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魏书(全8册)

魏书(全8册)

魏书(全8册)

定 价:¥188.00

作 者: (北齐)魏收撰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丛编项: 全八册
标 签: 古代史

ISBN: 9787101003130 出版时间: 1974-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9cm 页数: 3065页 字数:  

内容简介

  《魏书(套装共8册)》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130卷。北齐魏收撰。鲜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大兴安岭东麓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1世纪末,随着匈奴帝国的解体,鲜卑族逐渐向西迁徙,成为大漠一个强大的民族集团,公元3世纪初,鲜卑拓跋部首领猗卢在塞北建立了代国,公元376年,代政权被氏族建立的前秦消灭。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各部复拥拓跋珪为代王,重建政权。拓跋珪解散了拓跋鲜卑原有的部落组织,定居农耕,迁都平城,于公元398年改称魏,史称北魏。由于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北魏国力日益强盛,终于在公元439年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时,北魏达到鼎盛时期,在西边夺取汉中,进窥巴蜀,在东边巩固了洛阳周边的防御,并与梁朝争夺淮南,但不久就由于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反抗而崩溃,分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对峙的政权。《魏书(套装共8册)》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拓跋珪时就曾命令邓渊撰《代记》10卷,按年月编次本朝史事。太武帝拓跋焘神嘉二年,诏撰《国记》,由崔浩定为编年体,成书30卷。《魏书(套装共8册)》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甚多,本纪缺2卷,列传缺22卷,此外又有三卷残缺不全,分别由后人取其它史书补足。魏收,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小字佛助。他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惊蛱蝶”。他奉命着《魏书(套装共8册)》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作者简介

  魏收(505-572年),字伯起,北齐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他在北魏末年节闵帝普泰元年(531年)就担负了皇家的“修国史”的工作,这时他才二十六岁。东魏时,他担任过一些重要官职,但始终兼任史职,负责修史。北齐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这距他开始接触有关魏史的工作,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当时,文宣帝高洋对他说:“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高洋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怎么样,但他能讲出这样的话,也是难得的。魏收撰《魏书》,可以直接继承、借鉴的文献并不多。据他自己说,可资参考者,主要有邓渊的《代记》十余卷,崔浩的编年体《国书》(一称《国记》),李彪改编年体为纪、表、志、传综合体国史等,但这些都不是完整的成品;再就是邢峦、崔鸿、王遵业等撰孝文帝以下三朝《起居注》和元晖业撰的《辨宗室录》;其余就是当时还能见到的有关谱碟、家传。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幹等“博总斟酌”,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帝纪十四篇,列传九十六篇,志二十篇。魏收自认为是“勒成一代大典”的盛事。

图书目录

    卷一 帝纪第一
    序纪
    成帝毛——圣武帝诘汾
    神元帝力微
    文帝沙漠汗
    章帝悉鹿平帝绰思帝弗
    昭帝禄官桓帝猗竾
    穆帝猗卢
    平文帝鬱律
    惠帝贺傉
    炀帝纥那
    烈帝翳槐
    昭成帝什翼犍
    卷二 帝纪第二
    太祖道武帝珪
    卷三 补帝纪第三
    太宗明元帝嗣
    卷四上 帝纪第四上
    世祖太武帝焘
    卷四下 帝纪第四下
    世祖太武帝焘
    恭宗景穆帝晃
    卷五 帝纪第五
    高宗文成帝濬
    卷六 帝纪第六
    显祖献文帝弘
    卷七上 帝纪第七上
    高祖孝文帝宏
    卷七下 帝纪第七下
    高祖孝文帝宏
    卷八 帝纪第八
    世宗宣武帝恪
    卷九 帝纪第九
    肃宗孝明帝诩
    卷十 帝纪第十
    敬宗孝庄帝子攸
    卷十一 帝纪第十一
    前废帝恭
    后废帝朗
    出帝脩
    卷十二 补帝纪第十二
    孝静帝善见
    卷十三 补列传第一
    皇后
    神元皇后窦氏
    文帝皇后封氏
    次妃兰氏
    桓帝皇后祁氏
    平文皇后王氏
    昭成皇后慕容氏
    献明皇后贺氏
    道武皇后慕容氏
    道武宣穆皇后刘氏
    明元昭哀皇后姚氏
    明元密皇后杜氏
    太武惠太后窦氏
    太武皇后赫连氏
    太武敬哀皇后贺氏
    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
    文成昭太后常氏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
    文成元皇后李氏
    献文思皇后李氏
    孝文贞皇后林氏
    孝文废皇后冯氏
    孝文幽皇后冯氏
    孝文昭皇后高氏
    宣武顺皇后于氏
    宣武皇后高氏
    宣武灵皇后胡氏
    孝明皇后胡氏
    孝静皇后高氏
    卷十四 补列传第二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
    上谷公纥罗子襄城王题
    建德公婴文
    真定侯陆曾孙轨
    武陆侯因
    长乐王寿乐
    望都公颓
    曲阳侯素延
    顺阳公郁
    宜都王目辰
    穆帝长子六脩
    吉阳男比干
    江夏公吕
    高凉王孤玄孙那
    六世孙华山王鸷
    苌
    苌子子华
    子思
    六世孙上党王天穆
    西河公敦
    司徒石
    武卫将军谓子乌真乌真子兴都
    兴都子东阳王丕
    淮陵侯大头
    河间公齊
    孙志
    扶风公处真
    文安公泥子屈屈子磨浑
    卷十五 补列传第三
    昭成子孙
    寔君
    秦王翰
    子卫王仪子中山王纂纂弟干
    干子桢子瑞
    仪弟阴平王烈
    秦王觚
    常山王遵子素素子可悉陵
    可悉陵从子昭昭子玄
    昭弟绍可悉陵弟忠
    忠子寿兴忠孙嶷
    忠从子晖[一〕
    陈留王虔子朱提王悦崇
    虔兄顗顗子崘
    毗陵王顺
    辽西公意烈子拔干
    拔干曾孙洪超意烈从子粟浑
    浑子库汗
    窟咄
    卷十六 列传第四
    道武七王
    清河王绍
    阳平王熙子临淮王他
    他曾孙世遵世遵弟子忻之
    世遵弟禹他孙法寿法僧
    河南王曜子颍川王提
    提子平原
    平原子鉴鉴兄和
    河间王脩嗣子略阳王羯儿
    长乐王处文
    广平王连嗣子南平王浑
    浑子霄霄孙仲冏阙
    京兆王黎
    嗣曾孙江阳王继
    继子叉叉弟罗爽继弟罗侯
    卷十七 补列传第五
    明元六王
    乐平王丕
    安定王弥
    乐安王范子良
    永昌王健子仁
    建宁王崇
    新兴王俊
    卷第十八 补列传第六……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