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01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佛陀的智慧明灯 作者:沈智,盘运 编著


第1章 自性平等 众生是佛

佛教是佛陀思想的体现,它指导我们认识人生,教导我们如何把握自己,充实人生;教给我们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在社会与家庭生活中如何能够和谐美满;教我们待人接物,持身处世,造命增福,修身养性等;使我们知道断除迷惘烦恼,转迷成悟,离苦得乐以至自性回归净土,证入涅槃。它教导我们把形而上的道体与形而下的物象合而为一,明心见性,达一真法界,以至过上快乐、清净、安详、自在的人生;教导我们学习佛、菩萨的慈悲为怀的精神,以善、慈悲回报社会,以利他为正法指归,以此来实现人性的价值。

世人本身所具足的智慧、德行、能力、福报与诸佛是一样平等的。人们不能成佛、成就般若智慧,是因为迷失了自性,堕落在六道当中。世人的本性迷失之后还有一点小智慧、小聪明、小的德能、小的福报,那只是修来的福德,而不是自性的福德。迷失在六道里的世人只有依照佛法,清净修行,去除痴迷,才能证得佛果。

不同的人诵读同一部佛经,会产生不同的认识、领悟到不同的佛家境界。我们在修行佛法之前,一定要对佛法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001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句经》

注释:①恶:恶行、恶言。②众善:一切善事。③意:妄念。

译文:一切坏事都不应该做,一切好事都应该认真做,去除自己的各种妄念,即是佛教的真谛。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佛法最根本的纲领,也是一切戒律的根本原则。“诸恶莫作”是指包括身、口、意在内的三业恶行全部都不应该做,要使身心没有过非,从而可以不落入世间的生死轮回。“众善奉行”是指诸恶之外,凡有所作,皆是善事,以此广度一切众生,成就一切功德。“自净其意”是指要经常自我反思,净除一切妄念,使身、口、意都清净。掌握自己的心不犯恶业,奉行善业,这是戒律,由戒律的成就会生出禅定,由禅定而产生智慧。

■ 故事链接

青蛙想捉弄老鼠,于是找老鼠到水里玩。老鼠不敢,青蛙说用绳把它们两个拴在一起就不会出事,老鼠同意了。到了水里,青蛙游得时快时慢,时而潜入水里,把老鼠折腾得死去活来,老鼠被灌了一肚子水漂在了水面。一只鹰发现了漂着的老鼠,一个俯冲把老鼠抓起,连带着也抓走了青蛙。可怜的青蛙害人最终也害了自己。

■ 古为今用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看似非常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非常困难,因为越是平凡细小的事,越是容易被人忽视。我们要做到除小恶,行善事,从根本上改掉一些陋习。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当我们做到“外不著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之后,就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了。

002 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

——《坛经》

注释:①穷劫(jié):指时间久远。劫,佛教以世界历经若干万年后即毁灭,然后重新开始称为“一劫”。②无常:无有常住,迁流不息。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万法彼此无一,是常住不变的。③真常:真实常住的佛理。

译文:大师说:“你知道吗?假如佛的自性是常住不流的话,那么,一切众生不需要修行就可成佛了,更不需要讲什么善恶诸法,这就是很久以来没有人发无上菩提智慧心而成佛的原因。所以我所说的佛性是无常的,即是佛所说的真实常住的佛理。

■ 深入浅出解经典

慧能大师在这里说到:佛说佛性是常,是对一切执著无常的人说的。假设你说佛性是常的话,那还有什么善恶诸法可说呢?佛性若常,那一切众生早就成佛了,何必又说法来度他呢?为什么穷尽多少个大劫,也没有人真正发菩提心呢?佛性若常的话,则人人都应发菩提心,人人都早成佛道了,所以说佛性是无常。如果佛性是常的话,一切众生都不用修行就可成佛了。

慧能大师的这段话是对治众生的一切执著情。大师认为佛性超越了常与无常,常是佛性的一种作用,无常也是佛性的一种作用,众生执著于任何一边都是错误的。佛性有常,是从自性本体恒久不变的意义而言的;佛性无常,是从世人最终成佛的数量而言的。也就是说,对众生而言,从现象上说,佛性是隐秘不现的。偶尔有佛出世,才显示佛性。自性中有佛性的存在,自性中也有没有佛性存在的,所以是“无常”;而一切众生世界,善恶诸法,不断地在发生,所以是“常”。

图解经典

南派慧能

六祖慧能自幼家贫,靠卖柴养母,后投弘忍大师门下潜心学佛,终成南派大师。

度诸释种

众释子问佛为何无法得见佛身,佛说,你们前世心存邪见,故无法得见佛庄严身相,必至诚忏悔,方开心眼。众释子遂悟。

以不变应万变

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人置身其中,定然会感到命运难以把握。其实,我们只要能以一颗闲适的心看待万物,不拘泥于一点,就能够懂得生命的真谛。

■ 古为今用

生命是变化的,是无常的,总有终止的一天,懂得生命的无常,对待生命就不会放荡和贪逸,而是以努力和拼搏的心应对每一件事。佛性有常,每个人都有本性永恒的意义,所以我们要以有常的佛心,应对无常的世事,这样就不会有世事无常的慨叹了。对无常的觉醒,就是智慧的开端,通往了菩提智慧心而成佛的道路。

003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坛经》

注释:①菩(pú)提:觉悟的意思,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也就是漏尽的智慧。②自性:就是本性。③直了:不经修炼就可顿悟。

译文:智慧觉性,本来是清净的,从来就没有污染。只有用原始的自性,以三世一切佛一切祖之同心来体悟,当下顿悟即可成佛,证得菩提。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这句话是整个《坛经》大意的总纲,极具概括性。“菩提自性”就是真实的你,你的本心就是佛,只不过很难发现它。这个心不是经验之心,而是本心,你必须直接体验它。如果只是等待别人来决定自我,那么你就会永远丧失了自己的本心。都说禅宗深奥,其实“顿悟”是如此的简单:人的自性本来清净,以这个清净的念头,直下顿悟就是了。

■ 故事链接

禅宗六祖慧能祖籍为范阳,后来因父亲被贬官而随之流落南方。在他幼年时,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与母亲相依为命。慧能早年生活非常艰辛,靠上山砍柴贩卖而度日。有一天,慧能偶然听见有人在诵读佛教的经典。慧能一听就懂了,于是问这个人读的是什么经典,那人告诉他是《金刚经》。那人还对他说在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有个弘忍大师,弘忍大师有一千多门徒弟子,他经常规劝告诫僧众,说只要按照《金刚经》修行,就能认识、理解和体验自我的本性,不需要经过任何修行阶段就能直接成就佛道。慧能于是决心前往黄梅县,拜弘忍为师。慧能可能就是菩提自性中的杰出者吧。

■ 古为今用

人的能力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能力是生来就有的,就像呼吸、心脏跳动一样,不需要思考怎么做,自然而然就做得很好。而过多的后天改造会使我们的先天能力退化,就像很多书呆子,读了很多书,做事反而不如没有读过书的人灵便。

004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华严经》

注释:①世界:又名世间,即有情众生所住的国土,这里指自性。②如来:指佛。

译文:西方极乐净土世界有五色莲花,每一朵花都有着自己的世界,每一片叶子都有自己的佛性。

■ 深入浅出解经典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一朵花中就能悟出整个世界,从一片叶子中就能参透佛法。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存在的世界,每个人都具有佛性。能参透这些,一花一叶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叶。

几乎所有的佛经都认为人生是悲观、痛苦的,是需要解脱的,认为这个世界是有缺陷的、悲惨的。《华严经》奥义却认为“一多相容,大小无碍”,所以一粒沙砾可见三千大世界。这个世界是无所谓缺陷的,即使是缺陷,也是美的;这个世界是至真、至善、至美的一真法界,万法自如,处处成佛,时时成道。

佛祖拈花,唯有迦叶微笑,既而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从一朵花中便能觉悟出整个世界,得以升到天堂,什么人能有这样的境界?唯有佛祖。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没有事物的执著、沾染,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个微小的物体中却包含着尘世的因果,参透这些道理,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空如花草。

图解经典

法传迦叶

《指月录》记载,世尊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无人能解,唯摩诃迦叶有所悟,会心而笑。

迦叶求度

迦叶生有大智,且家资殷富,但他一心出家。后舍家业往竹园皈依释迦牟尼。

小自己,大世界

世界是一个真善美的结合体,至于怎么看,全在于自己。如果把自己看得渺小一点,与这一花一世界相交融,抱着至真、至善、至美的目光来注视万物,万物皆是世界,皆是至真、至善、至美。

■ 古为今用

任何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结论,要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事物的不同和尊贵。一朵花是孤独的,但花中却能看到整个世界;一片叶是单调的,但叶中却有无边的佛法。缺陷之中也孕育着至真、至善和至美,而要发现这至真、至善和至美就需要一双佛性的双眼,能以小见大。

005 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

——《坛经》

注释:①乘:指运输工具,比喻佛法能如车船般普度众生。②小乘:声闻乘。③中乘:缘觉乘。④大乘:菩萨乘。⑤法相:众生在外表上的差异、区别。⑥最上乘:佛乘,佛教最圆满的教法。

译文:佛法并没有四乘的分法,只是在人的心中有着各自的差异。能够诵读经典的为小乘;能以自我的智慧领悟佛法含义者为中乘;能够依照佛法的要求来修行的为大乘。关于所有的众生、现象以及道理圆融贯通、具足完备,一切情识都不关联,也不执著,最终修到一无所得的状态,这就称为最上乘。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一个人来到世间修行,其结果如何,完全要看他自己如何选择。有人喜欢“见闻转诵”,却难悟其中之义;有人喜欢“悟法解义”,却苦于心口两难;有人无言无语,却“依法修行”;有人“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与大觉悟者同心。其实,所有的人都具有佛性,但只有自修、自行、自省才可以圆满。

■ 故事链接

五个盲人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于是去摸象。胖盲人摸到了大象的牙齿,认为大象像粗大又光滑的大萝卜。瘦盲人摸到了大象的侧身,认为大象像一堵墙。高盲人摸到大象的耳朵,认为大象像大蒲扇。矮盲人摸到大象的腿,认为大象像大柱子。老盲人摸到大象的尾巴,认为大象是条细绳。五个盲人各持己见。佛法就好比大象,世人由于资质禀赋不同得出了不同的看法,并都以为自己的说法是正确的,殊不知佛法是多么的广大。

■ 古为今用

每个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所以我们不要固执己见,多问问他人的看法,这样就能避免看问题的片面性了。我们还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006 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

——《坛经》

注释:①色身:指肉身,与“法身”对应。②宅舍:指房屋,喻意人的躯体。③三身:指法身、报身和化身。

译文:自己通过修行而觉悟,以此来证得自性功德,这才是真正的归依。人的身躯只是肉身而已,而肉身只不过是在世间短暂停留的房舍,所以不能说是归依肉身。只要能够觉悟自性中的法身、报身和化身,就能够认识自己身上的佛性。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大乘佛教将佛身区分为“法身”、“报身”和“化身”三种,合称为“三身”。在人的自性之中,本来就具有三身佛,如果能够对它们有所觉悟,那么就可以认识自身的佛性。至于人的皮肉色身,只是人在世间的短暂栖身宅舍,无法作长久的居留,所以千万不可错将有形有色、有生有灭的色身当成是归依,反而不能够认识自心内在的三身自性佛。

色身就像房子,不是叫你归依色身,而要归依你的自性。向来我所说的三身佛,是在你的性里边,不过它暂时住在你的色身罢了。世间所有人都有这三身佛,只不过是不认识,而不是忘了。因为他自心迷昧,故看不见本有的自性,而向外找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和千百亿化身佛,却不知本有自身中的三身佛。每个人在自己本有的色身中能看见本性的三身佛。要知这三身佛是从自性中生出的,而不是从外得来的。

图解经典

谈乐佛至

佛在舍卫国祇园精舍时,有四位比丘相互谈论世间最乐。

万物同一,物我两忘

一切佛法没有任何区别,没有上下高低之分,人与人从佛的角度看都是相同的。人要成佛最先要做到的就是众生平等,平等地对待万物,不为世间万物所迷惑,就可以不为自己的内心所烦恼。我与万物是同一的,才能做到物我两忘,才能发现自身中的佛性。

■ 古为今用

佛说,众生平等,因为众生都是佛,无论是污浊尘世,还是极乐净土,都是平等无别的。人的躯体,只是心灵在人世间的宅舍,每一个灵魂都是一念无差别心光所化,都是具有佛性的,但是很多人却不能觉悟出这佛性,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具肉身,不能感受一念清净心光,不能见心明性,不能做到根尘脱落。所以我们要修行觉悟,首先要断人我见,丢弃人与我的区别;其次就是要断法我见,不为法执。这样就能抛开一切的虚幻,看清自我的佛性。

007 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坛经》

注释:①性相:万事万物的状态、自性。②如如:万事万物平等如一,没有区别。③道:真理,诸法之实性。

译文:实性既不断灭也没有常住状态,没有到来也没有离开,不在中间也不在内外,没有任何方位来形容;既不生存也不灭亡,与众相圆融不二,真实地存在着,没有迁移变化,称之为道。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佛性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它既不会被除灭,也不会常住于一种状态。世间万事万物的佛性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平等的。一切法都无自性,无法可求,所以不要生起心念去追求它,而要使它自然地恢复自性的本来面目,这也就是所谓的放下即是佛。

■ 故事链接

有个外道施展法力,双手托着合欢花和梧桐花来献给佛祖。佛祖说:“放下吧!”他就放下了左手中的花。佛祖又说:“放下吧!”他又放下了右手中的花。不料佛祖又说:“放下吧!”他不明白就问:“佛祖,我已经两手空空了,你还要我放下什么?”佛祖说:“我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而是让你放下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等你到了没什么可以放弃的时候,你就达到了不生不死的境界了。”

■ 古为今用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非常看重外在的形式,而忽视了外表之下的内涵,所以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决定。而要做到不注重形式,就要有众生平等的心态,将一切视为平常,就不会产生偏执,任何的外在都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性。

008 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

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四十二章经》

注释:①念:心念。②修:修为。③拘:拘谨、限制。④须臾(yú):极短的时间。

译文:佛祖说:我的般若法门并没有刻意动念而起念;行事没有专门为做什么而去行事;所说的没有为了说话而说话,修为没有为修为而修为。会意处其实不远,存在内心里面,迷误也是如此。言语上对道的断灭,并不是外物限制了你的佛性,一念之差就可以区别出人与佛。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念无念念”是指要依靠念佛、诵经来安住心念,等完全达到心念清净时,则不要再执著于所念的佛法,所以佛祖说,我的这个佛法,在念上就是要没有一个念,连没有念的这个念都没有的,所以叫念无念念。“行无行行”是指学佛时必须要知行合一,行解相应,但不要执著于所行持的功德。“言无言言”是指说话时不要执著于所说的语言,要和没有说过是一样的。“修无修修”是指修行时也不要有执著,要和没有修行是一样的。如果能够理会、明白了这些道理,就与道相近了。你要是不明白,迷昧于这个道理,就离道很远了。这个道说也说不出来,也不能够想到,言语道断,这个妙处是无法说出来的;心里所要想的也没有了,万事万物都空了;如果能够觉悟这个道,得到这种境界,就不会被物所束缚,因为这些物也是真如的本体,所以就不受外物的限制了。这样的修行方法如果相差了一丝一毫那么多,这个道就会很快地消失,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执著破除了,就能得到这种境界,而这些全在你内心的一念之间。

图解经典

惠恭诵经

僧人惠恭原患胃病,痛苦难当,后来他下定决心念诵观音菩萨百万声。

咒成男女

大瞿昙仙人的徒儿惨死,他将有血的土双手取回,装入瓶中。

佛在心中

在佛家看来,一切言行举止都只是形式。惠恭和大瞿昙仙人之所以能够感化神明,完全在于其内心的虔诚,至于他们的行为只不过是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

■ 古为今用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执著于形式,过于看重形式就会因为执著而产生虚妄,忘了自己真正所要的东西,忘了自己的真实目的。当心中的想法变得虚妄,人心就会进入迷尘,将真实的世界变得虚幻,使安静的世界变得喧嚣。

009 其法无二,其心亦然。

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

——《坛经》

注释:①无二:指没有分别。②诸相:一切现象没有差异。③缘:因缘。

译文:顿渐的法门没有两个,心也是如此。所修行的佛道是清净,没有各种差异。虽然说其没有差异,但你们切勿执著于“观静”,也不要守着“空其心”;这是因为心的本体是清净的,既没有可取,也没有可舍。你们应各自努力,随因缘去好好地修行。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人的自性中本身就存在着佛性,从众生到佛的转化就在一念之间,转化的形式就是“悟”或“顿悟”。所谓顿教,就是顿悟的教法。顿教与心的本体一样,都是清静无二,不可取舍的。虽然说无有诸相,但并非心里什么都不想就是清静,以致在修行时执著于取静、取空。如果想要觉悟而成佛,应该随各自的因缘去修行用功,去建立道场。

■ 故事链接

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在修禅的路上抛弃了一切,下一步应该怎样?赵州禅师说:“放下吧!”严阳尊者说:“我已经两手空空,你还要我放下什么?”赵州禅师说:“放不下,那就把他挑起来!”严阳尊者听到这里忽然有所顿悟。一般人认为,有“放下”就没有“不放下”。可是执著于“放下”,不也是一种“放不下”吗?既然“放不下”就“不放下”,不也是“放下”了执著吗?

■ 古为今用

我们在修身的时候,往往会用很多教条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心灵,在一定程度上这有助于我们的品德和心性的提高,可是任何事情“做过了头”和“没做到”是一样的,不能钻牛角尖,要适可而止。钻牛角尖和随意放纵一样都不是修身的正途。

010 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坛经》

注释:①迷:痴迷、迷惑。②悟:觉悟、顿悟。③著境:执著于各种事物。

译文:善知识,凡夫就是佛,佛是从凡夫修成的。烦恼就是菩提,如果没有烦恼,就没有菩提。前念执著于尘世间的境相,就是凡夫;后念智慧、闻悟了就是佛。著境,执著这个境界即烦恼。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离境就是心不动念,离开这个境界的执著,离境即是菩提。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凡夫就是佛,而佛是从凡夫修成的,因佛以前修般若法,故成佛。凡夫与佛并无本体上的差别,只是对于心念的迷或悟有所不同。每一个凡夫经过修行都可以成佛,而烦恼恰恰就是菩提,但是需要巧妙地去觉悟,其中有三个层次:最初,众生在烦恼中不知了悟,此时烦恼就是烦恼,不可能成为菩提,众生也无法成佛;然后,众生刚刚知道了悟,懂得用正念的力量来根除烦恼,此时烦恼生起之地就是智慧显现的地方;随着进一步的修行,烦恼越大越显修行者的菩提功夫深,此时烦恼就是菩提,而众生也可以成佛了。

心念愚痴的时候就是凡人,这是因为他著境,也就是被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所沾染,心中充满了贪欲、忿恨、执著、傲慢、怀疑这五种毒,他怎么能不烦恼?佛家就是通过修行,使人们从根本上了解到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苦,所爱的人却不得不离开是苦,所憎恨的人却不得不一起相会是苦,想要得到的却得不到是苦,人们的感官所引起的欲望也是苦,总之就是一个苦字,世界的本质就是一个空字,从而使人们下决心脱离六境,从根本上断除烦恼,脱离苦海。

图解经典

道生讲经

道生大师认为“一阐提人亦可成佛”,相传他曾对巨石讲经说法,讲得非常精妙,那些顽石好似领悟一般纷纷点头。

支遁诫勖

晋代名僧支遁受时代风气影响,喜好清谈。他与众多名士交往,其逍遥思想深受人们推崇。

烦恼来源于自身

人们常常为烦恼所困扰,难以求得解脱。烦恼其实来自于人的态度,一种欲求的态度。有时候,放下一切欲望,放松心态,你就会发现世界其实很美好。

■ 古为今用

经常有人感叹无力摆脱身边的烦恼,其实摆脱烦恼非常简单,只需要放下即可。然而往往越是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就越是困难。想摆脱烦恼,就应当放下执著,不执著于世间的万事万物,才不会被其所牵累,自己的心智才不会被蒙蔽,看得透彻,也就没有了烦恼。

011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

——《坛经》

注释:①悟:觉悟、理解。②迷:迷失、遮蔽,不了解。③念:心性、心念。

译文:众生如果能够觉悟到自身的佛性,那么众生就是佛;自性如果被掩盖或遮蔽了,佛也就成为众生。能够体悟自性的平等不二,没有差异,那么众生即是佛;心性若阴险、邪恶,那么佛也就成了众生。你们的心性如果也是这样的阴险、邪恶,那么就是佛处在众生之中;如果能够怀着平和正直的心态,众生也能够成佛。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佛是已觉悟的人,而人是没有觉悟的佛。众生本具佛性,但是由于没有觉悟到自身的佛性,或者是被俗世妄念遮蔽了自身的佛性,而致使佛性无法显现,因此不能成佛。佛教的众生平等不是地位上的平等,而是自性上的平等,如果能够体悟这种平等,那么众生即可成佛;如果能够怀着平和正直的心性,众生也能够成佛。

■ 故事链接

在地狱里,很多人围着一个大餐桌,桌子上摆满了各种美味的食物。可是桌子周围的人却饿得面黄肌瘦,表情非常痛苦。原来他们手臂上绑着长长的勺子,他们无论怎么努力也不能把食物送到自己的嘴里。天堂也和地狱一样,不同的是人们都是用勺子将食物送到对面的人的嘴里,这样每个人吃得都很饱。所以人人为人人,人人皆是佛。

■ 古为今用

只要让心中善的种子发芽,人人就都是佛。人性中都有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只要用道德舆论和国家法律去约束恶的一面,保护善的行为不受损害,善行就会像小草一样遍及天涯海角。

012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坛经》

注释:①方便:谓以灵活方式因人施教,使之领悟佛法真义。②砾(lì):小石头。③施功:下功夫去修行。

译文:因为有守无常的心,所以佛说佛理是有常性的。不懂得佛所说的方便破执的教法,这就像在春池里捡到一块石头,没什么用处。我现在不下任何修行功夫,佛性竟然在我面前显现,明心开悟。但这不是师父所传授的,是我本来的智慧,所以我什么也没有得到。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因为“有常”与“无常”其实就是一种二分对立的哲学概念,所以孤立、静止地看待它们,就无法体悟实相本身。慧能大师采用“方便”之法,破除弟子对于佛经文句的执著,使他顿悟到应该处在一个整体上看待“有常”与“无常”:众生本来都具有佛性,这并不是别人授予或是从外界获得的,所以为“有常”;但并不是一切众生都能明心开悟到心中内在的佛性,所以为“无常”。

因为我守无常的心,而佛说这是有常的性,我不懂佛所说的是方便法,这就像在春天水池里捡一块小石头,有什么用呢?可是现在我不用什么功夫,就返本还源到自己的自性。佛的圆满妙性呈现在眼前,忽然间明心见性开悟了。我这种开悟不是祖师教授并送给我的。我虽已开悟,但毫无所得,这是我本有的智慧,所以一法也没有得到。

图解经典

须达见佛

舍卫国大臣须达问护弥什么是佛,护弥说,净饭王太子悉达多初生能自行,举手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矛盾的目光看世间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的,人从无到有,事从无到有,佛也如此。抱着从无到有的心态来看世间,看万物,才能有所悟,有所得,这才是用矛盾的目光看世界。有与无,即是有,也是无,世人执著于这些空无的有,就会有所欲求,也就会产生烦恼,所以,看透世间的空无,就能够见到自性佛。

■ 古为今用

看待任何事情都应该具备整体的眼光,善于从对立之中找出相同的地方,这就是破解矛盾的通用之法。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事情的发展,就是说不要因为一时的悲观或乐观而影响对整个事情的看法。从整体来看,当下的情况只是事情在整体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所以不能执著于当下,而应该以达观的态度看待整个事件的发展。要做到达观,就是以无常心看待平常事,在无常之事中发现自己有常的佛性,能见人之所不见,思人之所不思,慢慢开启佛性的智慧。

013 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坛经》

注释:①菩提:觉悟,智慧。②般若(bō rě):证悟一切明了的无上智慧。③善知识:能教众生远离恶法修行善法的人。④示导:指示、引导。

译文:觉悟佛道的般若智慧是每个人本来就具有的,只是因为被无明妄想所迷惑,不能自己体悟自性。只有借助于学识广博精深的人来指教、开导,明心见性,体会佛法。要知道,世间无论是愚迷无知的人或者是富有智慧的人,他们所具足的佛性并无差别;只是因为迷惑或开悟的不同,才有愚人和智人的分别。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众生都具有平等不二的般若性,愚人和智人的差别只在于迷执或开悟的不同。一念开悟,人心的整个品质也属于佛;一念迷执,人心的整个品质也属于众生。有些人被执著与妄想所迷惑,无法使自身的般若性显现出来,这就需要一种指示和引导。

■ 故事链接

达摩祖师让弟子们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道副说:“不执文字,不离文字,把文字当作悟道的工具。”尼总持说:“就像念佛的人,必须升起信心的时候,一念就往生到了东方阿佛国。一见就不再见了。”道育说:“四大本来是空无的,五蕴也是非有的,所以无一法可得。”慧可没说话,走到达摩跟前行了一个礼,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达摩说:“道副得到了我的皮,尼总持得到了我的肉,道育得到了我的骨,慧可得到了我的髓。”

■ 古为今用

聪明的人和愚痴的人在佛性上是没有差别的,只不过是因为迷悟的不同而已。愚痴的人分别著相而自生障碍,有智慧的人见性则事事无碍。

014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金刚经》

注释:①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②佛法:佛所说的教法,包括各种教义及教义所表达的佛教真理。

译文:一切佛、一切佛法以及无上正等正觉都可以从《般若经》中得到。须菩提,所谓的佛和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自性空寂,并无佛法。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一切诸佛,及成佛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是从这里出来,然后点破佛法;非佛法,是名佛法,点明人心中自有真佛的存在。从较量事相的有为福德中,逐渐地讲明,即为点明的方法。世人怀疑无上菩提之法、无为法,既不能用色相取得,又不能以口舌讲说,似乎此种法没有什么可说的,也就无法成佛,修行的世人,即是在做无用功,会得有什么功德呢?佛祖在人情方面,列举出小果,先是以有相的布施,较量福德,然后较量这个有相福德。因为有相布施,也是有为的善行,能获得极大的福报,但报尽还是会堕落。世人如果修般若之法,为他人解说般若深义,这样所获得的福报,就可以无穷无尽。所以,以财物来布施,不如以法来布施。财物的布施是有局限的,法的布施则是无穷尽的。正是因为一切诸佛都是从这个般若智慧中生起。般若智慧能生起佛法,但般若并非佛法,所以说破佛法,即非佛法。

佛教认为,无论一切法都是由般若而生的,所以般若在诸经中是最为重要的。虽然般若能生出佛法,但是般若并非佛法。这是因为原本就没有佛法,只不过是假以开悟众生,取一个叫做佛法的名字而已。所以,众生想要得道成佛,在修行时切勿向外觅求佛法,而要试着在自身内体悟清净本性,以便在当下明心见性,最终获得般若智慧。

图解经典

般若真空

佛共说了十六会《大般若经》。唐三藏法师从西域取回全本,译成六百卷,昭告众人说。

求人不如求己

求人不如求己,在什么时候不是这样呢?求佛如此,生活亦如此,到彼岸的六度中,以般若为核心,其余五度,皆需克制。般若是一种智慧,一种与天地同一的智慧,求己而满足,不节制,不强求,以清净心、平常心去对待它,则能够觉悟菩提,成就佛法。

■ 古为今用

世间之事有很多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旦言传就会失真了。如果向修道之人问道具体是什么,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出来,因为道是无处不在的,道是如何存在于万物之中,需要自己来慢慢体会,别人是无法言明的。佛法也是如此,所以修佛是要靠自己来领悟的,而不能靠别人的言传身教,因为别人的修行之法未必就适合自己。日常生活中学习和处事的佛法也要靠自己慢慢体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道路。它山之石,可以借用,但是要避免眼中只有它山之石,而忘了自己的玉。

015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坛经》

注释:①迷:迷惑、迷失。②著(zhuó)境:指受到外来因素或外在环境的影响。

译文:佛法全在一念之间,因此凡夫即是佛,烦恼就是菩提。前一个念头迷乱即为凡夫,后一个念头觉悟就是佛;前一个念头受外面环境的迷惑即为烦恼;后一个念头脱离外在环境的影响即是佛。

■ 深入浅出解经典

凡夫与佛并无本体上的差别,只是对于心念的迷或悟有所不同。烦恼就是菩提,但是需要巧妙地去觉悟,其中有三个层次:最初,众生在烦恼中不知了悟,此时烦恼就是烦恼,不可能成为菩提,众生也无法成佛;然后,众生刚刚知道了悟,懂得用正念的力量来根除烦恼,此时烦恼生起之地就是智慧显现的所在;随着进一步的修行,烦恼越大越显修行者的菩提功夫深,此时烦恼就是菩提,而众生也可以成佛了。

■ 故事链接

美国大萧条时期,经济十分低迷,失业人口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据说这一时期,美国人由于没有了工作,没了收入来源,于是简单的家庭游戏十分盛行。很难想象,平时快节奏的美国,人们会有闲暇去做这样的事情。人们只关注时间和金钱,连和家人朋友一起欢聚的时间都没有,而大萧条无形中给了美国人一个和家人增进感情的机会。

■ 古为今用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化逆境为顺境。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不时会遇到挫折和打击,但不应该长时间消沉下去,伤心难过之后还要重新站起来,总结经验,使自己更加坚强,保证在下一次大浪到来前不被击倒,就是因祸得福了。

016 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

——《坛经》

注释:①清净:远离世间的一切烦恼、恶行。②法身:一切事物的法性之体就叫做法身,其中有觉悟了知之德。③万法:世间万事万物。

译文:什么才能称作远离恶趣,做清净的法身佛呢?世间人的自性如佛性般本来就是清净的,世间万事万物的各种法相都是从自性中产生的。如果心里有任何邪念,就会产生出罪恶的想法、行为;如果心里想着如何去做善事,则会产生出善意的想法、行为。

■ 深入浅出解经典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世间人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万法都是从自性中产生的。“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切善恶因果与万法一样,也都是从自性当中产生的。因此,众生都应该一心向善,存善心且行善事,这样才会造就善的果报。

人的自性好比是青天白日,本来是干净光明的,然而不时会飘来一些乌云,就好比人会一时糊涂,做下许多错事,形成许多错误的观念,但这些丝毫改变不了人的自性,就好比乌云密布终究不能改变青天白日本身的性质一样。只要风轻轻一吹,漫天乌云就都散了。人的自性也是这样,人只要一觉醒,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判若两人。其实那个善的一面早就埋藏在自性之中,只是受到污垢的蒙蔽,不到时候没有显现罢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