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其他数据库精通中文版Access 2002数据库开发与应用

精通中文版Access 2002数据库开发与应用

精通中文版Access 2002数据库开发与应用

定 价:¥49.00

作 者: 梁书斌,张振峰等编著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ACCESS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302047803 出版时间: 2001-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6cm 页数: 499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Access中文版的特点、功能、使用方法及技巧。全书共分为15章,首先从浏览Access中文版的工作界面开始,接着依次介绍了Access2002中文版的数据表、关系、查询、窗体、报表等常见数据库对象的使用技巧,然后深入地讨论了宏、表达式、Web页等高级数据库应用技巧,并在最后详细介绍了Access中文版在开发和自动化过程中涉及到的模块、事件、VBA语言,以及项目管理与开发技术。本书内容翔实,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流畅,实用性强,适合于广大Access2002中文版的用户阅读,对于其他从事办公自动化和数据库管理的用户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暂缺《精通中文版Access 2002数据库开发与应用》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1章 Access 2002概述
1.1 Access 2002的安装
1.1.1 Office XP的安装过程
1.1.2 默认安装的Access组件
1.1.3 首次使用安装选项所安装的功能
1.1.4 未安装的功能
1.2 启动和退出Access 2002
1.3 熟悉Access 2002的界面
1.3.1 打开“罗斯文”数据库
1.3.2 Access 2002的界面构成及定制
1.3.3 Access 2002的“数据库”窗口
1.4 自定义Access 2002工作环境
1.4.1 自定义视图显示方式
1.4.2 设置常规选项
1.4.3 设置编辑/查找选项
1.4.4 设置键盘选项
1.4.5 设置数据表选项
1.4.6 设置窗体/报表选项
1.4.7 设置高级选项
1.4.8 设置表/查询选项
1.4.9 设置页选项
1.4.10 设置国际选项
1.4.11 设置拼写检查选项
1.5 自定义工具栏
1.5.1 自定义工具栏
1.5.2 自定义菜单栏
1.6 Access 2002中主要的新增功能
1.6.1 “数据透视表”视图和“数据透视图”视图
1.6.2 XML支持
1.6.3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的扩展属性支持
1.6.4 Access 2002中的其他新增功能
第2章 数据库结构及维护
2.1 Access 2002数据库
2.2 Access 2002数据库对象
2.2.1 信息存储器——表
2.2.2 人机交互界面——窗体
2.2.3 检索数据的最佳途径——查询
2.2.4 信息处理的最终产物——报表
2.2.5 提高效率的手段——宏
2.2.6 Access 2002高级编程功能——模块
2.2.7 各种数据库对象之间的关系
2.3 Access 2002数据库向导及应用
2.4 使用不同版本的数据库
2.4.1 在Access 2002中启用旧版本数据库
2.4.2 将Access 2002数据库转换为Access 97或Access 2000数据库
2.5 共享数据库
2.5.1 在网络上共享Access 2002数据库
2.5.2 在网络服务器上共享数据库
2.5.3 没有网络服务器时共享数据库
2.5.4 设置多用户环境下的锁定策略
2.5.5 避免发生数据锁定冲突
2.6 管理数据库
2.6.1 备份和恢复数据库
2.6.2 压缩和修复数据库
2.6.3 设置关闭时自动压缩选项
2.7 数据库的安全
2.7.1 安全策略概述
2.7.2 设置数据库密码
2.7.3 使用“用户级安全性向导”设置数据库安全
2.7.4 创建用户与组账号
2.7.5 设置用户与组权限
2.7.6 使用启动选项
2.7.7 将应用程序另存为MDE文件
2.8 数据库的设计
第3章 表与关系
3.1 表的设计与创建
3.1.1 利用向导创建表
3.1.2 利用表的“设计”视图修改表和建立新表
3.1.3 导入或链接已有数据创建新表
3.1.4 导入或链接数据库对象
3.1.5 利用数据表视图创建表
3.2 字段的基本操作
3.2.1 添加字段
3.2.2 删除字段
3.2.3 更改字段名
3.2.4 移动字段
3.2.5 在表“设作”视图中复制字段定义
3.3 字段的类型及其设置
3.3.1 如何选择字段类型
3.3.2 字段类型及说明
3.3.3 定义字段类型
3.3.4 更改字段的数据类型
3.3.5 字段数据类型转换的后果
3.4 字段的属性及作用
3.4.1 常用的字段属性
3.4.2 用于控制空白字段处理的属性
3.4.3 定义字段输入掩码
3.4.4 输入掩码语法和示例
3.5 创建查阅字段
3.5.1 创建值列表字段
3.5.2 创建用来查阅另一个表中数据的字段
3.5.3 “查阅”选项卡上各属性的意义
3.6 主键及索引的使用
3.6.1 主键的类型及选择
3.6.2 定义、更改和删除主键
3.6.3 创建索引
3.6.4 在创建修改或删除索引时遇到的问题
3.7 关系的创建及应用
3.7.1 关系的作用及种类
3.7.2 关系的创建
3.7.3 在表之间定义多对多关系
3.7.4 设置表之间的联接类型
3.7.5 编辑和删除关系
3.7.6 关系选项的意义和作用
第4章 查询及其应用
4.1 查询的种类及应用
4.1.1 选择查询
4.1.2 参数查询
4.1.3 交叉表查询
4.1.4 操作查询
4.1.5 SQL查询
4.1.6 自动输入数据的“自动查阅”查询
4.2 利用向导创建查询
4.2.1 使用向导创建简单的选择查询
4.2.2 使用向导创建交叉表查询
4.2.3 使用查询向导在表中查找重复的记录或字段值
4.2.4 使用查询向导查找表之间不匹配的记录
4.3 查询的视图
4.3.1 查询的“数据表”视图
4.3.2 查询的“设计”视图
4.3.3 查询的SQL视图
4.4 查询“设计”视图的基本操作
4.4.1 在查询设计网格中添加或删除表或查询
4.4.2 在查询中联接多个表和查询
4.4.3 查询设计网格的应用
4.4.4 查询设计器中的“汇总”和“分组”
4.4.5 在查询“设计”视图中操作字段
4.4.6 查询中准则的应用
4.4.7 查询中使用通配符
4.5 利用查询“设计”视图创建各种类型的查询
4.5.1 创建选择查询
4.5.2 创建提示准则的参数查询
4.5.3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交叉表查询
4.5.4 创建自动输入数据的“自动查阅”查询
4.6 操作查询的创建
4.6.1 删除查询的类型及使用
4.6.2 追加查询
4.6.3 生成表查询
4.6.4 更新查询
4.7 SQL查询
4.7.1 SELECT语句
4.7.2 联合查询
4.7.3 传递查询
4.7.4 数据定义查询
4.7.5 子查询
4.8 查询中的计算
4.8.1 聚合函数
4.8.2 使用总计
4.8.3 设置影响总计执行时间的条件
4.8.4 计算字段
4.9 查询模式
4.9.1 使用ANSI-92 SQL的原因
4.9.2 查询模式应用注意事项
4.9.3 设置ANSI SQL查询模式
第5章 窗体基础
5.1 窗体的基础知识
5.1.1 窗体的构成
5.1.2 窗体的视图
5.1.3 窗体的类型
5.2 创建窗体
5.2.1 使用“自动创建窗体”创建窗体
5.2.2 使用向导创建窗体
5.2.3 使用“窗体向导”创建基于多表的窗体
5.2.4 使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
5.2.5 创建数据透视表窗体
5.3 利用窗体操纵源表或查询的记录
5.3.1 定位记录
5.3.2 添加记录和修改数据
5.4 查找排序和筛选数据
5.4.1 查找和替换数据
5.4.2 在窗体中应用筛选
5.4.3 利用窗体以排序方式查看记录
第6章 自体设计高级技巧
6.1 窗体“设计”视图
6.1.1 “窗体设计”工具栏
6.1.2 “格式”工具栏
6.1.3 工具箱
6.1.4 设置窗体/控件属性
6.2 修改窗体显示外观
6.2.1 修改窗体的背景
6.2.2 添加或删除页眉/页脚
6.3 Access 2002窗体常用控件及创建
6.3.1 标签
6.3.2 文本框
6.3.3 选项组
6.3.4 切换按钮选项按钮和复选框
6.3.5 组合框和列表框
6.3.6 命令按钮
6.3.7 图像对象框和ActiveX控件
6.3.8 分页符选项卡和图形控件
6.4 调整控件布局及格式
6.4.1 选择控件
6.4.2 移动控件
6.4.3 调整控件大小
6.4.4 对齐控件
6.4.5 修改控件间隔
6.5 增强窗体的外观效果
6.5.1 为窗体添加直线和矩形
6.5.2 为窗体控件增加三维效果
6.5.3 选择颜色
6.5.4 添加当前日期和时间
6.5.5 为现有窗体添加子廖体
6.6 两类特殊窗体的创建
6.6.1 切换面板窗体
6.6.2 弹出式窗体或报表
6.6.3 弹出式窗体的属性设置
6.7 验证数据或限制数据访问
6.7.1 在窗体中验证或限制数据
6.7.2 设置窗体运行时特性
第7章 报表及其应用
7.1 报表及其工作方式
7.2 创建报表
7.2.1 利用“自动报表”创建报表
7.2.2 使用向导创建报表
7.2.3 使用“图表向导”创建图表报表
7.2.4 使用“标签向导”创建标签
7.3 设计报表
7.3.1 报表“设计”视图
7.3.2 报表“设计”视图各种工具的应用
7.3.3 报表的结构
7.3.4 空白报表与表或查询中数据的结合
7.3.5 更改报表总体外观
7.3.6 为报表添加分页符和页码
7.4 打印和预览报表
7.4.1 页面设置
7.4.2 预览报表
7.4.3 打印报表
第8章 报表的高级应用
8.1 排序和分组
8.1.1 排序记录
8.1.2 对记录进行排序时的注意事项
8.1.3 分组记录
8.1.4 如何设置组属性
8.1.5 删除报表分组与排序字段或表达式
8.1.6 调整报表的排序和分组顺序
8.1.7 在报表中增加排序分组字段或表达式
8.2 多列报表
8.2.1 创建多列报表
8.2.2 设置多列报表每组起始方式
8.3 子报表
8.3.1 子报表的定义及作用
8.3.2 创建子报表
8.3.3 链接主报表和子报表
8.4 交叉表报表
8.4.1 创建带有固定列标题的交叉表报表
8.4.2 创建动态列标题交叉表报表
8.5 在报表中使用计算总计
8.5.1 根据表字段计算新数据
8.5.2 在报表中计算总计值或平均值
8.5.3 在报表中计算百分比
8.6 报表快照
8.6.1 创建报表快照
8.6.2 报表快照的发布
8.6.3 报表快照常见问题
第9章 宏的创建及应用
9.1 宏及其有关概念
9.1.1 宏
9.1.2 宏组
9.1.3 条件操作宏
9.2 创建宏
9.2.1 添加宏操作
9.2.2 设置宏参数
9.2.3 复制移动和插入定操作
9.3 创建宏组
9.4 在宏中使用条件
9.4.1 创建具有条件的宏
9.4.2 具有条件的宏的执行
9.4.3 宏条件示例
9.5 保存和运行宏
9.5.1 保存宏
9.5.2 执行宏
9.5.3 调试宏
9.5.4 特殊的宏组——AutoKeys
9.6 宏操作
9.6.1 操作数据的宏操作
9.6.2 执行命令的宏操作
9.6.3 实现导入/导出功能的宏操作
9.6.4 操纵数据库对象的宏操作
9.6.5 其他类型的宏操作
9.6.6 使用宏验证数据有效性
第10章 表达式的应用
10.18 运算符
10.1.1 算术运算符
10.1.2 比较运算符
10.1.3 逻辑运算符
10.1.4 连接运算符
10.1.5 项目访问符
10.2 操作数
10.2.1 操作数种类
10.2.2 Access 2002的数据类型
10.3 创建表达式
10.3.1 表达式生成器的结构及使用
10.3.2 在属性表设计网格或操作参数中输入表达式
10.4 在表达式中使用操作数
10.4.1 窗体报表子窗体或子报表作为表达式操作数
10.4.2 在表达式中引用控件或属性值
10.4.3 在表达式中引用窗体报表节或报表组级别
10.4.4 在表达式中引用列表中的列
10.4.5 在表达式中使用函数
10.5 表达式应用举例
10.5.1 在窗体和报表中使用表达式
10.5.2 在查询和筛选中使用表达式
10.5.3 使用默认值表达式
10.5.4 在字段有效性规则中使用表达式
10.5.5 在宏条件中使用表达式
10.5.6 表达式应用中的问题
第11章 Access中的Web页
11.1 Access中Web页的类型
11.1.1 静态HTML
11.1.2 动态HTML
11.1.3 数据访问页
11.1.4 HTML模板文件
11.2 数据访问页及其工作方式
11.2.1 数据访问页的视图
11.2.2 数据访问页的类型
11.2.3 窗体报表和数据访问页之间的差异
11.2.4 数据访问页的数据源
11.2.5 打开数据访问页
11.3 创建数据访问页
11.3.1 用于创建数据访问页的策略
11.3.2 利用“自动创建数据负”创建数据访问页
11.3.3 利用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
11.3.4 将现有Web页转换为数据访问页
11.3.5 创建独立的数据访问页
11.4 利用“设计”视图设计数据访问页
11.4.1 数据访问页特有控件
11.4.2 数据访问页主题
11.4.3 定制数据页的节
11.4.4 页“设计”视图的常见操作
11.4.5 为数据访问页连接数据
11.4.6 为数据页设置绑定表或查询
11.4.7 利用字段列表为数据页添加结合型控件
11.5 数据访问页中的计算值与汇总
11.5.1 数据访问页中的计算值
11.5.2 计算聚合值和其他聚合函数
11.6 分组数据访问页
11.6.1 分组数据访问页的组成部分
11.6.2 各种视图中的分组数据访问页
11.6.3 在数据访问页上按值分组记录
11.6.4 设置分组数据页显示记录的方式
11.6.5 在数据访问页按特定表达式分组
11.7 保存和发布数据访问页
11.7.1 将对象另存为数据访问页
11.7.2 将数据访问页副本保存到Web服务器上
11.7.3 使用FTP保存数据访问页
11.8 使用数据访问页
118.1 在“页”视图中处理数据
11.8.2 关于保护数据访问页的安全
11.8.3 使用脱机页
第12章 Access编程
12.1 使用宏还是Visual Basic
12.1.1 何时使用宏
12.1.2 何时使用Visual Basic
12.1.3 对象属性方法和事件
12.1.4 参数传递
12.1.5 命名参数与可选的参数
12.2 模块
12.2.1 模块的定义
12.2.2 类模块
12.2.3 类模块的应用
12.2.4 标准模块
12.2.5 过程
12.3 事件
12.3.1 Data事件
12.3.2 Keyboard事件
12.3.3 Error和Timer事件
12.3.4 Mouse事件
12.3.5 Filter事件
12.3.6 Print事件
12.3.7 Focus事件
12.3.8 Window事件
12.4 事件发生的时间
12.4.1 窗体中控件的事件发生顺序
12.4.2 窗体上记录事件的发生顺序
12.4.3 窗体和子窗体事件的发生顺序
12.4.4 击键事件和鼠标单击事件的发生顺序
12.5 事件过程
12.5.1 事件过程的结构
12.5.2 创建事件过程
12.6 Visual Basic窗口
12.6.1 “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
12.6.2 “属性”窗口
12.6.3 “代码”窗口
12.7 Visual Basic语句
12.7.1 Visual Basic语句特点
12.7.2 声明语句
12.7.3 数组
12.7.4 赋值语句
12.7.5 可执行语句
12.8 Access编程应用举例
12.8.1 在控件记录和窗体的页之间移动焦点
12.8.2 在一个窗体中移动记录时显示另一窗体的相关记录
12.8.3 对象作用范围和兼容性
12.8.4 生成对象变量
12.8.5 调用过程
12.8.6 Access的数据类型
第13章 Access项目开发
13.1 Access项目基本概念
13.1.1 Access项目的定义
13.1.2 Access项目支持的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
13.1.3 使用Access项目
13.1.4 关于扩展属性
13.1.5 关于SQL Server 2000 Desktop Engine
13.1.7 Access项目的数据类型
13.2 使用Access项目
13.2.1 创建和打开Access项目
13.2.2 在Access项目中链接表
13.2.3 创建查阅列
13.2.4 创建保存超链接的列
13.2.5 备份还原和删除数据库
13.3 保护Access项目
13.3.1 用于设置Access项目的安全机制
13.3.2 Access项目中启用/禁用系统管理员(SA)用户名
13.3.3 选择登录到SQL Server时所用的安全验证类型
13.3.4 关于.ade文件
13.4 Access项目中的查询
13.4.1 查询设计器组成部分
13.4.2 查询设计器的“图表”窗格
13.4.3 查询设计器的“网格”窗格
13.4.4 查询设计器的SQL窗格
13.5 Access项目中的查询类型
13.5.1 视图
13.5.2 存储过程
13.5.3 用户定义函数
13.5.4 参数查询
13.5.5 操作查询和SQL SELECT语句
13.6 创建查询
13.6.1 创建视图
13.6.2 创建存储过程
13.6.3 创建用户定义函数
13.7 将Accesss数据库升迁为Access项目
13.7.1 何时将Access数据库升迁到SQL Server
13.7.2 升迁Access数据库之前的准备工作
13.7.3 得到升迁的数据库对象
13.7.4 升迁Access数据库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