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

定 价:¥48.00

作 者: 谢立中主编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礼品书

ISBN: 9787210019244 出版时间: 1998-0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0cm 页数: 696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旨是向读者介绍西方著名社会学家的代表作,社会学理论的发展构成了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过程,体现了社会学发展的基本面貌。所以本书主要选择社会学理论方面的著作加以介绍,本书以著作的代表性程度为主,而不以人头为主来确定入选书目。例:哈贝马斯就有《认识与人类旨趣》、《沟通行动论》、《事实与规范之间》三篇入选。本书还为这些经典作品提供了提要撰稿。本书前言特色及评论文章节选在迪尔凯姆看来,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人们通常将社会现象一词用来表示社会中所发生的一切现象,按照这种说法,所有关于人类的事情,都可以称得上是“社会现象”。这样,把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就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大杂烩,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意义。其实,在社会中存在着一种确定的团体现象,这就是“社会现象”,它们具有特别的性质。它们是存在于人们身体以外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以每个个人。这些现象不同于有机体的现象,后者是通过某些形态和动作表现而存在的;它们也不同于 

作者简介

  谢立中,教授。1974年7月-1978年1月在江西崇仁玻璃厂等处当工人,1982年1月-1989年9月在江西大学哲学系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等职,1992年9月-1994年7月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8月至今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教学秘书、研究所秘书、系副主任、系主任等职。

图书目录

    导论
   迪尔凯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1895年)
   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1893年)
   韦伯:《经济与社会》(1921~1922年)
   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1902年)
   舒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1932年)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1934年)
   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1923年)
   霍克海默:《批判理论》(1968年)
   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1941年)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年)
   帕森斯:《社会系统》(1951年)
   帕森斯和斯梅尔瑟:《经济与社会》(1956年)
   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1949年)
   米尔斯:《权力精英》(1956年)
   达伦多夫:《工业社会中的阶级与阶级冲突》(1959年)
   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1956年)
   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1966年)
   霍曼斯:《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1961年)
   霍曼斯:《社会科学的本质》(1967年)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1964年)
   布劳:《不平等与异质性》(1977年)
   布鲁默:《形象互动论:观点与方法》(1969年)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1959年)
   加芬克尔:《常人方法学研究》(1967年)
   伯格和卢克曼:《社会实体的建构》(1967年)
   哈贝马斯:《认识与人类旨趣》(1968年)
   阿多尔诺:《德国社会学中的实证论之争·导言》(1969年)
   顾尔德纳:《西方社会学面临的危机》(1970年)
   巴克利:《社会学和现代系统论》(1965年)
   柯林斯:《冲突社会学:走向一种解释的科学》(1975年)
   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1983年)
   亚历山大等:《微观与宏观的联结》(1987)
   卢曼:《社会分化》(1982年)
   阿切尔:《文化与主体性:文化在社会理论中的位置》(1988年)
   吉登斯:《社会的建构》(1984年)
   吉登斯:《现代性之后果》(1990年)
   哈贝马斯:《沟通行动论》(1981年)
   哈贝马斯:《事实与规范之间》(1996年)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1990年)
   布迪厄:《实践的逻辑》(1980年)
   布迪厄和华康德:《反思社会学导引》(1992年)
   埃利亚斯:《论文明的进程》(1939年)
   埃利亚斯:《符号理论》(1991年)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