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电工技术大亚湾核电站系统及运行

大亚湾核电站系统及运行

大亚湾核电站系统及运行

定 价:¥110.00

作 者: 陈济东主编
出版社: 原子能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核电站

ISBN: 9787502213473 出版时间: 1995-06-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399 字数: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本书着重描述大亚湾核电站各种系统设备的功能,系统流程,设备规范,运行参数,性能保证和安全等方面内容。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出版。下册共三篇:第七篇核电站运行(理论基础、核燃料管理、核电站运行总规程、核电站的正常运行、核电站设计事故及处理、核电站的维修、经验反馈和电站改进、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第八篇核电站安全(核电站的安全原则、核电站的安全监督、核电站安全设施、核辐射防护措施、核电站三废排放、假想事故分析、厂区应急计划);第九篇核电站建筑物(概述、厂房及构筑物、厂区构筑物、土建工程竣工文件和档案、结构监测)。本书可供核电站各专业的运行维修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阅读,对一些大型工程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及有关大专院校人员也有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暂缺《大亚湾核电站系统及运行》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七篇 核电站运行
    第29章 理论基础
    29.1核反应堆物理基础
    29.1.1原子核及核裂变
    29.1.2四因子公式
    29.1.3临界
    29.1.4反应堆动力学方程
    29.1.5反应性控制
    29.1.6裂变产物和中毒
    29.1.7钚再生和转换系数
    29.1.8堆芯物理限值
    29.2传热学基础
    29.1.2概述
    29.2.2传热的基本规律
    29.2.3燃料棒内的传热
    29.2.4单相流体的对流传热
    29.2.5沸腾和凝结
    29.2.6热量的传送和总传热系数
    29.3流体力学基础
    29.3.1堆芯的流量分布
    29.3.2一回路的压力损失
    29.3.3离心式水泵的工作特性
    29.3.4堆芯冷却剂流动不稳定性问题
    29.3.5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流动特性
    29.3.6管道断裂时流体的喷放
    29.4工程热力学基础
    29.4.1水蒸气
    29.4.2热力循环的热效率
    29.4.3卡诺循环
    29.4.4热力循环中的不可逆性
    29.4.5朗肯循环
    29.4.6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热效率的途径
    29.4.7大亚湾核电站蒸汽动力循环的热效率
    29.5力学基础
    29.5.1压力容器破坏的形式
    29.5.2载荷和应力
    29.5.3材料性能
    29.5.4简单几何形状容器中的应力强度
    29.5.5热应力
    29.5.6断裂判据
    29.5.7疲劳断裂
    29.5.8蠕变
    29.5.9压力容器设计
    29.5.10中子辐照对反应堆压力容器设计的影响
    29.5.11管道设计
    29.6运行梯形图
    29.6.1运行梯形图的原理
    29.6.2运行梯形图的限值
    29.6.3运行梯形图的应用
    第30章 核燃料管理
    30.1概述
    30.2堆芯描述
    30.2.1燃料组件
    30.2.2可燃毒物组件
    30.2.3棒束控制组件
    30.2.4中子源组件
    30.3反应性温度系数及反应性控制
    30.3.1反应性温度系数
    30.3.2反应性控制
    30.4堆芯燃耗
    30.4.1核燃料中同位素生成和燃耗
    30.4.2裂变产物形成的中毒
    30.4.3燃耗计算
    30.5堆芯功率能力
    30.5.1灰模型(G模式)
    30.5.2负荷跟踪
    30.5.3R棒“咬量”及插入极限
    30.5.4LOCA计算机
    30.6反应堆动力学——动态参数
    30.6.1缓发中子
    30.6.2反应性反馈模型
    30.7堆芯装载原理及换料方式
    30.7.1换料周期
    30.7.2装载原理及换料方式
    30.7.3低泄漏换料堆芯设计
    第31章 核电站运行总规程
    31.1运行标准状态
    31.1.1冷停堆状态
    31.1.2中间停堆状态
    31.1.3热停堆状态
    31.1.4热备用状态
    31.1.5功率运行状态
    31.2运行模式
    31.3经济运行
    31.3.1允许运行范围
    31.3.2一回路平均温度
    31.3.3对技术规范书的修改
    31.3.4运行规程的修改
    31.3.5机组对电网频率的调节
    31.3.6对给水系统的限制
    31.3.7稳压器水位定值的修改
    31.3.8对功率测量通道的修改
    31.3.9对蒸汽旁路系统的修改
    31.3.10防止一回路意外硼化而停堆
    31.4异常事故下的运行
    31.4.1异常规程(I)
    31.4.2事故规程(A)
    31.4.3极限事故规程
    31.4.4警告信号卡及DEC的应用
    31.5安全条件
    31.5.1安全限值
    31.5.2与核安全相关的设备及可用性
    31.6周期性试验
    31.6.1概述
    31.6.2周期性试验分类
    31.6.3周期性试验管理
    31.6.4周期性试验的实施
    第32章 核电站的正常运行
    32.1正常启动
    32.1.1由冷停堆向热备用状态的过渡(G1)
    32.1.2正常启动的准备
    32.1.3逼近临界和达到临界
    32.1.4从热备用过渡到功率运行
    32.1.5过渡期间二回路的准备和启动
    32.2正常停运
    32.2.1计划停堆
    32.2.2有氙毒的热停堆
    32.2.3从热停堆过渡到冷停堆
    32.3停堆和停机后的保养
    32.3.1核岛各系统的保养
    32.3.2常规岛各系统的保养
    第33章 核电站设计事故及处理
    33.1反应性事故
    33.1.1概述
    33.1.2危险
    33.1.3保护方法
    33.2断电事故和断流事故
    33.2.1断电事故
    33.2.2断流事故
    33.3发电机甩负荷事故
    33.3.1概述
    33.3.2引起发电机甩负荷的原因
    33.3.3发电机甩负荷的瞬态响应
    33.4失水事故
    33.4.1概述
    33.4.2装置的特性
    33.4.3失水事故造成的危险
    33.4.4保护方法
    33.4.5研究结果
    33.4.6规程
    33.5主蒸汽管道破裂事故
    33.5.1概述
    33.5.2事故的后果
    33.5.3保护措施
    33.5.4事故的物理变化过程
    33.5.5事故分析中的假设
    33.5.6事故举例
    33.5.7规程介绍
    33.6蒸汽发生器管子断裂事故
    33.6.1概述
    33.6.2保护手段
    33.6.3操纵员不干预时一回路参数
    的演变
    33.6.4操纵员介入前二回路参数演变
    33.6.5操纵员的干预
    33.6.6事故规程
    第34章 核电站的维修
    34.1概述
    34.2维修类别
    34.2.1维修类别
    34.2.2维修级别的划分
    34.3维修组织
    34.3.1维修组织的机构设置
    34.3.2维修的基本目标
    34.3.3维修人员的培训与授权
    34.4维修组织的各项职能
    34.4.1定期的监督与检查
    34.4.2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
    34.4.3工作准备与文件准备
    34.4.4维修活动的实施
    34.4.5进度控制
    34.4.6维修活动的成本管理
    34.4.7备品备件与专用工具
    34.4.8与运行部门的接口和联络
    34.5核电站的维修特点
    34.5.1核安全及其与维修的关系
    34.5.2质量保证
    34.5.3辐射防护
    34.5.4停堆周期
    34.5.5放射性区域的封闭与出入
    34.5.6蒸汽特征
    34.6维修指标
    34.6.1设备可用率
    34.6.2维修质量与设备可靠性
    34.6.3辐射剂量指标
    34.6.4维修费用
    34.7预防性维修
    34.7.1维修方针政策的制订
    34.7.2判断性维修
    34.7.3设备改进
    34.7.4可靠性维修
    34.8换料停堆大修
    34.8.1计划的制订
    34.8.2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34.8.3大修的实施
    34.8.4与国家核安全局的联系
    34.8.5经验反馈与最终报告
    34.9核电站主要设备的维修纲要
    34.9.1核蒸汽供应系统
    34.9.2安全壳——反应堆厂房
    34.9.3汽轮机组
    34.9.4发电机
    34.9.5变压器
    34.9.6汽轮机主要辅助设备
    34.9.7管道与阀门
    34.9.8电气辅助设备
    34.9.9仪表与控制系统
    34.10结束语
    第35章 经验反馈和电站改进
    35.1经验反馈
    35.2事件报告制度
    35.3电站改进
    第36章 运行期间的质量保证
    36.1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36.1.1两级质保组织的职责分工
    36.1.2质保组织的独立性
    36.1.3质保人员的培训和授权
    36.2运行质量保证大纲(OQAP)
    36.2.1运行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
    36.2.2运行质量保证大纲的内容
    36.2.3质保大纲的管理部门审评
    36.2.4质保大纲的适用范围及核电站物项和服务的分级
    36.3管理程序——一电站质量管理手册(PQOM)
    36.3.1程序的制定和分类
    36.3.2质量管理手册的特点和结构
    36.4核电站人员的培训和授权
    36.5大亚湾核电站的质量验证
    系统
    36.5.1质量控制系统——第一级验证
    36.5.2质保监督和文件审查——第二
    级验证
    36.5.3质量监查和评价——第三级
    验证
    36.5.4质保对缺陷的处理跟踪系统
    36.5.5质保统计数据和质量趋势
    分析
    36.6核安全审评体系
    36.7核电站换料大修的质量保证
    工作
    36.7.1质保组织保证和人员培训
    36.7.2标准检查清单
    36.7.3质保通知点
    36.7.4大修准备及实施过程中的
    质保检查
   第八篇 核电站安全
    第37章 核电站的安全原则
    37.1核电站的安全目标
    37.1.1总目标
    37.1.2辅助目标
    37.2核电站的安全原则
    37.2.1核安全基本原则
    37.2.2有关核安全的具体原则
    37.3核安全法规
    37.3.1我国有关核电站的安全法规
    37.3.2法国的有关核安全法规
    37.3.3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
    的法规
    第38章 核电站的安全监督
    38.1核电站的安全审管机构
    38.1.1国家核安全局
    38.1.2国家环境保护局
    38.1.3核电站的主管部门
    38.2核安全许可证制度
    38.2.1许可证内容
    38.2.2许可证申请程序
    38.2.3许可证审批程序
    38.3核安全检查
    38.3.1检查的范围
    38.3.2核安全检查的方法和程序
    38.3.3环保方面的检查
    38.3.4主管部门的检查
    38.3.5对营运单位的要求
    38.4核电站的报告制度
    38.4.1营运单位的报告制度
    38.4.2地区监督站的报告制度
    第39章 核电站的安全设施
    39.1总的安全要求
    39.1.1纵深防御概念
    39.1.2安全设计的依据
    39.1.3安全限制
    39.2核电站安全屏障
    39.2.1核燃料包壳
    39.2.2反应堆冷却剂压力边界
    39.2.3安全壳
    39.3专用安全设施
    39.3.1安全注入系统(RIS)
    39.3.2安全壳喷淋系统(EAS)
    39.3.3安全壳内大气监测系统(ETY)
    39.3.4辅助给水系统(ASG)
    39.3.5安全壳隔离系统
    39.3.6专用安全设施的支持系统
    第40章 核辐射防护措施
    40.1核辐射影响及其防护
    40.1.1核电站辐射来源及其防护
    40.1.2核辐射防护的目的和一般原则
    40.1.3辐射防护基本概念和单位
    40.2辐射剂量限值及其控制原则
    40.2.1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
    及其控制原则
    40.2.2核电站周围公众的剂量限值
    及其控制
    40.2.3表面污染的控制水平
    40.2.4事故和应急照射
    40.3核辐射防护管理机构
    40.3.1组织机构及其任务
    40.3.2辐射防护规定、规程和细则
    40.3.3申报、登记、批准
    40.3.4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40.4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
    40.4.1运行期间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
    40.4.2事故情况下工作人员的辐射
    防护
    40.5辐射防护监测的措施
    40.5.1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40.5.2工作场所的监测
    40.5.3排出物和环境监测
    40.5.4事故监测
    40.5.5辐射监测的质量保证
    40.6放射性物质辐射防护管理
    措施
    40.6.1放射性废物管理原则
    40.6.2放射性气体和液体排放
    40.6.3放射性固体废物管理
    40.6.4放射性物质的贮存、装卸和运
    输
    40.7核电站周围公众的辐射防护
    40.7.1运行期间周围公众的辐射防护
    40.7.2事故情况下周围公众的辐射
    防护
    40.8辐射事故的管理
    40.9工作人员的医学检查和健康
    管理
    40.9.1常规医学监督和检查
    40.9.2异常受照人员的医学处理
    第41章 核电站三废排放
    41.1三废的产生及源项
    41.1.1裂变产物
    41.1.2活化和腐蚀产物
    41.1.3关于反应堆冷却剂放射性
    41.1.4关于二回路系统中的放射性
    41.1.5关于氚的产生
    41.1.6运行模式的影响
    41.2三废排放管理
    41.2.1排放标准
    41.2.2废液排放
    41.2.3废气排放
    41.2.4固体废物管理
    第42章 假想事故分析
    42.1设计基准事故
    42.1.1四类工况
    42.1.2有放射性后果的七种主要事故
    42.1.3事故规程(A规程)
    42.2预先分析过的超设计基准
    事故
    42.2.1H规程
    42.2.2无紧急停堆的预期暂态(ATWT)
    42.3未预先分析过的超设计基准
    事故
    42.3.1U1规程(防止堆芯熔化的极限
    规程)
    42.3.2U2规程(减轻严重事故后果的
    极限规程)
    42.3.3U3规程(H4-U3规程)
    42.3.4U4规程(减轻严重事故后果的
    极限规程)
    42.3.5U5规程(减轻严重事故后果的
    极限规程)
    第43章 厂区应急计划
    43.1厂区应急组织
    43.1.1正常管理与运行组织
    43.1.2GNPS应急响应组织
    43.1.3外部应急支援组织
    43.2应急状态划分
    43.2.1应急状态分级
    43.2.2应急计划区(EPZS)
    43.3应急设施和设备
    43.3.1主控室
    43.3.2紧急停堆盘
    43.3.3技术支援中心
    43.3.4应急管理中心
    43.3.5应急检修中心
    43.3.6应急通讯设施
    433.7监测和评价设施
    43.3.8职业医疗中心
    43.3.9JVC支援中心
    43.3.10公众信息中心
    43.4应急响应行动
    43.4.1厂内应急防护响应
    43.4.2厂外应急防护行动的建议
    43.4.3应急人员辐射照射控制
    43.4.4应急状态终止和正常秩序的
    恢复
    43.4.5应急响应与终止的记录和报告
    43.5应急计划的审批和更新
   第九篇 核电站建筑物
    第44章 概述
    44.1土建工程量
    44.1.1土建工程规模
    44.1.2土建工程概况
    44.1.3土建工程进度
    44.1.4完成的主要土建工程量
    44.2土建工程设计准则
    44.2.1设计规范、标准和技术条件
    44.2.2土建厂房的设计与计算
    44.2.3土建厂房设计荷载
    44.3大亚湾核电站土建工程中的
    特殊结构
    44.3.1反应堆厂房安全壳
    44.3.2安全壳钢衬里
    44.3.3不锈钢工程
    44.3.4重砼工程
    44.3.5防巨风及外来飞射物的特殊
    结构
    44.3.6主蒸汽管道防甩支架
    44.3.7防重物跌落的结构
    44.3.8防内部飞射物撞击的结构
    44.3.9负压建筑物
    44.3.10保温夹心墙体结构
    44.3.11巨型筏基防水结构和砼浇注
    44.3.12安全壳的预埋件
    44.3.13铅结构工程
    44.3.14防波堤巨型槽型块安放工程
    44.3.15道路底层全部铺设过滤布
    44.3.16安全壳施工中杜卡模板的采用
    44.3.17形状奇特的联合泵站进、出水
    口施工模板
    44.3.18复杂几何形状光滑曲面的散水
    墙工程
    44.3.19耐高温防火漆的应用
    44.3.20大型砼布料机的广泛应用
    44.3.212m水头压力水下密封堵孔
    44.4土建施工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44.4.11号反应堆厂房筏基漏筋事故
    44.4.21号反应堆厂房钢衬里牛腿返
    修事故
    第45章 厂房及构筑物
    45.1核岛土建工程的厂房及构筑
    物
    45.1.11号和2号反应堆厂房
    45.1.21号和2号燃料厂房和换料水池
    45.1.31号和2号电气厂房的连接厂房
    45.1.4公共电气厂房
    45.1.5核辅助厂房
    45.1.61号和2号辅助给水贮存罐厂房
    45.1.71号和2号柴油机厂房
    45.1.81号和2号反应堆厂房龙门架
    45.1.91号和2号停堆用更衣室
    45.1.10连接塔
    45.2常规岛部分土建工程的厂房
    及构筑物
    45.2.11号和2号汽机厂房
    45.2.2润滑油传送间
    45.2.31号和2号汽机通风间
    45.2.41号和2号联合泵站与泵站附
    属建筑
    45.3核电站配套设施厂房建筑
    (BOP厂房建筑)
    45.3.1NI/BOP厂房建筑物
    45.3.2CI/BOP厂房建筑物
    45.3.3其它BOP厂房建筑物
    45.4二期海工构筑物
    45.4.1进水渠
    45.4.2排水渠
    45.4.3防波堤
    45.4.4设备码头
    45.4.5溃坝防护堤
    第46章 厂区构筑物
    46.1网络工程
    46.1.1网络工程概况
    46.1.2地下管网总体设计及布置
    46.2厂区道路
    46.2.1概况
    46.2.2道路结构特点及要求
    46.3其它构筑物
    46.3.1GC废液排放沟
    46.3.2GS排水道
    46.3.3围栏
    第47章 土建工程竣工文件和档案
    47.1概述
    47.2厂址选择和前期工程文件
    47.2.1厂址选择文件
    47.2.2工程勘测文件
    47.2.3设计基础资料
    47.2.4前期工程文件
    47.3土建合同文件
    47.4项目控制与协调文件
    47.5土建设计文件
    47.5.1工程项目分类
    47.5.2土建设计文件分类
    47.6土建施工文件
    47.6.1土建施工综合文件
    47.6.2现场施工文件
    47.6.3土建施工完工报告和土建安装
    完工报告
    47.6.4土建竣工图(CAE图纸)
    47.6.5土建施工记录档案
    第48章 结构监测
    48.1概述
    48.2结构监测系统
    48.3结构形变监测
    48.3.1精密水准测量
    48.3.2静力水准测量
    48.3.3垂线水平位移测量
    48.3.4应变测量
    48.3.5温度测量
    48.3.6钢束应力测量
    48.4地震监测系统
    48.4.1地震监测点布置方案
    48.4.2地震监测仪表特性
    48.4.3地震监测系统的操作控制基本系统名称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土建工程厂房名称及
   代码
   索引
   附:上中下册目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