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与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综合数字城市:理论、方法与应用

数字城市:理论、方法与应用

数字城市:理论、方法与应用

定 价:¥42.00

作 者: 承继成等编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丛书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030108739 出版时间: 2002-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6cm 页数: 334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是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丛书》之-,书中将城市规划与管理、地籍与房地产管理、交通设施管理、通信设施管理、能源设施管理、生态环境设施管理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物流、数字企业和数社区等相结合,在技术方面将遥感、遥测、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宽带网络等空间信息技术与企业资源规划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管理信息技术相结合,在实施过程中各有所侧重,这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本书提出了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构想,即主要由网络层、技术层、数据层、保障层 (标准、安全等)、管理层、应用层和服务层所组成,还讨论了城市信息化理论、城市信息化 (数字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其监测系统、数字城市的作用和意义等。本书可供城市信息化开发、管理和应用人员,正在筹备或建设数字城市的领导、专家及有关企业家,高等院校城市规划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暂缺《数字城市:理论、方法与应用》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与框架
第一章  信息社会对城市的理解
  1.1  当代城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2  信息社会对城市的理解
  1.3  信息社会的城市理论
  1.4  信息社会又才城市化的理解
  1.5  “逆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
  1.6  现代城市新的空间结构形态
  1.7  城镇系统
第二章  城市信息化理论
  2.1  联合国的城市信息化理论
  2.2  城市信息化提高了城市的功能
  2.3  全球化与城市世界性特征
  2.4  城市信息化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2.5  城市信息化基础理论小结
第三章  数字城市的内容框架与组织实施
  3.1  现代城市的基本框架原则
  3.2  已有的对数字城市内容框架的认识
  3.3  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
  3.4  数字城市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3.5  数字城市建设要促进信息技术产业化
  第二部分  关键技术
第四章  数字城市的网络技术与信息基础设施
  4.1  计算机网络简介
  4.2  互联网技术
  4.3  有线互联网
  4.4  无线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
  4.5  移动终端技术
  4.6  栅格网技术
  4.7  空间信息格网(SIG)
  4.8  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综述
  4.9  有线网建设
  4.10  无线网建设
第五章  数字城市的信息技术
  5.1  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技术
  5.2  卫星定位技术
  5.3  遥测技术
  5.4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5.5  数字城市的管理信息技术
第六章  数据的融合、挖掘与共享技术
  6.1  数据融合技术
  6.2  数据挖掘
  6.3  地理数据挖掘
  6.4  数据共享
  6.5  空间信息共享标准规范体系
  6.6  共享技术体系结构和功能分析
  6.7  元数据管理系统
  6.8  我国数据共享研究进展
第七章  数字城市的虚拟模型
  7.1  虚拟技术综述
  7.2  虚拟地理信息系统(VR-GIS)技术
  7.3  虚拟城市地理环境
  7.4  赛博城市(Cyber City)
  7.5  虚拟城市理论
  7。6  虚拟地球系统模型
  7.7  分布式协同虚拟地理环境
第八章  数字城市的基石出数据库及其管理
  8.1  城市基础数据的概念
  8.2  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8.3  城市基础设施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8.4  城市地理编码数据库
  第三部分  保障体系
第九章  数字城市标准与规范
  9.1  数字城市对标准的需求
  9.2  国内外信息标准化有关组织情况
  9.3  数字城市标准体系
  9.4  空间数据标准与规范
  9.5  数据标准
  9.6  数字城市标准体系的实施
第十章  数字城市信息安全技术与人才培养
  10.1  信息安全威胁与风险
  10.2  信息安全实现策略
  10.3  信息安全功能设计与实现
  10.4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技术
  10.5  数字城市与人的关系
  10.6  信息人才培养
  10.7  企业员工的培训
  10.8  信息知识的普及
  第四部分  应用工程
第十一章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11.1  城市规划与管理流程
  11.2  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
  11.3  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11.4  业务应用系统
  11.5  辅助决策分析模型
第十二章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
  1.2.1  智能化交通的基本概念
  12.2  智能交通的技术系统
  12.3  交通发展政策
  12.4  城市车辆管理信息系统
第十三章  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13.1  城市土地管理与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
  13.2  城市综合管网管理信息系统
  13.3  招商引资地理信息系统
  13.4  城市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13.5  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系统
第十四章  数字社区
  14.1  智能建筑
  14.2  数字社区的基本概念
  14.3  数字社区的网络结构和系统组成
  14.4  数字社区建设
  14.5  中央商务区(CBD)
第十五章  数字企业
  15.1  企业信息化概述
  15.2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15.3  数字企业的规划与设计
  15.4  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字企业
第十六章  电子政务
  16.1  基本概念
  16.2  电子政务的技术系统
  16.3  电子政务内涵
  16.4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16.5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概况
  16.6  电子政务工程...
  16.7  电子政务实施
  16.8  智能卡
  16.9  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系统
  附录:美国电子政务战略
第十七章  电子商务
  17.1  电子商务概述
  17.2  20世纪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17.3  电子商务与企业管理
  17。4  电子商务与数字铁路
  17.5  移动电子商务
  17.6  协同电子商务与商业智能化
  17.7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
  17.8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第十八章  电子金融
  18.1  网上银行
  18.2  电话银行
  18.3  移动银行
  18.4  家居银行
  18.5  电子金融月艮务方式
  18.6  金融电子化热点问题
  18.7  电子金融技术支撑
  18.8  金融电子化的发展阶段
  18.9  电子金融的空间特征
第十九章  电子物流-
  19.1  电子物流的基本概念
  19。2  物流理论
  19.3  电子物流与数字城市的关系
  19.4  电子物流基础设施
  19.5  物流一体化与第三方物流
  19.6  物流配送中心
  19.7  电子商务中的物流模式
  19.8  移动地理信息网络与物流管理
  19.9  基于GIS的电子物流的优化空间结构
  19.10  电子物流与智能交通系统(1TS)
  19.11  电子物流与卫星定位技术
  19.12  国际物流管理最新态势
  19.13  中国物流产业问题与对策
第二十章  基于万维网的城市生活
  20.1  基于Web的远程教育
  20.2  基于Web的远程医疗信息技术系统
第二十一章  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及监测系统
  21.1  制订指标的必要性
  21.2  参考指标
  21.3  城市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21.4  数字城市的数字神经系统简介
第二十二章  数字城市的作用手口意义
  22.1  数字化对城市本身的影响
  22.2  数字城市与区域信息化的关系
  22.3  城市信息化与全球化
  22.4  数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2.5  数字城市的意义
  第五部分  数字城市实例
第二十三章  数字北京工程
  23.1  “数字北京”战略
  23.2  “数字北京”工程总体框架
  23.3  北京空间信息工程
  23.4  数字王府井
  23.5  王府井智能停车诱导系统
  23.6  王府井社区电子化服务
第二十四章  数字东营
  24.1  概述
  24.2  “数字东营”建设指导思想和原则
  24.3  “数字东营”总体目标
  24.4  数字东营规划.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