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缘起奥马哈

巴菲特:做你最仰慕的人 作者:王楠 著


1 缘起奥马哈

扫扫股神“二维码”

“股神——巴菲特”,他能有这个称呼,足以证明了他的那“两把刷子”有多么神奇。

对于普通人来说,奇迹总是诞生在魔术师的手中——无中生有或从有到无。在投资领域,也存在着一个举动可“亮瞎”所有人眼睛的风云人物,他就是沃伦·巴菲特。被誉为“股神”的他到底有多“神”?他又凭借什么被誉为“神”?让我们来扫一扫他的“二维码”。

2008年,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巴菲特的财富超越了比尔·盖茨,成为新晋世界首富;这一年,还爆发了令华尔街乃至全球闻风丧胆的世界金融危机。两件事情看起来完全对立又矛盾,巴菲特又是怎样协调好二者关系的?——他用自己的玩法告诉我们:真正的财富,是在任何危机面前都无需担心贬值和恐慌的。

2014年8月,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价格突破20万美元/股大关,这是继2006年10万美元/股纪录之后又一个股界神话——全球第一高价股,无可厚非,神话的缔造者乃沃伦·巴菲特!股神从来就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哪怕只是想一想,也十分奢侈。殊不知,“股神”也非与生俱来,这个光环的背后,隐藏着一桩桩“罪恶”。

世界最高价股之所以能够顺利诞生,要归功于巴菲特及其合伙人公司共同创造出来的利润。从1977年的100美元/股,到1992年的1万美元/股,到1998年的5万美元/股,再到2006年的10万美元/股,最后到2014年的20万美元/股,巴菲特用了37年的时间创造了5个世界之最。谈及成功的秘诀,巴菲特总会莞尔一笑,似神秘、似简单。这个问题对常人而言是很神秘的,然而在巴菲特的概念里,几乎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巴菲特能在股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首富,二维码显示的第一个结果,即“吝啬”。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价,51年间涨了1.2万倍,可最富有的巴菲特却坚持不给股东分红。抠门儿、吝啬、小气……用所有的鄙夷来形容巴菲特似乎都不为过。别人无论怎么说都无法动摇巴菲特,能让他有一点“恻隐之心”以体恤民情,施舍分红,是一定不可能实现的。

坚持不分红,是巴菲特最坚定的一个财富成功理念。

在老巴的价值观里,给股东分配现金红利很愚蠢。试想,钱如果都分出去了,还怎么再用钱来生钱?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用钱来生出更多的钱,所以,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有一条铁律——坚决不分红。那么,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复一年创造出来的财富都去哪儿了?

价值投资,即一定要做有价值的投资行为。最有利于股东的不是给他们多少红利,而是使他们应得的红利增值,这就需要公司把握更好的投资方向,将钱投出去,收回来,再投出去,财富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股东们自然对巴菲特的铁律无条件遵从,甚至十分欢喜,财富升值了,而且也不用缴纳因红利而白白奉献出去的高额二次征税。可别小瞧这二次征税,虽然各个国家的税率不同,但不变的是:收入越多,所缴纳的税收越多。

股东们的红利,也就是自然人的投资利润在企业已经被扣一次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当作为红利分给股东后,还需要再扣一次个人所得税的余额。不能不说,巴菲特的这种不给股东分红的“吝啬”是明智之举。

股神不喜欢玩账面游戏,至少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A股从来都没有被拆分过。拆股,另一个通俗的名称为“分割”,多是股票证券市场运行的潜规则之一。方法如字面意思,一般是将一股面额较大的股票拆分成若干个面额较小的股票,使得发行的股票总数目得以增加、单股降低、每股盈余下降,还不会对公司价值、股东权益总额及各项目金额产生任何影响。

这样做的目的显而易见,通过股票数量的增加来降低每股市价,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增大财富凝聚力。这样的小儿科,股神自然不屑一顾,一张100美元/张的大饼与两张50美元/张的大饼,解决饥饿感的程度没有什么不同,另一方面,股东的价值也不会因为分股而增加,实在没有什么玩头。

也正是因巴菲特所有的理念都基于“股东的利益至上”,他才能拥有如此之多的追逐者,这些追逐者又是股神财富缔造的坚实基础,所以,雪球又变大了。

再算一笔精细账:2013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每股有1.157万美元的净收益和12.6765万美元的净资产,如今的20万美元/股的金价,所对应的市盈率为17.3倍(市盈率=单股股价÷净收益/股),市净率为1.58倍(市净率=单股股价÷净资产/股)。

1964年,巴菲特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时,公司的股价为16美元/股,与今天20万美元/股相比足足相差了1.25万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A股的持有者只是相当少的一部分人,近3000名投资者,没有一个不希望所拥有的财富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是无限期的回报。当然,对于“财富取之于股东用之于股东”这样的理念,巴菲特不排斥,甚至比任何股东都优先考虑如何实现和奉献。故此,追逐巴菲特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巴菲特的财富雪球越来越大,潜移默化地,股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一笔又一笔财富!

近半个世纪了,巴菲特只在1967年的时候给股东分过一次红利,之后至今未曾再支付。

几十年的坚持,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能做到者才能拥有常人不敢企及的殊荣,如巴菲特的财富及其财富雪球。只是,坚持归坚持,该妥协退让的时候,股神也不是硬石头,利益面前,一切都得让路。

199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行了价格相对较低的B股。相比较正式名称为人民币普通股票的A股而言,B股的正式名称为人民币特种股票,与A股的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有所不同的是,B股是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买卖,在中国境内(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外资股。

老巴此举的目的,就是降低投资门槛。要知道,B股与A股的价格之比是1∶1500,而且,B股的投票权仅是A股的万分之一,股神都这么大手笔操盘了,其利益驱使化再明显不过。

半个世纪以来,巴菲特与合伙人培育出来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俨然成了美国经济的名片,他的一颦一笑勾勒出来的都是金钱的线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价一直以来的走俏,所依赖的是“巴菲特”这个冠名词的品牌效应,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三个字——巴菲特。

一直以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都离不开对股神的依赖,巴菲特也持有公司20%的股票和30%以上的投票权,没有人质疑他的选择,更没有人放弃对他的追随,因为,从没有人像巴菲特这般令所有股东着迷,令整个金融界另眼相待。

老巴如今85岁了,可他似乎一点都不疲惫,他总是在别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做出意想不到的事。

精准投资、理性判断、投资领域分散……似乎所有的投资规则都是股神“二维码”的基础,要窥得一招半式还真不容易。也许,这一切都跟他的成长有关,是因为背景的纷杂错乱,才让他在股市中游刃有余。现在,你是否要跟老巴“互粉”一下?

生意经之“谨慎”

巴菲特这一生做得最牛的一件事就是将“谨慎”进行到底!

巴菲特是世界经济的“名片”,他一手打造出来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开展的业务就是全世界投资者的“财富聚宝盆”。2014年的巴菲特年会上,股神透露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现金流上盘踞着480亿美元现金的财富值,但老巴不会将这些现金全部用于下一步的耕耘,而是至少要留下40%以上的现金用来做储备基金,并且在股神的概念里,这被用于作为储备资金的200亿美金将永远被封存,不会随意撬动,而剩下的大概280亿美金用来购买新公司。

老巴坦言,他从来不会将希望寄托在他人或者银行的身上,尤其这个希望跟金钱有关。现金就像人们赖以生存的氧气一样,你可能经常忽略它的存在,但当它悄无声息从你指缝间溜走的刹那间,恐怕你后悔都找不到任何借口。股票就是百草丛中芳香美丽的玫瑰,那样引人注目,却又布满荆棘的刺,稍不留神就会将拥护者弄得遍体鳞伤,甚至体无完肤。

巴菲特心知肚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巨额财富来源于投资和股票,而二者均存在肉眼看不到的风险。从目前的公司市值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还不至于受到任何来自于资金方面的压力,老巴的这种谨慎是不是有点过了?在一些追随者看来,过于谨慎似乎有失股神的威武,对此,股神不以为然,他用自己历经半个世纪的明眸,预见了股票严重的刺痛之感。真正的风险,之所以极具杀伤力就在于你根本就看不见它,甚至无法预见!

很多投资者往往会因为眼前明确的利益而忽略了那些看不见的风险,往往错误地将“看不见”当成了“没有”和“不存在”,这也在很多实际案例中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决策失误和财富损失。巴菲特坚持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储备现金的做法让整个世界都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神,不是一蹴而就的,拒绝风险亦不是凡人可以轻易驾驭,盘踞财富顶端的巴菲特到底是如何驾驭时刻充满危险又带刺的股票的呢?

纵观股神历年来的投资业绩不难发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总会在“动荡”的时候取得惊人的成绩,这或许就是创造奇迹的根源吧。我们都知道,随波逐流的鱼儿很难觅到更多的食物,只有逆流而上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千禧年钟声敲响之前的那几个月是巴菲特投资业绩最荒诞的时候,那时候紫光、方正等网络科技股的价格都是很高的,可就是很难实现盈利,不久后网络股价就一落千丈,那些高估了网络股盈利能力的股民损失惨重,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网络股也成为了泡沫。当这个泡沫破灭后,一切就得重头来过,巴菲特的神话也就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

总是有那样的一些人,在平凡中与大众一样平凡着,在跌宕中却脱颖而出创造着各种奇迹,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是这样书写传奇的。2000年网络股泡沫开始逐渐破灭,股市连续三年都在“跌幅50%”中忽上忽下落差着,而巴菲特,也是在这同样的三年时间里将财富雪球翻滚了一成,这就意味着,巴菲特有着六成以上的优势雄踞于大盘。

老巴多次强调,“我首先会关注任何投资失败的可能性。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肯定不会亏钱,你将来就会赚钱,这正是我们一直做得不错的一个原因。”这是不是就是我们常说的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呢。凡事做好最坏的打算,向着最好的结果冲刺,这样最终收获的一定是相对更完美的结局。

中国股市有这样一句温馨的提示:股票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说的就是股神口中描绘的带刺股票。股神的价值观里,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就是自己,做事谨慎,是巴菲特自呱呱坠地起就根植在生命里的万事之本,当然,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巴菲特那“谨慎为本”的家族生意经。

十七世纪以前,巴菲特的家族还是法国人身份,在那个反对国王专政的“胡格诺派”盛行年代,巴菲特的祖先们也“时尚”地加入到这个包括封建显贵、地方中小贵族、力求保存城市“自由”的资产阶级和手工业者们在内的队伍。“胡格诺派”主张反对国王专制并企图夺取天主教会的地产,因此连年遭受着法国政府的追踪和迫害。巴菲特的祖先约翰·巴菲特不得不迁居美国以逃脱法国政府的追杀,自此,巴菲特整个家族的血统开始融入美国。

约翰·巴菲特以法国纺织工人的移民身份,带着心爱的新婚妻子与近乎所有的北美白人移民者定居在纽约长岛的亨廷顿,那个时候的巴菲特家族充其量算是北美底层农场主,与当下的巴菲特及其创造的财富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但当时的约翰·巴菲特夫妇却志存高远,他们显然与当时的环境和其他农场主有着不一样的“血液循环”,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巴菲特家族总能在某一行业做得如鱼得水的原因吧。

直到十九世纪以后,巴菲特家族才逐渐开始发迹,而在巴菲特的家族里,能够影响整个家族地位的标志性人物就是股神的曾祖父悉尼·巴菲特。

随着十九世纪中叶美国领土的不断扩张,到克林顿总统批准通过的建设全球第一条跨洲铁路——太平洋铁路(其中联合太平洋铁路起点为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起点站则是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的法案,越来越多的声音和指令伸向了美国一个叫做奥马哈的小城。

1869年5月10日,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建成并且通车。这条全线超过3000公里的跨洲铁路一度被英国广播公司评选为自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七大工业奇迹”(大东方号、布鲁克林大桥、贝尔灯塔、伦敦下水道、巴拿马运河、太平洋铁路、胡佛水坝)之一。自此,奥马哈便成了越来越多经商者垂涎的宝地,它也逐渐成为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巴菲特家族的血统里一定流淌着一种叫做“前瞻性”的基因,而且世代相传,越传越纯正。在太平洋铁路正式通车的前两年,股神的曾祖父悉尼·巴菲特因不满足于其祖父泽布隆·巴菲特每天支付其50美分的日薪而愤然离开长岛,与其外公乔治·霍曼从纽约长岛迁居到奥马哈,经营车马出租生意,此时的奥马哈还像一个尽情弥漫着香烟、美酒和暧昧味道的应召女郎。

太平洋铁路通车后,巴菲特的先辈们第一时间捕捉到比车马出租更加赚钱的商机——经营百货商店。

悉尼·巴菲特成了奥马哈第一家百货商店——S·H巴菲特百货商店的老板,主要经营本地及进口水果、杂货、糖果和糕点。由于太平洋铁路日益繁忙,奥马哈也开始忙起来了,车水马龙的人流为悉尼·巴菲特的百货商店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百货商店越做越大,直至成为奥马哈最大的一家百货商店。

百货商店吸引着所有投机商、南北战争老兵、铁道工人、拓荒者、流浪汉以及释放的囚犯和妓女的光顾。在商机面前,对悉尼·巴菲特而言,所有人的身份都是一样的——顾客,他从来不会因为顾客身份的尊卑高低而随意调价,而是采用统一定价销售,一视同仁,这也使得在那个还算不上是平等的年代,让社会底层人们有了一点实实在在的尊严。此时的顾客,更多青睐于购买百货商店里的鹌鹑、野鸭和松鸡等食品,这些食品可不是一般杂货店都能售卖的,没有点儿进货渠道和社交门路是不行的。巴菲特家族的人在社交及经商领域所呈现出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悉尼·巴菲特的祖父泽布隆·巴菲特看到孙子的事业越来越好,心里也高兴极了,但这位可爱的老人家并没有被喜悦冲昏头脑,依然对孙子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谨慎为本”。“谨慎”——成了巴菲特家族史上的生意经,多年之后的今天,股神用他的财富神话诠释了这个家族生意经的真谛。

父子店的崛起

祖父泽布隆·巴菲特告诫这个有着良好经商头脑和策略的孙子,所有的收获都是一点点积累出来的,谁也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再大的财富雪球也是以少积多,并且在这个积累的过程中,最不能缺失的就是信誉,信誉往往比金钱更加重要。

悉尼·巴菲特牢记着祖父的教诲,一刻也不敢放松“谨慎”的经营之本。随着奥马哈城的日趋繁荣,悉尼·巴菲特的百货商店也非常给力地为这个小家庭营造了更为殷实的生活。原有的店面已经不能满足日益辉煌的生意了,于是,悉尼·巴菲特对S·H巴菲特百货商店进行了扩建和翻新,并诚挚地聘请两个儿子来帮忙打理生意。

悉尼·巴菲特最欣赏小儿子欧内斯特·巴菲特的经商头脑,也就是沃伦·巴菲特的祖父。在这位慈祥老人的眼里,小儿子将成为超越自己的优秀商人,他甚至看到了欧内斯特·巴菲特未来成为奥马哈光环的景象。只是,欧内斯特·巴菲特继承父亲百货商店的过程过于波折。

欧内斯特·巴菲特和哥哥居然同时喜欢上了一个女孩,这在一个大家族里并不是一件好解决的事情,当父亲的也不好干涉孩子们的儿女情长。经过各种追求攻势的轮番轰炸,小儿子欧内斯特·巴菲特成功牵起了女孩的手,并肩走过了婚姻的红毯,这个象征着胜利的果实放在兄弟俩面前就显得不怎么是滋味了。因为此事,造成了哥哥对弟弟根深蒂固的仇恨。

结果不可避免地摊在悉尼·巴菲特面前,两个儿子是不可能齐心协力帮他打点百货商店的生意了。但悉尼·巴菲特并没灰心,他所看好的小儿子真的如他所想的一样,凡事都占领先机并夺取最终的胜利。这正是他这个巴菲特百货商店老板最希望看到的。在巴菲特家族里,最不缺少的就是敢爱敢恨敢出手的子孙。两个儿子都很优秀,但最适合做接班人的只有小儿子欧内斯特·巴菲特。

说到这里,巴菲特家族辉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属于巴菲特家族的财富基因,走到欧内斯特·巴菲特的体内,并逐渐走向辉煌。

1915年,欧内斯特·巴菲特放弃了处于闹市区的S·H巴菲特百货商店的经营权,选择在奥马哈的西部地区开设了一家新百货商店,取名巴菲特父子商店。虽然远离了繁华的闹市区,但欧内斯特·巴菲特幸运地赶上了奥马哈城市居民逐渐西迁的浪潮,新店自开张之日起就销量大好,欧内斯特·巴菲特不得不为父子商店增设送货业务和赊账销售业务以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

一切看上去都是繁花似锦的节奏,即便再富有,巴菲特家族成员都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谨慎的经营之道,甚至惜金如命。别看父子商店的生意这么兴隆,欧内斯特·巴菲特可是一个有名的超级吝啬鬼,在他的百货商店里,仓储员根本就不会得到充足的休息,连续工作11小时却只能得到少得可怜的2美元薪资。

苛刻么?苛刻!那为什么员工不抗议、不采取手段要求加薪呢?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记得巴菲特几十年都不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分红的事情吧,细想想,这个家族还都有着守财和拢财的本领呢!

欧内斯特·巴菲特为家庭成员们营造出的优越生活条件,让幼年时期的巴菲特感到特别的幸福。他曾回忆,孩提时的自己,各方面的条件都十分优越,家庭氛围浓厚,家人所谈论的事情都那么有趣和快乐。在巴菲特的心里,父母都是才智过人的聪明人,自己也遗传了父母的优良基因,并且在最好的学校读书,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祖父的功劳。

当然,仅凭在一个小城经营百货商店,恐怕也很难实现让整个家族世代殷实的梦想,巴菲特的祖父还有哪些取财之道呢?

19世纪后期,美国的邮购业开始逐渐兴起,借着太平洋铁路近在咫尺的区位优势,年轻的欧内斯特·巴菲特开始做起了周边农村的生意。打开农村市场也要费一番工夫,欧内斯特·巴菲特必须将百货商店的货品连名称和图片一起做成相册,也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宣传册吧,将宣传册分发给目标村镇,有需要者再与他联系,通过准确的地址,实现较为原始的单一邮购商品。

市场逐渐扩大了,欧内斯特·巴菲特也就越做越好,到了20世纪初期,百货商店宣传渠道也不再局限于宣传册了,此时的报刊业蓬勃发展起来,当然,报刊业得以迅速发展,主要还要归功于百货商店经营者们的广告业绩,甚至是报刊业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我们都知道,相辅相成的两种因素总会不定期发生质的转换,比如早期的报刊业依赖着百货商店广告费支撑,而随着报刊业的蓬勃发展,百货商店也逐渐依赖于报刊业的推波助澜了。发行量高的报刊所需支付的广告费更高,但产生的效果和受众人群也同样占有绝对的优势。

这就是广告效应,它的作用是让广告作品通过媒体传播出去并产生广而告之的效果。在那个广告刚刚兴起的年代,报刊广告本身过程还没有现在这般复杂,它最直接体现出来的价值无外乎两个关键词“投入”与“产出”。

面对报刊业此时的兴盛,巴菲特家族怎会错过这样大好的市场环境呢?

恰逢欧内斯特·巴菲特的祖母在报社下属的印刷厂做文字排版工作,为欧内斯特·巴菲特办报纸、开印刷厂的新事业起到了很多决定性胜利因素。欧内斯特·巴菲特首先编辑了周报《克明郡民主党报》,这是巴菲特家族最早涉足报刊业和印刷业先河的处女作,随后,巴菲特的祖父便在报刊业做得顺风顺水,借助广告的良好效应,让那个“巴菲特父子百货店”越做越大。

1934年,欧内斯特·巴菲特成功上任奥马哈俱乐部主席。可别小看了这个俱乐部,在商业极发达的奥马哈城,这可是当地名门贵族们最活跃的社交圈子。成为该俱乐部的主席,是巴菲特家族有史以来最大的荣耀。此时此刻,巴菲特的祖父逐渐迈向奥马哈士绅行列,并脱颖而出成为其精英中的精英。

欧内斯特·巴菲特是家族中第一个拥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士绅身份的鼻祖,他的成功无疑成为整个家族的骄傲。这一生的辉煌,他是希望传承下去的,这不仅仅是财富和权势的继承,更是家族世世代代基因的传递。欧内斯特·巴菲特生育了四子一女,大儿子克拉伦斯·巴菲特专攻地质学,毕业后在油品贸易领域崭露头角;二儿子乔治·巴菲特是一名化学博士,一直以来都在美国东海岸地区发展;三儿子霍德华·巴菲特就是我们本书主人公沃伦·巴菲特的父亲;四儿子弗雷德·巴菲特最终继承了父亲的百货商店。欧内斯特·巴菲特的女儿是最小的孩子,她并没有涉足父兄们的商业领域,而是成为了一名教师。

最牛的交易

霍德华·巴菲特是一个温和又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他其实不屑于继承父亲交付于他的家族企业,“第三代百货商店老板”的头衔根本敌不过新闻编辑对自己的诱惑。大学就读期间,霍德华·巴菲特扮演了人生第一个没有被束缚的角色——《内布拉斯加日报》的编辑。然而,这个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新闻界打拼出一番天地的巴菲特传人,最终还是没能“逃脱”继承家族事业的命运。改变,也许从来都是存在的,我们不可否认,霍德华·巴菲特要比他的父亲欧内斯特·巴菲特更加冷静和细腻,他不会做出太越池的事情,凡事都会在大脑中静静思考一番再做最后决定,如果说“谨慎为本”是家族的生意经,那么霍德华·巴菲特此时是将其做得最仔细的一个传人了。

霍德华·巴菲特在林肯镇内布拉斯加大学就读期间,凭借乌黑的头发、炯炯有神的双眸、校友会主席等“优秀学生名片”深得漂亮女同学的青睐和追求。大四那年,他幸运地遇到他的“丘比特”,并在最快的时间完成了此生最牛的一次交易——迎娶利拉·斯塔尔。通过透视利拉·斯塔尔的成长经历,你会发现,这是一位最适合做“巴菲特夫人”的女人,或者说,贫寒的家境打造出来的优秀社交圈达人注定会有一个富裕的人生。

利拉从小就生活在内布拉斯加州西点镇,那个赋予她童年的小镇人口不足三千,与霍德华·巴菲特生长的奥马哈相比,西点镇显得荒凉而偏僻。利拉的父亲创立了一个《卡明县民主报》的周刊,利拉从小学开始就协助父亲经营这个周刊,这或许是她未来有机会成为热爱新闻编辑的霍德华·巴菲特的新娘最直接的纽带吧。

西点镇的很多居民都是德国人后裔,这使得操着一口英文的利拉一家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父亲忙着一家老小的生活开销,母亲在不是很合群的生活环境下每时每刻都有着很强烈的孤独感。利拉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兄弟姐妹们学会了如何坚强,而自我保护,在利拉和她的两个哥哥、两个妹妹身上得到了极其相称的诠释。

作为父亲约翰·斯塔尔的长女,利拉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坐在板凳上帮父亲排版,每周四是最令利拉头痛的时候,因为她要站在偌大的印刷机旁牢牢抓住印刷纸,为了让普通的印刷纸演变成最终的《卡明县民主报》,利拉用其瘦小的身躯完成了无数个印刷过程,以至于多年之后,当她面对家中的印刷机时,依然会不知不觉头痛起来。

除了排版和印刷,利拉还肩负着采访和撰稿的重任。闲暇之时,利拉不会像很多女孩子一样玩“过家家”,而是守候在途经西点镇的列车站台上,当列车经过时,利拉会迅速地爬上列车对乘客进行即时性采访。聪明的利拉总能采访到有趣的新闻题材,为父亲的《卡明县民主报》增添了不少栏目素材。

中国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利拉的聪明伶俐、善于社交、近乎于完美的沟通能力以及富于诗情画意的迷人轮廓,都离不开多年的成长经历。

16岁那年,利拉高中毕业了,但她必须要自己赚取攻读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学费,为此,她决定打工三年。这对于一般的女孩来说是有些困难的,可利拉从小就独立,这一点点的挑战可难不倒她。利拉选择了自己擅长的职业,她来到当时受众和经营都不错的《内布拉斯加日报》,希望谋求一份合适的工作。上苍眷顾,优秀的女孩利拉遇见了此生归宿——霍德华·巴菲特,当霍德华初见利拉的瞬间,就被眼前这个玲珑剔透的姑娘深深吸引。不过,霍德华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之才,儿女情长面前可不会如此经不住考量。一切的惊涛骇浪只是在内心深处波澜壮阔了一番,此次初见只是个开始。

利拉的“面试”考官正是霍德华,而霍德华对眼前的女孩又一见倾心,显然,这个面试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走过场”。当然,利拉对这些全然不知,她经历了太多的独立与奋进,所以,面对每一个可以胜任的机会都会一丝不苟地去争取,正如这次有机会成为《内布拉斯加日报》的一员。整个面试过程非常和谐,利拉毕竟经过很多年的历练,她出语泼辣又不失幽默,言谈中流露出成长中的清贫与苦涩,但坚韧不拔的个性又将这个娇小的身躯放大得无比耀眼。对于利拉而言,这次面试至关重要,一旦错失良机便得打道回府——赚不来学费就要返回西点镇再做父亲周刊的排版员。

利拉拥有如此坚定的信念与坚持不懈的奋进精神还有一个因素——她姓“斯塔尔”。

这是一个很鲜明的犹太姓氏,传说犹太血统之人对金钱有着不可抗拒的喜爱,他们的偶像只有一个叫做“金钱”的家伙,这是一种无以言表的膜拜。犹太人最大的使命就是要比他的邻居(同样是犹太人)更富有,他们的思想里弥漫着各种生意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犹太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据说,即便长途旅行,犹太人都会将自己经营的货品随身携带,以便在旅途中销售。利拉小学时候就开始奔波在火车上的各类人群之间寻找新闻素材,也正是受这样求胜求财求经营的使命所影响。而巴菲特一生都未能摒弃的“守财”基因正来自于母亲的血统。

利拉顺利地从霍德华处得到一份工作,两人很快开始约会,爱情之花在这对璧人身上绽放了芬芳。不久之后,霍德华开始忙于毕业的相关事宜,向利拉求婚也是霍德华众多待办事项之一。父亲约翰·斯塔尔非常满意这个女婿,虽然他希望女儿能完成大学学业之后再谈婚论嫁,但面对这样的一桩好姻缘,约翰·斯塔尔也怕错失良机。

1925年12月26日,霍德华·巴菲特在利拉·斯塔尔成长的家乡——西点镇迎娶了这个优秀的姑娘。很多年之后,当利拉与子孙们分享这段幸福婚姻的时候,依旧会在脸上呈现幸福而灿烂的笑容。霍德华·巴菲特坦言,与利拉·斯塔尔结婚是他这辈子完成的最牛的一笔交易!

结束了婚礼,霍德华与利拉并没有去蜜月旅行,而是直接驱车赶回了奥马哈。霍德华梦想的职业依然是报社编辑,正巧他的一位朋友在报社为他谋到了一个编辑的工作,正当霍德华满心欢喜地欲投入新工作的时候,父亲欧内斯特·巴菲特通过朋友给他寻得了一份在保险公司的工作,这个工作至少月薪100美金,在当时的奥马哈算是高薪了。如果霍德华冲动些,他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理想的报社工作,但是他没有,他选择了服从父亲的安排。妻子利拉默默地支持着丈夫,对此,她总结:“他屈从了父亲的主见,因为是父亲供他念的大学。”

回到奥马哈生活之后,霍德华夫妻住在一间两居室的平房中。利拉虽不是娇滴滴的洋娃娃出身,但从小也没有做过什么家务,更多的时间都是协助父亲做事业。已为人妇的利拉现在不仅要做家务,同时也没有放弃自己工作的权利,有几年,利拉的薪资甚至比霍德华还要理想。小夫妻的日子过得很紧凑也很幸福。

1927年,利拉做了一个眼科手术,之后她头痛的毛病愈演愈烈,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对于一个还没有生育过孩子的女人来说,利拉的身体算是糟糕的了。作为妻子,她有着不可推卸的家务和工作,以至于根本不会想着停下来休养一段时间。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一派大好景象,股价直线升值,霍德华这个时候正式进入金融领域,在联合州立银行做一名股票经纪人。这也是一份收入颇丰的职业,要是没有后来的经济危机和联合州立银行的倒闭,霍德华可能会一直在金融领域顺风顺水地做下去。

股神,你来了?

1928年,利拉生下了她跟霍德华的第一个孩子多丽丝·巴菲特,两年后的一个风雨交加且气温高达38摄氏度的纠结天气里,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沃伦·巴菲特降临。上帝似乎在用它无以言表的激动宣泄着对整个世界的震惊,是的,我们本书的主人公——股神巴菲特降临了,他的驾到,让整个奥马哈的天气都混乱了,以此昭告天下,这个人的诞生,必将成为颠覆世界的奇迹!

幼年时期的巴菲特就彰显出与同龄孩子与众不同的成熟和稳重,很多事情即便初学,也都像很有经验似的,有种与生俱来的驾驭能力。比如学习走路,很多孩子摇摇晃晃地往前扑,着急又错失方向感和平衡性,巴菲特却不同,他总是屈着膝蹒跚前行,这样可以距离地面更近一些,而且增加平衡性和安全感,还不容易摔倒,即便摔倒了也不至于摔得很痛。

随着年龄增大,小巴菲特学会了“玩深沉”。别看他人小,安静起来真像极了沉思静物,即便跟女孩子比起来,小巴菲特也显得十分的内敛和隽永。早些年的时候,利拉经常带着姐弟两个一起去教堂,多丽丝总是调皮地到处乱窜,巴菲特却总是乖乖地依附在利拉的怀抱里,像只安静可爱的小绵羊。大人们都喜爱极了这个小伙子,在长辈眼里,巴菲特就是一个从来都不会惹麻烦的乖孩子。

利拉时常拿出巴菲特两岁时候拍的一张照片陷入回忆。照片上,巴菲特胖嘟嘟的小脸上堆满了童真的笑容,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映射出来的是对世界的好奇,手里拿着可以改变世界的积木,一双白色矮袜和白色靴子包裹起来的小脚还站得不是很稳。要不是那一头金色的头发已经变成了后来的红褐色,利拉真的会认为,巴菲特一直未曾变化。

母亲总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利拉之所以认为巴菲特没有太多的变化,主要是这个孩子的个性始终那么安静。在利拉的印象里,巴菲特从来不会去陌生的地方,更不会无端生出是非,就如同成年后的股神从来不会将投资的金手伸向不熟识的领域,也不会随便给全球的投资追随者胡乱指点江山一样,这种谨慎、谦逊又厚道的作风,在巴菲特八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始终如一跟随着。

巴菲特有一个小他三岁的妹妹罗伯塔·巴菲特,因为哥哥太老实总会遭到其他淘气孩子的欺负,她不得不扮演拯救者的角色来保护巴菲特。成年之后的罗伯塔回忆起儿时的巴菲特,还是会调皮地埋怨哥哥,让她那么小就开始成了“女汉子”,这要是找不到婆家得多亏本啊。巴菲特的善良和与世无争的性情,让他成了大人眼中最乖巧的孩子,也成了兄弟姐妹中最应该被保护的至亲。

作为巴菲特的父亲,霍德华并不希望儿子比女孩子还安静、稳重。男人,尤其是巴菲特家族的男人都应该富有斗志!有一天,霍德华带回家一副拳击手套,为了配合这副手套的功效,他甚至领了一个与巴菲特年龄相仿的男孩子回家,期待能看到巴菲特威武的一面。不过,霍德华还是失望了,这副拳击手套自从来到霍德华家里之后就始终未被动过。巴菲特不喜欢惹是生非,他不是淘气的孩子,他天生就没有打架的细胞,可这一点并不影响他被宠爱、被保护、被信任。就连利拉和霍德华都因生育了这样一个乖巧、懂事又善于驾驭他人心理的孩子而骄傲,以至于在那些不得不面对的困难面前,夫妻二人都能够坚强地挺过来。

其实,在巴菲特刚刚出生的那一两年,是霍德华一家生活最拮据的一段时间,为了让妻儿生活得更好一些,霍德华一度“冒险”踏足金融界,成为联合州立银行的一名证券销售员,也可以说是股票经纪人。对于霍德华的“果敢”,父亲欧内斯特十分不“感冒”,他根本就没看好金融这个行业。但他又十分了解自己的儿子,知道霍德华表面上会顺从自己的想法,但骨子里一定有其个性的选择。孩子大了,凡事也都该有自己的抉择,做父辈的很多时候点到为止就可以了。

欧内斯特不放心霍德华的工作,在与大儿子克拉伦斯的通信中也表露出他对霍德华的严重不放心。他在信中写道:我对股票相当了解。简单地说,任何人含辛茹苦攒钱到了50岁却要去股市上投资,那么他绝对是个傻瓜,在我眼里是个地地道道的傻瓜。

当霍德华看到父亲书写的强烈不满之后,淡然地写下这样一句话:“这真是对我事业的莫大鼓励。”其实,霍德华也是了解父亲乖戾的秉性的,父亲一辈子耿直,相信脚踏实地的付出才可能收获回报,投机取巧绝不是巴菲特家族的生存砝码,成功经营的百货商店依靠的就是“谨慎为本”的家族生意经,然而在股票的大盘中,谁又能掌控着谁盘里的菜?搁在当今社会,欧内斯特绝对是那种打死也不会办理信用卡透支使用的“倔老头”。

1931年8月13日是霍德华人生最灰暗的一天,这一天,他倾注了全部热忱的工作丢了——联合州立银行破产倒闭,这意味着霍德华一家将失去唯一的经济来源,就连那并不多的积蓄也都跟着大萧条一起化成了泡沫。极品老爸欧内斯特这个时候居然又将一纸欠条交付到霍德华手上,要求他偿还拖欠百货公司的债务。

父亲还不至于那么苛刻,他给了霍德华一些时日筹备欠款,可是他忘了此时此刻的霍德华不是巴菲特家族的大少爷,而是一个没有了存款,丢了工作,迷失了自我和信心的落寞孩子。霍德华就要挺不住了,他甚至决定要带着妻儿背上行囊回到西点镇,或许妻子的家乡能给予这个失落男人一点慰藉。

很多经历过困窘的人都知道,当踏过了那一段最艰难的荆棘再回头望去,曾经的困难也没有那么难以逾越,曾经胜利的信念也不会再无情地被吞噬,一切的一切都没有那么不容易,生活是这样,事业亦如此。

故事讲到这里,相信读者也猜到了,霍德华并没有选择逃避,也没有被现实拍倒,因为他姓“巴菲特”。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家族赋予的社会地位,让霍德华很快收获了两个合作伙伴,一起创立了巴菲特—斯克莱尼卡公司,公司的办公地点就在倒闭了的联合州立银行大厦里。或许,身为读者的您也嗅到了霍德华作为巴菲特家族成员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挑衅味道。是的,霍德华不甘心就这样被否定,他要站起来,在曾经摔倒的地方重新奔跑!

霍德华与合伙人创立的公司主要业务是出售投资证券,包括市政公司级公用事业股票及债券。对于这次创业,霍德华势在必得。他预见了当时的形势,原以为可以安全过渡的大萧条已经洗刷了奥马哈公众对金融的信心,加之小麦等粮食作物价格迅速下跌,让农民们连填饱肚子都成了奢侈的念想。在美国东北部最繁华的闹市区,来自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都一职难求,可想而知,这个大萧条带给整个西方国家的创伤多么惨痛!

相比之下,霍德华是幸运的,亦或者说,作为巴菲特家族的传人,霍德华自身的凝聚力和前瞻性注定了他这次创业必旗开得胜。霍德华将首批客户群锁定在身边较为富有的朋友身上,因为都是熟人,霍德华更加仔细地甄选项目,谨慎把握每一单生意,这份精心经营顺利为公司运营首月创收4000美元的利润。自此之后,谨慎与责任就被注入到霍德华经营法则里,并在不久之后根植在巴菲特的经营理念中。

巴菲特6岁那年,全家迁址到郊区的一幢宽敞的大房子里,宏伟的建筑、富丽的装修风格、逐渐殷实的家境让霍德华的孩子们很快忘记了那几年曾经有过的极其困窘的生活。孩子的世界总是会因为美好的事物而有所改变,但巴菲特没有。此时的巴菲特才刚刚开始读书,他沉思的时间明显更多了,巴菲特流露出来的思考样儿真的不像是一个六岁孩童应有的表情。他,到底在思考些什么?或者,他到底在未雨绸缪些什么?

没有人会猜想到,五、六岁的巴菲特有着人生第一个梦想——一定要变得非常富有,这个念想每每经过巴菲特大脑时,都会被拽出来拿捏一番,让理想变成现实是需要付出努力的。6岁的巴菲特有着母亲家族中犹太人特有的那份对金钱的占有欲望,变得非常富有这个念想自从产生以后在巴菲特的生命中就从没有流失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