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环境综合研究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

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

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

定 价:¥28.00

作 者: 朱诚等著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南京大学学术文库
标 签: 地质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5035821 出版时间: 2000-06-01 包装: 简裝本
开本: 21cm 页数: 383 字数: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论述和介绍华东山地(主要是庐山、黄山和天目山地区)及其山麓平原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专著。本书主要针对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地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东部海拔2000M以下山地有无第四纪冰川的争论,从争论双方都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的这些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入手,运用了粒度、孢粉、古地磁测年、粘土矿物伊利石开形指数分析、微量元素和氧化物分析、重砂表面和沉积物微结构扫描电镜分析、分形方法、基岩和沉积物岩屑磨片后偏光镜鉴定物源岩性差异等多种现代科学环境的指标,从年代学、沉积学、地貌学、地层学、地球化学、新构造运动、变位网纹红土、混杂堆积成因、古纬度变化、分形研究等角度,对恢复和重建本区第四纪古环境提出了新的认识。

作者简介

  朱诚,男,1954年12月生。1990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专业,获博士学位,1990年7月至1992年10月在华东师大地理系做博士后研究。现为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理事、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站客座研究员、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中国会员。多年从事地貌第四纪和环境考古研究与教学,曾参加中国第五次南极考察并应邀访问阿根廷,参加中国一阿根廷对南美安第斯山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联合考察。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主持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和省级基金项目各一项,参加“85”攀登计划和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各一项。1988年以来共发表论文86篇、专著4本,其中SCI、EI国际学术榜6篇、国内一级学报与核心期刊54篇,获国家教委1996年甲类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国家教委甲类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军队科技进步奖、1999年冰川冻土学会“雪冰冻土”优秀基础理论奖各一项,主持的研究成果经省部级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被评为南京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现为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入选者。

图书目录

《南京大学学术文库》总序(蒋树声)
前言
第一章 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1.1 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的现状
1.2 华东山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的意义第二章 区域特征
2.1 庐山地区地理地质背景
2.2 黄山地区地理地质背景
2.3 天目山地区地理地质背景第三章 主要野外调查地点和采样位置简介
3.1 庐山地区
3.2 黄山地区
3.3 天目山地区第四章 粒度分析
4.1 概括图解标准离差(S店)对平均粒径(Ms)的点图
4.2 偏度(5k)对峰态(Ku)离散图
4.3 粒度频率曲线特征
4.4 C-M图像分析
4.5 沉积旋回的特征第五章 粘土矿物及伊利石结晶度和开形指数的分析
5.1 粘土矿物含量半定量分析
5.2 伊利石开形指数和长宽比(Hw)指数分析第六章 地球化学元素和微量元素分析
6.1 各地区元素的地质背景值
6.2 各地区元素的衬度系数
6.3 各地区剖面中氧化物的比值及其变化
6.4 各剖面的相对淋溶、积聚值
6.5 元素和氧化物富集、淋溶迁移成因的探讨第七章 高价铁与低价铁比值反映的古温度变化特征
7.1 理论依据
7.2 第四纪古温度值的推算
7.3 对用Fe3+/Fe2+探讨庐山地区第四纪古温度的讨论第八章 岩性差异和沉积物物源分析
8.1 岩性差异较大的庐山地区
8.2 花岗岩为主的黄山地区和火山岩为主的天目山地区第九章 孢粉分析
9.1 庐山地区孢粉特征
9.2 黄山地区孢粉特征
9.3 天目山地区孢粉特征第十章 重砂矿物分析
10.1 风化系数特征
10.2 稳定系数特征
10.3 双目显微镜鉴定结果第十一章 石英砂表面特征和沉积物微结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第十二章 古地磁测试结果和地层时代划分
第十三章 环境磁学与磁化率分析结果
第十四章 对庐山东麓第四纪沉积物物源及新构造运动的新认识
第十五章 庐山地区第四纪古冰缘作用遗迹的发现
第十六章 分形方法在庐山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 晚白垩世以来黄山地区隆升机制研究
第十八章 黄山逍遥溪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
第十九章 天目山姚砂岭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研究
第二十章 天目山龙王庙地区晚更新世沉积环境研究
第二十一章 天目山深溪流域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环境演变
第二十二章 全区第四纪古纬度变化分析
第二十三章 庐山、黄山与天目山地区第四纪沉积环境比较研究
第二十四章 结束语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附录——华东山地主要职务名录
茶叶(1~7)
照片(1~24)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