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B辑、童年

纯真天使 作者:彬彬主编


B辑、童年

走出昨天

□刘 畅

根本不必去挽留童心,因为将来我们会有更美的梦。

“我们会永远在一起吗?”“当然,只要我们不吵架。”当年的话语犹在耳边,可儿时的好友已人各天涯,杳无音讯。离别的原因却并非“吵架”。

“姐姐,来陪我过家家。”邻家小女孩的娇唤使我怦然心动,虽然对这种儿时钟爱过的游戏已没有多大的兴趣,但我却拒绝不了那双天真无邪的大眼睛、那稚气的话语。因为,那眼神和话语,我也曾经有过。

脚尖前一个硬币银光闪亮,刚想去捡又犹豫了。“老师,我捡到五分钱。”红领巾在胸前欢快地飘着,这是以前的我。“算了,一个小分币捡它干吗?”现在的自己却悄然离它而去。

难道我的童心真的在成长中慢慢失落了?恐怕所有的人都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有意无意地改变了自己。儿时的我,会为一条金鱼的死去难过半天再认认真真为它安个坟冢;会对着蓝蓝的天空无忌地吹肥皂泡泡;会静静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但若现在还那样,会被别人笑你痴说你傻。所以现在的我们只会安分守己,来证明自己也不傻。

成长中的我们,已学会了静静的思考。在一阵热情与冲动过后,常常想着平平淡淡过日子,可我们仍喜欢去拼去搏去闯,以为那样才不负于自己的青春年华。

因为长大了,我们不再轻易许诺,害怕那兑现不了的诺言会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因为长大了,我们不再盲目去崇拜别人,我们已懂得世上有“完美”这个词却未必会有这种人。

我们没有失落童心,只是因为成长,我们已把它悄悄藏起。我们怀恋童年,但更珍惜现在。或许,我们已没有稚儿的单纯,可我们的心灵仍然纯净。我们根本不必去挽留童心,因为将来我们会有更美的梦。只要我们努力去争取,所有的梦都会实现。

小故事大道理

昨天、今天、明天构成了人生旅途,昨天是回忆、今天是现在、明天则是希望。一个生活在昨天的人是不会进步的,即使昨天再美好,它都永远成为过去了,跟不上今天的步伐,更赶不上明天的飞奔,所以走出昨天,你将看到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将搭上时光快车尽情遨游。

感谢童年

□徐晓提

困难面前,害怕没有用,哭泣没有用。

小时候,一直梦想着能有一个会动的玩具,那种上了发条之后能驶出很远的小汽车,哪怕很小很小。可是始终没有。唯一能动的玩具是爸的学生给我逮的一只小老鼠,灰灰的、怯怯的,一副惹人怜爱的样子,我给它尾巴上系条绳,便牵着它满地乱跑,那兴奋的感觉着实让我快乐了很长时间。

上学后,是从不敢奢望父母接送的。那时,我们的学校在山上,每天必须早早地爬起来就走,尤其是下雪天,天刚蒙蒙亮就得深一脚浅一脚举步于寒风中了。山上的梯磴是人工开凿的,走得次数多了,便成了一个光亮亮、白晃晃的雪坡,如公园里的滑梯,我穿着又笨又重的大棉袄总是爬了几磴便溜下来,擤擤鼻涕,跺跺冻僵的双脚,小心翼翼贴着边再上,又滑下来,再上……满脸泪水地出现在教室门口。

生活的艰辛使忙碌的父母很少顾及到我,便渐渐学会了照顾自己,照顾亲人。最让我难忘的是第一次做饭的恐慌与自豪。那是我七岁上一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见父母还没有回家,天已经黑了,于是决定动手做一顿丰富的晚餐给他们一个惊喜。擀了几张薄薄的饼,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点火,放上油纸、劈柴、煤块,程序没错,可火就是烧不起来,烟呛得人又流眼泪又咳嗽,我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同样动作,终于那可亲可爱的火苗出现了。放上锅,倒油开始烙饼,火是愈燃愈旺,糊饼是越烙越多,待再往锅里添油,烧红的锅底“呼”地一声蹿起了一尺多高的火舌,出于本能的反应,我慌忙舀了一瓢水浇上去,没想到,火焰更加猛烈起来。张牙舞爪的火舌似乎要把眼前这个目瞪口呆的小姑娘给吞掉。来不及害怕,我凶狠地拽过盛水的大盆扣在了炉子上……妈妈回来时,见满脸满嘴漆黑的我正挑最糊的饼往口里送呢,见到亲人,再也禁不住满肚子的恐惧与委屈,扑到妈妈的怀里,我“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回想起来,也很感谢童年。正是那时的困苦与磨炼才使我养成了从不依赖别人的心理。困难面前,害怕没有用,哭泣没有用。与其等待,不如拿定主意,依靠自己的力量渡过难关。

小故事大道理

童年,是七彩的虹,架起多彩的天桥。

童年,是一曲乐章,从心底奏出,悠扬、绵远。

童年,是那晒干的狗尾巴草,既温暖,又能痒得你想笑就笑——它是你一生的拂尘。

每个人的童年不一样,或快乐的或不快乐的。然而童年的记忆却是每个人一生的最爱,珍藏在心间,如奔涌的泉,陈年的酒,如清香的茶。

童年的馒头

□聂作平

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灯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味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我回家时,呆呆地看看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小故事大道理

生活真是个能让人成长、成熟的课堂,一枝一叶总关情。童年的馒头让作者的童年生活提早结束了,但作者却因此体会到亲情,学会了爱。

孩子施舍的天堂

□张丽钧

冬天里一块石头所获得的刻骨的温暖,将使那日后在有形与无形的风雨中穿行的心感到美好与安慰。

看过一幅儿童画:一个画缸,里面游动着六条漂亮的大尾巴金鱼;在鱼缸的四周,围着六只眼睛发亮的小猫。我心里一笑,想:六比六,还省得争抢打架。但是等等,看看那幅儿童画下面歪歪扭扭的题字,居然是:“太美了,舍不得吃!”我的心禁不住温柔地一动,为自己精神的庸俗而愧怍起来。

一日,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个坐在妈妈自行车后座上的孩子突然指着一幅巨大的广告牌高声喊道:“谁,找,你!”我和那位妈妈一同看那广告牌,广告牌上那位目光深沉的先生,正对着我们凝望。我无声地笑了。那个孩子得不到妈妈的回应,拽了一下妈妈的衣服,继续不依不饶地指着广告牌说:“妈妈,你看呀,谁,找,你!”那位妈妈似乎明白了什么,猛地回头捂住了孩子的嘴。我再次抬头看时,也终于明白了孩子所谓的“谁找你”,原来是“雅戈尔”的误读。我很为那小气地捂住孩子嘴的妈妈遗憾,真的大可不必,孩子并不是存心丢你的脸,虽说他没有读对一个字,但他那大声读出三个半边字的热情与勇气不是很可贵吗?

一个小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下雪了,人们都穿上了棉衣。一个孩子跑到老师跟前很认真地问:“老师,天气这么冷,院子里的雕像也应该穿上棉衣。”老师只是一笑,并没有在意。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孩子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于是,老师决定带着孩子们举行一场雕像穿棉衣的仪式。我想,随着时光的推移,孩子会成长成人,孩子自己穿过的棉衣会忘掉;但是雕像穿过的棉衣将永远存留在他们的记忆中,冬天里一块石头所获得的刻骨的温暖,将使那日后在有形与无形的风雨中穿行的心感到美好与安慰。

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我们的精神有时会觉得恍惚无依。“成熟”折磨着我们。我们眼看着自己的纯真与热忱、敏感与同情一点点被剥蚀、被风化。法国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史怀泽先生说:“我本能地防止自己成为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成熟的人’。因为,与成熟相伴的往往是如此不和谐的词:贫乏、屈服、顺从命运的理性化……”在“早熟”成为全球性流行疾病的今天,让我们细心守护那弥足珍贵的童真与童趣,并让自己知道,这童真与童趣是上帝送给人类的最后的礼物,是上帝通过孩子施舍给我们的美丽的天堂。

小故事大道理

看过此文,我感到作者对童真极为倾心,对成熟则敬而远之,不过我有种预感,作者绝对不会让自己永远“童真”着,永远远离“成熟”。因为“没有皱纹的老太太是很可怕的。”

摔跤的故事

□朱 佚

父亲站在一边,以嘲弄的眼光望着可怜的上当受骗的小约翰。

这是发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和儿子的故事:儿子叫约翰。在他3岁的时候,有一天和姐姐在客厅里捉迷藏。他们玩得正高兴时,父亲抱住小约翰,把他放在沙发椅上面,还在下面伸出双手做出接他的姿势,叫他往下跳。小约翰为父亲能参加他们的游戏而高兴。他兴奋地望着父亲笑,并迅速地毫不犹豫地往下跳,在跳下来即将抓住父亲的瞬间,父亲缩回了双手,约翰摔在了地板上,号啕大哭,他向坐在沙发上的妈妈叫唤。可是,他妈妈却若无其事地坐着,并不去扶他,只是微笑着说:“呵,好坏的爸爸!”父亲站在一边,以嘲弄的眼光望着可怜的上当受骗的小约翰。

这便是他们教子的方法之一,此举似乎有些离谱,可在英国人看来,这是很正常的教育方法。

小故事大道理

学不会摔跤就永远学不会走路,这是每个人从小都必须经历的。父亲这么做的目的也是给孩子灌输一个理念:社会永远都是强者和勇者在主宰。

我还要回来

□瞿 杨

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的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现场的观众笑的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着注视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的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小故事大道理

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破碎的塑像

□周冬健

这位不辨真伪的妈妈,使那张白纸变得不再那么纯洁。

菲菲聪明、可爱,单纯得像一张白纸。有一次,她玩球时,不小心将墙上挂着的一个塑像打了下来,摔成了几块。那可是妈妈最喜欢的东西呀。菲菲知道做错了事。妈妈一回来,她就连忙跑过去告诉妈妈。不料,原以为说出实情便会得到大人原谅的孩子,竟被狠狠地骂了顿,妈妈还罚她晚上不许看动画片。后来,菲菲又不小心打碎了花瓶,她马上想起了上次的教训,于是就告诉妈妈,花瓶是被风吹的。这次妈妈没骂她,菲菲心里直偷着乐。就这样,菲菲渐渐学会了说谎。她的小脑袋瓜里形成了这样的意识:说真话会导致惩罚,而说谎话却能不挨骂。这位不辨真伪的妈妈,使那张白纸变得不再那么纯洁。

小故事大道理

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千万不要这样教育孩子,这样会使他在社会上的路越来越窄。

孩子的本性

□方 舟

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一天,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挑一个最大的给4岁的小儿子,可这个孩子摇摇头,自己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你那个就给哥哥吧。”这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千百年来,久传不息,成为人们教育子女的常用例子。生活中,我们许多父母也在分给孩子东西的时候,不失时机的用这种办法考验孩子,教育孩子。但几乎所有的父母都遇到同样一种情景:孩子们都争着要大的。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时,对全美50位成功人士和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做了个一次专项调查,结果有两位都谈到了母亲分苹果的故事。

一位说:“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红红绿绿、大小不同的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想要哪一个,我刚想说要其中又红又大的那个时,弟弟抢先说出我的想法。妈妈听后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的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机灵一动,改口说:‘妈妈,把大的给弟弟,小的留给我。’妈妈听后,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大苹果奖励给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

另一位写信给心理学家也讲了他的故事:一次,妈妈买回几个苹果,我们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说:“孩子们,我们来一场竞赛,谁做得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于是,妈妈把草坪分成三块,让我们修剪。结果我修得最快最好,妈妈把最大的苹果给了我。从此,我就懂得了一个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

小故事大道理

也许就是两位母亲教子方法的不同,造就了这两个人不同的人生,心理学家透露:前者是一位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后者却是白宫的一位著名人士。孩子想得到最好的,那是孩子的天性,天性无对错。但我们的教育不能违背人的天性,现实中像孔融那样的神童毕竟太少。作为父母,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利用孩子的需要,正确引导,让他们懂得公平,懂得索取与付出的关系,帮助他们成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