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也谈“中国模式”1

感時憂世 作者:资中筠


近年来“中国模式”成为热门话题,而且是国际话题。主要起因于美欧国家经济危机,中国竟似安然度过,于是被认为有独特的“模式”,国人也津津乐道。当然也有不同看法,所以争论不断。“中国模式”之不可恃,不少经济界专家已对此发表了精辟的见解,对我很有启发,不必再重复。不过我还想从另一个角度再加论述。

实际上,当前“中国模式”之说似乎是个伪命题。因为,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几乎没有两个国家是相同的,英国与美国就不同,德国与日本也不同。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其共同的规律。现代经济发展若一定要分出模式,则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模式”。前者已为实践证明失败,中国正处于从前者向后者的转型中,这个过程尚未结束,自有其历史传统和转型中的阶段性特色。

如果拨开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框架”和可疑的数字,直面六十年来中国发展的现实,根据五亿到十三亿(现在可能不止)的中国人的实际生存状况来分析,关于“中国模式”的争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问题:

一、对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看法。究竟后三十年的成就是前三十年的继续还是反其道而行的结果?

肯定“中国模式”者认为前三十年成就很大,后三十年只是在以前的基础上修补发展;反对者认为前三十年基本上是“苏联模式”——计划经济加高度集权,外加中国特殊的闭关锁国和自己创造的各种“运动”的折腾,即使在较好的年月也没有摆脱短缺经济的困扰,最后弄得国库空虚、全民皆穷,经济濒于崩溃。如果没有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弦更张,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这是包括本人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亲历和感受。否则就无所谓“改革开放”。

二、接下来的问题是后三十年来举世瞩目的快速经济增长是如何取得的?是尚未改动的所谓“举国体制”以及国营垄断企业“优越性”的表现,还是打破枷锁逐步放开了民营经济,部分实行市场化,把受压抑的生产力释放出来,走现代国家发展的共同道路的结果?若是前者,不但不需要进一步改革,反而应退守甚至强化旧的体制。实际上旧体制也回不去,于是成了巩固和加强当前有人称之为“权贵资本主义”的畸形体制。

“奇迹”论者喜欢说中国以三十年的时间走完发达国家二三百年的道路,这是无视近代史的事实。我们开始走向现代化应该从鸦片战争算起,至少已经走了一百七十年,不能无视超过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通过辛勤耕耘已经奠定的现代化基础和积累的成绩——不仅是物质领域而且包括制度、文化、思想领域的探索。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十年前的再起步决不是紧接中国的古代社会(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始,在此以前可算古代),而是至少继承了整个20世纪已经取得的积极成果。回首当年,如果我们从六十年前就遵循这条道路,现在理应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而且不必付出如此巨大的“赶超”代价。

建设与破坏交替循环的历史是中国的不幸。近代以来,在内忧外患中进两步、退一步,有时大规模破坏、大踏步倒退。远的不说,八年抗战打断了卓有成效的现代化建设,紧接着三年内战,建设无从谈起。到国民政府溃败之时已是民不聊生,百业凋敝,退到谷底。新中国成立后得以在安定的环境中休养生息,进行经济恢复和建设,全国人民焕发出极大的积极性,走出谷底,到50年代中期经济恢复成效显著,有欣欣向荣之势。当时也有“奇迹”之称。紧接着又几经折腾,走了许多弯路,生产力遭到破坏,直至把全民拖入“文革”浩劫,经济再次跌到谷底。从“文革”后的最低基数出发,出现高增长率的数字,自不奇怪。以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再维持这样的百分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