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修订版)

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修订版)

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修订版)

定 价:¥49.50

作 者: 陈国良编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并行计算系列丛书
标 签: 暂缺

ISBN: 9787040115598 出版时间: 2003-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4cm 页数: 670 字数:  

内容简介

  《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修订版)》在初版基础上,对个别章节进行了修改补充,并在每章的开头,除原有的“内容提要”外,又新增加,“讲授要点”,可作为授课教师的教学指导和参考。《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修订版)》系统全面地讨论了各种专用和通用并行计算模型上的算法的设计和分析方法。书中以并行计算模型为线索,强调算法、结构和模型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着重介绍了各种最基本、常用和典型的并行算法,同时也力图反映本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全书共分二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并行算法基础,并行算法的基本设计技术,各种计算模型上的计算机领域中诸多常用计算问题的并行算法的设计和分析方法,最后还讨论了各种并行计算模型的能力、限制、等价性以及与并行计算有关的NC一理论问题。《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修订版)》取材丰富,内容系统全面,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及其他信息科学类有关专业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和算法研究的科技人员阅读参考。《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修订版)》初版于1994年,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作者简介

  陈国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38年6月生于安徽省颍上县,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1981-1983年在美国普度大学作访问学者,1984年至今曾多次应邀赴东京大学、普度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格里福斯大学、堪萨斯城市大学、依阿华大学、威斯康星大学、Mahat‘ish国际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讲学交流。现任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国际高性能计算(亚洲)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数学会计算数学并行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教育电子、电工和信息类专业自考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安徽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主任。陈国良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并行算法、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智能计算等。先后承担10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被国内外广泛引用、达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著作9部、译著5部,参与主编计算机类辞典、词汇5部,主审、主编计算机类各种教材8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自然科学三等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学术著作优秀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委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共18项,并获2001年度“国家863计划15周年先进个人重要贡献奖”。陈国良教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执教30多年。长期以来,围绕着并行算法的教学与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算法理论一算法设计一算法实现一算法应用”的并行算法学科体系,营造了我国并行算法类的教学基地。他先后指导培养研究生100多名,其中博士生60名,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从事算法研究的高级人才。曾荣获1998年度安徽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安徽省优秀教师称号、2001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和2003年度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陈国良教授是我国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他率先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是我国并行算法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的重要基地,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并行算法基础
1.1 并行算法的硬件基础
1.2 并行计算模型
*1.3 并行算法编程模型
1.4 并行算法的一般概念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并行算法的基本设计技术
2.1 平衡树方法
2.2 倍增技术
2.3 分治策略
2.4 划分原理
2.5 流水线技术
*2.6 加速级联策略
2.7 破对称技术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比较器网络上的排序和选择算法
3.1 Batcher归并和排序网络
3.2 (m,n)-选择网络
*3.3 AKS排序网络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排序和选择的同步算法
4.1 Stone双调排序算法
4.2 Thompson和Kung双调排序算法
*4.3 Preparata和Vuilemin双调排序算法
4.4 Akl并行k-选择算法
4.5 Valiant并行归并算法
*4.6 Hirschberg并行桶排序算法
4.7 Preparata并行枚举排序算法
*4.8 Cole并行归并排序算法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排序和选择的异步和分布式算法
5.1 MIMD-CREW模型上的异步枚举排序算法
5.2 MIMD-TC模型上的异步快排序算法
5.3 分布式k-选择算法
5.4 分布式求中值算法
*5.5 分布式定序算法
*5.6 分布式排序算法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并行搜索
6.1 单处理机上的搜索
6.2 SIMD共享存储模型上有序表的搜索
6.3 SIMD共享存储模型上随机序列的搜索
6.4 树连接的SIMD模型上随机序列的搜索
6.5 网孔连接的SIMD模型上随机序列的搜索
6.6 MIMD共享存储模型上有序表的搜索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排列和组合
7.1 产生排列的顺序算法
7.2 产生组合的顺序算法
7.3 产生排列的并行算法
7.4 产生组合的并行算法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数据传输与选路
8.1 引言
8.2 贪心选路算法
8.3 随机和确定选路算法
8.4 数据的分布和集中
8.5 线路交换模式下的选路算法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并行串匹配
9.1 引言
9.2 正文分析
9.3 模式预处理
*9.4 后缀树上的串匹配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章 表达式求值
10.1 构造表达式树
10.2 填充游戏用于表达式求值
10.3 最优的并行表达式求值算法
10.4 一般表达式求值算法
10.5 正则表达式到非确定自动机的最优并行转换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上下文无关语言的并行识虽与语法分析
11.1 一般的上下文无关语言的并行识别
11.2 一般上下文无关语言的并行语法分析
11.3 括号语言的最优并行识别和语法分析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矩阵运算
12.1 矩阵转置
12.2 矩阵相乘
12.3 矩阵和向量相乘
12.4 心动阵列上的矩阵运算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数值计算
13.1 n阶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
*13.2 非线性方程的求根
13.3 偏微分议程的求解
13.4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Jacobi求法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四章 FFT和卷积与滤波
14.1 快速傅里叶变换
14.2 DFT直接并行计算法
14.3 并行FFT算法
14.4 心动阵列上的卷积与滤波计算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图论算法
15.1 图的并行搜索
15.2 图的传递闭包
15.3 图的连通分量
15.4 图的最短路径
15.5 图的最小生成树
*15.6 图的着色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图像分析和计算几何
16.1 分量标定
16.2 Hough变换
16.3 近邻问题
16.4 包含问题
16.5 相交问题
16.6 构造问题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组合搜索
17.1 基于分治法的与树搜索
17.2 基于分枝限界法的或树搜索
17.3 串行的α-β搜索算法
17.4 树机上的并行搜索算法
17.5 MIMD模型上α-β搜索算法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随机算法
18.1 引言
18.2 部分独立集
18.3 三角形平面细图中点的位置
*18.4 模式匹配
18.5 多项式恒等的验证
18.6 排序
*18.7 最大匹配和完备匹配
习题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VLSI计算理论
19.1 VLSI电路模型和计算模型
*19.2 VLSI面-时下界理论
19.3 典型计算图的结构布局法
19.4 典型计算图的布局下界
19.5 分治布局法
*19.6 VLSI布局理论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模型与下界
20.1 不同PRAM模型的相互模拟
20.2 PRAM-CREW的下界
20.3 PRAM-EREW的下界
20.4 PRAM-CRCW的下界
20.5 P-完全导论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复杂度表示及其符号
A.1 大-O及其运算
A.2 大-Ω和大-
A.3 小-o和小-w
附录B 算法复杂界一览表
附录C 索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