐退潮,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3000多名留学生回国,留学日本式微。

10年后,另一场波澜壮阔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拉开大幕。

“五四”运动后,中国青年彻底觉醒,他们目睹了国内军阀在西方列强的操纵下,尔虞我诈,相互争斗,百姓衣不裹体、食不果腹,尤为痛心,意欲改变现状。在各地政府和社会贤达的鼓励扶持下,赴法勤工俭学成为全国规模的热潮,广大救国图强、奋发有为的爱国青年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勤工俭学运动。

1919—1920年间,先后有20批约2000多人前往法国,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年纪在16—30岁之间,都是满怀憧憬、慷慨激昂的热血爱国青年。

邓小平回忆说,赴法航行很艰苦,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乘坐的是低等舱位,从上海启程,途经香港、西贡、新加坡、科伦坡、亚丁入红海,穿苏伊士运河,经赛得港进入地中海到达法国港口马赛。他们一路颠簸劳累,上岸后如患了一场大病。留法勤工俭学人数最多的是四川人,赵世炎、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留学生来到法国后,有的先打工后学习,有的先学习后打工,有的边工边读,他们分布在法国的各个角落,广泛地接触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实际。有些青年则着重锻炼自己,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接触工人群众,研究工人运动、研究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如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等人。

2012年热播的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讲述的就是青年时期的周恩来、邓小平、赵世炎、蔡和森等社会主义革命先驱与伟人在法国艰辛寻求救国之道,最终走上共产主义革命道路的真实故事。

历时10年的留法勤工俭学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却对中国现代历史产生了石破天惊、积极向上的影响,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重温这段历史,我们会肃然起敬,他们当中将帅云集、科学家、学者、工程师数不胜数,还有改变中国历史命运和走向的国家领导人,他们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至今风范犹存,功绩不灭。他们的名字与中国革命的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重大事件相连,如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李维汉、李立三、何长工、蔡畅、徐特立、蔡和森、赵世炎、向警予、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刘伯坚等。他们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鞠躬尽瘁,直到生命结束。

历史的丰碑上将永远镌刻他们的名字!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