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自我实现/励志个人修养与自我完善现代修身箴言宝鉴

现代修身箴言宝鉴

现代修身箴言宝鉴

定 价:¥9.00

作 者: 星斗,雍成编著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传统文化现代运用丛书
标 签: 道德修养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10560382 出版时间: 199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0cm 页数: 213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哲人辈出。历代先贤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至理名言,被后人奉为修身处世、治国齐家的圭臬。惜这些箴言,多散见于浩若烟海的典籍之中,且佶屈聱牙,语多艰涩。《现代修身箴言宝鉴》,从今人修养心性、陶冶情操需要着眼,从众多的经书要籍中,剔去糟粕,吸取精华,撷其中妙语精言,警世佳句,分门别类,辑为一册,并加译注。读者茶余饭后,手此一书,细加玩味,既可增加知识,提高文化素养,更可陶情冶性,学得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惟编著者能力所及,所收未必全面,惟待日后补充之。

作者简介

暂缺《现代修身箴言宝鉴》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修身篇
    孤法以骇俗
    君子对青天而惧
    自处超然
    世风之狡诈多端
    观操守在利害时
    作人要如神龙屈伸变化
    心为形役
    容耐是忍事第一法
    多躁者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
    有才必韬藏
    肯救人坑坎中
    气性乖张
    贫贱非辱
    无论作何等人
    伐字从戈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
    实见得是时
    富贵,家之灾也
    君子豪杰
    上才为而不为
    露才是士君子大病痛
    透得名利关
    富贵家宜劝他宽
    器大自有容
    忘是无心之病
    自家好处掩藏几分
    以虚养心
    率真者无心过
    精明也要十分
    无责人
    刚明,世之碍也
    坐于广众之中
    童心俗态
    少年大病
    君子不迫人于险
    恐惧者修身之本
    人当自信自守
    安重深沉者能处大事
    恩怨纠缠
    朴能镇浮
    我所不能者
    花不可以无蝶
    傲骨不可无
    纵然恶疾终身
    嫉恶心不可不有
    不耐烦
    事到得意处
    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
    是非不到钓鱼处
    混迹尘中
    失意事来
    甜酸苦辣宜尝遍
    心要如天平
    内不足者
    矜持太过者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
    英气甚害事
    唯宽可以容人
    忍所不能忍
    非分之福
    人生原是一傀儡
    身不宜忙
    面上扫开十层甲
    士君子济人利物
    思人世而有为者
    从静中观物动
    持身如泰山九鼎
    大聪明的人
    遍阅人情
    以公门为必不可远者
    当得意时
    君子不可以不忍也
    学者不患立志之不高
    热闹中着一冷眼
    宠辱不惊
    笙歌正浓处
    能脱俗便是奇
    持身不可太皎洁
    鹰立如睡
    俭,美德也
    风斜雨急处
    钓水,逸事也
    爵位不宜太盛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
    十语九中
    气象要高旷
    风来疏竹
    士君子持身不可轻
    出世之道
    君子之心事
    势利纷华
    酿肥辛甘非真味
    作人无甚高远事业
    居轩冕之中
   第二篇 处世篇
    有誉于前
    会心之语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
    大丈夫处事
    处世有何定凭
    和平处事
    家纵贫寒
    为人循矩度
    愚者,人笑之
    任难任之事
    当事有四要
    从容而不后事
    交浅而言深者
    人之交友
    人一生大罪过
    既做人在世间
    身要严重
    炎凉之态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
    不近人情
    以言伤人者
    为子孙作富贵计者
    人好刚
    喜时乘兴然诺
    与常人共财
    能食淡饭者
    无风雨不知花之可惜
    有深谋者不轻言
    世路风霜
    冷暖无定
    劝人息争者
    凡人伤巧
    不见己过
    明者远见于未萌
    人该省事
    人生至愚是不闻己过
    酒肉场中无修士
    与多疑之人共事
    愚不诈
    恩不可过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
    颐卦慎言语
    与其结新知
    事要求人必受亏
    恕心养到极处
    小人固当远
    忙处事为
    倚高才而玩世
    使人有面前之誉
    己之情欲不可纵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
    谦,美德也
    子孙亦是众生
    自老视少
    石火光中争长竞短
    趋炎附势之祸
    矜名不若逃名趣
    信人者人未必尽诚
    遇故旧之交
    议事者身在事外
    标节义者
    处富贵之地
    好利者
    处世不宜与俗同
    居盈满者
    不可乘喜而轻诺
    遇沉沉不语之士
    当与人同过
    事穷势蹙之人
    人情反复
    念头浓者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
    施恩者内不见己
    为恶而畏人知
    不责人小过
    涉世浅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
    处世让一步为高
    盖世功劳
    攻人之恶毋太严
   第三篇 治国篇
    志不可不高
    事当难处之时
    欲利己
    见小利
    心术学术政术
    役一己之聪明
    贫贱以傲为德
    建天下之大事功者
    圣人做出来都是德性
    治道尚阳
    穷寇不可追也
    大事难事看担当
    君子口不出恶言
    任事者
    欲当大事
    善居功者
    论人当节取其长
    以己资众者
    用心专者
    中者立法之本
    操持要极其谨密
    祸莫大于多言
    贱而无能者终于贱
    当事来
    术字亦有不可少处
    把意念沉潜得下
    步步占先者
    古来大儒皆易率真
    安分即是安命
    无以嗜欲杀身
    兴一利
    良药苦口
    防细民之口易
    人要有专业
    恩惠及于仇怨
    几也者
    一节之士
    政以宜民而已矣
    治天下以得民心为本
    神人以言微
    平民种德施惠
    毋疑人以不肖
    宁耐是思事第一法
    心之鄙者
    才舒放
    圣贤成大事者
    用人当取其长
    自古有天下者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
    好察非明
    随时之内善救时
    宇宙内事
    世事如棋局
    面而誉之
    以财贿遗人者
    廉于大
    呆子之患
    言贵切
    伏久者飞必高
    饱谙世味
    都来眼前事
    争先的径路窄
    进步处便思退步
    鱼网之设
    恩宜自淡而浓
    我贵而人奉之
    遇欺诈之人
    节义之人济以和衷
    莺花茂而山浓谷艳
    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
    青天白日的节义
    功过不容少混
    彼富我仁
    真廉无廉名
    图未就之功
    藏巧于拙
    栖守道德者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
    处世不必邀功
   第四篇 学问篇
    教子弟于幼时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
    存科名之心者
    川学海而至海
    人之足传
    何谓享福之人
    宾人幕中
    有真性情
    意趣清高
    博学笃志
    士君子只求四真
    无才无学
    罗百家者
    学者只能使心平气和
    休作世上另一种人
    寻行数墨是头巾见识
    士君子在尘世中
    当言则言
    闭门即是深山
    著书忌早
    当可怨
    唯得道之深者
    到当说处
    初看得我污了世界
    说人之短
    心地要宽平
    广积不如教子
    杂言最害正理
    怒时易激
    学问涵养人
    做人不如者必浅人
    事后论人
    少年人须有老成之识见
    律己宜带秋气
    目不能识字
    发前人未发之论
    不得已而谀之者
    涉猎虽曰无用
    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
    能读无字之书
    素养则气不浊
    琴不可不学
    笔苍者学为古
    读书即未成名
    读经传则根底厚
    读书贵能疑
    有才而性缓
    行天下而后知天下之大也
    能积不能读
    愚痴障蔽浅
    不可无道心
    闭门阅佛书
    眼里无点灰尘
    教子者
    凡智不深则非智
    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
    完得心上之本来
    融得性情上偏私
    功夫自难处做去者
    才智英敏者
    怀永图者
    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
    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
    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
    金自矿出
    水不波则自定
    休与小人仇讐
    山之高峻处无木
    冷眼观人
    善读书者
    听静夜之钟声
    人解读有字书
    心无物欲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
    学者要收拾精神
    吉人无论作用安详
    闭中不放过
    居逆境中
    文章作到极处
    天地有万古
    天地寂然不动
    粪虫至秽
   第五篇 人生篇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
    世之言乐者
    处事宜宽平
    至人无好恶
    独处看不破
    巧者言
    夫衣食之源本广
    俭于听
    人之将疾也
    心要如天平
    天地间真滋味
    胸中只摆脱一恋字
    心一松散
    世间物一无可恋
    断则心无累
    百姓冻馁
    闻世上有不平事
    仁厚刻薄
    富贵家不肯从宽
    饱肥甘
    机者祸福所由伏
    无病之身
    易基乾坤
    不自重者取辱
    略有与人计较长短意思
    艺花可以邀蝶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美味以大嚼尽之
    观虹销雨霁时
    琴医心
    涵养冲虚
    宜静默
    怒是猛虎
    蜗牛升壁
    奢者,不特用度过侈之谓
    少饮酒
    烦恼场空
    茅帘外
    海味不咸
    大怒不怒
    登高使人心旷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
    耳根似飙谷投响
    一念常惺
    美女不尚铅华
    兴来醉倒落花前
    花开花谢春不管
    明养于静
    此身常放在闲处
    发落齿疏
    心地上无风涛
    晴空朗月
    以我转物者
    幽人清事总在目适
    风花之潇洒
    兴逐时来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
    从冷视热
    孤云出岫
    水流而境无声
    念头宽厚的
    凭意兴作为者
    为鼠常留饭
    风恬浪静中
    谈山林之乐者
    岁月本长
    得趣不在多
    会得个中趣
    德随量进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
    进德修道
    奢者富而不足
    心体光明
    天地之气
    一苦一乐相磨炼
    心不可不虚
    静中静
    此心常看得圆满
    疾风怒雨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
    径路窄处
    饱后思味
    忧勤是美德
   第六篇 世道篇
    觑破兴衰究竟
    喜传语者
    误用聪明
    习读书之业
    人虽无艰难之时
    求备之心
    钱能福人
    事但观其已然
    士既知学
    与其喜闻人之过
    观一叶而知树之死生
    天道以无常为常
    达人落叶穷通
    使马者知地险
    量思宽
    常有小不快事
    防欲如挽逆水之舟
    在举世尘俗中
    有天欲
    相在尔室
    粗粝能甘
    齐家先修身
    只一个俗念头
    言语之恶
    天欲祸人
    事不可做尽
    寡言者可以杜忌
    耳不闻人之非
    小人诈而巧
    诚之一字
    己所有者
    梅令人高
    少年处不得顺境
    四海和平之福
    路之奇者
    知过能改
    把自己太看高了
    贫贱是苦境
    人皆狎我
    未有爱人而不自爱者
    去一分奢华
    随时随事
    人不自重
    看中人
    贪字近贫
    荣盛之家
    觉人之诈而不说破
    花看半开
    大恶多从柔处伏
    多栽桃李少栽荆
    忽睹天际彩云
    凶人得志
    多藏者厚亡
    才就筏便思舍筏
    延促由于一念
    忙处不乱性
    山林是胜地
    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
    人之过误宜恕
    一念慈详
    不昧己心
    宁为小人所忌毁
    用人不宜刻
    君子处患难而不忧
    有妍必有丑为之对
    降魔者先降自心
    福莫福于少事
    人知名位为乐
    地之秽者多生物
    淡泊之士
    怨因德彰
    恩里由来生害
    藜口苋肠者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