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管理企业管理行署管理:阜阳行署调查

行署管理:阜阳行署调查

行署管理:阜阳行署调查

定 价:¥13.80

作 者: 江荣海,刘奇等著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
丛编项: 中国地方政府管理丛书
标 签: 地方政府 行置 行政管理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4319012 出版时间: 1995-1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268 字数:  

内容简介

  《行署管理》一书属《中国地方政府管理丛书》中的一种,是国家八五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地方行政体制研究》的成果之一。1993年10月,北京大学谢庆奎先生、江荣海先生花了十来天时间到安徽省阜阳考察地方政府管理问题,他们先后调查了解了县市乡镇各层管理的现状,然后对行署一级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行署管理》一书就是他们这次考察的结晶。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图做到: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对介于省政府和县政府之间的阜阳地区行署的历史沿革、政府环境、构设置、职能配置、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和未来发展等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准确的描述,从而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作为省级政府的延伸一行署这个层面的概貌。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和种种条件的限制,上述诸方面的处理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甚至可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我们真诚地祈请各位专家指正。本书先由谢庆奎教授、江荣海副教授及阜阳地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刘奇同志共同拟定写作大纲,然后由江荣海、亓龙、蔡建国、王德胜、谢志刚、韦刚等同志执笔撰出初稿。写作分工是:第一章,蔡建国;第二章,王德胜;第三章,亓龙、韦刚;第四章,谢志刚;第五章、第六章,江荣海;第七章,王德胜。刘奇同志对第一、二、三、四、七章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写作指导并对初稿进行了多次修改。全书最后由江荣海副教授统稿修定。中共阜阳地委书记秦德文同志、行署专员王怀忠同志为本书作序。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共阜阳地委、阜阳行署领导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地委、行署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如安徽省亳州古井酒厂)为这本书的撰写及出版提供了诸多方便和大量的资料;同时,我们也参考了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论著,并吸取了其中某些研究成果。 《行署管理——阜阳行署调查》一书,以跨越时空的视野,对阜阳的过去、现在、将来作了全景式的扫描,对行署这一层面的沿革、变迁、职能、权限、作用、走向等方面作了客观的描述。不避其陋,不扬其优,在冷静、客观、理性中为我们勾勒了选择的可能。这是做学问最珍贵的态度,也下是我们所需要的。尽管为一家之说,但仍是很有意义的。社会也正是在人们多种选择中最终得以进步的。

作者简介

暂缺《行署管理:阜阳行署调查》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总 序
   序 一
   序 一
   第一章 历史沿革
    第一节 历史变迁
    一、名称由来
    二、区划变迁
    第二节 政府机构的设置
    一、历代机构及官职的设置
    二、历代行政长官
    第三节 发展状况
    一、人口
    二、农业
    三、工业·手工业
    四、交通·邮电
    五、商业·金融
    六、教育·新闻·医疗
   第二章 现实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状况
    二、水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
    三、气候资源及其特点
    四、土地资源分布及其特点
    五、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六、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第二节 经济的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49~1952年)
    二、“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三、“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1958~1962年)
    四、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年)
    五、“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六、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年至今)
    第三节 政治、社会、文化环境
    一、政治事件或政治行为
    二、社会结构和社会风气
    三、教育发展及其现状
    四、科技实力
    五、卫生水平
   第三章 行署的法律地位及管理权限
    第一节 行署的法律地位
    一、行署的产生
    二、权力来源
    第二节 行署的管理职权和实际作用
    一、宏观职能
    二、具体权限
    三、实际作用
   第四章 机构设置与职能配置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节 最高机构及其职能
    第三节 内设机构及其职能
    一、综合职能部门
    二、专业职能部门
    三、临时机构和派出机构
    第四节 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
    一、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二、现行机构设置存在的主要弊端及原因
    三、机构改革的目标、内容和途径
   第五章 政府决策过程
    第一节 决策环境与决策机构
    一、决策环境
    二、决策机构
    三、决策咨询机构
    第二节 决策内容及其分析
    一、地委决策的具体内容
    二、行署决策的具体内容
    三、决策文件的简要分析
    第三节 决策程序
    一、问题的发现
    二、决策方式与决策过程
    三、实际决策举例
   第六章 政府执行机制
    第一节 决策执行
    一、执行机构及其相互关系
    二、执行指令的传播渠道
    三、决策的执行及其实例
    第二节 信息反馈与决策修正
    一、信息反馈
    二、决策修正
    第三节 执行监督
    一、行政监督
    二、法纪监督
    三、社会监督
   第七章 政府改革与政府发展
    第一节 改革中的政府环境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趋势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发展趋势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文化发展趋势
    四、政府环境的变化与政府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节 改革战略和改革计划
    一、行政改革的经验及其教训
    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及其对政府改革的要求
    三、机构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政府管理新模式
    一、行署的地位及其发展趋势
    二、政府管理模式的重构
   后 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