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工程计算AutoCAD中文AutoCAD新起点:2000实用教程

中文AutoCAD新起点:2000实用教程

中文AutoCAD新起点:2000实用教程

定 价:¥49.00

作 者: 韩凤起[等]编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新起点系列
标 签: AutoCAD

ISBN: 9787111074519 出版时间: 1999-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26cm 页数: 510页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AutOdeSk公司最新推出的AutOCAD2000中文版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突出了新增功能的说明和新增工具的使用技巧,内容包括:图形绘制、图形编辑技术及技巧、尺寸标注、精确绘图工具、实体造型和实体编辑以及AutOCAD2000的Internet功能等。本书结构严谨,内容翔实,通俗易懂,配合大量插图,对AutoCAD的命令选项和对话框进行了详细的分解说明,使读者能够迅速、准确、深入地理解AutoCAD2000的功能和特点,快速地掌握绘图技术。本书既可作为AutoCAD初学者的使用详解,也可作为中高级用户的技术参考手册。本书中文简体字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未经出版者书面许可,本书的任何部分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抄袭。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作者简介

暂缺《中文AutoCAD新起点:2000实用教程》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AutoCAD 2000的新特性
1.1  轻松设计环境
1.2  提供数据访问能力、增强软件适用性
1.3  扩展设计信息的沟通
1.4  一体化的打印输出
1.5  更强的定制和开发能力
第2章  入门
2.1  安装AutoCAD 2000
2.1.1  系统需求
2.1.2  安装过程
2.2  启动AutoCAD 2000
2.2.1  用向导开始一幅新图
2.2.2  基于样板开始一幅新图
2.2.3  基于缺省设置开始一幅新图
2.2.4  从“启动”对话框中打开一幅旧图
2.3  AutoCAD 2000的窗口
2.3.1  标题栏
2.3.2  图形窗口
2.3.3  工具栏
2.3.4  下拉菜单栏
2.3.5  命令窗口
2.3.6  状态栏
2.4  开始一幅新图
2.5  打开一幅旧图
2.6  多文档工作环境
2.7  保存图形
2.8  AutoCAD 2000联机帮助系统
2.9  退出AutoCAD
第3章  图形设置和图层
3.1  AutoCAD中的坐标系
3.1.1  绝对直角坐标
3.1.2  相对直角坐标
3.1.3  极坐标
3.1.4  坐标值的显示
3.2  图形单位的设置
3.2.1  “图形单位”对话框
3.2.2  UNITS命令
3.3  图形边界范围的设置
3.4  图层
3.4.1  图层的基本概念
3.4.2  图层的特性
3.4.3  图层特性管理器
3.4.4  “对象特性”工具栏
3.4.5  LAYER命令
第4章  二维绘图
4.1  绘制直线——LINE命令
4.2  绘制矩形——RECTANGLE命令
4.3  绘制宽线——TRACE命令
4.4  绘制圆——CIRCLE命令
4.5  绘制圆弧——ARC命令
4.6  绘制多边形——POLYGON命令
4.7  绘制椭圆——ELIPSE命令
4.8  绘制多段线——PLINE命令
4.9  绘制点对象——POINT命令
4.9.1  点的样式
4.9.2  点的大小
4.10  绘制填充区域——SOLID命令
4.11  绘制圆环——DOUGHNUT命令
4.12  绘制构造线和射线
4.12.1  XLINE命令
4.12.2  RAY命令
4.13  绘制多线——MLINE命令
4.13.1  MLINE命令
4.13.2  多线样式——MLSTYLE命令
4.14  绘制样条曲线——SPLINE命令
第5章  精确绘图
5.1  栅格
5.2  栅格捕捉
5.3  正交模式
5.4  草图设置
5.5  对象捕捉
5.5.1  对象捕捉模式
5.5.2  运行对象捕捉模式的设置
5.5.3  自动捕捉的设置
5.6  自动追踪
5.6.1  极轴追踪
5.6.2  极轴追踪设置
5.6.3  覆盖追踪角度
5.6.4  对象追踪
5.6.5  自动追踪的设置
第6章  图形显示
6.1  视图缩放——ZOOM命令
6.2  视图平移——PAN命令
6.2.1  定点平移
6.2.2  实时平移
6.3  鸟瞰视图
6.3.1  “视图”菜单
6.3.2  “选项”菜单
6.4  重画——REDRAW命令
6.5  重生成——REGEN命令
第7章  图形编辑
7.1  构造选择集
7.1.1  对象选择方法
7.1.2  设置对象选择模式
7.1.3  对象编组
7.1.4  快速选择——QSELECT命令
7.2  编辑图形
7.2.1  删除对象——ERASE命令
7.2.2  恢复对象——OOPS命令
7.2.3  复制对象——COPY命令
7.2.4  阵列对象——ARRAY命令
7.2.5  偏移对象——OFFSET命令
7.2.6  镜像对象——MIRROR命令
7.2.7  倒圆角——FILLET命令
7.2.8  倒角——CHAMFER命令
7.2.9  移动对象——MOVE命令
7.2.10  修剪对象——TRIM命令
7.2.11  打断对象——BREAK命令
7.2.12  延伸对象——EXTEND命令
7.2.13  旋转对象——ROTATE命令
7.2.14  拉长对象——LENGTHEN命令
7.2.15  拉伸对象——STRETCH命令
7.2.16  缩放对象——SCALE命令
7.2.17  编辑多段线——PEDIT命令
7.2.18  编辑多线——MLEDIT命令
7.2.19  编辑样条曲线——SPLINEDIT命令
7.3  用夹点进行快速编辑
7.3.1  夹点的基本概念
7.3.2  使用夹点编辑图形
7.4  UNDO、U和REDO命令
7.4.1  U命令
7.4.2  UNDO命令
7.4.3  REDO命令
7.5  编辑对象特性
7.5.1  概述
7.5.2  对象特性管理器
7.5.3  对象特性
7.6  特性匹配
第8章  文字处理
8.1  添加单行文字
8.2  添加多行文字
8.2.1  “字符”选项卡
8.2.2  “特性”选项卡
8.2.3  “行距”选项卡
8.2.4  “查找/替换”选项卡
8.2.5  “输入文字”按钮
8.3  编辑文字对象
8.3.1  修改文字内容
8.3.2  修改文字特性
8.4  文字样式
8.5  控制文字的显示方式
8.6  拼写检查
8.7  查找和替换
第9章  查询图形和对象的信息
9.1  DWGPROPS命令
9.2  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访问图形信息
9.3  STATUS命令
9.4  LIST命令
9.5  DBLIST命令
9.6  AREA命令
9.7  ID命令
9.8  DIST命令
第10章  图案填充和边界
10.1  概述
10.2  定义填充边界
10.3  图案填充操作
10.3.1  BHATCH命令和HATCH命令的特点
10.3.2  通过对话框完成图案填充
10.3.3  通过命令行完成图案填充
10.4  编辑填充图案
10.5  控制填充图案的可见性
第11章  块和属性
11.1  概述
11.2  创建块定义
11.2.1  以对话框的形式创建块定义
11.2.2  以命令行的形式创建块定义
11.3  块的插入
11.3.1  以对话框的形式插入图块
11.3.2  以命令行的形式插入图块
11.3.3  以拖放的方式插入图块
11.3.4  多重插入
11.4  块存盘
11.4.1  以对话框的形式存盘
11.4.2  以命令行的形式存盘
11.5  BASE命令
11.6  嵌套块
11.7  分解块
11.7.1  EXPLODE命令可能引起的变化
11.7.2  分解带有嵌套元素的块
11.8  属性及其特点
11.8.1  定义中的定义
11.8.2  可见性和打印
11.8.3  标记、值、提示和缺省
11.9  属性能命令
11.9.1  创建属性定义
11.9.2  插入一个带有属性的块
11.9.3  控制属性的显示
11.9.4  编辑属性
11.9.5  提取数据
第12章  外部参照
12.1  概述
12.2  外部参照和从属符号
12.3  定义外部参照
12.3.1  以命令行的形式实现外部参照
12.3.2  以对话框的形式实现外部参照
12.4  向当前图形中加入从属符号
12.5  控制外部参照的显示
12.6  管理外部参照
12.7  外部参照的在位编辑
12.7.1  REFEDIT命令
12.7.2  REFSET命令
12.7.3  REFCLOSE命令
第13章  AutoCAD 2000的设计中心
13.1  用AutoCAD 2000设计中心观察设计信息
13.1.1  启动AutoCAD 2000设计中心
13.1.2  树状图显示方式的操作
13.2  使用内容显示框
13.2.1  加载内容显示框
13.2.2  从WINDOWS资源管理器加载资源到内容显示框
13.2.3  在内容显示内部浏览
13.2.4  改变内容显示框的显示方式
13.2.5  显示预览图形、图像和说明
13.2.6  刷新内容显示框和资源管理器
13.3  利用AutoCAD设计中心打开图形文件
13.4  查找内容
13.5  向图形添加内容
13.5.1  利用AutoCAD设计中心插入块
13.5.2  利用AutoCAD设计中心附加光栅图像
13.5.3  利用AutoCAD设计中心附加外部参照
13.5.4  在图形之间复制图块
13.5.5  在图形之间复制图层
第14章  尺寸标注
14.1  概述
14.2  尺寸标注基础
14.2.1  尺寸标注的构成
14.2.2  尺寸标注变量
14.2.3  尺寸标注实用命令
14.2.4  尺寸标注编辑
14.2.5  关联/非关联尺寸标注
14.3  尺寸标注类型
14.4  尺寸标注命令的使用
14.5  标注线性尺寸
14.5.1  标注水平、垂直和旋转尺寸
14.5.2  标注对齐尺寸
14.5.3  基线标注
14.5.4  连续尺寸标注
14.6  标注角度尺寸
14.6.1  通过指定对象标注角度尺寸
14.6.2  通过指定三个点标注角度尺寸
14.7  标注直径尺寸
14.8  标注半径尺寸
14.9  标注引线
14.9.1  QLEADER命令
14.9.2  “引线设置”对话框
14.9.3   LEADER命令
14.10  标注坐标尺寸
14.11  标注圆心标记
14.12  快速标注
14.13  标注公差
14.13.1  尺寸公差
14.13.2  形位公差
14.14  尺寸标注的编辑
14.14.1  用对象特性管理器修改尺寸特性
14.14.2  MIMEDIT命令
14.14.3  DIMTEDIT命令
14.14.4  OBLIQUE命令
14.15  尺寸标注样式
14.15.1  概述
14.15.2  标注样式管理器
14.15.3  “新建、修改和替代标注样式”对话框
14.15.4  “比较标注样式”对话框
14.16  尺寸标注实用命令
14.16.1  DIMOVERRIDE命令
14.16.2  更新尺寸标注
第15章  工作空间和布局
15.1  模型空间、图纸空间和布局
15.1.1  模型空间、图纸空间和布局的概念
15.1.2  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的切换
15.2  创建布局
15.2.1  使用向导创建布局
15.2.2  使用LAYOUT命令创建布局
15.3  布局的页面设置
15.3.1  “面面设置”对话框
15.3.2  定义页面设置
15.3.3  保存和命名页面设置
15.3.4  输入已保存的页面设置
15.4  视口
15.4.1  平铺视口
15.4.2  浮动视口
15.4.3  非矩形视口
15.5  REDRAWALL REGENALL命令
15.6  控制图层在视口中的特性
第16章  三维图形
16.1  概述
16.2  显示三维图形
16.2.1  使用VPOINT命令观察模型
16.2.2  使用对话框来设置视点
16.2.3  用DVIEW命令观察模型
16.2.4  三维动态观察器
16.2.5  用VIEW命令观察模型
16.2.6  平面视图
16.2.7  消隐图
16.3  用户坐标系
16.3.1  概述
16.3.2  建立和改变用户坐标系
16.3.3  管理已定义的UCS
16.3.4  控制坐标系图标的显示方式
16.4  建立3D对象
16.4.1  设置高度和厚度
16.4.2  建立面域对象
16.4.3  绘制3D多段线
16.4.4  绘制3D面
16.4.5  控制3D面边界的可见性
16.5  创建3D网格
16.5.1  建立自由格式多边形网格
16.5.2  建立3D拓扑网格
16.5.3  绘制直纹面
16.5.4  建立平移曲面
16.5.5  建立旋转曲面
16.5.6  使用四个邻接的边建立边界曲面
16.5.7  编辑网格曲面
16.6  用基本形体表面构造函数生成3D对象
16.6.1  长方体表面
16.6.2  绘制棱锥体表面
16.6.3  绘制楔形体表面
16.6.4  绘制上半球面
16.6.5  绘制球形表面
16.6.6  绘制圆锥形表面
16.6.7  绘制圆环形表面
16.6.8  绘制下半球面
16.6.9  通过四个点绘制网格表面
16.7  在三维空间中编辑
16.7.1  三维对齐
16.7.2  三维旋转
16.7.3  三维镜像
16.7.4  三维阵列
16.7.5  在3D空间中进行延伸和剪切操作
第17章  实体造型
17.1  概述
17.2  生成基本实体单元
17.2.1  建立长方体
17.2.2  建立圆锥体
17.2.3  建立圆柱体
17.2.4  建立球体
17.2.5  建立圆环体
17.2.6  建立楔形体
17.3  由二维对象生成三维实体
17.3.1  将二维对象拉伸成三维实体
17.3.2  将二维对象旋转成三维实体
17.4  用布尔运算建立组合对象
17.4.1  并集
17.4.2  差集
17.4.3  交集
17.5  三维实体对象的编辑
17.5.1  编辑三维实体的边
17.5.2  编辑三维实体的面
17.5.3  压印对象到实体中的面上
17.5.4  分割三维实体
17.5.5  抽壳
17.5.6  清除
17.5.7  检查实体的有效性
17.5.8  倒角
17.5.9  倒圆角
17.5.10  剖切实体
17.5.11  生成剖面
17.5.12  其他编辑功能
17.6  实体干涉检查
17.7  对象的质量特性
第18章  阴影和渲染
18.1  简介
18.2  建立三维模型的阴影图
18.2.1  SHADE命令
18.2.2  SHADEMODE命令
18.3  建立模型的渲染图
18.4  建立光源
18.4.1  建立新光源
18.4.2  环境光
18.4.3  修改光源
18.4.4  删去光源
18.4.5  选择一个光源
18.5  建立场景
18.5.1  建立新场景
18.5.2  修改已存在的场景
18.5.3  删除场景
18.6  材质
18.7  建立渲染缺省设置
18.8 保存图像
18.9  观察图像
18.10  统计
第19章  AutoCAD的Internet功能
19.1  概述
19.2  URL简介
19.3  在AutoCAD中启动浏览器
19.4  在Internet上存取文件
19.4.1  用AutoCAD对话框存取文件
19.4.2  用浏览器存取文件
19.5  超级链接
19.5.1  在AutoCAD 2000中插入超级链接
19.5.2  插入绝对超链接
19.5.3  插入相对超级链接
19.6  ePlot
19.6.1  创建DWF文件
19.6.2  设置DWF文件的压缩率
19.6.3  设置DWF文件的分辩率
19.6.4  设置DWF文件的其他特性  
19.6.5  在外部浏览器中查看DWF文件
附录 A AutoCAD 2000命令集
附录 B AutoCAD系统变量一览表
附录 C 尺寸变量一览表

本目录推荐