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国家法、宪法中国文学与中国法律

中国文学与中国法律

中国文学与中国法律

定 价:¥22.00

作 者: 余宗其著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法律大学生、研究生课外丛书
标 签: 法律与其它学科交叉研究

ISBN: 9787562021377 出版时间: 2002-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22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作为中国法律大学生、研究生课外丛书之一,是应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约稿而撰写的。这次约稿,无论对于扩展法律大学生、研究生的知识面和人文修养,还是对于法律与文学的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文学与中国法律》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编 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华法系
第一章 “法律”概念
一.古代法律文献中的“法律”概念
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法律”概念
三.应有的结论
第二章礼治秩序
一.礼治秩序中的“礼”的学理解释
二.礼治秩序在先秦文学中的充分显示
三.礼治秩序在封建文学中的延续
第三章严刑笞杖
一.答杖问题的学理解释
二.答杖的动态过程展示
三.苔杖之外的刑具和刑罚五花八门
四.严刑答杖的功能与执法者的迫切需要
五.弊害严重,教训深刻
第四章 执法经验
一.严于律己 捍卫法律
二.不怕权势 坚定执法
三.微服私访 实地调查
四.逻辑推理 巧找线索
五.察颜观色 心理分析
六.检律无条 依理判决
七.以德化人 改造罪犯
第五章 执法教训
一.运用各种非科学的手段破案
二.贪赃枉法 搜刮钱财
三.制造冤案 枉杀无事
四.把法律作为谋私的工具
五.屈服于权势 以权压法
六.随心所欲 把法律当儿戏
七.擅自涂改法律文书
八.昏愦无能 任凭部属摆布
九.讼棍从中渔利
第二编  中国古代文学名家名著与历代法律
第六章 白居易诗歌与店代法律
一.新法令的颁布和修改
二.农业税收法的执行与遵守
三.唐人的法律地位
四.执法心理的自我描述
五.法制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教训的反思
六.白居易本人法律思想的形象化表现
第七章 《水浒传》与宋代法律
一.农民起义在宋朝法律中的性质
二.一系列重大杀人案均不了了之的原因
三.刺配刑的广泛运用
四.尸检制度
五.朱人钻法律空子的一个典型案例
六.牢头狱卒索贿成风
七.“忠”.“义”思想与末代法律的联系
第八章 关汉卿的戏剧与元代法律
一.写历史剧的苦衷
二.高利贷肆虐:元代社会法律景观之一
三.豪霸横行:元代社会法律景观之二
四.平反冤狱:元代社会法律景观之三
五.执法问题的讨论
第九章  《西游记》等明清小说与明代法律
一.《西游记》与明代法律
二.“三言”与明代法律
三.“二拍”与明代法律
四.《海公大红袍全传》与明代法律
五.几点结论
第十章 《红楼梦》与清代法律
一.贾宝玉.林贷玉.薛宝钦之间的婚姻悲剧问题
二.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及其被父毒打的问题
三.薛蟠杀人而逍遥法外的问题
四.贾赦.风姐等人的所谓”荒淫无耻”问题
五.焦大的骂人问题
六.贾雨村的执法问题
七.私和人命官司的问题
第三编  申国文学的现代化与法律的现代化
第十一章 法律现代化前奏曲在清末小说中回响
一.国际法和国际法学说的引进冲开了中华法系封闭的大门
二.反对治外法权的呼声是法律现代化前奏曲的最强音
三.清末的修律活动及成果构成了法律现代化前奏曲的主旋律
第十二章 文学家对中国现代涉法文学作品的误读.误解
一.关于《微笑》的主题
二.关于《原野》的成败
三.关于《一个女人和一务狗》的社会意义
四.强调一个结论
第十三章 中国现代涉法文学特有的法律认识价值
一.对法律的自由评论
二.对中国特有的法律问题的剖析
三.对犯罪问题的全面考察
四.对法律的哲理思考
第十四章 鲁迅小说的法律思想
一.彻底否定礼治秩序
二.殷切期盼民法精神
三.深入揭露家法私刑的罪恶
四.细节描写也有法理可认
第四编  中国当代文学与方土会主义
第十五章 中国当代涉法文学的法律监督功能
一.从千字小说酿发血案谈起
二.由来己久的沉痛教训
三.涉法文学对法律的舆论监督的具体表现
第十六章 中国当代涉法文学中的法律与权力
一.大学生挺身而出率先披露老大难问题
二.能够干扰法律的权力系统.
三.滥用的权力是掌权者违法犯罪的资本
四.滥用的权力是掌权者坑害公民的工具
五.滥用的权力是掌权者通遥法外的保护伞
六.法律实施中的权力较量的绝对性
七.解决问题的出路
八.感想与希望
第十七章 中国当代涉法文学申的法律与金钱
一.金钱能够从多层面使执法工作受阻
二.对金钱的算计与占有欲使法律的遵守大打折扣
三.金钱的得失与犯罪心理
第十八章 中国当代涉法文学中的法律与道德
一.道德沦丧是违法犯罪的先导
二.法律与造德的矛盾
三.法律上的罪犯与道德上的英雄
四.法律上的进步与遣德上的退步
五.违法犯罪者自身的黑色道德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