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史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

定 价:¥75.00

作 者: 黄修已主编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文学史

ISBN: 9787306014658 出版时间: 2004-11-01 包装: 精装
开本: 20cm 页数: 620 字数:  

内容简介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同样经历了巨变,从延续了几千年的古典文学,转变为崭新的现代文学,这是几千年才有的一变。经过作家、艺术家们百年的共同努力,在光辉灿烂、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人类史上少见的规模,广泛吸纳外部世界先进的、新鲜的文化和文学的养料,创造了一批优秀的新文学作品。它们描绘时代的风云,反映历史的大变迁,展现一个世纪里中国人民的精神历程,有的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新增的精神宝藏。本书是对二十世纪文学家和著作文学成就的思考和总结,意在为读者从宏观上把握一百年文学发展的内在理路,理清各种文学之间的关系。 本书是教育部“九五”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研究项目的成果,其特点是将学习称为近代文学的最后十几年,与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合并为一门课。这种合并,是一学科发展的一种趋势;但目前仍多有分别讲授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因此本书编成上下两卷,上卷即现代文学。第一章“前五四时期”文学,即近代文学的末尾,考虑到可能有的学生已学过近代文学,所以这一章的文字不多。主要目的在于让学一知道“五四”新文学的历史渊源,这是很有必要的。下卷即当代文学部分。同时设有20世纪的“通俗文学史”、“少数民族文学史”、“台港文学史”和旧体诗词、戏曲发展历史概况等。

作者简介

  黄修己,性别: 男出生年月: 1935民 族: 汉族福建福州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山大学教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文学主讲。国家社会科学规划组文学组成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秦牧创作研究会副会长,美国、瑞典、日本等诸多大学留华博士生导师。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译有朝文版本和香港版本)、《中国现代文学简史》(有维吾尔文本)、《中国现代文学讲授纲要》、《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赵树理评传》、《赵树理研究》、《不平坦的路》、《张爱玲作品赏析》、《百年中华文学史话》,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回忆散文集《北大三十年》、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概论》(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九五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丛书,共五个分卷),另外发表论文、评论100余篇和回忆散文等数十篇。其作品曾获北京大学、广东省和教育部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国家优秀教材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优秀音像教材奖和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

图书目录

上卷
 导言
 第一章 “前五四时期”的文学(1900—1916)
  1.社会转型和文学变革
  2.文学领域的新图景
  3.跨向现代文学之门
 第二章 从启蒙文学到共和国文学(1917—1949)
  1.“五四”文学革命
  2.文体革命的成功
  3.从“人的文学”到、“阶级的文学”
  4.共创“三十年代文艺”的辉煌
  5.救亡文学和抗战文学
  6.共和国文学的雏形
 第三章 鲁迅——20世纪中国文学巨人
  1.鲁迅生平和思想历程
  2.《呐喊》、《彷徨》等小说集
  3.杂文艺术的丰碑
  4.璀璨夺目的《野草》等作品
 第四章 新诗创作的成就
  1.郭沫若的《女神》
  2.闻一多和徐志摩
  3.李金发和戴望舒等
  4.艾青的诗
  5.冯至和穆旦
 第五章 小说创作的硕果(一)
  1.为人生派和问题小说
  2.郁达夫的青春小说
  3.乡土小说
  4.茅盾和《子夜》
  5.张天翼和沙汀
  6.李□人的《死水微澜》
 第六章 小说创作的硕果(二)
  1.巴金和《激流》三部曲
  2.老舍和《骆驼样子》
  3.沈从文和湘西小说
  4.现代派的小说
  5.丁玲、萧红和张爱玲
  6.钱钟书、路翎和赵树理
  7.徐訏和无名氏
 第七章 散文和话剧创作的成就
  1.周作人的散文
  2.冰心、朱自清的散文
  3.林语堂、梁实秋的散文
  4.丰子恺、何其芳的散文
  5.曹禺的《雷雨》等话剧
  6.夏衍和《上海屋檐下》
  7.《屈原》等历史剧
下卷
 第八章 共和国文学的艰难历程(1949—1985)
  1.民族精神振奋和理想主义文学
  2.建国初期的文艺批判运动
  3.从颠峰滑落,在地下孕育
  4.在新的崛起面前
 第九章 新的文学范式的形成
  1.新时代的新诗情
  2.活跃的短篇小说创作
  3.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
  4.社会变革题材的长篇小说
  5.散文的新范式
  6.《关汉卿》、《茶馆》等话剧
 第十章 思想解放浪潮中的文学创作
  1.“朦胧诗”及“朦胧诗”后
  2.从“伤痕文学”开始的小说
  3.小说艺术的新变化
  4.先锋小说和“文化寻根”
  5.多样化的散文
  6.话剧创作的新成就
 第十一章 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文学(1986—2000)
  1.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文学现象
  2.海外文化和文艺思潮的冲击
  3.文学界的思想论争
  4.从中心走向边缘
 第十二章 转型期的文学新作
  1.长篇小说的繁盛(一)
  2.长篇小说的繁盛(二)
  3.标“新”的小说创作潮
  4.小说中的女性写作
  5.都市写作的兴起
  6.散文的兴盛
  7.新形态的现实主义话剧
 第十三章 20世纪通俗文学
  1.百年通俗文学发展概述
  2.通俗小说审美形态的变革
  3.通俗小说的主要作家
  4.张恨水的小说
  5.金庸的武侠小说
 第十四章 20世纪少数民族文学
  1.百年少数民族文学概述
  2.世纪初的少数民族文学
  3.辛亥革命后的少数民族文学
  4.共和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五章 台湾文学
  1.台湾文学概述
  2.《现代文学》作家群
  3.《文学季刊》作家群
  4.台湾新诗潮
  5.台湾的散文
  6.台湾文学的新世代
 第十六章 香港澳门文学
  1.香港文学概述
  2.实验小说的代表作家
  3.过渡时期的香港小说
  4.香港的诗歌和散文
  5.澳门华文文学概述
 附录一 “五四”后中华诗词发展概述
 附录二 20世纪中国戏曲发展概述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